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不同假说与时程性研究,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

    • 资源ID:71018150       资源大小:29.22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4.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4.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不同假说与时程性研究,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

    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不同假说与时程性研究,社会心理学论文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不同假讲与时程性研究【】【】【】 社交恐惧症论文: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不同假讲与时程性研究 内容摘要:恐惧症作为以恐惧异常感觉和状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分为不同的亚型,不同恐惧症个体对特定事物的注意偏向存在特异性。眼动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逐步进入恐惧症研究领域,为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讨论提供了有利支持。本文聚焦近年来关注较多的社交恐惧症和蜘蛛恐惧症,梳理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成分和时程性等方面的眼动研究,并在最后提出将来研究瞻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启示。 本文关键词语:社交恐惧症;蜘蛛恐惧症;注意偏向;眼动研究; Abstract:Phobia refers to a neurosis in which fear symptoms are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Phobia is divided into different subtypes, and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phobias are specific to the attentional bias of specific things. As a new research paradigm, eye movement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field of phobia research,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e exploration of attentional bias of phobia.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ttention bias of social phobias and spider phobias which has fruitful research results in these years,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components and time course of attentional bias.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were proposed for subsequent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1 引言 恐惧症是以恐惧异常感觉和状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而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异常感觉和状态1。恐惧异常感觉和状态的持续存在会对个体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发展造成不利影响2。已有研究表示清楚,恐惧症个体对威胁刺激存在注意偏向,而且这可能是导致恐惧异常感觉和状态持续与发展的重要原因3。因而,讨论恐惧症个体注意加工的认知机制,有利于构建减轻患者恐惧异常感觉和状态的干涉方案,并为恐惧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注意偏向是指相对于中性刺激,个体会对相应威胁或特定刺激进行选择性注意并构成一种固定的行为倾向4。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早期研究大多使用点探测范式,并依靠行为反响时作为注意偏向的指标。然而,基于反响时的实验任务可能仅关注单个时间点的注意加工,仅能捕获小部分注意经过5。当特定威胁刺激长时呈现时,个体在这里期间内完全可能发生屡次注意转移,仅依靠反响时指标并不能精到准确监控这些注意转移以及整体注意经过的动态变化6。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开场使用眼动技术对恐惧症个体展开研究。眼动追踪技术能够追踪个体眼睛凝视的轨迹,探寻求索不同条件下视觉对信息的处理经过,进而揭示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7。在注意偏向的研究中,眼动测量可用于识别视觉选择的时间进程和本质14,进而更准确和真实地反映恐惧症个体的在线认知经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反响时指标的缺乏。学者们采用点探测任务、视觉搜索任务、情绪分类任务、自由观看任务等研究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对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进行了深切进入讨论。通过分析发现,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弥补了恐惧症早期注意偏向理论解释的缺乏,并促使学者们提出新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 根据恐惧对象的不同,恐惧症分为不同的亚型,华而不实社交恐惧症和蜘蛛恐惧症为比拟常见的两种亚型9,10。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消极评价及尴尬场景的一种夸张的恐惧感11。当恐惧程度尚未发展到功能损伤时,则称为社交恐惧12。而蜘蛛恐惧症是一种动物恐惧症,指恐惧症个体看见蜘蛛或接触蜘蛛进而产生恐惧感。研究发现,社交恐惧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终生患病率约为12.1%13,蜘蛛恐惧症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3.5%6.1%14。因此,这两类恐惧症是较为常见的、具代表性的亚型。除此之外,在现有对恐惧症个体的注意偏向眼动研究中,社交恐惧症和蜘蛛恐惧症遭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在近些年获得了较大进展。 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成果,聚焦社交恐惧症和蜘蛛恐惧症,重点讨论注意偏向的注意加强、注意固着和注意回避三种成分及其相关的二分讲和三分讲两种假讲,同时对其时程性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恐惧症个体的临床鉴别与治疗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并对国内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2 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不同成分 注意偏向包含注意加强、注意固着和注意回避三种成分4。以往研究大多围绕以上三种成分展开,以探寻求索恐惧症构成和持续的原因。 2.1 注意加强 恐惧症个体的注意加强表现为恐惧症个体的注意更容易被威胁信息所吸引。详细而言,社交恐惧症个体更容易被社交威胁信息所吸引,蜘蛛恐惧症个体更容易被与蜘蛛有关的威胁信息所吸引。注意加强通常发生在注意加工的早期,表现为初始警惕16。已有研究主要选用初次凝视点作为眼动指标,包括初次凝视点的位置、初次凝视点落在目的刺激上的概率、初次凝视点的数量、初次凝视时间等。 在社交恐惧症的眼动追踪研究中,研究者一般呈现生气面孔或厌恶面孔作为社会威胁线索,以中性和快乐面孔作为对照材料,结果发现与正常个体相比,社交恐惧症个体的初次凝视点更多的指向威胁面孔,表现出对威胁面孔的注意加强17,18。以亚临床的高社交恐惧成人和儿童以及青少年为被试,同样发现了对社会威胁信号的注意加强,详细表现为初次凝视点更多的偏向消极面孔19,20。同时,也有一项研究发现,高社交恐惧个体更快的凝视情绪面孔(积极和消极面孔),对积极情绪面孔也表现出注意加强21。有研究者将社交恐惧个体对积极情绪的注意偏向解释为对信息加工不充分,将积极情绪视为消极情绪,也有研究者以为恐惧个体害怕过高期望,因此惧怕积极情绪22。除此之外,以蜘蛛恐惧症个体为被试的研究也发现,与控制组被试相比,恐惧症被试迅速凝视威胁刺激(蜘蛛图片)23,24。然而,可能是由于刺激材料和刺激呈现时间等的差异,另有一些研究并没有发现恐惧症个体在注意加工的初始阶段对威胁刺激存在初始偏向,而是仅在注意加工的晚期才出现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25,26。 近期的一项研究将这两种恐惧症结合起来,讨论了不同类别的威胁刺激怎样竞争注意,以及特定恐惧怎样调节该注意经过27。研究者将配对的图片(即蜘蛛和生气面孔、生气和中立面孔、蜘蛛和蝴蝶、蝴蝶和中性面孔)并排呈现给蜘蛛恐惧、社交恐惧和正常对照组被试。结果发现,与正常被试相比,高蜘蛛恐惧的被试对蜘蛛图片注意加强,而高社交恐惧的被试并没有表现出对生气面孔的初始注意偏向。一般而言,社交恐惧症比动物恐惧症(如蜘蛛恐惧症)更复杂28,这可能是导致该研究中两类恐惧症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2.2 注意固着 恐惧症个体的注意固着是指恐惧症个体对威胁刺激存在注意解除困难29。恐惧症个体在刺激呈现的早期阶段可能会发生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加强,之后注意从威胁刺激延迟脱离,表现出注意解除困难24。相关研究所使用的眼动指标主要包括恐惧症个体凝视点在目的刺激上的总停留时间(total dwell time)、在目的刺激上的总停留时间占总凝视时间的比例等指标。 研究者采用点探测任务等范式,发现蜘蛛恐惧症患者的注意从威胁刺激上延迟脱离,表现出对蜘蛛刺激的注意固着31,32。在社交恐惧症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社交恐惧个体难以将注意从负性面孔上解离。例如,Buckner等人发现,与低社交恐惧被试相比,高社交恐惧被试将注意从厌恶面孔上脱离开来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26,Schofield等人使用生气面孔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8。另外,早期使用自由观看任务结合反响时指标的研究并没有发现恐惧症个体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固着现象35。与早期的一些研究不同,最近有研究使用自由观看任务结合眼动指标发现,高社交恐惧组被试对威胁面孔总凝视时间显着高于低社交恐惧组被试,即表现出对威胁面孔的注意固着36,37,讲明眼动追踪技术可能是检测恐惧症个体注意固着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2.3 注意回避 恐惧症个体的注意回避是指恐惧症个体在注意早期优先加工了威胁刺激之后,在注意加工的后期避免再将注意力分配给威胁刺激的一种趋势38。在目的刺激呈现晚期,已有研究主要使用恐惧症个体对目的刺激的凝视时间以及凝视点数量等指标来研究注意回避。 一些研究发现,蜘蛛恐惧个体在初始搜索阶段凝视更偏向蜘蛛,但随后回避凝视蜘蛛刺激39,40。例如,Buetti等发现,高蜘蛛恐惧被试会回避蜘蛛刺激,但对其他的负性威胁刺激(如甲虫)和中性以及积极刺激均无明显的回避倾向41。而社交恐惧者的注意回避一般表现为对情绪面孔和眼睛区域的凝视点数量和凝视时间均显着降低42,43。例如,两项使用增长曲线分析方式方法的研究将总的刺激呈现时间(1500ms)切分为30个50ms的时间窗,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社交恐惧症个体对情绪刺激的总凝视时间更少,表现为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回避44,45。另有研究发现,社交恐惧者会在最初对情绪面孔的眼部区域注意加强之后出现注意回避,详细表现为对眼部区域的总凝视时间和凝视点数量均显着减少46,47,48。然而,近期的一项以高社交恐惧个体为被试使用生气、悲戚、快乐以及中性面孔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发现,社交恐惧被试对生气面孔的注意持续时间更长,而在注意加工的晚期并没有发现社交恐惧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回避现象49。 纵观现有研究,固然已有研究结果还存在一些分歧,但是眼动追踪作为一种实时记录技术,弥补了反响时等行为指标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成分的研究。 3 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不同假讲与时程性研究 恐惧症个体的注意偏向表现为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加强、注意固着以及注意回避三种成分。然而,这三种成分能否同时存在,每种成分的出现顺序又是如何的?对于这些问题,早期有研究者基于以反响时为指标的实验研究成果提出了注意偏向的二分讲。然而后续研究发现,反响时指标是一种不可靠的注意分配指标50,由于使用反响时作为指标无法精到准确区分注意定向和注意转移之间的关系51。眼动追踪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反响时作为指标带来的缺乏,由于眼动技术能够测量注意的转移、视觉注意集中的位置以及视觉选择的时间经过。因此,研究者们结合眼动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出了注意偏向的三分讲,并以为各种成分之间可能具有时程性。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时程性是指恐惧症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时间进程。 3.1 注意偏向的二分讲 注意偏向的二分讲以为,恐惧症个体采用过度警惕-回避的注意形式来加工威胁信息,即恐惧症个体首先将注意迅速指向威胁刺激,表现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加强,接下来会显着减少对威胁刺激的凝视,回避对威胁刺激的细节加工。 二分讲得到了一系列实验证据的支持。例如,Hermans等人发现高蜘蛛恐惧被试在前500ms凝视点更多地落在蜘蛛图片而不是花朵图片上,在1000ms1500ms后对蜘蛛图片的凝视显着减少,表现出对蜘蛛图片的回避39。Pflugshaupt等人在对蜘蛛恐惧症个体的研究中,选取前十个凝视点,计算每个凝视点到近期蜘蛛的距离,结果发如今刺激呈现的初始阶段(第二个凝视点到第五个凝视点),与控制组被试相比,蜘蛛恐惧症被试的凝视点离蜘蛛更近,表现为对蜘蛛的初始警惕,接着,在1700ms左右(第六个凝视点)开场远离蜘蛛刺激,表现为对蜘蛛刺激的回避40。Rinck和Becker以蜘蛛、蝴蝶、狗和猫四种图片为实验材料发现,高蜘蛛恐惧被试的初次凝视点更多的落在蜘蛛图片上,而后大约在500ms左右凝视点迅速脱离蜘蛛图片,同样呈现出对威胁刺激的过度警惕-回避形式54。另一方面,对社交恐惧个体的研究发现,与低社交恐惧被试相比,高社交恐惧被试在社会评价压力下迅速凝视情绪面孔,而后对情绪面孔凝视时间显着减少21。同样,Lange等人也发如今长时刺激呈现(2500ms)条件下,社交恐惧被试的初次凝视点会更多的落在生气面孔上,而后迅速移开视线,表现出对威胁性面孔的注意回避44。 然而,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二分讲。例如,在5000ms的刺激呈现条件下,Gamble和Rapee发现,仅在刺激呈现的前500ms,社交恐惧症被试的凝视点更多的落在生气面孔上,表现出对生气面孔的初始警惕57,而后续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形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 3.2 注意偏向的三分讲 随着研究的深切进入,一些研究者发如今注意偏向中还存在注意固着成分29。因而,有研究者提出注意偏向的三分讲,以为当威胁刺激出现,恐惧症个体先对威胁信息进行自动化警惕,然后将注意固着在威胁信息上,最后对威胁信息进行策略性回避4。 一些研究为注意偏向中存在注意固着成分提供了实验证据。例如,Buckner等人以被试在面孔图片上的凝视时间相对于每个时间段的总凝视时间的比例为指标,发现高社交恐惧被试在500ms2000ms的时间段内很难将注意从厌恶面孔上解离26。Boll等人使用情绪分类任务发现,当情绪面孔呈现150ms时,社交恐惧症被试对眼部区域表现出更多的眼跳,出现了对情绪面孔眼部区域的初始过度警惕,而且在3s的刺激呈现时间内被试主要凝视眼睛和嘴巴,对眼部区域的总凝视时间高于嘴巴区域,表现出对眼部区域的注意固着61。而Liang等人使用自由观看任务的研究固然未发现社交恐惧被试对生气面孔的初始注意偏向,但他们在250ms1000ms的时间段内对生气面孔的凝视概率更高层次,而且对生气面孔的凝视时间比正常被试更长,出现了对生气面孔的注意固着49。另有Lin等人使用预先录制的观众演讲任务发现,高社交恐惧组被试对消极刺激表现出更长的总凝视时间,而对积极刺激总凝视时间更短63。 从上述研究中能够看出,注意固着成分的存在得到了相当一部分研究的支持。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三分讲的提出固然补充了二分讲存在的缺陷,但是当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验证三分讲所提及的全部经过。因而,后续仍需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4 总结与启示 通过分析已有研究能够发现,在评估恐惧个体注意偏向的成分和时程性方面,眼动技术发挥了宏大优势,它不仅能够提供直接和连续的显性注意测量,而且不易受手动反响时间测量的潜在混淆因素影响64。尽管由于实验范式和实验材料等方面的差异,恐惧症领域的注意偏向研究结果存在一些分歧,但当前有关社交恐惧症和蜘蛛恐惧症领域注意偏向的眼动追踪研究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果,为后续研究的开展以及临床实践的应用都提供了重要启示。 4.1 学术研究启示 首先,现有恐惧症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整合。在研究对象方面,恐惧异常感觉和状态是一个连续的维度,从非恐惧到亚临床的高恐惧再到临床水平的恐惧症。部分学者以到达临床水平的恐惧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一些学者则选用了亚临床的高恐惧个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研究结果出现分歧也就缺乏为奇。因而,将来研究应尽可能制定出一套被试选取的标准,并就每种恐惧水平进行研究,以讨论不同程度的恐惧能否存在本质差异。除此之外,当前大多数研究选用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固然也有一些研究者以青少年和儿童恐惧症个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探究65,66,但所得结果并不一致。因而今后还应关注不同年龄段的恐惧症个体能否存在差异。在实验材料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采用静态图片作为实验材料,而眼动技术同样能够有效处理视频材料,因而将来研究能够尝试使用更具生态效度的动态视频材料,考察恐惧症个体的注意偏向。 其次,恐惧症的眼动研究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在研究数量上,当前使用眼动技术考察恐惧症注意偏向的研究还不够丰富,本土研究更是几乎尚未开展,仍有待进一步的讨论和验证。在研究内容上,将来研究能够借助眼动技术深切进入讨论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机制,比方Eysenck提出了注意的控制理论67,以为注意偏向与注意控制的损伤有关;另外,大部分运用眼动技术的实证研究都集中在对恐惧症个体的注意偏向方面,随着对恐惧症个体研究的深切进入,有研究初步讨论了不同类型的恐惧症与返回抑制68、自我关注69和记忆70,71等的关系,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后续需要增加这些方面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技术上,尽管眼动技术是研究恐惧症个体认知方式的有效工具,但在研究恐惧症个体的内隐注意(covert attention)问题时,眼动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8。因而,在将来的研究中,应将眼动技术与ERP、fMRI等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揭示恐惧症个体的认知机制以及神经机制。 4.2 临床实践启示 在对恐惧症的干涉治疗方面,眼动追踪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表示清楚,眼动技术能够作为评估治疗效果有效性的可靠工具14,73。例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眼动测量结合潜意识暴露技术,能够成为一种可靠且非侵入性的辅助工具,用于评估和治疗恐惧和恐惧症75。另外,虚拟现实技术与眼动技术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眼动技术的优势73,为进一步了解恐惧症个体的认知机制和干涉矫正治疗提供了可行性。除此之外,也有研究尝试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评估新型局部凝视音乐奖励疗法77以及安心抚慰剂14对治疗恐惧症的有效性。总之,已有研究主要借助眼动技术揭示恐惧症个体的注意经过和内在机制,今后能够考虑将眼动技术应用于恐惧症的评估和治疗领域。 以下为参考文献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 2李敬阳.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机制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18 3 Schultz L T,Heimberg R G Attentional focus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Potential for interactive processe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8 ,28: 1206-1221 4 15 59 Cisler J M,Koster E H W.Mechanisms of attentional biases towards threat in anxiety disorders.An integrative review.Clinic al Psychology Review,2018,30:203-216 5 Mogg K,Bradley B P. Time course of attentional bias for fear-relevant pictures in spider-fearful individual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6,44:1241-1250 6 Bradley B P,Mogg K,Millar N H.Covert and overt orienting of attention to emotional faces in anxiety.Cognition Emotion, 2000, 14(6):789-808 7 Rayner K. Eye movements and the perceptual span in beginning and skilled rea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986,41:211-236 8 34 72 Schofield C A,Johnson,A L,Inhoff A W,et al.Social anxiety and dificultyt disengaging threat Evidence from eye-tracking. .Cognition and Emotion,2020,26(2):300-311 9 Ruscio A M,Brown T A,Chiu W T,et al. Social fears and social phobia in the USA.results from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 ation. PsychologicalMedicine, ,2008,38(1):15-28 10 Shiban Y,Pauli P,Mihlberge A. Effect of multiple context exposure on renewal in spider phobia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20,51:68-74 11 Stein M B,Stein D J.Social anxiety disorder.Lancet,2008,371.1115-1125 12 Furmark T,illfors M,Stattin H.et al. Social phobia subtype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revealed by cluster analysis. Psychologic al Medicine 2000,30:1335-1344 13 Kessler R C,Berglund P,Demler O,et al.Lifetime prevalence and age-of-onset distributions of DSM-IV disorder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Replication.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593-602 14 74 78 Gremsl A,Schwab D,H?fler C.et al.Placebo effects in spider phobia:an eye-tracking experiment Cognition Emotion,2021,3.1-7 16 Rapee R M,Heimberg R G .A cognitive- behavioral model of anxiety in social phobia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1997 ,35:741-756 17 Seefeldt W L,Kr?mer M,Tuschen-Caffier B,et al.Hypervigilance and avoidance in visual attention in children with social phobia.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20.45:105-112 18 Stevens S,Rist F,Gerlach A. Eye movement assessment in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phobia: Differential usefulness for varying presentation times Journal 0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18 ,42:219-224 19 Shechner T,Jarcho J M,Biton J C,et al.Attention bias of anxious youth during extended exposure of emotional face pairs an eye-tracking study.Depression and Anxiety,2020,30(1):14-21 20 Bantin T,Stevens S,Gerlach A L,et al.What does the facial dot-probe task tell us about attentional processes in social anxiety:A systematic review.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21 ,50:40-51 21 55 Garner M,Mogg K, Bradley B P.Orienting and maintenance of gaze to facial expressions in social anxiety.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2006,115(4):.760-770 22 Weeks J W,Heimberg R G, Rodebaugh T L.The fear of positive evaluation scale:assessing a proposed cognitive compon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008,22(1):44-55 23 Brailsford R,Catherwood D,Tyson P J,et al.Noticing spiders on the left Evidence on attentional bias and spider fear in the inattentional blindness paradigm.Laterality,2020,19(2):201-218 24 30 Waters A M,Lipp O V,Randhawa R S.Visual search with animal fear-relevant stimuli A tale of two procedur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2018,35(1):23-32 25 Chen N T,Clarke P J F,MacLeod C,et al. Biased attentional processing of positive stimuli in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n eye movement study.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2020, 41(2):96-107 26 33 60 Buckner J D,Maner J K, Schmidt N B. Difficulty disengaging attention from social threat in social anxiety.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2018,34(1):99-105 27 Berdica E,Gerdes A B M,Bublatzky F,et al.Threat vs. Threat attention to fear-related animals and threatening fac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9:1154 28 Ohman A.Of snakes and faces: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the psychology of fear.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8,50.543-552 29 58 Moriya J,Tanno Y.The time course of attentional disengagement from angry fac es in social anxiety.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18,42:122-128 31 Gerdes A B,Pauli P,Alpers G W.Toward and away from spiders:eye-movements in spider-fearful participants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2018,116(6)-725-733 32 Huijding J,Mayer B,Koster E H W,et al.To look or not to look.an eye movement study of hypervigilance during change detec tion in high and low spider fearful students. Emotion,2018,11(3):66-74 35 Armstrong T,Olatunji B O. Eye trac king of attention in the affective disorders: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synthesi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20,32:704-723 36 Lazarov A.,Abend R,Bar-Haim Y. Social anxiety is related to increased dwell time on socially threatening face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21,193.282-288 37 Waechter S.Nelson A L,Wright C,et al.Measuring attentional bias to threat:reliability of dot probe and eye movement indice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2020,38:313-333 38 Clark D M,Wells A. Cognitive model of social phobia.In Heimberg R G,Liebowitz M R,Hope D A.et al. Social phobia:Diagnosis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New York:Guilford Press, 1995.69-93 39 52 Hermans D,Vansteenwegen D ,Eelen P. Eye movement registration as a continuous index of attention deployment:Data from a group of spider anxious students.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9,13:419-434 40 53 Pflugshaupt T,Mosimann U P,von Wartburg R,et al.Hypervigilance-avoidance pattern in spider phobia. Anxiety Disorders, 2005, 19:105-116 41 Buetti S,Juan E ,Rinck M,et al.Affective states leak into movement execution Automatic avoidance of threatening stimuli in fear of spider is visible in reach trajectories. Cognition and Emotion,2020,26(7):1176-1188 42 Horley K,Wiliams L M,Gonsalvez C.et al.Face to face:Visual scanpath evidence for abnormal processing of facial expressions in social phobia.Psychiatry Research,2004, 127(12):43-53 43 Byrow Y,Chen N T M,Peters L.Time course of attention in socially anxious individuals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adult attachment style .Behavior Therapy,2021. ,47(4):560-571 44 56 Lange W G,Heuer K,Langner O,et al.Face value:Eye movements and the evaluation of facial crowds in social anxiety.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18,42:355-363 45 Schofield C A.Inhoff A W,Coles M E. Time-course of attention biases in social phobia. Jour

    注意事项

    本文(恐惧症个体注意偏向的不同假说与时程性研究,社会心理学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