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扶贫办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x
2023年县扶贫办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时间:2023-09-27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 韶光易逝,一阶段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了。平时我们要多回顾总结自己的工作经历,此时也不例外。要想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工作总结是必不可少的。怎么才能将工作总结写得全面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县扶贫办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年)和实施新村扶贫工程的最后一年。我办按照县委、县政府“推进项目保增长,资源转化兴产业,惠民富民促和谐,创新党建强保障”的四大工作主题,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全县共投入国家财政扶贫资金860万元,认真实施以新村、产业化、劳务培训和社会扶贫等为主的扶贫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改善了16672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项目区22860人直接或间接受益。一、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一)认真实施新村扶贫,有效改善贫困村面貌20xx年是实施新一轮十年扶贫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围绕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要求,按照中共渠县县委、渠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四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渠委发40号)、渠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意见(渠府发50号)文件精神,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实际,采取“十二制措施”,认真规划、实施望溪乡庆安村、卷硐乡逢春村等8个新村扶贫工程。新村项目在规划前,分别召开村、社干部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最盼望、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首先办好,今年启动实施的8个扶贫新村,安排基础设施项目资金391.2万元,占资金总量的97.8%。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按照“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原则,组织村社干部群众积极集资、投工投劳,参与新村项目建设。同时,全面推进了扶贫“首扶制”,严格实行资金、项目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20xx年9月前,全县8个扶贫新村已全面竣工,进度快、效果好。共新修水泥路22.85公里,整治三坪塘1口,落实首扶制项目24户,扶持贫困户仔猪96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000人次,充分发挥了扶贫资金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拓宽互助资金融资渠道,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今年,为进一步规范运作,拓宽融资渠道,5月56日,我们与财政局、人民银行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4个互助资金试点村的项目运行情况逐一进行了检查,规范了管理,完善了制度,拓宽了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截止11月底,融资71.33万元,累计发放借款85.12万元,收回借款34.07万元,惠及211户贫困户,更加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了“想发展无本钱”的现实困难。同时,按照上级要求,20xx年6月规划上报了20xx年15个贫困村村级互助发展资金项目。(三)加大产业化项目争取,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今年,我们在对去年扶持的渠县三板乡蔬菜基地、河东乡菊花基地两个产业化项目加强监管的同时,加大了项目争取力度。20xx年争取到产业化项目200万元,比去年增长100%,现已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规划上报产业化扶贫项目,待市、省批复启动实施,实施后将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四)有序实施劳务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20xx年,我县根据省、市精神,按照“抓培训、强素质,重输出、增收入”的思路和“选准人、送对门、促脱贫”的要求,会同县民生办、财政局,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了20xx年劳务扶贫培训基地。各培训基地,采取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培训到位、监管到位等措施,分期分批对全县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实施为期35天的计算机操作、服装、厨师等专业的技能培训850人,占任务的100%,实现了培训率、结业率、办证率达100%,就业率92%以上,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和择业就业能力。(五)开展“挂、包、帮”活动,形成“大扶贫”格局我们一方面积极组织协调贫困村所在的乡、村领导,加大省、市、县帮扶单位的协调力度,争取他们对帮扶村的关心、支持,另一方面,根据省、市、县要求,广泛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今年渠县“7.18”洪灾后,省、市、县帮扶部门积极到帮扶点查灾、核灾,帮助灾民抗灾自救。目前,2个省级部门、13个市级部门、126个县级部门、60个乡镇和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先后共争取和帮扶资金达100多万元。(六)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按照上级要求,扶贫资金严格实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建立专账、专人管理、专户储存。进一步完善了新村扶贫工程项目技术人员负责制、工作限时办结制、验收决算制、工程项目审计制、项目公告、公示制等一系列制度。工程项目资金实行全额垫资,验收合格按规定一次性拨付,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了资金安全。今年4月,县审计局对全县扶贫工程进行审计,8月按照省、市要求,上级对全县扶贫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均未发现违法违纪违规行为。12月3日,市、县人大代表视察扶贫工作,得到了领导和代表们的充分肯定。(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第2页七)加大扶贫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刊、标语等宣传载体,努力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全县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工作举措、成绩经验、先进典型等方面情况,扩大扶贫开发工作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激发和提高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工作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共出扶贫简报、调研材料等20余条(篇),被达州日报采用3篇,被渠县报刊、电视台采用7条(篇)。(八)深入调查研究,搞好扶贫规划我们针对扶贫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做法,年初办领导带领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扶贫工作成果和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施,形成了“十二五”脱贫发展研究调研材料上报县委、县政府,为领导决策和下一轮扶贫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九)强化自身建设,抓好抗灾自救,灾后重建工作今年“7.18”洪灾,机关办公室进水1米多,灾情发生后,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多次召开了全体职工会议,并对当前及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第一,按照县委 “六个尽快”要求,积极投入到清淤、防疫、灾后重建等抗洪救灾工作中,并把抗灾自救与扶贫开发有效结合,创造性地抓好扶贫工作。第二,发扬“一方受灾,八方支援”、“轻灾支援重灾”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踊跃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捐资、捐物,先后两次捐资8000余元。第三,及时主动向省局汇报,争取项目支持。第四,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全县各乡镇查灾、核灾,统计因灾返贫情况。(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按照县委要求,办党组结合本办工作实际,与机关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行一岗双责。健全完善了机关廉政制度,开展了违反廉政建设规定四项治理,全办没有一个人违纪违规。同时,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落实了工作人员,开展了“结对子,帮穷亲”活动。工会、共青团、妇委会、信访、维稳、计划生育、档案、保密、安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十一)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年来,办党组一班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县委十一届三次代表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把创先争优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通过全体党员开展双向承诺,有效地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二、存在的问题1、贫困现象依然严重。按照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新的扶贫标准,我县农村扶贫工作对象截止底还有25.8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0.5%,在绝对贫困人口逐渐减少的同时,相对贫困问题却十分突出。2、特殊贫困积重难返。目前扶贫对象的分布,重点集中在一些特殊类型地区。这些地区生态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欠缺,地方病严重困扰,贫困人口比例超过30%,缺乏有针对性、可持续性的措施。3、返贫问题更加突出。新的返贫与传统致贫因素交织在一起,增加了扶贫工作的难度。一是自然灾害风险。贫困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概率比其他地方大得多。二是家庭变故,因病致贫、因学致贫仍是造成返贫的重要原因。三是贫困地区人口增长较快,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扶贫开发成果。4、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的发展差距都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贫困地区内部发展差距严重,往往是县级财政收入高增长掩盖了农民收入的低增长,城镇繁荣掩盖了农村的落后,少数大户的富裕掩盖了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和少数人的贫困。5、群众自筹(包括投工投劳)难以落实。农村外出人口多,村内8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打工,有的举家外出。6、扶贫项目投向单一,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辐射面小,缺乏投入多元化,涉及面窄,局限性强,限制了其他公益事业和生产、生活项目规划,不利于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同时,由于没有其他项目支撑,民生工程难以完全落实。7、全社会帮扶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氛围没有形成,有的单位也不够重视,行动慢、效果差。8、扶贫工作量大面宽,任务艰巨,又无任何经费来源,按上级文件要求,每年未能及时足额预算安排扶贫配套资金,工作开展比较困难。9、交通工具困难。我办现有一辆由县政府在财政局淘汰车辆中划拨的桑塔纳,早已属于报废车辆,根本无法正常运行,下乡工作和去省、市开会只能搭车,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三、20xx年工作计划(一)、基本思路20xx年工作思路是“瞄准贫困抓扶贫,抢抓机遇争项目,统筹推进求创新,改善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对低收入人口落实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二)、奋斗目标把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现象作为首要奋斗目标,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生活水平和稳定发展能力。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加快增长,有效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改善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努力缓解发展差距扩大趋势。(三)、标准对象与重点区域1、标准对象:将扶贫标准以下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作为扶贫开发的对象。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标准调整机制,确保全体贫困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2、重点区域: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发展扶持力度,对贫困程度较深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制定专项规划,加强资源整合。(四)、目标内容大力推进重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把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加大投入、抓出成效。继续将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和设施农业发展,千方百计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在整村推进基础上整合资源,连片开发,辐射带动贫困农户增收。继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展雨露计划内容,在继续开展劳动力转移技能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的同时,逐步转向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特别是“两后生”培训,提高稳定就业能力,提高收入水平。1、继续抓好产业化扶贫项目监管和20xx年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工作,发展特色经济,确保农民增收。2、进一步加大贫困村互助资金管理和放款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农户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3、积极开展雨露培训计划,探索覆盖城乡贫困人口培训制度,多形式多途径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4、开展好党员干部“1+1”、“1+2”活动及社会扶贫工作。5、按照省、市要求,搞好新一轮扶贫规划和“十二五”相关规划,并按要求实施项目。 f132.COM更多工作总结延伸阅读 2023县扶贫办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县在省、市扶贫办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推进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上半年的工作情况一、以提高扶贫开发效益的项目管理进一步加强经过认真论证和筛选,今年上半年已向省办上报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4个,申报财政扶贫资金394.6万元。省扶贫办批复下达项目计划5个,其中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总额532万元,已到位420万元,信贷项目1个,资金总额2900万元。1、科技培训项目申报计划122.6万元。其中劳务技能培训511人次,申报资金65万元,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申报资金26万元,通丰植物营养液科技推广项目申报计划21万元,科技带头人培训申报计划10.6万元。省办批复下达项目资金112万元。2、农村能源建设申报计划96万元。计划扶持43个贫困村的贫困农户建设沼气池500口,打节柴灶900座,受益群众3840人。省办批复下达项目资金96万元。3、畜牧业扶贫项目计划120万元。其中担保金项目计划48万元。计划扶持21个贫困村的贫困户新发展杂交母猪640头,年产杂交仔猪12800头,受益人口3530人。省办批复下达种养业项目资金150万元,其中畜牧业扶贫资金120万元,养猪专业村建设资金30万元。4、卫生扶贫项目计划56万元,计划扶持清塘、冷市、洞市、库区等4所乡镇卫生院实施设备改造。省办批复下达实施卫生扶贫项目2个。5、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8万元。6、小城镇建设(长益投资公司)扶贫贴息贷款项目2900万元,贷款期限为1年。二、以产业开发为重点的整村推进工作开局良好我县第一轮(XXXX年)整村推进共确定53个贫困村,涉及9个乡镇。争取了省人大和省科技厅驻安化开展定点帮扶,分别帮扶南区的铁炉村和江南镇的大沙村,目前,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已驻村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争取市直帮扶点15个,其余36个村均为县直和乡镇帮扶。为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我们切实加强了基础工作建设,在组织抓好培训的基础上,完成了53个村的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村支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换选配强了53个村的村级班子。涉及到整村推进的9个乡镇,要求乡镇明确分管领导外,每个乡镇还配备了一名得力的行政干部担任扶贫专干。我们把产业开发扶贫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上半年已投入38万元扶持木子综合养殖小区、柘溪名优鱼养殖小区、东坪优质水果种植小区、梅城土鸡养殖小区等四大扶贫开发种养业小区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全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养猪示范村东坪镇大沙村、大埠村和双溪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先后6次组织召开了县乡村三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3个村均完成了规划编制、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养殖协会、抓好了调查摸底、组织了技术培训,目前,正在发动群众建设养殖栏舍和沼气池,组织种苗购进。规划每个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县级配套10万元,实现全年每个村饲养牲猪XX头,养殖户户平增收200元。三、以惠及贫困群众为主要内容的8件实事稳步推进今年我县按照上级要求,逐项落实涉及到扶贫开发的贫困人口脱贫、农村能源建设和乡镇卫生院建3件实事,效果良好。一是脱贫人口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16月,全县通过扶贫开发,共帮助4200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年任务的42%。其中扶持1000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帮助3200人越过了低收入线。二是生态能源建设成效显著。今年来,先后在43个贫困村实施了以沼气池和节柴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建设,16月已完成沼气池建设200口,扶持贫困户建设节柴灶300座。另有300口沼气池和600座节柴灶正在建设当中,预计年底可完成全部计划。三是卫生扶贫进展顺利。今年我县继续将支持乡镇卫生院所发展作为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贫困群众就医的重点,通过精心调查论证和筛选,争取库区中心医院和清塘医院列入国家卫生扶贫对象。目前2所乡镇卫生院均已完成了项目论证,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受援办法,准备了医疗设备安放场等前期筹备工作。四、以贫困户增收为目的扶贫培训成效显著。我县将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和扶贫开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直接增加现金收入的重点,上半年已向益阳市输送贫困村青年370人参加由省扶贫办统一组织的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补助标准为10501800元,学习时间为36个月,结业后由校方负责推荐安排异地就业,根据跟踪调查和校方反馈,目前在校学员的学习生活情况良好,预计均能100%结业。同时,全县围绕提高扶贫项目开发管理和科技种养,上半年县本级已组织各类培训18期,培训贫困村干部和贫困群众600多人次。主要工作措施今年来,我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扶贫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为重点,坚持班子建设和扶贫开发“两手抓”,完善扶贫开发机制,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从而确保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序推进。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形成扶贫开发合力面对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县迅速转变扶贫开发工作思路,进一步充实壮大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了一名副县长专管,每个在职县级领导都联系了一个乡镇。县、乡两级落实了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和“农民不脱贫,帮扶不脱钩”的定点扶贫责任制。在要求继续抓好现轮9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的基础上,努力争取了2个省直和15个市直单位驻安化开展整村推进定点帮扶,同时,进一步严格了县直和乡镇开展对口帮扶的制度,形成了良好合力。 二、把握工作重点,创新管理机制,全力打造扶贫品牌在产业开发扶贫过程中,我们以养殖业扶贫为突破口,将1000户养殖大户联合组建成四个扶贫开发养殖小区“集团军”,扶持小区采取发展养殖基地、加强技术培训、搞活产品流通的“三轮齐驱”的办法,壮大产业规模,拉长增收链条,走出了一条“以扶助养、以养促富”的扶贫开发新路子。通过协会的“传、帮、带”,今年已有XX多贫困户加入养殖协会,并初步均掌握了养殖技术。木子、东坪、柘溪、梅城四个扶贫开发养殖示范小区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县年出栏肥猪100头以上的专业户达1600多户,养牛10头以上、养羊100只以上的典型户1500余户,养鸡大户和养鱼大户也达300多户,今年预计全县养殖产值可达12亿元,开展养殖的贫困户户平可增收1200元。三、加大资金支持,创新扶持方式,确保群众稳定脱贫一是资金捆绑使用。今年来,我县把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移民开发资金等捆到一起,拿出50%用于农业产业化建设,并要求银信部门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投入,多渠道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特别是东坪镇3个养猪专业村,县财政和县畜牧局还制定了专门的考核和奖励办法,积极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养殖猪产业。二是保证工作经费。今年县委常委、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开发工作2次,听取扶贫工作专题汇报3次。县级主要领导表态在人、事、物、权上向扶贫开发工作倾斜保证工作经费,并全部纳入了财政预算。三是加大人力投入。今年来,我县坚持对重点贫困村、贫困农户的扶持不动摇,在继续抓好现轮扶持的9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全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实施方案,明确了资金扶持的重点项目和对象。上半年,对四个扶贫开发示范小区和东坪镇3个养猪专业村,县财政和相关部门已投入资金40多万元,并为木子综合养殖示范小区的木子综合养殖合作社举行了挂牌典礼,全县养殖业扶贫开发的成果还被中央七台拍成专题片向全国进行了推介。 下段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根据我县的县情,今年下半年扶贫开发将继续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农民增收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切实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实现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农民年人平纯收入增加200元,减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1万人。下半年工作重点是:1、抓好规划实施。继续抓好90个省定贫困村的扶贫开发,重点抓好53个整村推进村的项目启动和实施工作,抓好农村能源、卫生扶贫等8件实事落实。通过产业开发扶贫、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等项目扶持,直接增加贫困农民现金收入,力争全年贫困村农民年人平纯收入增加200元,减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1万人。2、抓好技能培训。全年完成各类种养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11期,计划培训贫困农民3180人。3、抓好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开发扶贫。以贫困村和贫困农户为主要扶持对象,以畜牧业开发扶贫为重点,继续巩固和壮大东坪、木子、柘溪、梅城四大扶贫开发种养业示范小区和东坪镇3个养猪专业村建设,扶持贫困户发展牲猪、土鸡、名优鱼养殖和特色水果种植,增加农民现金收入。 县扶贫办xx期间扶贫工作总结 县扶贫办xx期间扶贫工作总结_县扶贫办xx期间扶贫工作要点 我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悉心指导下,按照坚持一个中心,围绕二个重点,做到五个结合的总体要求,以促进贫困群众脱贫、改善贫困地区面貌为目标,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办争取到财政扶贫资金648.3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01个,修建26条59.1公里的水泥公路,解决了21453人的饮水问题,有 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脱贫至富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8个重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从952.25元提升到1738.75,比上年增长82%。而且我县扶贫工作连续三年获全市扶贫系统综合考评先进单位。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1、注重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制订扶贫开发规划。制订扶贫开发规划是做好整村推进的基础,做好规划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xx期间,我县有8个扶贫重点村,辖有69个自然村,共有2346户、9584人,其中贫困人口4557人,有23个自然村未通公路,有44个自然村未通有线电视和广播,有34个自然村未通电话,有3858人存在饮水困难。绝大多数自然村分布在崇山峻岭中,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为扎实开展好8个重点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我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资溪县xx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对8个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在xx规划期间,我县总共计划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64万元。 2、注重结合新村建设,扎实推进整村扶贫工作。以来,我县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五新一好的目标,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扎实推进整村扶贫开发工作。一是突出生态特色。建设中紧密结合资溪山区地形和良好生态环境,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着力打造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富有乡村气息的生态型新农村。二是坚持因村制宜。在开展生态型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针对区域差别、生态类型和农民生产习惯等不同,区分为生态服务型、生态旅游型,生态庄园型、生态产业型和生态社区型等5种类型新农村,实行分类指导、科学实施。三是构建长效机制。专门对理事会成员进行政策、法律和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并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运作机制,如指导示范点理事会建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通报制度、村民建议办理反馈制度、村民自我管理和服务机制等,并以卫生放庭院、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评比竞赛活动为载体,通过理事会定期巡查、户主民主评议等办法来组织实施,使生态型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到目前为止,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共投入资金514万元,硬化进村路及村内主干道8700米,硬化入户路7300余米,新引山泉水10座,受益农户1011户,落实沼气项目67个。以来8个重点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的试点村已成为全县先进示范点,如三江村的熊家村小组被评为风光自然村、卫生村,初居村的安德村小组被评为环境整治先进自然村、生态村。 3、注重发展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格局。以来,我县积极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五大产业目标任务,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扎实推进产业扶贫,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一是大力增值主导产业。通过对各重点村进行了深入调查摸底,根据各地资源情况、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县场需求,确定一批无公害农产品项目作为重点村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并逐村安排落实好生产、扶贫项目资金。如多种渠道筹集10万元扶持里木村建立烤烟基地200亩,每亩年纯收入达1600多元,村民因此人均增收400余元,烤烟已成为里木村、翁源村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三江村和下长兴村以生猪、吊瓜为主导产业;初居村以巴西蘑菇为主导产业。二是切实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结合林改,加大毛竹产业扶持力度,使自生自灭的山林,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如港东村、榨村有万余亩毛竹资源,因交通问题不便,有80%的毛竹资源没有得到开发,通过扶贫修路项目实施后,丰富的毛竹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村民因此人无增收300余元。 4、注重特色产业培训,引导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扶贫必先扶智,治标先治本。我县紧紧围绕面包特色产业,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依托省级扶贫培训基地全龙面包培训学校和市级扶贫培训基建生艺术蛋糕培训学校,积极开展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在全力打造扶贫开发重点村农民职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同时,整合了有关部门的扶助资金,对参加培训的重点扶贫村贫。 延伸阅读: 县扶贫办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一、年度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县扶贫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办决策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村增收、户脱贫核心目标,以六个精准为突破口,全面实施1+n+m+1推进方略,大力推进产业、就业、党建、企业、金融、旅游、孝老、医疗、教育、危改等十大扶(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_观将改革进行到底有感)贫工程,初步走出一条一村多业、一户多策、一人多岗、多人帮扶的*特色内源式产业脱贫路子。20xx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7027万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4705万元,金融扶贫专项资金1071万元,雨露计划、两不愁三保障等保障类资金1251万元。金融扶贫实现全县小额扶贫信贷放款21159.7万元,基础设施贷款4.5亿元,共计完成66159.7万元,完成计划量的175%。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应整合10795万元,实际整合10795万元,整合率100%。持续加大县级资金投入,在20xx年度投入210万专项资金基础上,20xx年度投入2750万元,增长13.1倍。20xx年扶贫产业项目共187个,其中上级资金投入项目119个,完工率100%;县级安排725万元产业项目资金实施了68个项目,完工率100%。20xx年全县农村贫困户23633户、贫困人口3836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度脱贫任务计划数量16340,20xx年度共实现11240户20xx0名贫困人口(含自然死亡927人)脱贫,减少计划完成率为123%;新识别90户169人,返贫29户43人;14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其中省定贫困村8个,市级库区贫困村6个。顺利通过市扶贫领导小组动态调整验收,精准识别率和精准退出率均达到100%。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任务。主要做法如下: (一)狠抓六个关键,构建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群众主动和社会参与的共同作用,整合财政资本、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狠抓六个关键,统筹协调,构建大扶贫格局。一是狠抓党政领导这个关键少数。成立了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31名县级领导干部包镇帮村,深入基层一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工作短板,破解瓶颈制约,开展全覆盖蹲点督导。二是狠抓行业部门这个关键力量。设立由32名精干力量组成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50个成员单位组成,其中18个牵头行业部门,分别设立专职扶贫机构,配备专职人员40名。编制了18个行业扶贫实施方案,确定了通过行业扶贫可实现年度脱贫任务7000余户,9000余人。完善落实责任清单和对接清单两份清单,抓细抓实扶贫措施会商台账和项目进度台账两个台账,整合扶贫资源,形成攻坚合力。三是狠抓三级网格这个关键载体。构建镇村干部、包村第一书记、联户机关干部三级网格,14个镇街(园区)和584个自然村均成立了扶贫办和驻村工作队,专兼职人员1852人,172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7387名机关干部包扶联系贫困户,实现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帮包全覆盖。四是狠抓贫困群众这个关键主体。通过耐心扶志气、专心扶技能、决心扶教育三心行动, 做好扶贫与扶志、扶富、扶智、扶能结合工作。利用宣传广播村村响、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形式,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真正意义上断穷根、富长久。五是狠抓社会帮扶这个关键补充。党委政府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企业、社会群团组织为脱贫攻坚出力献策,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大力实施纳税百强企业扶贫工程,引导纳税百万以上的百余家企业与无第一书记驻派的重点插花村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互惠共赢。六是狠抓资金整合这个关键保障。在省、市两级拨付的专项扶贫资金基础上,逐年加大县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县级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xx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7027万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4705万元,金融扶贫专项资金1071万元,雨露计划、两不愁三保障等保障类资金1251万元。金融扶贫实现全县小额扶贫信贷放款21159.7万元,基础设施贷款4.5亿元,共计完成66159.7万元,完成计划量的175%。强化涉农资金整合,应整合10795万元,实际整合10795万元,整合率100%。 (二)创新六个机制,探索长效管理模式。着眼村集体持续增收、贫困户持久受益,积极探索贫困人口精准动态管理、涉农资金整合管理、扶贫资产管护、资产收益分配等办法,加大宣传督导考核力度,探索建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按照总量控制、进出平衡的原则,做好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等工作,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实现20xx年11240户20xx0名贫困人口(含自然死亡927人)脱贫,20xx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确保贫困退出、纳入结果经得起上级的考核和历史实践的检验。二是建立五主五包工作责任制。党委政府负总责,党政一把手履行主抓责任、第一书记履行主帮责任、村级履行主推责任、社会履行主扶责任、贫困户履行主体责任,县领导包镇、部门镇街包村、重点企业帮村、机关干部联户、村党员干部包人,做到帮扶工作广参与、全覆盖。三是建立一证一书一合同资产管护机制。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受益权、处置权、监管权五权分离的原则,通过产权登记证(包括项目名称、产权代码、法定代表人、登记时间、经营场所、资金来源、发证机关及日期等内容)明确资产所有权与监管权,通过签订帮扶协议书明确贫困户受益权,通过签订经营合同明确产业项目经营权。四是建立一带一晒一平台资金整合使用机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集中连片两不变一集中的原则,通过编制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计划,引领打造重点产业带,在全县范围形成区域扶持特色,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加大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严格考核,保证资金阳光操作;以贫困村和重点插花村为主要投向平台方向,项目选择上集中连片,充分发挥集聚效应。五是建立舆论宣传推动机制。20xx年,先后召开了10次高规格、大规模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半年现场观摩会,打造了一大批脱贫攻坚示范点,收到了点亮一盏灯,照耀一大片的效果。制定印发了*县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方案、*县扶贫宣传工作统计评价办法等文件;各部门、镇街配备信息联络员和专职负责人,构建扶贫宣传网络;印发了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在全县所有自然村利用村宣传大喇叭滚动播放宣传,实现村村响、人人晓;在县电视台开设专栏,对14个镇街园区、18个责任单位一把手进行电视专访;积极对接上级媒体,邀请国家、省、市主流媒体深入挖掘扶贫亮点、经验做法,主动发声。20xx年共印发县扶贫攻坚简报31期,发布1500余条信息,其中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信息报道150多篇,包括农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级媒体12篇、省级媒体71篇,在沂蒙扶贫攻坚平台扶贫圈发送重要信息209篇,市扶贫开发工作简报采用6篇六是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制定了*县脱贫攻坚工作督导检查办法,建立了定期巡查、随机抽查、全面督查三位一体的督导检查机制。制定了*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通过全员全域全过程立体式多层次考核,切实发挥了督导考核的指挥棒和杀威棒作用。今年以来共组织14次全县层面的考核,印发了14期通报。制定了*县精准扶贫工作督查问责办法,压实责任,调动各级攻坚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整体工作开展。 (三)实施十大工程,走内源式脱贫路子。一是按照一镇多业、一村多品,因地制宜、四轮驱动的工作思路,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打造高效特色产业名片。强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路径管理安排项目资金;加强资金监管。20xx年上级共下达我县扶贫资金4277.6万元,县级安排专项扶贫资金2550万元。注重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编报了贫困村三年产业规划和扶贫项目库,制发了扶贫产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9项管理制度,召开了11余次扶贫产业项目管理培训会和推进会。20xx年共安排了119个扶贫产业项目,项目完工率100%。二是按照围绕企业、实现就业,围绕项目、实现创业,围绕需求、开展培训的工作思路,实施就业扶贫工程,打造农村生产车间名片。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突破口、以扶贫车间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基础、以乡村能人为抓手、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实现就业脱贫工程。目前,已在村级设立扶贫加工点300余处,从业人员达到2万余名,涵盖贫困群众3000余名,每人每天可以有2050元的收入。三是按照村级党组织+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思路,实施党建扶贫工程,打造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名片。村级党组织、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书记、结亲连心干部5支攻坚力量,富民大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产品交易市场5个共建项目,土地托管服务、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加入合作社、农资农机农技农产品购销服务5种帮扶模式,通过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相互合作,部门资源、政策资源、第一书记组织资源相互整合,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农业资本相互融合,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一村多业、一户多策、一人多岗,实现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促进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等多方共赢的目标,突出*地方特色。全县已在228个农村社区实施村社共建项目456个,建设富民大院369个,通过出租房屋、土地、入股分红、创新经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7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3亿元,共辐射带动20xx余户、3000余名贫困群众。其中,参与扶贫的合作社71个,带动贫困户981户;参与扶贫的家庭农场35个,带动贫困户285户。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专项资金、各镇街配套不少于30万元用于支持共建项目,每年给予土地建设指标60亩。四是按照一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多企帮一村的工作思路,实施企业扶贫工程,打造企业帮扶贫困村名片。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为主要方式,动员全县民营企业帮扶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县里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倾斜,设立了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和贴息资金,同时帮助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办理房产证10万平方米,形成了企业帮扶村户、党委政府帮扶企业的双帮双扶。目前参与扶贫的企业210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群众4522人,纳税百万企业结对帮扶的村数112个。五是按照落实两个优惠,强化三项服务,依托两个带动,因户制宜帮扶的工作思路,实施金融扶贫工程,打造惠农资金政策名片。今年共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