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应届生(学校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布置会议).docx
-
资源ID:7097635
资源大小:31.5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应届生(学校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布置会议).docx
2021年应届生(学校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布置会议)学校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布置会议9月28日下午,学校在图书馆七楼会议室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布置会,会议由吕海升副校长主持,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院长、学工办主任、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各学院总结汇报了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及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并重点对本学院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以及下一步工作目标进行了汇报。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姜卓对学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我校2020届毕业生2406人,就业2106人,初次就业率达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个百分点。随后,姜卓副处长从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形势分析了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完成情况,并指出就业工作中展现出的亮点,并根据各学院的实际情况,对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亮点我校与国内中建、中冶系统的大型建筑类企业的校企合作关系进一步加深,中国二十冶等知名央企开始与我校毕业生直接签订劳动合同,高质量大型央企国企的校园招聘是我校校园就业市场区别于省内同类院校的最大区别,也是我校的靓丽名片;顺应企业招聘面试模式的变化,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无领导小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在建筑行业新技术培训方面,学校的BIM人才得到招聘企业的高度认可;“百家名企进校园”招聘活动层次进一步提升;开展两期网络“空中综合双选会”,参会企业共计300余家,提供岗位数量6000余个,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与智联招聘建立合作关系,为学校下一步借助教育部主推的智联招聘平台资源,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具有深远意义。吕海升副校长肯定了取得的成绩,并指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给出解决方案: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学生不在校的严峻考验,我们全校就业战线的工作人员在各种困难面前,积极应对毫不松懈,在就业率核查最严格的一年里,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确保了我校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可谓来之不易,成果喜人。吕海升副校长强调,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明确指出,要始终把“稳就业”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我们要切实提高就业工作指导服务水平,全面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针对我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出如下七个方面的意见要求:意见要求抓合理、勇担当、稳就业、落实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就业工作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事关人才培养质量,事关学校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要确保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最突出的位置,确保高质量就业,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持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着力扩大就业总量。要发挥校园招聘市场主体作用。校园就业市场建设由学校统筹,以招就处为主,重点邀约中直央企等大型用人单位,继续开展“百强名企进校园”的系列活动,围绕“多场、连续、岗位适需”的指导原则开展招聘会,全方位培育校园就业市场。在就业市场和就业指导上要双轮驱动,尤其就业市场建设,在存量用人单位上求增效,拓展招聘企业增量,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就业问题。要围绕国家战略开拓重点区域就业岗位。重点构建五大就业圈,既京津唐(含雄安新区)就业圈、环渤海就业圈、长三角经济带就业圈、港珠澳大湾区建设经济圈、吉林振兴经济圈,对接大型建筑类企业,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充分发挥我校建筑类专业优势,引导我校毕业生到国家重要建设领域、重大工程项目上实现职业发展。要做好国家项目就业的组织和跟踪。要继续做好学生征兵工作,加大毕业生入伍工作力度。要增加毕业生升学机会。着力优化就业指导服务。做好省教育厅“双困学生”培训项目的宣传、报名、筛选及过程管理。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做好追踪服务。做好建档立卡困难学生、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就业。强化就业统计规范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四不准”要求,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协议,不准将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招就处要组织对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无盲区核查,确保我校在省教育厅派遣审核过程中无障碍通过并继续达到较高就业率水平。共建共享,利用校友资源带动就业。以校庆20周年为契机,增进优秀校友与母校的感情和联系,挖掘校友所在企业的用人需求,邀约校友返校座谈并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建立不同行业领域内的优秀校友和相应各学院之间的联系互动,促进校企合作签约及多方面的合作共赢。创新方式,提升网上就业能力,建立互联网 就业智慧平台。要积极拓展网上就业市场,优化网上就业服务。优化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建设,着力提高培养质量。党委宣传部供稿|招就处编辑|于忠洋排版设计|商晓宇张梦瑶文字校对|付鹏远责任审核|徐晓霞精彩回顾666!六件作品同时获奖,建科学子“优秀”2020级新生开学第一课|今朝寄托希望,未来更美好!吉林建筑科技学院20周年校庆公告(第2号)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