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出神经系统概论》PPT课件.ppt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Outline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Pharmacology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1.概述概述 2.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3.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4.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掌握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分类及其生理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药物的基本作用原理与药物分类。功能,药物的基本作用原理与药物分类。熟悉熟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转运、贮存、释放和代谢。转运、贮存、释放和代谢。了解了解传出神经系统解剖分类。传出神经系统解剖分类。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胆碱能神经:胆碱能神经:1.1.全部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全部自主神经的节前纤维 2.2.运动神经运动神经 3.3.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4.4.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汗腺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神经)(汗腺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几乎全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改自(改自Katzung BG.Basic&Clinical Pharmacology,Ninth Edition,2004)第一节 概述肠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由胃肠道壁内神经成分组成,由胃肠道壁内神经成分组成,具有调节控制胃肠道功能的独具有调节控制胃肠道功能的独 立整合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立整合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 上不同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上不同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 统,而与中枢神经系统相类似,统,而与中枢神经系统相类似,但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个但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个 组成部分。组成部分。(改自(改自Katzung BG.Basic&Clinical Pharmacology,Ninth Edition,2004)突触和神经冲动的传递突触和神经冲动的传递 1.1.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 突触:神经末梢与下级神经元突触:神经末梢与下级神经元突触:神经末梢与下级神经元突触:神经末梢与下级神经元 或神经末梢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的衔或神经末梢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的衔或神经末梢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的衔或神经末梢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的衔结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结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结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结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它们之间的突触间隙。它们之间的突触间隙。它们之间的突触间隙。它们之间的突触间隙。运动终板: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运动终板: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运动终板: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运动终板: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细胞间的突触。肌细胞间的突触。肌细胞间的突触。肌细胞间的突触。突触后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受体受体突触前膜突触前膜 囊囊泡泡递质递质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突触和神经冲动的传递突触和神经冲动的传递 2.2.递质释放递质释放,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冲动的传递(胞裂外排胞裂外排)神经冲动神经冲动 到达神经末梢到达神经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突触前膜去极化 CaCa2+2+内流内流 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囊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 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受体受体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生物效应生物效应 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调节递质释放调节递质释放 神神经经冲冲动动突触前膜突触前膜 囊囊泡泡递质递质CaCa2+2+第二节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一、胆碱能神经一、胆碱能神经递质的生递质的生物合成、物合成、贮存、释贮存、释放和作用放和作用消失消失 (改自(改自Katzung BG.Basic&Clinical Pharmacology,Ninth Edition,2004)二、去甲肾上腺素能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的生物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释合成、贮存、释放和作用消失放和作用消失 (改自(改自Katzung BG.Basic&Clinical Pharmacology,Ninth Edition,2004)羟羟医学全在线()三、三、胆胆碱碱能能神神经经受受体体 四、肾上腺素受体四、肾上腺素受体能选择性与能选择性与NENE受体结合,据对阻断药的反应,分受体结合,据对阻断药的反应,分型和型和型型 1)1)型肾上腺素受体型肾上腺素受体 (受体受体):根据根据受体对选择性激动药和拮抗药的亲受体对选择性激动药和拮抗药的亲 和力不同,和力不同,可将可将 受体分为受体分为1 1和和2 2受体受体 1 1 受体:受体:能被去氧肾上腺素或甲氧胺激动,并为哌唑嗪阻断受体能被去氧肾上腺素或甲氧胺激动,并为哌唑嗪阻断受体.主要分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主要分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效应:皮肤粘膜腹腔内脏血管效应:皮肤粘膜腹腔内脏血管,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血压升高)。2 2受体:受体:能被可乐定激动,并被育亨宾阻断的受体能被可乐定激动,并被育亨宾阻断的受体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血小板、脂肪细胞在血管平滑肌、血小板、脂肪细胞,突触前膜。突触前膜。效应:血管平滑肌收缩效应:血管平滑肌收缩。四、肾上腺素受体四、肾上腺素受体 2)型肾上腺素受体型肾上腺素受体 (受体受体)主要分布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主要分布在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可分为可分为3 3种亚型:种亚型:1 1受体受体:主要位于心脏、肾小球旁系细胞主要位于心脏、肾小球旁系细胞 选择性激动药为多巴酚丁胺,阻断药为美托洛尔选择性激动药为多巴酚丁胺,阻断药为美托洛尔 效应:心脏兴奋效应:心脏兴奋。2 2受体受体:主要位于支气管平滑肌、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肝脏主要位于支气管平滑肌、骨骼肌血管和冠状血管、肝脏 选择性激动药为特布他林,阻断药为布他沙明选择性激动药为特布他林,阻断药为布他沙明 效应: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血管舒张。效应: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血管舒张。突触前膜突触前膜2 2效应:正反馈调节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效应:正反馈调节去甲肾上腺素释放。3 3受体受体:分布在脂肪细胞,多数分布在脂肪细胞,多数受体阻断药不能阻断受体阻断药不能阻断3 3受体。受体。四、四、肾肾上上腺腺素素受受体体 四、四、肾肾上上腺腺素素受受体体 2.N2.N胆碱受体:配体门控型受体胆碱受体:配体门控型受体 其有其有4 4个亚基个亚基组成,每个组成,每个N N受体由两个受体由两个亚基和亚基和亚基组成五聚亚基组成五聚体,中间形成通道,两个体,中间形成通道,两个亚基上有亚基上有AChACh激动点。激动点。神经冲动神经冲动AChACh释放释放两个两个亚基亚基离子通道开放离子通道开放终板电位终板电位 达阈值达阈值激活通道终板电位激活通道终板电位五、受体功能及其分子机制五、受体功能及其分子机制1.1.M M胆碱受体:胆碱受体:G-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偶联受体 一级结构一级结构 460-590460-590个氨基酸个氨基酸 M M受体激动受体激动与与G G蛋白偶联蛋白偶联磷脂酶磷脂酶C C 三磷酸肌醇三磷酸肌醇(IP(IP3 3),),二酰基甘油二酰基甘油(DAG)(DAG)效应效应3 3.肾上腺素受体肾上腺素受体 :G-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偶联受体 1激活激活磷脂酶磷脂酶(C,D,A2)IP3,DAG 2激活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 cAMP 激活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 cAMP机体的多数器官都接机体的多数器官都接受上述两类神经的受上述两类神经的双双重支配重支配,而这两类神,而这两类神经兴奋时所产生的效经兴奋时所产生的效应又往往应又往往相互拮抗相互拮抗,当两类神经同时兴奋当两类神经同时兴奋时,则占时,则占优势优势的神经的神经的效应通常会显现出的效应通常会显现出来。来。第三节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第四节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一)直接作用于受体(一)直接作用于受体 n许多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直接与胆碱受体或许多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直接与胆碱受体或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可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可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结果:“激动激动”和和“阻断阻断”。(二)影响递质(二)影响递质 1.影响递质生物合成:影响递质生物合成:密胆碱,密胆碱,-甲基酪氨酸甲基酪氨酸 2.影响递质释放:影响递质释放:麻黄碱,间羟胺,氨甲酰胆碱麻黄碱,间羟胺,氨甲酰胆碱 3.影响递质的转运和贮存:影响递质的转运和贮存:利血平,可卡因利血平,可卡因 利血平利血平囊泡摄取囊泡摄取NA递质耗竭递质耗竭释放释放 4.影响递质的生物转化:影响递质的生物转化: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二二、传传出出神神经经系系统统药药物物分分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