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与反垄断的利弊.docx
垄断与反垄断的利弊垄断的利弊一、垄断的利处:第一,在一些存在自然垄断的行业,比方供水行业、供电行业,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也就是存在规模经济。这些行业的生产技术需要大量的固定设备,使得固定成本非常大,而可变成本相对很小,所以,平均成本曲线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还是下降的。在这样的行业中,假如由多个厂商同时生产,一方面厂商各自扩大生产规模是困难的,另一方面,多个厂商扩大生产会带来成本增加和低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一家企业时能实现平均成本最低,因而垄断能够带来生产成本的节约,避免重复建设,其经济效果要比几家厂商同时经营时高。第二,垄断有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技术创新与进步。垄断从两个方面促进技术创新。一是企业规模,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技术创新的能力。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承当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讲,有垄断气力的企业规模都较大,企业规模越大,创新能力越强。二是垄断气力,垄断气力影响技术创新收益的持久性。垄断程度越高,垄断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就越强,别的企业就越是难以进入该行业,也就无法模拟垄断企业的创新活动,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所得到的超额利润就越能持久,创新是有高风险的活动,因此高额垄断利润才能作为R&D的资金支撑。第三,垄断还有利于一国的世界竞争力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涌现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从美国政府对待微软公司垄断和捆绑销售行为案的态度能够看出,美国并不希望支解微软,由于那不符合其国家利益。二、垄断的弊端:第一,生产资源的浪费。这就表现为,与完全竞争相比,平均成本价格高,而产量低。可用图(1)来讲明这一点。图(1)综合了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的长期平衡状况。通过图上对两个市场长期平衡的比拟能够看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量为Q1,价格为P1,而且当产量为Q1时,长期平均成本为最低点;在垄断市场上,产量为Q2,价格为P2,产量为Q2时,长期平均成本并不是最低点。Q1>Q2,P1第二,社会福利的损失。垄断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消费者所付出的价格高,就是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这种减少则是社会福利的损失,可用图(2)来讲明这一点。在图(2)中,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为OP1,产量为Q1,这时消费者得到的消费者剩余为P1HF这个三角形;在垄断市场上,价格为P2,产量为Q2消费者剩余是P2GF这个小三角形。在P1HF这个大三角形中,P1NGP2这个四方形所代表的消费者剩余转变为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而NHG这个三角形所代表的是由于垄断存在所引起的纯社会福利的损失,这一部分消费者没有得到,垄断企业也没有得到,是由于资源浪费而构成的纯社会福利的损失。第三,垄断市场构造不利于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有时会降低技术创新经过,影响技术进步步伐。原因在于垄断市场缺乏竞争压力。竞争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要不断进行新技术开发,生产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市场竞争会给企业带来压力,迫使企业不断创新,否则将会被淘汰,而垄断企业有着稳定的市场势力,垄断厂商能够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缺少技术创新的压力。垄断厂商甚至会想方设法采取行动确保其垄断地位,扩大垄断范围,以到达更好地利用垄断优势获取更多超额利润的目的。在微软垄断案中,美国司法部以为,微软利用已经拥有的优势保持垄断,非法打击竞争对手,以谋取更多的利益。美国联邦法官杰克逊在对微软案的“事实认定书中指出:微软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占有主导、持久、不断增长的份额,其行为构成了垄断;微软的经营方式表明,它可利用庞大的市场和巨额利润对任何与微软核心产品部分竞争的公司造成损害,同时也扼制了竞争。一旦垄断取代了竞争,也就扼杀了创新的源泉。在新技术浪潮不断涌现的当今社会,一个行业十分是象信息产业这样的智力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假如没有创新,很可能就要衰败。反垄断的利弊反垄断是指当一个公司的营销呈现垄断或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的一种干涉手段。当市场中出现垄断时,公司会利用其垄断地位抬高价格,造成产品的价格偏高,限制产品的发展,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而为了社会的总体福利提高,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提出了相应的反垄断政策。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反垄断法都不禁止垄断地位,即由于先进技术、管理效率高以及产品质量好等原因产生的规模扩大。由于自然垄断、法律规定所产生的垄断,都是受法律保护或鼓励的垄断,法律也不能惩罚竞争中的优胜者。就微软公司垄断案而言,美国政府打算分解该公司的原因不是微软公司的垄断地位,而是由于其滥用这种地位,通过不正当方式维持其经济地位。换言之,垄断地位并不是政府反对或者分解微软公司的原因,而是微软公司滥用其垄断地位施行捆绑销售等行为的结果。反垄断政策措施主要是从干涉市场构造和干涉企业行为两方面来进行的。由于导致市场垄断的主要因素是卖方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障碍。因而,政府干涉市场构造,抑制垄断的相应措施是:降低卖方集中度或制止集中度上升;降低进入障碍或制止其上升;降低产品差异化程度。在国外,更为常用的手段是干涉市场行为。政府干涉企业行为的内容包括:干涉企业定价方式;干涉企业非价格竞争的程度;反对压制竞争对手的行为等。详细的讲,其措施包括:禁止阻碍正常交易的契约与合谋;禁止对不同销售对象施行价格歧视;禁止签订排他性交易协议;禁止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争夺市场份额;禁止采取不公正的竞争方法及欺诈行为来垄断市场;禁止企图垄断的联合。1反垄断的好处由上所述,垄断造成了消费者利益的损失,减少社会整体福利的状况,因而,反垄断的施行有下面优点:a.增加市场竞争,加速商品创新当市场中存在垄断时,垄断企业能够通过本人对市场的控制,控制其生产和产量。此时,就造成了产品种类的过度单一。反垄断施行后,企业在市场中地位下降,参加竞争行列,就促进了企业为了抢夺市场而开拓创新,这样有助于整个市场对于产品的开发,同时提高产品质量。b.价格降低,造福百姓反垄断的施行,造成企业间竞争增加,产品生产的数量增加。因而,产品供应的增加必然导致价格降低,进而造福百姓,生产的产品大大普及。c.有效降低国际垄断现象的威胁面临越来越国际化的市场气氛,国内的各种产品正处于发展的萌芽状态,此时国外垄断企业的进入,大大阻断了这些萌芽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影响国内市场的发展。及时的推行反垄断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国际垄断现象的威胁,给本土企业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促进其发展。d.减少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增进社会稳定垄断行业借助垄断地位,享有不应该拥有的“福利,扩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毁坏了社会整体公平。一样劳动量与劳动复杂程度,在不同行业收入差距如此之大,必然会在广大劳动者队伍中产生强烈的不平衡心理和不满情绪。收入差距拉大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反垄断的施行有助于减少这种收入宏大差异,增进社会稳定。2反垄断的弊端但同时,反垄断现象并非毫无弊端。垄断企业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十分是固定成本较高的企业,其规模越大,所获得的规模效应就越多。反垄断的施行,造成部分垄断企业不得不进入竞争的行列,不同企业间的互相竞争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详细来讲,反垄断由下面弊端:a造成设备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垄断企业拥有较大规模的设备或先进的技术,垄断者对产品的生产或供给有统一计划,所以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现象。反垄断的施行造成对这些垄断企业的压制,新的企业进入市场与其竞争。大量的生产设备、厂房被重复建设,促进竞争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急剧浪费。b产品生产过剩在绝对垄断状态下,一种商品只要一家或少数几家公司供给,这些公司完全能够控制住这种商品的产量,使这种商品的供给量一直处于不会生产过剩的状态。反垄断的施行造成企业间的竞争,因而类同于竞争市场,反垄断的施行会造成市场的生产过剩,“牛奶会倒进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