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Ⅰ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pptx
-
资源ID:70983527
资源大小:3.14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附录Ⅰ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pptx
见著知微 见微知著 从离子角度探究酸碱盐 河北省沧州河间市第六中学 张春霞温故环节请写出化学方程式:1.一种无色酸溶液和一种无色碱溶液的中和反应2.一种无色盐溶液和一种无色酸溶液生成气体的反应3.一种蓝色盐溶液和一种无色碱溶液生成沉淀的反应见著知微 探求新知探究: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各种离子扮演的分别是什么角色,哪位是主角,哪位是配角?寻求规律 总结归纳请写出常见的离子之间的反应。常见离子间的反应H+OH-=H2O2H+CO32-=CO2+H2OH+CO32-=CO2+H2OMg2+2OH-=Mg(OH)2Cu2+2OH-=Cu(OH)2Fe3+3OH-=Fe(OH)3Al3+3OH-=Al(OH)3NH4+OH-=NH3+H2OBa2+CO32-=BaCO3Ba2+SO42-=BaSO4Ag+Cl-=AgCl2Ag+CO32-=Ag2CO3拓展延伸1、以H+OH-=H2O为例,结合稀盐酸、稀硫酸和稀硝酸等溶液中的H+,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钾等溶液中的OH-,说明“H+OH-=H2O”既可以表示H2SO4+2NaOH=Na2SO4+2H2O的化学反应,又可以表示2HCl+Ba(OH)2=BaCl2+2H2O等反应,引申出每一个离子间的反应都是众多化学反应的浓缩精华版。2、“形相近,性相远”,同样的产生白色沉淀现象,背后却是不同离子间的反应,Ba2+和CO32-、Ba2+和SO42-以及Ca2+和CO32-等都生成白色沉淀,并且BaCO3、CaCO3能与常见的酸反应生成CO2气体,而BaSO4不能与常见的酸反应。3、规律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上,从离子的角度分析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1.分辨微观示意图中的离子2.判断离子(或物质)能否共存3.提纯物质(去除杂质)4.鉴别物质5.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1.分辨微观示意图中的离子点拨引导一般情况下,真正参加反应的离子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没有真正参加反应的(跟着玩儿的)离子的种类、数目都不会改变。参考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2)K+CO32-OH-(3)AC2.判断离子(或物质)能否共存下列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是()A.NH4+Ca2+Cl-NO3-B.K+Na+Cl-CO32-C.Fe2+Mg2+NO3-Cl-D.Na+Ba2+NO3-OH-点拨引导1.判断离子能否共存的问题时,当遇到“pH=1(或酸性溶液)”词语时,可以在选项中添加上H+一起判断;当遇到“pH=13(或碱性溶液)”的词语时,可以在选项中添加上OH-一起判断。2.当题目中出现溶液颜色的条件时,可以先根据颜色排除选项,这样使题目的解答简便化。参考答案A3.提纯物质(或去除杂质)点拨引导1.提纯物质时,要清楚哪些离子是必须保留下来的,哪些离子是需要转化为沉淀、气体或水的。遵循的原则:既不增加新的杂质,又不减少或改变被提纯的物质。2.注意关键词语“过量”。参考答案第一步:除去CaCl2及过量的BaCl2第二步:Na2CO3+2HCl=2NaCl+H2O+CO24.鉴别物质参考答案(2)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Ba(NO3)2+Na2SO4=BaSO4+2NaNO3(3)还有NaClNa+、H+、Ba2+【实验反思】除去Na2CO3,以免对NaCl和Na2SO4的检验造成干扰题后感悟分享1、解答本题时,主体物质碳酸钠的存在感很重要哦。2、一种物质(本题中的Na2CO3),可能对其他多种物质(NaCl、Na2SO4)的检验造成干扰,注重思维的全面性。5.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参考答案Na2CO3+2HCl=2NaCl+H2O+CO2BaSO4NaCl无明显现象BaCl2+Na2SO4=BaSO4+2NaCl题后感悟分享1、注意挖掘出题目中潜在的条件:例如本题中沉淀A和无色滤液M过滤前曾共存于同一大烧杯中,经分析沉淀A中含有Cu(OH)2,推理可知无色滤液M中不可能含有H+,这样就挖掘出题目中潜在的物质共存条件。2、多种物质发生多个反应后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探究最终烧杯中溶液的成分,由于涉及到原反应物是否过量以及在大烧杯里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用离子的思维方法就事半功倍,具体到本题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的颜色、酸碱性和能否共存判断离子的存在;参加反应的两种离子,可能恰好完全反应,这样就不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可能其中一种离子没反应完,剩余的离子就存在于反应后的溶液中。课后巩固练习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可能含有AgNO3、Ba(NO3)2、FeCl2、Cu(NO3)2、Na2SO4中的几种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物质。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沉淀化学式为;过滤,将滤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另一份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该过程中与OH-反应的离子有(写离子符号)。废水中含有的物质为(写化学式)。参考答案AgClH2SO4+Ba(NO3)2=BaSO4+2HNO3Cu2+、H+AgNO3、Ba(NO3)2和Cu(NO3)2课堂小结1.分析微观示意图:注意图示离子的“变”与“不变”。2.判断离子(或物质)能否共存:注意题目中相关条件的转化为相应的离子。3.提纯物质(或去除杂质):注意目标离子和是否过量。4.鉴别物质:注意干扰离子的影响。5.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注意潜在条件。感悟1.见著知微、见微知著,不仅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还是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2.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以前,我们在学习酸时,应用了H+的横行;在学习碱时,应用了OH-的纵行;在学习盐时,应用了剩余区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时,应用了整个 区域。先局部后全部。今天,我们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见著知微、见微知著,又一次应用这个表,从离子的角度探究酸、碱和盐,同时不禁感慨这张表的制作者们将众多的酸、碱和盐的物质浓缩在一张表里,将核心的酸、碱和盐知识构建在一张表里,并且与上册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遥想呼应,着实是一种大手笔、大智慧!3.教师的幸福在于能被自己的学生超越,学生们的小宇宙随时都能爆发,借用一位化学教育家的名言-“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是选择做月亮吧,让课堂中的每一颗星星都能快乐地闪烁,闪烁出太阳的光芒,成为天空的一道风景”。谢谢大家!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