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喻这一角度分析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社会语言学论文.docx
从隐喻这一角度分析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社会语言学论文语言作为人类独有的智慧财富,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永久载体,语言的发展也折射出了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认知和表述自我的历史。因而,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内在运行机制,对于我们窥探人类伟大的发明历史具有着重要意义。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万紫千红,是一副超宏大、超美丽而又赏之不尽的美丽图画,人类是怎样用自个创造的有限词汇将这幅巨型艺术品逐步的呈现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找准视角去撬开语言的内核,渐渐解读语言内在的一些伟大艺术和表示出规则,进而再一次的让我们感悟人类本身的认知天赋,再一次的给我们认知的自信心、勇气和方向。隐喻作为语言表示出中的一种修辞方式方法,更是一种认知的普遍工具和思维手段,本文从语言的本质和重要性、语言形式和思维形式的关联、语言与认知的同步发展、隐喻 - 连接语言和认知的桥梁、概念隐喻理论、几种隐喻形式出发,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去揭示隐喻的基本奥秘,跟读者共享隐喻带给我们的不尽乐趣。 一、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语言是人类用来交际的一套任意的、发音的符号系统Wardhaugh1977。这一普遍接收的语言定义揭示了语言所具有的几个本质特征: 一语言是一套有规则的符号系统。例如 :He tables agreen. 是一个没有规则的符号系统,所以就不是一个正确的语言单位,有如: right 是一个规范的词, rihgt 不能成为一个英文单词,同样是由于它没有遵循语言的符号规则。 二 语言是任意的arbitrary illogical,conventional,symbolic,no intrinsic relaionship 符号系统。如: man 和 dog 两个词与各自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直接逻辑关系,假如语言创造早期当初给 dog 赋予 人 的含义,经过几千年的使用和约定俗成,使用者同样会接收;另如: 心想事成 ,粉丝 ,劈揩 ,给力 , 被逝世 , 白金汉族 这些大量的新词既不符合语法规则和意义原则,又非某一语言学家所发明,完全是群众使用者约定俗成的结果。 三语言的任意性规则不是 任意 的,而是相对的,语言也是有理据motivation的。以词源角度为例:汉语中的 孝 字有 老 字上半部分和 子 字合成所表述的含义为老人在上,子女为下,处理好长幼上下关系,照顾好长辈,含义为孝。另如: 教,忍,研究,聪明,internationalism,readinglamp,miniskirt . 四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表示出上具有超强功能和超时性。 to express very complex idea; reminisence over thepast,speculate about the future; tell lies,etc. 而其它动物 如:the dance of bees,bark of dogs的所谓语言明显不具有以上特征。 二、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语言是人类特有Human specific: essential to society的高级思维产品,也是人类长期进化演变的结果,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就揭示了早期人类创造语言的困难历程:直立行走 解放大脑、双手 劳动、制造工具 合作、沟通 创造语言 构成社会。这一经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讲明了人类生存和发展对于语言的绝对依靠性。 一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文化传承的工具 语言的重要性首先显示在其工具性the tool of human communication上:没有语言的世界将是一个死亡的世界。当代社会的众多媒体newspaper,TV,internet,mobilephone,qq,short message,documents无一不借助于语言来实行。一些推动历史的伟大思想和人类灿烂的文明成果更是得益于语言这个永久性的工具而得以传承。如:四库全书,四大名着,四书五经,唐诗宋词 请欣赏下面蕴含着闪光思想的美妙文字: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Reading make a full man;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培根:(论读书,王佐良先生译治国之道: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 诸葛亮(出师表以史为鉴: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魏征亡矣,吾失一镜! - 李世民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论语 教育经典: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美国教育家杜威。 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下面习以为常的例句 what do you think of ? What is your idea, opinion, feeling, impression, suggestion ? 表述了语言在思维经过和思想沟通中的工具性关键作用,现实中的图片picture、事物特征feature通过直观反射的认知经过进入大脑后借助语言以抽象的思维轮廓figure、color,size,height,weight 呈现:figure picture,feature color,size,height,weight. 人类丰富而细腻的心理活动psychological ac-tivity,mental feeling:happiness,anger,excited,love,sad的倾诉和沟通无不借助大量的语言单位具体表现出出来。 三语言形式和思维形式的关联性 萨皮尔 奥尔夫的 语言相对论 ,即语言决定思维的理论观点固然颇有偏激并遭到多方批判,但从一个角度强调了语言形式和思维形式的严密关联,以英汉定语位置的差异为例,英语为直白文化,开门见识式,可谓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汉语为含蓄文化,拐弯抹角式,可谓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如:This is the pen made in America which my father asked hisschoolmate to buy in Nanjing Road,shanghai ,by 500 yuanwhen he was on business last year. 这是我爸去年在上海出差时让他同学给我花 500 元在南京路买的美国进口钢笔。 语言与人类正如空气和水分与人类一样,如海伦凯勒所言: 假设给我三天光明 ,我们不妨假设: 参加给我三天语言 ,就不难想象语言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了。 三、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and human cogni-tion 何为认知,认者,认识也;知者,研究也。所谓认知,即人类对于所在世界认识和研究以发现其基本规律的经过。包括对于一些事物外在表象和本质规律的认识,如:对于 水,火,左右,前后,去年,日心讲,酸雨 的认识。认知的基本规律为:由简单到复杂;由本身到所处环境;由详细到抽象;由空间到时间等等。 如:头部 头发、头顶、头皮 山头 头目 月头嘴巴 口腔、口水 口 山口、海口 突破口、入口、出口 口角、口实语言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工具和基本工具,语言的发展与认知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如具体表现出在词汇发展中,旧词 knight,sword,arrow,charriot 等随着相应事物的淘汰过时而逐步弃用,而新词 clone,gene,laptop,qq,mobilephone,fax, 等随着科技创新和新事物的出行而不断涌现。 四、metaphor: a bridge betwee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一隐喻metaphor的定义 狭义的隐喻是一个修辞学的概念,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在英语中汉语为 暗喻 ,隐喻Metaphor和明喻不同,不用 like 或 as 表示出来,而是进行隐藏的比拟的一种修辞手段。隐喻又称暗喻。表示出方式方法:A 是B.如: He is a pig.他几乎是头猪。比喻:他是一个像猪一般的人,指肮脏,贪吃的人。She is a woman with a stony heart.她是一个铁石心肠的女人。比喻:这个女人冷酷无情。Mark Twain is a mirror of America. 马克 吐温是美国的一面镜子。 All the world s a stage.Shakespeare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舞台。 广义的隐喻是一个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畴的概念;作为隐喻研究的早期学者,Lakoff ang Johnson 提出,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件事或经历体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历体验,隐喻在语言和认知之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由于我们要认知和描写以前未知的事物时,就必须依靠我们已经知道的和懂得的概念及语言表示出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时还要发挥惊人的联想力和创新力,这个认知经过正是隐喻的核心。它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做不寻常的并列,进而加深我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如,电脑领域的大量词汇 存储,提取,检索,驱动,网络,数据库 等等就是科技领域运用隐喻手段的生动例子,这种隐喻关系几种具体表现出在下面对应概念中:显卡 眼睛,声卡 嘴巴,硬盘 大脑长时记忆,内存 大脑瞬时记忆,cpu 智商,桌面,菜单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理论指出,真正的学习经过是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络的经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学习这一心理经过首先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络的经过,其次是在这里基础上的知识内化经过,即分析、理解、记忆的经过。这一理论恰恰佐证了隐喻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假如我们把数学公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和 走捷径 这一空间概念联络起来,学生的内化接受就容易多了;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思想首先是在 Lakoff 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有: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等等。 概念隐喻理论以为隐喻是从一个详细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以为:人类的范畴、概念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历体验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靠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的感悟而逐步构成。王寅,2005:37 大量的隐喻既丰富了语言,又使人类的认知和表示出愈加的生动和粗浅易懂,在人体隐喻现象及其认知解析中,中国人早就提出了 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的认知总结,用 心中的身体 来隐喻身边的事物,如: Today come some new faces. Wall has ears. 有关 心 的隐喻更是逼真贴切,如: She has stolen my heart;The boy opened her heart to me! 也经常用 生 或 死 来隐喻心理的极限状态,如:如高兴死了!气死了!嫉妒死了!羡慕死了!喜欢死了!悲伤死了!爱死了!恨死了!懊悔死了!心疼死了!恶心死了!别扭死了!生不如死 极度难受;生死离别 极度伤感。 在空间隐喻中,通常用高隐喻为大,低为小;好为上,坏为下。如: I m feeling up/down;I fell into a depression;My spirits rose/sank;You are in high spirits. 综上所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形式,它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出了人类认知的共性和特性。隐喻本身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它在认知和语言之间架起了一座思维的桥梁,它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我们本身的认知水平,而对隐喻认知机制的研究对我们更好的使用语言和创造性思维都有极大的帮助。因而,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隐喻对于我们感悟语言、欣赏语言这门艺术都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以下为参考文献】 1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构造:(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国语,199512。 2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3郑家芳。英汉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82。 4孙桂英。隐喻认知观与英汉隐喻释译J.河南大学学报,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