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资源ID:709581
资源大小:754.9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版高中生物 第五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1第第 3 3 节节 ATPATP 的主要来源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认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及产物。2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掌握两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难点)3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重点)探 究 酵 母 菌 细 胞 呼 吸 的 方 式 ( 实 验 )1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可用于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2)CO2的检测:澄清石灰水CO2变混浊,且混浊程度与 CO2产量有关。蓝色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CO2由蓝变绿再变黄,且变黄时间长短与 CO2产量有关。(3)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酒精变灰绿色。酸性2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酵母菌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2)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3)实验过程配制酵母菌培养液:20 g 新鲜食用酵母菌 240 mL 质量分数为分成两等份锥形瓶A500 mL 锥形瓶B500 mL分别注入5%的葡萄糖溶液检测 CO2的产生:装置如下图所示,将此实验装置放到 2535 的环境中培养810 h。2甲 乙检测酒精的产生:(4)实验现象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混浊,但甲中混浊程度高且速度快。2 号试管中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 号试管不变色。(5)实验结论: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大量 CO2。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 CO2。合作探讨探讨 1:教材 P92的装置图中 A 装置中用气泵间歇性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什么?质量分数为 10%的 NaOH 溶液的作用是什么?提示:用气泵间歇性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保证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以进行有氧呼吸。NaOH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 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所致。探讨 2:B 装置中,为什么要将 B 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提示:B 瓶刚封口后,锥形瓶中有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两瓶产生 CO2的速度和量基本相等,所以需将开始产生的 CO2排掉;一段时间后,B 瓶中的氧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可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否则会出现两组澄清石灰水混浊程度差不多的情况。探讨 3:若实验检测时发现 A 瓶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滴加 0.5 mL 溶有 0.1 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后也产生了灰绿色,请思考原因是什么?提示:通气不足。探讨 4:只通过检测产物中是否含有 CO2可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吗?提示:不能确定。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 CO2。思维升华1实验课题的分析3(1)本实验的探究课题可以转变为:探究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情况。(2)根据检测目的不同,可细化为两个子课题: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 CO2的多少;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具体分析如下:课题名称课题一课题二自变量有氧和无氧因变量产生 CO2的多少酒精的有无观察指标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用时间的长短重铬酸钾溶液的颜色变化无关变量温度、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总量实验结论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CO2多在无氧条件下才能产生酒精2.实验装置的分析(装置见教材 P92)(1)第一组装置中的第一个锥形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NaOH 溶液,其目的是:使进入 A 中的空气先经 NaOH 处理后,排除空气中 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第二组装置中 B 瓶放置一段时间后,才能与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连接,其目的是让酵母菌将 B 瓶中的氧气消耗掉,确保产物 CO2均来自于无氧呼吸。3实验中注意事项(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时,必须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到常温,才可加入新鲜食用酵母菌。(2)有氧条件装置必须持续通入空气,保证氧气的充足。1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解析】 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它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存。酵母菌不论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 CO2,为了防止空气中原有 CO2的干扰,所以将空气先通入盛有 NaOH 溶液的锥形瓶中,然后再通入酵母菌溶液中。【答案】 B2某小组欲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在实验中组成了如图装置。请完成以下问题。【导学号:19040213】4(1)提出假设:_。(2)材料用具(略)。(3)设计实验步骤:将配制好的_,在 B 中装入_,目的是_,在 C 中装入_;依图安装好实验装置,并将装置_;一段时间后观察_。(4)预期实验结果:_。【解析】 实验假设是根据所学知识提出的,描述实验对象与实验条件之间关系,可以是肯定性的,也可以是否定性的。根据题中图示,联系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可以提出肯定性的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实验主要利用的生物材料是酵母菌,酵母菌利用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此,应先将配制好的酵母菌葡萄糖溶液装入 A 瓶;实验中需要检测的因变量是 CO2,所以要排除空气中含有的 CO2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须在 B 瓶中装入 NaOH 溶液,吸收空气中的 CO2,在 C 瓶中装入澄清的石灰水,检测是否生成了 CO2。根据酵母菌的代谢特点可知,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实验中会观察到该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证明所提出的假设。【答案】 (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产生 CO2 (3)酵母菌葡萄糖溶液装入 A 瓶 NaOH 溶液 除去空气中的 CO2 澄清石灰水 用凡士林密封 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4)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证明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有 氧 呼 吸 和 无 氧 呼 吸1有氧呼吸(1)概念有氧呼吸Error!(2)主要场所:线粒体(如图所示)写出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5a外膜;b.内膜形成的嵴;c.线粒体基质。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b、c。(填序号)线粒体的分布:集中在代谢旺盛的部位。(3)过程(4)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12H2O6CO2能量。酶(5)反应特点能量是逐步释放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2无氧呼吸(1)类型及反应式:分类依据:无氧呼吸的产物。反应式Error!(2)场所:细胞质基质。(3)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合作探讨探讨 1:仔细观察教材 P93图 58,分析线粒体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提示: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表面积,在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探讨 2:分析糖类(葡萄糖)为什么必须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6阶段?提示:因为线粒体膜上不含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或线粒体内没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探讨 3: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氧呼吸为什么产生的能量是少量的?提示:细胞呼吸过程中储存在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转变成储存在 ATP 的高能磷酸键中活跃化学能和热能。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是因为无氧呼吸生成的乳酸或酒精中储存大部分能量。探讨 4:在通风条件不好的环境中储藏的苹果会有酒味散发,而马铃薯储藏久了却不会有酒味产生,请分析其中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提示:苹果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 CO2,马铃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因为不同生物细胞所具有的酶不同,导致反应途径不同,产物也不同。思维升华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如图)其中、为无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分别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2有氧呼吸过程中各元素的来源和去路(1)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是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2)O2参与了第三阶段,H和 O2结合生成水,所以细胞呼吸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于O2,场所是线粒体内膜。(3)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应物中的水用于第二阶段和丙酮酸反应,生成物中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 O2结合生成的。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71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 1、酶 2 和酶 3 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 图中酶 1 参与催化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酶 2 参与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它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酶 3 参与的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它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答案】 C82下图为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A过程进行的场所在线粒体B过程的产物除了二氧化碳,还有 H2OC、过程一定都有能量释放D与相比,过程产生的H较多【解析】 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消耗 H2O,不产生水;过程比过程产生的H多。【答案】 C3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 CO2和 H2O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 ATP 产生D丙试管中无 CO2产生【解析】 根据题目中对酵母菌的处理,甲试管中装入的是细胞质基质,乙试管中装入的是线粒体,丙试管中装入的是未曾离心的酵母菌匀浆。三只试管中都装入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甲试管能够完成无氧呼吸的整个过程,产生酒精和 CO2,释放出少量的能量;乙试管不发生反应;丙试管中能够完成整个的无氧呼吸过程。【答案】 B细 胞 呼 吸 原 理 的 应 用 及 影 响 因 素1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1)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2)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3)及时松土有利于根系生长。(4)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有氧呼吸,防止幼根变黑、腐烂。2无氧呼吸原理的应用(1)利用粮食通过酵母菌发酵可以生产各种酒。(2)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的敷料。9(3)破伤风芽孢杆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皮肤破损较深时,需清理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等。合作探讨探讨 1:请从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方面分析,为什么农作物要及时松土?稻田长期不排水幼根为什么会变黑、腐烂?提示:松土可增大土壤透气量,促进根有氧呼吸,为吸收无机盐离子提供能量。水淹会使植物根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毒害细胞。探讨 2:种子、水果和蔬菜在储存时仍进行细胞呼吸。从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方面考虑,应如何保存种子、水果和蔬菜?提示:种子:低温、低氧、干燥保存。水果和蔬菜:零上低温、低氧、一定湿度条件下保存。探讨 3:为什么水果、地瓜在密封的地窖中贮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质?刚打开的密封的地窖不能进,这是为什么?提示:密封的地窖氧气被消耗,CO2浓度很高,高浓度的 CO2抑制了水果、地瓜的细胞呼吸。刚打开的地窖由于缺少 O2不能进。思维升华影响细胞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及应用1温度(1)影响(如图):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 2535 之间。(2)应用Error!2氧气(1)影响(如图):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 O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O2浓度0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0<O2浓度<10%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0O2浓度10%时,只进行有氧呼吸。O2浓度5%时,有机物消耗最少。(2)应用Error!3水分(1)影响Error!(2)应用Error!4COCO2 2(1)影响: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如图:(2)应用:适当增加 CO2浓度,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1我国加入 WTO,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其中,延长保鲜期是让产品在竞争中取胜的条件之一。为了延长水果、蔬菜的保鲜期,可采取如下措施( )A充入 O2,温度为 5 B充入 O2,温度为 20 C充入 N2,温度为 5 D充入 N2,温度为 20 【解析】 生产中延长水果、蔬菜的保鲜期,实质上是降低其有氧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因此可采用充入 N2,抑制有氧呼吸,控制 0 以上低温,降低酶的活性,从而使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答案】 C2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19040214】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 ,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解析】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 ,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生存和繁殖,A 错误。【答案】 A1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11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解析】 图中表示的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答案】 D2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 【导学号:19040215】A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B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C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D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解析】 苹果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 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 错误。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C 正确。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主要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 错误。【答案】 C3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是( )A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C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解析】 土壤长期被水淹,导致土壤中缺少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由于根的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而导致烂根,C 正确。【答案】 C4如图是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19040216】12(1)图中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2)依次写出图中、所代表的能量多少:_(选填“少量”或“大量”)。(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其产物是_,反应的场所是_,该反应可以写成:_。【解析】 (1)根据图示物质转化关系及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判断,是葡萄糖,丙酮酸,是氧气,都是能量。(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都释放出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则释放出大量能量。(3)若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2,其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答案】 (1)丙酮酸 O2 (2)少量、少量、大量(3)C2H5OH(或酒精)和 CO2 细胞质基质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酶课堂小结:网络构建核心回扣1.有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酶2.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3.无氧呼吸的两种反应类型(1)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酶(2)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酶量能量4.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而无氧呼吸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135.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6.在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