把握适度原则同步练习--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docx
9.2 把握适度原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列对量变和质变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量变的必然结果是质变,有量变就有质变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2.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广大民众的支持。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这一观点启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质变创造条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A.B. C.D.3.下列与漫画贪的变奏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贪的变奏A.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一颗红心,两种准备4.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这说明()A.坚强的意志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B.新事物总是在迂回曲折中向前发展C.在认识和解决矛盾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5.白果,又称银杏果,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医用效果和食疗作用。但过量食用会引起腹痛、发烧、呕吐、抽搐等症状,易造成中毒。这告诉我们()坚持适度的原则,控制好量变的程度量变会引起质变,抓住机遇促成质变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寓于矛盾的斗争性之中A.B. C.D.6.今人可以从前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顿悟真谛。下列句子与其所对应的哲理一致的是()“治大国,若烹小鲜”坚持适度原则“上下同欲者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矛盾具有普遍性“乱云飞渡仍从容”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决定作用A.B. C.D.7.中医强调“度”,做事不偏不倚不为病。这体现的哲理是()事物的统一、相持、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质变要为事物的质变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要把握适度的原则,避免过犹不及A.B. C.D.8.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发展的美好蓝图,要把这个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这启示我们要()立足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注重细节,部分统率整体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创造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A.B.C.D.9.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多次对同一件事作出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甚至反感讨厌。孩子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为克服超限效应应该()A.加强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B.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保持事物性质稳定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解决矛盾 D.充分发挥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10.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体现了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静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A.B.C.D.11.有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从而逐渐丧失了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所体现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道理是()事物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B.C.D.12.帮助别人是一门学问,助人要把握好一个准则: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冷肠和热腹都是走极端,我们要的是行仁义。这警示我们()在实践中应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思考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走极端若超出事物的临界点,事物必然向着其对立面转化想问题办事情应注意分寸,坚持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A. B. C. D.1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保持液态不变的温度范围为0100 。可见,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0100 是保持水为液态的度0100 是保持水为液态的关节点突破0 或100 ,水就会变质超出0100 的范围,水的状态会发生根本改变A. B. C. D.14.教育要循序渐进,静待花开,要“唤醒”而非“催熟”。这句话体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都是本质的联系要坚持适度原则要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的作用A.B. C.D.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饿了,狼吞虎咽吃了一个饼子,没有吃饱,又吃了一个,一连吃了六个,还是没有饱。于是拿起第七个饼子,吃了一半,饱了。这个人非常后悔,一面用手打自己的嘴巴,一面自作聪明地说:“我今天吃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子,前面吃的六个饼子,都白白浪费啦。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就不会吃那六个饼子了。”这个人的想法有什么问题?给你什么启示?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是改革深化之年。人口老龄化怎么破,城镇化落脚不稳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亟需改革来解决。到2025年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工作生活中处理事情,关键在于拿捏好分寸,把握好火候,多一分嫌长、少一分则短。一个懂得在工作、生活中留有余地的人,懂得做到心中有度的人,往往是一位睿智的人、一位成功的人。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应坚持什么原则?这一原则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1.C 解析:要准确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并非有量变就有质变,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引发质变,C项不正确,其他三项都正确。故选C项。2.B 解析:“提醒自己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体现了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质变创造条件,正确。与题意不符。3.C 解析:漫画所体现的是质变与量变的关系。A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强调发展的普遍性。B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项观点符合题意,“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D 解析:“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这说明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故选D项。5.A 解析:材料表明食用白果有好的一方面,但如果过量食用则会有不好的一方面,这告诉我们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要控制好量的变化,符合题意;质变不一定是发展,观点片面,排除;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观点错误。6.B 解析:“治大国,若烹小鲜”是指治理大国应该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两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这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要求坚持适度的原则,符合题意;“上下同欲者胜”是指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就能夺取胜利,这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错误;“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符合题意;价值观是人生道路的向导,但不起决定作用,错误。故选B项。7.B 解析:中医强调“度”,做事不偏不倚不为病。这体现了事物的统一、相持、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质变,因此要把握适度的原则,避免过犹不及,适得其反,符合题意;做事不偏不倚不为病,当我们不希望事物朝着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变化时,要坚持适度原则,将事物的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质变的发生,与题意不符;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说法错误。故选B项。8.A9.B 解析: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当孩子犯错时,若批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克服超限效应应该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保持事物性质稳定,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10.A 解析:均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要重视量的积累的道理,符合题意,故入选;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选A项。11.C12.C 解析:题干主旨是帮助别人要掌握好“度”,否则会适得其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未涉及主次矛盾,排除;折中主义是消极的思维方式,排除。故选C。13.B 解析: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说法符合度的定义;关节点是引起质变的节点,0或100是保持水为液态的关节点,说法错误;突破0或100,水的状态就会发生根本变化,即水会变为冰或水蒸气,物理上的相变也属于质变,但质变不等于变质,变质是化学性质的改变,说法错误;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质态会发生根本改变,说法正确。故选B。14.C 解析:题干体现了规律具有客观性,要遵循教育规律,要坚持适度原则,符合题意;错误,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不都是本质的联系;不符合题意,题目强调的是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而不是强调要充分发挥主观意识的作用。故选C。二、非选择题15.答案:没有先前的六个饼子的累积,这个人是不可能吃到第六个半的时候感觉饱的。先前的六个饼子是“量”的积累,然后才能够实现“饱”的“质”的改变。可见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6.答案: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2021年和2025年就是两个重要的关节点,这一时期我国在各个领域都不断发生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是社会的真进步、国家的大发展。17.答案:原则:适度原则。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遵循适度原则,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反对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