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我国与西方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体育经济学论文.docx
比较分析我们国家与西方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体育经济学论文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体育产业也不例外。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爆发于 18 世纪 60 年代的产业革命,把工业推到历史前台,机器大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气力。 接着在 20 世纪初又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表如今铁路、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稳固。把社会分工区分为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三种形式。一般以为,当代工业始于手工业,当代服务业始于商业。一般分工导致了畜牧业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产生; 而基于一般分工的特殊分工,使服务业分化为商业、金融、教育、体育等一系列部门,体育产业产生。 体育产业起源于英国。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率先开场了产业革命,随着工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劳动生产力得到了释放。同时,很多户外运动开场在英国出现,并逐步演变为各种项目的俱乐部。 在英国出现的运动项目俱乐部体制是开展体育经营所必需的组织形式,是体育产业产生的基础。体育产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 体育产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竞技体育尤其是职业体育迅速兴起,体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强化,体育的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 体育产业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固然体育产业源于英国,但其真正发展是在美国。美国在发展俱乐部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备了职业体育联盟制,从业余体育走向职业体育,向市场化、商业化和产业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制度创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构成。 2 中外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条件比拟 在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条件中,经济条件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条件主要包括: 和人均 、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需求和消费构造、城市化水平等。 2. 1 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2. 1. 1 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从世界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看,体育经济的繁荣是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体育强国的共同特征。从代表性经济大国和体育强国的比拟来看 见表 1 ,经济总量是体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样本国家体育产业规模平均占 的比重为 2. 13%.1980 年,美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 258. 7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到 90 年代到达 2%,如今已接近3% ,是汽车产业的 2 倍、影视产业的 4 倍。即便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在经济低迷时期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对体育消费的介入度提高,美国的体育产业也未遭到重创,2018 年四大职业联赛的收入反而增长了 8. 1%.【表1】 美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从1986 年的 470 亿美元增加到 2000 年的 1920 亿美元,2001 年的 1950 亿美元,2018 年的 4410 亿美元 见图 1 ,2018 年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3%,到达 3. 07%.【图1】 2. 1. 2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们国家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 9. 8%以上,居于同期各国之首。从 2008 2020 年,在我们国家 基数持续提高的情况下,年均增长速度到达 9. 26%.2020 年,我们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到达 519322 亿元,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总量的增加为我们国家体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前提条件。固然 2018 年我们国家体育产业的比重仅为 的 0. 55%,2018 年体育产业增加值估算为 2442. 63 亿元,占 比例为 0. 52%,落后于发达国家,但是从另一角度讲明将来我们国家体育产业提升空间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1978 年的 381 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38354 元,增加了近 100 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6000 美元,到达 6102 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有利于群众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体育休闲健身业、体育用品业等的发展。 2. 2 可支配收入提高与消费构造升级 2. 2. 1 发达国家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构造 在当代体育起源地的英国,从 1850 年到 1890年,一直停留在他所出身的那个生活岗位上不动的人,平均来讲,已经活着看到自个每周或每小时的工资率有了大约 30% 的上升。不同行业和工作就是波动于这个数字上下的。 收入增长是体育消费增加的基础,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体育消费属于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只要当收入到达一定水平常人们才愿意和有可能进行体育消费。从表 2 能够看出,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999 年的 24356 美元增长到 2018 年的38016 美元,增加了 13660 美元,增长了 56. 08% ,呈持续增长态势。体育消费属于一般商品和服务,随收入增加而增加,收入的增加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表2】 需求构造和消费构造的调整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使人们的消费构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以为,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当人们的基本需要被知足以后,转而追求更高层次层次的需要。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体育就会有市场,由于体育能够知足人们发展、享受、健康、社交、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知足人们精神层次的需求,去享受生活,而运动是人们享受生活,体验人生的最佳方式。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的劳动时间在逐步缩短。有钱,有闲,使人们介入运动,享受体育成为现实的需求,需求产生供应,需要社会主体提供人们介入运动,享受体育的条件和可能性,来知足需求,消费构造的调整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2. 2. 2 中国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构造 我们国家居民收入仍然处于较快增加时期,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直线上升。从表 3 能够看出,我们国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999 年的 5854 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21809. 8 元,增加了 15955. 8 元,是1999 年的 2. 73 倍,呈持续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们国家居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978 年的 133. 6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24565 元。收入的增加为消费提供了现实的购买力,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的直接因素,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带来总消费量的扩大,对体育消费的支出增加。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有利于我们国家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表3】 2020 年我们国家人均 已经超过 6000 美元。在这里阶段,居民消费将在知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进入对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快速增长阶段,文化体育等消费需求将大幅度提高,构成新的消费增长极。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认识观念上的提高,体育消费在整体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体育消费总量不断扩大,并快于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构造的变化给我们国家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契机。 从表 4 我们国家城镇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构造的变化,能够得出下面两个特征: 1 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从 2001 年的 39. 6% 下降到 2018 年的37. 9% .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讲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支出中用来维持基本生活条件的食品支出下降,而购买其他物品和服务的可支配收入得到相应增加,使体育消费的增加成为可能,而体育消费的增加需要体育供应来知足,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表4】 2 服务性支出增加在温饱型消费为主的时代,人们注重实物消费,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基本需求的知足,人们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增加。从 2001 年以来,居民服务性支出稳步增加,华而不实包括教育文化娱乐的支出。限于当下的统计口径,体育消费的支出没有单列,包含在教育文化娱乐中。教育文娱支出从 2001 年的12. 9% 到 2018 年的 11. 3% ,整体趋势略有下降,中间的起伏主要缘于教育支出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教育支出下降,我们能够合理推定体育消费支出呈增长之势,体育需求增加。 居民消费构造的变化,为我们国家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也昭示了我们国家将来体育产业构造变动的方向。 2. 3 产业构造升级 2. 3. 1 发达国家的产业构造 从三次产业构造转换看: 第一产业无论从产值看还是从就业人员看,其所占份额都存在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所占份额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则一直增长,存在由 一、二、三 向 二、三、一 再向 三、二、一 的转变趋势。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 1980 年是 69. 87%,1990 年是 76. 28%,2008 年是 81%,2018 年是 81. 43% 见图 2 .根据就业人口占 全 国 总 就 业 人 口 的 比 重 来 讲,1980 年 是67. 27% ,1990 年是 72. 17,2008 年是 77. 03% .其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处于绝对优势。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首先,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可能获得从其他产业转移来的社会投资; 其次,出台投资融资、税收减免、用地的优惠政策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构造调整给体育产业带来了更多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图2】 产业构造升级的根本动力是人们需求层次的变化。关于产业构造升级演进的动力问题,有很多讲法。但根本的动力当属 需求决定论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是因 人 而成。而人的行为是由不断上升的需求层次支配的。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会因个体需要的变化而呈现出社会需要层次的逐级攀升,这势必推动产业构造的升级演进。实证研究表示清楚,美国家庭消费构造的提升是美国产业构造变动的决定性因素。 2. 3. 2 中国的产业构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一、二、三产业比重在不断调整,三次产业构造趋于合理。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由 1978 年的 28. 2% 降到 2020 年的10. 1% ,第二产业占比稳定在 45% 左右,2020 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5. 3%,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从 1978 年的 23. 9% 上升到 2020 年的 44. 6% 见图 3 .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图3】 2. 4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2. 4. 1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英国是当代体育的摇篮。18 世纪后,伴随着工业革命和铁路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发展,英国是最早进入工业时代城市化的国家。在早期铁路时代,沿途被装进他们自个的火车里的英国人民。都被 抛回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这个时代,正如 1851 年的人口调查所表示清楚,是以一半人口为城市人口而告终的,这或许是世界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任何一个大国里史无前例的一种情况。人口的聚集,当代意义城市的构成,使得业余体育向职业体育转型具有操作的平台。包括格拉斯哥、伯明翰、谢菲尔德在内的地方逐步成为英格兰的最大城镇,而英国最早开启职业化先河的足球,是从1855 年在谢菲尔德酝酿成立谢菲尔德足球俱乐部开场的。真正开启美国体育职业化先河的是棒球。 从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到 1885 年前后,美国铁路迅速发展。到 1885 年,美国经营的主干铁路里程到达128. 3 千米,其总长度超过全世界的一半,铁路网逐步构成。交通的便利加快了物资和人员的流动,进而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美国的工业化注定了美国会是一个城市化的社会。 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发生了宏大的变化,也给职业棒球的发展带来的良机。1869 年第一家职业棒球俱乐部-辛辛那提红袜队成立,1871 年 3 月,全美职业棒球协会正式成立。 世界上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达 80% 以上,中上收入国家达 60%,中小收入国家在 55% 左右。美国在 1920 年城市化水平已达 50% 以上,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2018 年美国的城市化率到达 82. 60%,英国为 90. 2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业逐步在城市构成聚集,产业聚集能够带来规模效益。体育本质上是城市文化,体育产业的发展依靠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构造、产业网络、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国外职业体育俱乐部大多分布在人口稠密、媒体发达、交通便捷的大中城市,其产品及服务的消费主体主要集中在城市。体育产业在城市化的经过中逐步构成和发展,不断扩大规模,构成规模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随着城市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体育服务业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必将快速发展。 2. 4. 2 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当下我们国家经济正处在需要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根据当前公认的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理论: 我们国家当下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即成熟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扩散期。在这一阶段,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形式会仍然持续,但是投资可能会在一个区间内窄幅波动,与之相伴的是产业构造巨变和城市化的加速,尤其是包括体育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迅速扩张。作为消费享受和发展型中最有生机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是我们国家当下进入成熟工业化阶段能够获得长足发展的新兴产业。 工业化的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化,由于工业化需要城市化生产的市场聚集效应和产业规模效益。有研究表示清楚,当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前半段,估计到 2020 年前后将基本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在我们国家,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 的比重已于 2000 年超过 50%,此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开场逐步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则出现持续下降,近年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也开场逐步下降。到 2020 年底,第一产业仅占 10. 1%,第三产业占 44. 6%,第二产业降到 45. 3%.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表示清楚,我们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正在深化、水平正在提升。这种现象符合多数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规律: 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是快速上升,然后是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也下降。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国家城市化也进入加速期。 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 1978 年只要 17. 92%,2003 年超过 40% ,到达小康社会的水平; 2018 年到达 51. 3%,初次超过 50%,意味着我们国家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见表 5 .总体而言,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不高,但进入 21 世纪后,城市化进程加快。联合国 4 月 5 日发布的 2018 年版(世界城市化瞻望报告讲,到 2050 年,中国城市人口将增长 3. 41 亿,在城市人口增长最多的国家中位居第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伴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0 年我们国家城市化率到达 52. 6% ,比上年末提高 1. 3 个百分点。城市人口的聚集效应为体育市场的培育与发展提供了可能,城市的发展会带动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进而促进以体育竞赛表演业为代表的体育产业的发展。产业构造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必将成为我们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2. 5 劳动报酬率和消费率比拟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构成居民收入、企业收入、收入,合理调整三者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关系,是扩大居民收入的一项关键措施。2000 年以来,我们国家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呈持续下降趋势: 2000 年为 65. 5%,2008 年为 57. 1%,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了 8. 4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滑0. 93 个百分点 见表 6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企业所占比重过大,居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比重过小。【表5.6】 在国际比拟上,从 1995 年开场我们国家劳动报酬率12 年间持续下降,2007 年的劳动报酬率已经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见表 7 .【表7】 除此之外,在企业生产要素分配中,近年来工资收入占企业运营成本的比重缺乏 10%,远低于发达国家50% 的水平。而工资收入是我们国家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现象同样具体表现出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不断下降的现实。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而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居民收入份额的下降,加剧了我们国家消费率持续下降的程度。 2000 2018 年,我们国家居民消费率从 46. 4% 下降到33. 2% ,降低了 13. 2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 1. 32个百分点。从世界各国横向比拟看,居民消费率世界平均水平一般为 60% 左右。华而不实,中等收入国家约为 55% 60%. 而我们国家 2018 年仅为 33. 2%,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劳动者报酬率的持续下降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能力,居民消费难以有效提升也是必然结果。居民消费难以有效提升影响居民的体育消费,居民消费有效提升将带来体育消费需求的增加,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应该采取 国退民进 的策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使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企业收入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必要条件。 3 比拟分析的启示 3. 1 从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拟 2020 年我们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二,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在 100 名以后。经历体验表示清楚,经济总量的增长有利于一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我们国家在 2008 年北京和 2020 年伦敦夏季奥运会上金牌数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而人均经济总量的水平对于群众体育,对于体育产业的影响更大。我们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大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决定了体育产业发展滞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2018 年我们国家体育产业附加值只占 的0. 55% ,大大低于样本国家 2. 13% 的水平。 3. 2 从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构造比拟 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1999 年为 24356 美元,我们国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1999 年为 5854元,折合 707 美元,相当于美国的 2. 9%; 美国 2018年为 38016 美元,我们国家为 21809. 8 元,折合 3462 美元,相当于美国的 9. 1%,比 1999 年的 2. 9% 有了大幅提升。其原因一方面是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高于美国同期。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具体表现出了消费构造的差异,我们国家的消费构造落后于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从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构造来看,我们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起步阶段,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同时也预示着我们国家体育产业潜在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3. 3 从产业构造比拟 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占比不断上升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美国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 1980 年是 69. 87%,2018 年是81. 43% .根据占 的比重和就业人口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处于绝对优势。我们国家第三产业占比固然从 1978 年的 23. 9%上升到 2020 年的 44. 6%,但仍然大大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大体相当于美国 1940 年的水平,英国 1950 年的水平,日本和德国 1970 年的水平 见表 8 .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讲明随着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将会不断释放。【表 8 】 3. 4 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比拟 体育产业的发展依靠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构造、产业网络、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世界上高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达 80% 以上,中上收入国家达 60%.2018 年美国的城市化率到达 82. 60%,英国为 90. 20%.我们国家 2018 年城市化率为 51. 3%,只相当于美国 1920 年的城市化水平。我们国家当前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没有充分具备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体育产业发展所依靠的基础条件将逐步完善,城市化红利将惠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3. 5 从劳动报酬率和消费率比拟 当前我们国家的劳动报酬率和消费率均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继续深化改革,将来我们国家的劳动报酬率和消费率将逐步提高,为我们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4 结束语 总之,从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条件比拟分析,我们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经济条件还不完全充分,但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速较快,而且能够借鉴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经历体验和教训,具有后发优势。 以下为参考文献: 1(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 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128. 2普兰基特市场研究公司 PRE R. 纽约: 2018年美 国 体 育 产 业 统 计 报 告, plunkettr-eseach. com. 3国家统计局N.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 4叶朗。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2020 R.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281. 5克拉潘。 当代英国经济史 中卷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8:615. 6陈宝森,等。 现代美国经济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52. 7腊斯金。 建筑学的七盏明灯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847:359. 8克拉潘。 当代英国经济史 上卷,第二分册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8:536. 9乔纳森休斯。 美国经济史 第 7 版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299. 10乔纳森休斯。 美国经济史 第 7 版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368. 11英国经济学人智库R. 2020. 12余斌,等。 国民收入分配窘境与出路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163. 13国家统计局。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S. 2020 01 28. 14余斌,等。 国民收入分配窘境与出路M. 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1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