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3-1建筑结构规范)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70934720
资源大小:20.29MB
全文页数:20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G03-1建筑结构规范)JGJ120-20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pdf
I J D C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履 PJ G J1 2 0一2 0 1 2备案号J1 4 1 2一2 0 1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tainingandprotectionofbuildingfoundationexcaV ationS2 0 1 2一0 4一0 5发布2 0 1 2一1 0一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和 国 住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第 1 页 共 209 页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tainingandprotectionofbuildingfoundationexcavationsJ G J1 2 0一2 0 1 2批准部门:施行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 2年1 0月l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2北京第 2 页 共 209 页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tainingandprotectionofbuildingfoundationexcavationsJ C 拼1 2 0一2 0 1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化学工业 出版社 印刷厂印刷开本:85 0 只 1 1 6 8毫米1/3 2印张:6字数:1 7 5千字2 0 1 2年9月第一版2 0 1 3年1月第三次印刷定价:3 3.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2 1 84 3版权所有翻 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 网址:.httP:刀.cabp。m.C n网上书店:http:/www.chin,building。om.C n第 3 页 共 209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 3 5。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1 2。一2 0 1 2,自2 0 1 2年1 0月1日起 实施。其 中,第3.1.2、8.1.3、8.1.4、8.1.5、8.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 G J1 2 0一9 9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2年4月5日第 4 页 共 209 页前、口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 0 四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 0 0 46 6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 G J12 0一9 9。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基本规定、支挡式结构、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地下水控制、基坑开挖与监测。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调整和补充了支护结构的几种稳定性验算;2调整了部分稳定性验算表达式;3强调了变形控制设计原则;4调整了选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规定;5新增了双排桩结构;6改进了不同施工 工艺下锚杆粘结强度取值的有关规定;7充实了内支撑结构设计的有关规定;8新增了支护与主体结构结合及逆作法;9新增了复合土钉墙;1 0.引人 了土钉墙土压力调整系数;n充实了各种类型支护结构构造与施工的有关规定;1 2强调了地下水资源的保护;1 3改进了降水设计方 法;1 4充实了截水设计与施工的有关规定;1 5.充实了地下水渗透稳定性验算的有关规定;1 6充实了基坑开挖的有关规定;1 7新增了应急措施;1 8取消了逆作拱墙。本规程 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号,邮编:1 0 0 0 1 3)。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第 5 页 共 209 页本 规程参 编 单 位: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杨斌黄强杨志银王卫东杨生贵杨敏左怀西刘小敏侯伟生白生翔朱玉明张炜冯禄徐其功李荣强陈如桂魏章和顾晓鲁顾宝和张旷成匡至国程良奎袁内镇桂业馄钱力航刘国楠秦四清第 6 页 共 209 页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43基本规定 83.1设计原则 ,83.2勘察要求与环境调查 ,一1 33.3支护结构选型 1 43.4水平荷载 1 64支挡式结构 2 34.1结构分析 2 34.2稳定性验算 ,2 94.3排桩设计 3 54.4排桩施工与检测 3 84.5地下连续墙设计 ,4 04.6地下连续墙施工与检测 4 14.7锚杆设计 4 34.8锚杆施工与检测 一4 94.9内支撑结构设计 5 24.1 0内支撑结构施工与检测 5 74.n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的结合及逆作法 一5 94.1 2双排桩设计 ,6 55土钉墙 6 95.1稳定性验算 6 95.2土钉承载力计算 7 26第 7 页 共 209 页5.3构造 7 55.4施工与检测 7 86重力式水泥 土墙 826.1稳定性与承载力验算 826.2构造 866.3施工与检测 877地下水控制 ,887.1一般规定 887.2截水 887.3降水 9 17.4集水明排 1 0 07.5降水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 1 0 18基坑开挖与监测 1 0 38.1基坑开挖 1 0 38.2基坑监测 1 0 5附录A锚杆抗拔试验要点 1 1 0附录B圆形截面混凝土支护桩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1 1 5附录C渗透稳定性验算 1 1 8附录D土钉抗拔试验要点 1 2 0附录E基坑涌水量计算 1 2 3本规程用词说明 1 2 6引用标准名录 1 2 7附:条文说明 1 2 9第 8 页 共 209 页C ontents1G eneralP rovisions ,12T ermsandsymbols ,22.1T erT ns ,22.2 5卿bols ,43B asicR equirements 83.1P rinciplesofD esign 83.2I nvestigationof E xcavatedS iteandS urroundingA rea 1 33.3C hoiceofS tructuralT yP es 1 43.4H orizontalL oad ,1 64R etainingstructures ,2 34.1S tructuralA nalysis 2 34.2S tabilityA nalysis 2 94.3D esignof S oldierP ileW all 3 54.4C onstructionand T estof S oldierP ileW all 3 84.5D esignofD iaP hragmW all ,4 04.6C onstructionandT estingofD iaphragmW all ,4 14.7D esignof A nchor ,4 34.8C onstructionand T estof A nchor 4 94.9D esignof S trut 5 24.1 0 C onstructionandT estingof S trut 5 74.11E xcavationsS upportedbyP ermanentS tructureandT。介D own M ethod ,5 94.1 2D esignof D ouble-R 0 w-P llesW all 6 55S oilN alhngwan 6 95.1S tabilityA nalysiS 6 98第 9 页 共 209 页5.2B earingC apacityC alculationof 5 0 1 1N ail5.3S truct盯al D etailsof5 0 1 1N allingW all 54C onstructionandT estingofS oilN ai1 ingW a1 l6G ravityC ement一S oilwall6.1S tabilityA nalysisandB earingC apacity6.2S tructuralD etailsofG ravityC ement-S oilW all 6.3C onstructionand T estofG ravityC ement一5 0 1 1W all7G roundwaterC ontrol7.1G eneralR equirementS .7.2C ut-O ffD rains7.3D ewatering,7.4D rainageG alleries .7.5C alculationofG roundS ettlementduetoD ewatering8E xcavationandM onitoring8.1E xcavation8.2M onitoringA ppendixAK ernelof A nchorP ulloutT estA ppendixBF lexuralC apacityC alculationofR.C.P ileA pP endixC S e叩 ageS tabilityA nalysis A ppendixDK ernelof 5 0 1 1N ailP ulloutT est ,A ppendixES implifiedC alculationforW aterD ischargeinE xcavationP it .E xplanationofW ordingin T hisS pecification L istofQ uotedS tandardsA ddition: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7 27 57 8828286878888889 11 0 01 0 11 0 31 0 31 0 511 011 51 1 81 2 0nj户0门1O tl9自9口Q9自1一1 11 11 19第 10 页 共 209 页1总则1.0.1为了在建筑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做到安全适用、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临时性建筑基坑支护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基坑开挖与监测。对湿陷性土、多年冻土、膨胀土、盐渍土等特殊土或岩石基坑,应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应用本规程。1.0.3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与基坑开挖,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主体地下结构要求、施工季节变化及支护结构使用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选型、优化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控。1.0.4基坑支护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第 11 页 共 209 页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基坑excavations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 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2.1.2基坑周边环境surroundingsaroundexcavations与基坑开挖相互影响的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岩土体与地下水体的统称。2.1.3基坑支护retainingandprotectionforexcavations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2.1.4支护结构retainingandprotectionstructure支挡或加固基坑侧壁的结构。2.1.5设计使用期限designworkablelife设计规定的从基坑开挖到预定深度至完成基坑支护使用功能的时段。2.1.6支挡式结构retainingstructure以挡土构件和锚杆或支撑为主的,或仅以挡土构件为主的支护结构。2.1.7锚拉式支挡结构anchoredretainingstructure以挡土构件和锚杆为主的支挡式结构。21.8支撑式支挡结构struttedretainingstructure以挡土构件和支撑为主的支挡式结构。2.1.9悬臂式支挡结构cantileverretainingstructure仅以挡土构件为主的支挡式结构。2.1.1 0挡土构件structuralmemberforearthretaining2第 12 页 共 209 页设置在基坑侧壁并嵌人基坑底面的支挡式结构竖向构件。例如,支护桩、地下连续墙。2.1.1 1排桩soldierpilewall沿基坑侧壁排列设置的支护桩及冠梁组成的支挡式结构部件或悬臂式支挡结构。2.1.1 2双排桩double-row-pileswall沿基坑侧壁排列设置的由前、后两排支护桩和梁连接成的刚架及冠梁组成的支挡式结构。2.1.1 3地下连续墙diaphragmwall分槽段用专用机械成槽、浇筑钢筋混凝土所形成的连续地下墙体。亦可称为现浇地下连续墙。2.1.1 4锚杆anchor由杆体(钢绞线、预应力螺纹钢筋、普通钢筋或钢管)、注浆固结体、锚具、套管所组成的一端与支护结构构件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的受拉杆件。杆体采用钢绞线时,亦可称为锚索。2.1.1 5内支撑S trut设置在基坑内的由钢筋混凝土或钢构件组成的用以支撑挡土构件的结构部件。支撑构件采用钢材、混凝土时,分别称为钢内支撑、混凝土内支撑。2.1.1 6冠梁cappingbeam设置在挡土构件顶部 的将挡土构件连为整体 的钢筋混凝土梁。2.1.1 7腰梁waling设置在挡土构件侧面的连接锚杆或内支撑杆件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钢梁。2.1.1 8土钉5 0 1 1nail植人土中并注浆形成的承受拉力与剪力的杆件。例如,钢筋杆体与注浆固结体组成的钢筋土钉,击人土中的钢管土钉。2.1.1 9土钉墙5 0 1 1nailingwall3第 13 页 共 209 页由随基坑开挖分层设置的、纵横向密布的土钉群、喷射混凝土面层及原位土体所组成的支护结构。2.1.2 0复合土钉墙composite5 0 1 1nailingwall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微型桩、旋喷桩、搅拌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复合型支护结构。2.1.2 1重力式水泥土墙gravitycement一5 0 1 1wall水泥土桩相互搭接成格栅或实体的重力式支护结构。2.1.2 2地下水控制groundwatercontrol为保证支护结构、基坑开挖、地下结构的正常施工,防止地下水变化对基坑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所采用的截水、降水、排水、回灌等措施。2.1.2 3截水帷幕curtainforcuttingoffdrains.用以阻隔或减少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流人基坑和控制基坑外地下水位下降的幕墙状竖向截水体。2.1.2 4落底式帷幕closedcurtainforcuttingoffdrains底端穿透含水层并进入下部隔水层一定深度的截水帷幕。2.1.2 5悬挂式帷幕unclosedcurtainforcuttingoffdrains底端未穿透含水层的截水帷幕。2.1.2 6降水dewatering为防止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流人基坑,用抽水井或渗水井降低基坑内外地下水位的方法。2.1.2 7集水明排openpumping用排水沟、集水井、泄水管、输水管等组成的排水系统将地表水、渗漏水排泄至基坑外的方法。.2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E ak、凡k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标准值;G一一支护结构和土的自重;J渗透力;第 14 页 共 209 页人卜一一弯矩设计值;从作用标准组合的弯矩值;N一一轴向拉力或轴向压力设计值;N k作用标准组合的轴向拉力值或轴向压力值;P ak、p泳主动土压力强度、被动土压力强度标准值;p。基础底面附加压力的标准值;ps分布土反力;ps。一一分布土反力初始值;P预加轴向力;q降水井的单井流量;q。均布附加荷载标准值;s降水引起的建筑物基础或地 面的固结沉降量;sd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S 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 k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或作用标准值的效应;u孔隙水压力;V-一一剪力设计值;V k作用标准组合的剪力值;一挡土构件的水平位移。2.2.2材料性能和抗力G一一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支护结构位移或建筑物基础、地 面沉降的限值;c土的豁聚力;E c锚杆的复合弹性模量;E m锚杆固结体的弹性模量;E s锚杆杆体或支撑的弹性模量或土的压缩模量;fcs 水泥土开挖龄期时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几y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几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k土的渗透系数;第 15 页 共 209 页尺k锚杆或土钉的极限抗拔承载力标准值;qsk土与锚杆或土钉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q。单井出水能力;R d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R影响半径;笋一一土的天然重度;ycs水泥土墙的重度;yw地下水的重度;沪一一土的内摩擦角。2.2.3几何参数A构件的截面面积;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A S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b截面宽度;d桩、锚杆、土钉的直径或基础埋置深度;h基坑深度或构件截面高度;月潜水含水层厚度;ld挡土构件的嵌固深度;Z。受压支撑构件的长度;久卜一一承压水含水层厚度;rw降水井半径尽土钉墙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锚杆、土钉的倾角或支撑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2.2.4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ks土的水平反力系数;kR弹性支点轴向刚度系数;K安全系数;K a主动土压力系数;K p被动土压力系数;m一一土的水平反力系数的比例系数;第 16 页 共 209 页a支撑松弛系数;价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姚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奋一一坡面倾斜时的主动土压力折减系数;久支撑不动点调整系数;#墙体材料的抗剪断系数;丸沉降计算经验系数。第 17 页 共 209 页3基 本 规 定3.1设计原则3.1.1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其设计使用期限。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一年。3。1。2基坑支护应满足 下列功能要求:保证基坑周边 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2 33.1.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基坑支护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按表3.1.3采用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对同一基坑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表3.1.3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一级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 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很严重二级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 的影响严重三级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不严重3.1。4支护结构设计时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支护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 不适于继续承受荷载,或 出现压屈、局部失稳;2)支护结构和土体整体滑动;第 18 页 共 209 页3)坑底因隆起而丧失稳定;4)对支挡式结构,挡土构件因坑底土体丧失嵌 固能力而推移或倾覆;5)对锚拉式支挡结构或土钉墙,锚杆或土钉因土体丧失锚固能力而拔动;6)对重力式水泥土墙,墙体倾覆或滑移;7)对重力式水泥 土墙、支挡式结构,其持力土层因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8)地下水渗流引起的土体渗透破坏。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造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的支护结构位移;2)因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渗流或施工因素而造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损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土体变形;3)影响主体地下结构正常施工的支护结构位移;4)影响主体地下结构正常施工的地下水渗流。3.1.5支护结构、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 面沉降、地下水控制的计算和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支护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或过度变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式要求:凡S d 毛 R d(3.1.5一1)式中:y0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本规程第3.1.6条的规定采用;S d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轴力、弯矩等)设计值;R d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对临时性支护结构,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第 19 页 共 209 页S d一冷S k(3.1.5一2)式中:价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 系数,应按本 规程第3.1.6条的规定采用;S k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2)整体滑动、坑底隆起失稳、挡土构件嵌 固段推移、锚杆与土钉拔动、支护结构倾覆与滑移、土体渗透破坏等稳定性计算和验算,均应符合下式要求:(3.1.5一3)式中:R k抗滑力、抗滑力矩、抗倾覆力矩、锚杆和土钉的极限抗拔承载力等土的抗力标准值;夙滑动力、滑动力矩、倾覆力矩、锚杆和土钉的拉力等作用标准值的效应;K安全系数。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由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面沉降等控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下式要求:S d 蕊C(3.1.5一4)式中:凡作用标准组合的效应(位移、沉降等)设计值;G一一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 面沉降的限值。3.1.6支护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作用基本组合的综合分项系数不应小于1.2 5。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支护结构,其结构重要性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1、1。、0.9。各类稳定性安全系数应按本规程各章的规定取值。3.1.7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与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的乘积(凡S d)可采用下列内力设计值表示:弯矩设计值第 20 页 共 209 页M一y0 价M k(3.1.7一1)剪力设计值V一y0 价认(3.1.7一2)轴向力设计值N凡升N k(3.1.7一3)式中:人 企一弯矩设计值(kNm);从作用标准组合的弯矩值(kNm);飞八一剪力设计值(kN);V k作用标准组合的剪力值(kN);乃 弄轴向拉力设计值或轴向压力设计值(kN);N k作用标准组合的轴向拉力或轴向压力值(kN)。3.1.8基坑支护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设定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控制值和基坑周边环境的沉降控制值:1当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有建筑物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值、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值应按不影响其正常使用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B 5 0 0 0 7中对地基变形允许值的规定;当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有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道路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值、地 面沉降控制值应按不影响其正常使用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对其允许变形的规定;2当支护结构构件同时用作主体地下结构构件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值不应大于主体结构设计对其变形的限值;3当无本条第1款几第2款情况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控制值应根据地 区经验按工程的具体条件确定。3.1.9基坑支护应按实际的基坑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和施工荷载等条件进行设计。设计中应提出明确的基坑周边荷载限值、地下水和地表水控制等基坑使用要求。3.1.1 0基坑支护设计应满足下列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要求:1基坑侧壁与主体地下结构的净空间和地下水控制应满足主体地下结构及其防水的施工要求;1 1第 21 页 共 209 页2采用锚杆时,锚杆的锚头及腰梁不应妨碍地下结构外墙的施工;3采用内支撑时,内支撑及腰梁的设置应便于地下结构及其防水的施工。3.1.n支护结构按平面结构分析时,应按基坑各部位的开挖深度、周边环境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划分设计计算剖面。对每一计算剖面,应按其最不利条件进行计算。对电梯井、集水坑等特殊部位,宜单独划分计算剖面。3.1.1 2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支护结构各构件施工顺序及相应的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开挖各阶段和支护结构使用阶段,均应符合本规程第3.1.4条、第3.1.5条的规定。3.1.1 3在季节性冻土地 区,支护结构设计应根据冻胀、冻融对支护结构受力和基坑侧壁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3.1.1 4土压力及水压力计算、土的各类稳定性验算时,土、水压力的分、合算方法及相应的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地下水位以上的豁性土、豁质粉土,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c。、叭u或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肠、甲eq,对地下水位以上的砂质粉土、砂土、碎石 土,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斌;2对地下水位以下的豁性土、豁质粉土,可采用土 压力、水压力合算方法;此时,对正常固结和超固结土,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c。、物或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ccu、汽,对欠固结土,宜采用有效 自重压力下预固结的三轴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uu、仇;3对地下水位以下的砂质粉土、砂土 和碎石土,应采用土压力、水压力分算方法;此时,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应采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衬,对砂质粉土,缺少有效应力强度指标时,也可采用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ccu、叭。或直剪固结快剪强度指标。cq、叭q代替,对砂土和碎石土,有效应力强度指标训第 22 页 共 209 页可根据标准贯人试验实测击数和水下休止角等物理力学指标取值;土压力、水压力采用分算方法时,水压力可按静水压力计算;当地 下水渗流时,宜按渗流理论计算水压力和土的竖向有效应力;当存在多个含水层时,应分别计算各含水层 的水压力;4有可靠的地方经验时,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尚可根据室内、原位试验得到的其他物理力学指标,按经验方法确定。3.1.1 5支护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经验分析判断计算参数取值和计算分析结果的合理性。3.2勘察要求与环境调查3.2.1基坑工程的岩土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探点范围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基坑外宜布置勘探点,其范围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倍;当需要采用锚杆时,基坑外勘探点的范围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当基坑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关勘察资料并结合场地内的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2勘探点应沿基坑边布置,其间距宜取1 5 m一2 5 m;当场地存在软弱土层、暗沟或岩溶等复杂地质条件时,应加密勘探点并查明其分布和工程特性;3基坑周边勘探孔的深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2倍;基坑面 以下存在软弱土层或承压水含水层时,勘探孔深度应穿过软弱土层或承压水含水层;4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 B50 0 2 1的规定进行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并提出各层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和力学指标;对主 要 土层和厚度大于3 m的素填土,应按本规程第3.1.1 4条的规定进行抗剪强度试验并提出相应的抗剪强度指标;5当有地下水时,应查明各含水层的埋深、厚度和分布,判断地下水类型、补给和排泄条件;有承压水时,应分层测量其水头高度;第 23 页 共 209 页6应对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进行分析;7当基坑需要降水时,宜采用抽水试验测定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与影响半径;勘察报告中应提出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8当建筑地基勘察资料不能满足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要求时,应进行补充勘察。3.2.2基坑支护设计前,应查明下列基坑周边环境条件:1既有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层数、位置、基础形式和尺寸、埋深、使用年限、用途等;2各种既有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的类型、位置、尺寸、埋深等;对既有供水、污水、雨水等地下输水管线,尚应包括其使用状况及渗漏状况;3道路的类型、位置、宽度、道路行驶情况、最大车辆荷载等;4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临时荷载的要求;5雨期时的场地周围地表水汇流和排泄条件。3.3支护结构选型3.3.1支护结构选型时,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1基坑深度;2土的性状及地下水条件;3基坑周边环境对基坑变形的承受能力及支护结构失效的后果;4主体地下结构和基础形式及其施工方法、基坑平面 尺寸及形状;5支护结构施工 工艺的可行性;6施工场地条件及施工季节;7经济指标、环保性能和施工工期。3.3.2支护结构应按表3.3.2选型。里 4第 24 页 共 209 页结构类型适用条件安全等级基坑深度、环境条件、土类和地下水条件支挡式结构锚拉式结构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较深的基坑1排桩适用 于可采用降水或截水帷幕的基坑2地下连续墙宜同时用作主体地 下结构外墙,可同时用于截水3锚杆不宜用在软土层和高水位的碎石土、砂土层中4当邻近基坑有建筑物地下 室、地 下构筑物等,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不 足时,不应采用锚杆5当锚杆施工会造成基坑周边建(构)筑物的损害或违反城市地 下 空间规划等规定时,不应采用锚杆支撑式结构适用于较深的基坑适用于较浅的基坑悬臂式结构当锚拉式、支撑式和悬臂式结构不适用时,可考虑采用双排桩双排桩适用于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很复杂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结合的逆作法土钉墙单一土钉墙二级三级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降水的非软土基坑,且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 2 m当基 坑潜在滑动面内有建筑 物、重要 地下管 线 时,不宜采用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降水的非软土基坑,且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 5 m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用于非软土基坑时,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 2 m;用于淤泥质土基坑时,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 m;不宜用在高水位的碎石土、砂土层中水泥土桩复合土钉墙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降水的基坑,用于非软土基坑时,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 2 m;用于淤泥质土基坑时,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 m微型桩复合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级级一一三适用于淤泥质土、淤泥基坑,且基坑深度不宜大于7 m放坡三级1施工场地满足放坡条件2放坡与上述支护结构形式结合表3.3.2各类支护结构的适用条件注:1当基坑不同部位的周边环境条件、土层性状、基坑深度等不同时,可在不同部位分别采用不同的支护形式;2支护结构可采用上、下部以不同结构类型组合的形式。1 5第 25 页 共 209 页第 26 页 共 209 页第 27 页 共 209 页第 28 页 共 209 页第 29 页 共 209 页第 30 页 共 209 页第 31 页 共 209 页第 32 页 共 209 页第 33 页 共 209 页第 34 页 共 209 页第 35 页 共 209 页第 36 页 共 209 页第 37 页 共 209 页第 38 页 共 209 页第 39 页 共 209 页第 40 页 共 209 页第 41 页 共 209 页第 42 页 共 209 页第 43 页 共 209 页第 44 页 共 209 页第 45 页 共 209 页第 46 页 共 209 页第 47 页 共 209 页第 48 页 共 209 页第 49 页 共 209 页第 50 页 共 209 页第 51 页 共 209 页第 52 页 共 209 页第 53 页 共 209 页第 54 页 共 209 页第 55 页 共 209 页续表4.7.4土的名称土的状态或密实度qsk(kP a)一次常压注浆二次压力注浆中砂稍密5 4?7 47 0?1 0 0中密7 4?9 01 0 0?1 3 0密实9 0?1 2 01 3 0?1 7 0粗砂稍密80?1 3 01 0 0?1 4 0中密1 3 0?1 7 01 7 0?2 2 0密实1 7 0?2 2 02 2 0?2 5 0砾砂中密、密实1 9 0?2 6 02 4 0?2 9 0风化岩全风化80?1 0 01 2 0?1 5 0强风化1 5 0?2 0 02 0 0?2 6 0注:1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工艺时,应按表取低值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折减;2采用套管护壁成孔工艺时,可取表中的高值;、3采用扩孔工艺时,可在表中数值基础上适当提高;4采用二次压力分段劈裂注浆工艺时,可在表中二次压力注浆数值基础上适当提高;5当砂土中的细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3 0时,表中数值应乘以。7 5;6对有机质含量为5一1 0的有机质土,应按表取值后适当折减;7当锚杆锚固段长度大于1 6 m时,应对表中数值适当折减。3当锚杆锚固段主要位于赫土层、淤泥质土层、填土层时,应考虑土的蠕变对锚杆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并应根据蠕变试验确定锚杆的极限抗拔承载力。锚杆的蠕变试验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4.7.5锚杆的非锚 固段长度应按下式确定,且 不应小于5.O m(图4.7.5):I f)(。1。,一J tan。)S in(4 5。一粤、乙 十_:_l力 口0转飞:_、,,、任 口卞万卞“)撬1(4.7.5)4 6第 56 页 共 209 页第 57 页 共 209 页第 58 页 共 209 页第 59 页 共 209 页第 60 页 共 209 页第 61 页 共 209 页第 62 页 共 209 页3应与主体地下结构的结构形式、施工顺序协调,应便于主体结构施工;4应利于基坑土方开挖和运输;5需要时,可考虑内支撑结构作为施工平台。4.9.3内支撑结构应综合考虑基坑平面形状及尺寸、开挖深度、周边环境条件、主体结构形式等因素,选用有立柱或无立柱的下列内支撑形式:1水平对撑或斜撑,可采用单杆、析架、八字形支撑;2正交或斜交的平面杆系支撑;3环形杆系或环形板系支撑;4竖向斜撑。4.9.4内支撑结构宜采用超静定结构。对个别次要构件失效会引起结构整体破坏的部位宜设置冗余约束。内支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地质和环境条件 的复杂性、基坑开挖步序 的偶然变化的影响。4.9.5内支撑结构分析应符合下列原则:1水平对撑与水平斜撑,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支撑的轴向压力应取支撑间距内挡土构件的支点力之和;腰梁或冠梁应按以支撑为支座的多跨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可取相邻支撑点的中心距;2矩形基坑的正交平面杆系支撑,可分解为纵横两个方向的结构单元,并分别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3平面杆系支撑、环形杆系支撑,可按平面杆系结构采用平面有限元法进行计算;计算时应考虑基坑不同方向上的荷载不均匀性;建立的计算模型中,约束支座的设置应与支护结构实际位移状态相符,内支撑结构边界向基坑外位移处应设置弹性约束支座,向基坑内位移处不应设置支座,与边界平行方向应根据支护结构实际位移状态设置支座;4内支撑结构应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设有立柱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支撑结构宜按空间框架计算,当作用第 63 页 共 209 页在内支撑结构上的竖向荷载较小时,内支撑结构的水平构件可按连续梁计算,计算跨度可取相邻立柱的中心距;5竖向斜撑应按偏心受压杆件进行计算;6当有可靠经验时,宜采用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对支撑、腰梁与冠梁、挡土构件进行整体分析。4.9.6内支撑结构分析时,应同时考虑下列作用:1由挡土构件传至内支撑结构的水平荷载;2支撑结构 自重;当支撑作为施工平台时,尚应考虑施工荷载;3当温度改变引起的支撑结构内力不可忽略不计时,应考虑温度应力;4当支撑立柱下沉或隆起量较大时,应考虑支撑立柱与挡土构件之间差异沉降产生的作用。4,9.7混凝土支撑构件及其连接的受压、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 S。1 0的规定;钢支撑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受压、受弯、受剪承载力及各类稳定性计算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 7的规定。支撑的承载力计算应考虑施工偏心误差的影响,偏心距取值不宜小于支撑计算长度的1/1 0 0 0,且对混凝土支撑不宜小于Z O mm,对钢支撑不宜小于4 O mm。4.9.8支撑构件的受压计算长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水平支撑在竖向平面内的受压计算长度,不设置立柱时,应取支撑的实际长度;设置立柱时,应取相邻立柱的中心间距;2水平支撑在水平平面内的受压计算长度,对无水平支撑杆件交汇的支撑,应取支撑的实际长度;对有水平支撑杆件交汇的支撑,应取与支撑相交的相邻水平支撑杆件的中心间距;当水平支撑杆件的交汇点不在同一水平面内时,水平平面内的受压计算长度宜取与支撑相交的相邻水平支撑杆件中心间距的1.5倍;3对竖向斜撑,应按本条第1、2款的规定确定受压计算长度。第 64 页 共 209 页4,9.9预加轴向压力的支撑,预加力值宜取支撑轴向压力标准值的(0.5一。8)倍,且应与本规程第4.1.8条中的支撑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