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教学中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的培养,社会科学论文.docx
-
资源ID:71020883
资源大小:22.64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社会学教学中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的培养,社会科学论文.docx
社会学教学中大学生社会使命感的培养,社会科学论文一、课题背景 责任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社会责任感特指个体遭到社会和时代的感召,内心响应并有意实践的感受状态。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思维活泼踊跃、文化程度较高、自我实现意愿较强的群体。已有研究指出,强烈的责任感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成才目的,将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粟迎春,2018;叶新征,2008;董阳,2001。少年强则中国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对于正接受分专业高等教育、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学科属性决定了课程紧贴现实、求真务实的特点,也因而成为广大同学选修课程的主要原因。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深感社会学类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两者之间究竟有无详细联络、能否相互促进,尚无实证支持,这进而构成本文研究的起点:笔者通过对选修社会学公选课的大学生开展调查,了解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基本认识;借助调查明确教学重点,探寻求索在社会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帮助他们找到理解社会、解释问题、履行责任的方式方法和技术。 二、研究方式方法和资料来源 社会责任感牵涉个人对外在社会环境的感悟与体验,因概念抽象、难以量化,笔者采取开放式提问进行研究。我们在2020-2020的三个学期对180名选修学校文化素质公选课(社会学入门的同学进行了两次自填式问卷调查:第一次调查在开课第一周,主要了解学生来源、选课目的;第二次调查布置在结课前,专题询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问题。 鉴于问卷都是开放式提问,笔者对资料的分析是逐项录入学生回答内容后用R软件对答案:进行词频分析。词频分析法是在原文中根据词频选出重要词语,用于反映所有回答内容的主题,尤其便于研究者把握内容的重点和特点。词频分析做出的词云图word-cloud更是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内容中本文关键词语的出现频率和重要程度。 三、主要发现 一学生选课需求 (社会学入门是学校文化素质公选课中广受好评的课程,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放。由于校区分割,本课的学生近七成是文科专业高年级学生,其他为理工科专业大三及以上的同学。 选课原因是同学的需求表示出,对于老师了解学习动机、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至关重要。我们对选课原因进行了分类梳理见表1,从表格中解读出两层意思。 1.社会学学科具有吸引力。表1显示,超过四成的学生44.4%是对社会学感兴趣而选修课程,华而不实部分同学是为了考社会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做准备。10.6%的同学由于本专业与社会学相关,选修社会学来完善其知识构造。有8.9%的同学更是直接表示出了身为理工科学生对社会学的好奇,有意通过选修填补自个在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空白。这三类学生都可视为是出于兴趣而选课,加总起来占比到达63.9%. 2.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愿望迫切。除了由于兴趣选修社会学课程,还有同学是出于了解社会的迫切愿望而修习本课:24.4%的学生明确表示选修该课是为了了解社会、便于将来融入社会。在问到最希望了解哪种调查研究方式方法时,绝大多数的回答集中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介入观察法。 学生的回答让笔者感遭到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困惑和迷惘-他们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方式方法去理解社会事件;但同时,选课行为本身又向我们传达了他们渴望理解社会、投身实践的社会责任感:不少同学对课程中牵涉实地调查的内容反响热烈,一些学生更是带着研究选题来学习本课。同学们对知行合一的重视正是我们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驱动力。 No.11:看重课程中的 社会 二字,平常学习的环境封闭又纯洁,希望看到社会更真实的样子,为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先做个准备。 No.30:选这门课就是为了能够提高自个对社会的了解,认知社会的构造,将来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并做出一定的奉献。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情况 随着课程的进行,我们在结课前随堂对学生进行了第二次调查,专题询问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理解。156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5%. 1.社会责任感与责任感关联严密。大学生怎样理解社会责任感?回答内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个名词分别是: 社会 291次、 责任 41次、 责任感 40次、 人 34次、 奉献 31次。可见,除了将社会责任感指向社会本身,同学们把社会责任感与责任、责任感联络在一起,正由于感悟到责任,才构成责任。 No.15:社会责任感首先表现为对本身行为的责任感,即对自个的行为负责,然后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尊老爱幼。 No.49:我以为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以为本身对社会所具有的责任,并必须承当起这种责任。2.社会责任感自我评价。调查显示,99.4%的同学以为自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具体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项名词是: 社会 118次、 人 17次、 现象 14次、 问题 和 事情 12次、 志愿者 11次。可见,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自我评价主要来源于他们对社会事件的关心与反响,并且志愿者的角色或经历是其社会责任感的一项来源。有9位同学以为自个没有社会责任感,他们使用的描绘叙述性词语是 关注小我 、 不关心时事 、 不参加志愿者活动 . 一方面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我评价较高,但当牵涉评价身边同学的社会责任感时,分歧凸显见表2。仔细分析回答内容我们发现,持肯定意见的同学其判定根据是身边的同学关心社会事件、介入志愿服务、有道德感、遵纪守法、行为规范良好;而以为身边同学部分有社会责任感、部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其判定根据是身边同学在社会活动时机出现时有些人介入、有些人疏离的态度和行为。 No.35:有,他们如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帮助社会,充实自个的知识,希望以后在社会中具体表现出自个的价值。 No.91:没有。对社会事件冷漠,有些人只关心自个的温饱。 No.126:部分有。身边有很多同学常在一起讨论社会热门问题,经常参加志愿服务,但也有不少同学对于社会和别人并不太关心,只关注自个的小天地。 3.社会责任感的触发。社会责任感属于个体感悟,对社会责任感的观察有赖于态度表示出和外显行为。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考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触发:一个是在校期间的触发事件,一个是在校期间的触发课程。 触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事件非常广泛,在排除了 社会 、 事件 、 问题 、 人 等与内容分析关联程度不高的热词后,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项名词是: 地震 38次、 学校 11次、 同学 10次、 讲座 8次、 教师 8次 、责任感 8次 、公益 6次 、志愿 6次。四川及周边地区屡次发生的地震对同学们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很明显,来自讲座和教师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超过八成的同学81.2%在课堂教学中触发了社会责任感。 从触发课程看,51.7%的同学是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受教师的引导触发了社会责任感,老师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了正面作用。除专业课外,三类课程在触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作用显着:第一,以主义哲学思想、思想概论为代表的 两课 切实负担起思想教育的作用-有30名学生20.1%回答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在 两课 中触发的。第二,社会学类课程表现抢眼,22名学生14.8%提到(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对他们社会责任感的触发。第三是(中华文化系列课程,15名同学10.1%以为该课程触发了其社会责任感。还有部分同学提到了(军事文化课程、团校课程和一些校园讲座对他们社会责任感的触发。4.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的作用。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有何作用?首先,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以为大学生需要社会责任感,华而不实11人7.4%表示出出 强烈需要 .那么同学们怎样看待社会责任感的作用呢?词频统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是: 社会 180次、 发展 39次、 人 38次、 和谐 30次;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前5项是: 人 38次、 责任感 22次、 个人 21次、 国家 18次、 凝聚力 12次。可见,同学们以为社会责任感有 发展 、 和谐 的作用,与 社会 和 人 有关,并且社会责任感把 国家 和 个人 联络在一起,牵涉 责任感 和 凝聚力 . No.4:对个人成长有积极引导作用,对社会和谐建设有很大影响。 No.55:个人组成了社会,每个人的责任感会增加社会凝聚力。 No.150:能够促使我们更努力地学习、工作、改造世界,进而生活在一个更美妙的社会中。 5.提高社会责任感的途径。调查最后询问了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出现频率最高的动词是: 关注 32次、 活动 27次、 学习 23次;出现频率最高的名词前5项是: 社会 99次、 事 21次、 人 19次、 新闻 17次、 知识 11次。我们把回答的详细内容分类后发现,大学生以为能够提高社会责任感的方式方法可能够分作四类: 投身实践 占38.3%、 关心时事 占34.2%、 学知识 占30.2%,余下为典范示范、学校教育等归入 其他 的类型。 在人才培养中我们历来强调 知行合一 ,这组数据却揭示出大学生在怎样提升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上并没有一致的看法,进而为社会责任感教育提出了多样化、多元化的要求。 No.37:通过学习、阅读等方式提高自个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应该加强教育。 No.68:多关心新闻,从自个身边的小事做起。维护社会公德,遵守社会规范。 No.131:多看哲学、社会学等思想深度较高的书,培养悲悯和同情心,多关注社会事件,多介入志愿者、公益性活动。 四、基本结论 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是培养一个国家将来发展的精神动力。本研究通过对选修学校文化素质公选课(社会学入门的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以文科为主的高年级本科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情况构成了初步印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社会责任感与责任感密切联络。学生认同责任感中基于责任的部分,其社会责任感出自他们的社会责任;但他们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过于侧重对现在状况就事论事的反响,缺乏响应时代需求、要在将来引领社会发展的气魄和雄心,显得发展性、理想性缺乏。 第二,重大社会事件对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有直接影响。四川及周边地区屡次发生的地震在让同学亲身经历灾难事件的同时,促使很多人主动关心灾区的情况,激发了他们奉献气力的强烈愿望。调查发现,越是关心时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越明显;那些被以为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同学的主要表现则是对社会事件置若罔闻。 第三,社会实践能够激发大学生构成社会责任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投身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了解社会现实、产生改变的动力有决定性作用。很多同学在回答中都提到了志愿者、公益行为和慈善活动。无论是了解志愿者模范的实践经历,还是自个作为志愿者提供服务,大学生都将志愿活动看作践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第四,课堂教学能够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构成。我们在调查中欣喜地看到,超过一半的同学都是在专业课教育中受教师影响激发了社会责任感,讲明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经过中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除了专业课程, 两课 和社会学类课程对于大学生培养和构成社会责任感作用显着,(社会学入门、(社会调查研究方式方法等课程一直是公选课热门即可为证明。 总的来讲,本项研究尝试呈现选修社会学公选课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本情况,探寻求索修习社会学类课程对于培养、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作用。我们看到,选课同学怀着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好奇和困惑走进课堂,通过学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规范方式方法来探寻科学系统解答问题的思路与技术。而社会学课程与现实的贴近、对实证的强调、对实践的重视在成为学生热衷选课的原因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本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和责任展开考虑。因而,我们建议学校教务部门重视社会学类课程的普及,甚至能够考虑以学校公共必修课的方式推广,让每个大学生都接受社会学基础教育,增进他们对社会的关心和了解,鼓励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感。 以下为参考文献: 1蔡扬波。家校视阈下现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反思J.出国与就业,2018,19。 2董阳。浅析现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缺失J.高等农业教育,2001,11 3黄英。现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成才J.人才开发,2007,6。 4粟迎春。大学理念与大学生责任感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8,4。 5粟迎春。现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理性考虑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8,3。 6陆晓云。运用主流文化激发大学生历史责任感J.社科纵横,2008,9。 7杨洪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感J.学理论,2020,33。 8叶新征。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讨论J.职业时空,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