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和脾胃病病势的关联性探析,中医诊断学论文.docx
舌苔和脾胃病病势的关联性探析,中医诊断学论文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所以部分传统文化的传承遭到限制。在上世纪以前,我们国家人民一直采用中医治疗疾病。中医是我们国家传承数千年的传统医学,其主要研究人类的生理、病理和诸多疾病的防治、诊断、治疗。舌苔是中医诊断经过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医生能够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状态,判定患者脾胃病的发展情况。本文主要研究中医中通过舌苔诊断的主要原理,并且分析舌苔与中医脾胃病病势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语: 舌苔; 中医; 脾胃病; 诊断; 病势; 如今我们国家大部分的人生病都会采用西医的方式治疗,由于西医能够快速为人民治疗疾病,但是西医无法改变人民的体质。中医主要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并通过 望闻问切 等诊断方式为人民诊治,通过探求人类生病的病因,改善人类体质,进而帮助人类恢复健康。当代我们国家人民高效率的生活影响人民的身体状况,遭到过度加班、熬夜以及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年轻人的体质越来越差,通过中医治疗能够帮助人类改善体质。人类的身体状态会通过某个方式反映到身体上,医生通过仔细观察就能够判定病情。 1、 舌苔诊断的医学原理 1.1、 中医角度 舌苔是舌背上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主要是由人体内的胃气产生的,胃气通过熏蒸谷气,使得苔状物留在舌背之上,所以中医能够通过观察舌苔判定患者能否患有脾胃疾病。在我们国家古代,中医就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诊病,清代名医所着(医门棒喝一书曾经表示清楚,观舌苔可知患者体内正气虚衰和病情深浅,判定患者的病势进退和病情预后等。中医通过舌苔判定脾胃病是由于舌苔的色、质以及分布反映脾和胃的生理状态。在中医原理中,脾与胃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器官,能够互为促进,相互制约,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假如两者出现问题,就会在舌苔中表现。 1.2、 西医角度 根据西医的相关原理可知,舌苔是人体的上皮细胞经过角化、脱落等经过后与人体唾液、食物残渣以及渗出白细胞、细菌等物质混合而成,其构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经过,不仅牵涉多个器官,还与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大有关联,所以中医能够通过望舌苔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据相关研究表示清楚,人类遭到血流状况、唾液质量以及营养状况等多个因素构成不同的舌苔。身体健康者的舌苔是由上皮细胞正常新陈代谢构成,其颜色会呈现薄白色,身体不健康的人的舌苔是由于局部发生病变,舌黏膜发生变化,进而构成病变舌苔,其颜色、质地以及分布均会发生不同,所以中医通过舌苔判定患者身体状况是符合科学根据的。 2 、脾胃病的舌苔变化 2.1 、舌象的分析及观察 观察舌苔前,患者应先学会怎样正确伸舌,伸舌时应放松舌体,舌尖略微向下,舒展舌面,尽量张大口,但无需过于用力,舌体可充分暴露即可。若伸舌用力过大,或伸舌时,舌体紧张及蜷曲,则会对舌的气血运行造成影响,导致舌干湿度,或舌体颜色变化。望舌时还应遵循一定顺序,通常情况下,顺序为自舌尖处起,再观察舌中、舌侧,至舌根部结束,在观察经过中对舌体的色质、舌苔的颜色、舌苔的薄厚予以观察。舌苔及舌体的变化为观察重点,针对健康人而言,正常的舌象应为 淡红舌薄白苔 ,主要具体表现出为舌体的颜色应呈淡红色,舌质应滋润,而舌体的大小应始终,舌苔则应薄白且均匀。通常情况下,舌象的变化规律由舌苔的变化具体表现出,当舌苔逐步变厚时,表示清楚病进,当舌苔由薄逐步变厚时,表示清楚病退。对于胃病患者而言,舌象通常表现为如下几种形式:(1)薄白苔,表示清楚病症初期,病症较轻,并未对胃气造成损伤;(2)当舌苔自白色便为黄色且舌边尖红时,表示清楚体内存在热象;(3)当舌边尖呈红绛色,或变成紫色时,表示清楚体内存在痰浊血淤现象;(4)若舌苔白厚腻且于舌外表存在一层白黏液时,表示清楚体内存在痰湿现象。 2.2、 自行调养的异常舌苔 生活中,并非所有的异常舌苔均需经医疗手段治疗,下述几种异常舌苔便可经自我调节后恢复正常:(1)有口气且舌苔厚,假如一个人常年伴随口气且舌苔较厚,表示清楚胃部存在部分小问题,若未存在其他异常异常感觉和状态,则可借助饮食加以调节。如在摄入食物时,应增加易消化食物摄入量,多进食新鲜蔬果,减少油炸及肥腻等食物的摄入量,戒烟戒酒,经一段时间调养后,异常异常感觉和状态便可自愈。(2)舌苔黏腻、发黑,但舌边尖为淡红色,且并未出现其他不适者,有时为 染色 现象,当患者进食着色食物,或服用某类药物后,便可产生黑苔现象。除此之外,服用抗生素患者,也易产生黑苔现象。以上异常感觉和状态并不属于病态,无需借助医疗手段诊治。但若患者本身便存在较为严重的胃病,当发现黑苔时,则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若此类患者再发现舌边尖为深红色,或发紫、发青,则表示清楚病情存在加重可能,需至医院就诊;(3)舌苔出现花剥者,若在舌面上的舌苔呈现不规则块状 地图样 变化,详细表现为,有的地方光滑无舌苔,而有的地方则存在薄苔,此类现象被称为地图舌,若存在这里类现象者,身体无明显不适异常感觉和状态产生,则多为生理性改变,无需治疗。若患者长期患有胃病等其他病症,但却初次出现 地图舌 异常感觉和状态患者,则多为阴虚表现,可于原发病诊治基础上,每日饮用西洋参茶,加快自愈。 3、 舌苔与中医脾胃病病势的关系 3.1 、舌苔的色、质与脾胃病病势的关系 总所周知, 三望舌 是中医一种传统的诊断手法,能够通过观察舌苔的状态判定患者的身体状况。在中医理论中,舌苔的构成与脾、胃两个器官有莫大的关系,并且遭到两个器官的影响,中医能够观察患者的舌苔变化了解患者脾胃病症的病势,进而为患者更换适宜的药方,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舌苔的颜色是中医观察的重点之一,普通人的舌苔薄白,假如患者的舌苔过白与润滑,讲明患者体内所犯为寒症;假如舌苔薄白且枯燥,讲明患者体内所犯为热症;假如患者的舌苔出现白滑且黏的异常感觉和状态,则讲明患者体内津液异常存留,或者为患者的脾部过湿;假如患者的舌苔呈现雪花舌的状态,则讲明患者的脾较冷。在日常诊断经过中,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变化判定病症病势进退,假如患者的舌苔从白色逐步变为黄色、灰色甚至是黑色,则讲明患者的病情日益严重;假如舌苔转白,则讲明患者的病情逐步恢复健康。 3.2、 舌苔分布与中医脾胃病病势的关系 在中医学理论之中,脾胃属于人体的重要组织,能够帮助患者消化食物生成气血,进而让气血灌溉人体的五脏六腑,所以脾胃属于人体中气机升降的主要枢纽。假如脾胃有疾病会使得脾胃功能遭到毁坏,进而无法控制人体气血流通,进而生成病症。中医通过观察舌苔诊断患者疾病时,除观察舌苔的色与质外,还应该观察舌苔的分布,舌苔分布情况能够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舌苔假如偏在一侧则构成为偏苔,一般情况下,舌偏苔一般可分为偏内、偏外、偏左以及偏右四个方向。在中医学着作(望诊遵经、(辨舌指南中均有相关记载,假如患者患有 左病 ,则舌苔偏左;假如患有 右病 ,则舌苔偏右。清代医学名家刘恒瑞所着(察舌辨证新法中有关于察舌诊断的方式方法及原理,该书中言道: 气聚苔聚,气敛苔敛,气结于一边,苔亦结于一边。 假如医生发现患者的舌苔偏向一边,讲明患者偏向一侧患有疾病。在中医理论中,脾为阴土,在蒸熏谷气后在舌背构成舌苔,胃为阳土,胃气下行,将化成舌苔的代谢产物排除体外,使得舌苔保持薄白的形态。脾和胃两种器官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新陈代谢的经过。胃气失衡导致熏蒸谷气至舌背之时出现偏苔现象,假如舌苔逐步恢复正常,则讲明脾胃功能逐步恢复正常,病症有所好转,假如舌苔偏苔现象逐步严重,则讲明患者的病情有所加重。 4 、舌与脾胃的关系 4.1、 生理关系 在中医理论当中,脾开窍于口,舌居于口中,脾与舌关系严密,脾胃主水谷运化贮藏,舌苔则为水谷之气上升至舌面导致,脾胃是气血生发的基础,也是后天根本,脾胃正常就气血旺盛,胃气充裕那么表如今舌苔当中就是舌象淡红,舌苔白薄,这就是正常人的舌象。而往往不正常的舌象主要以舌苔厚腻、薄白、质淡、苔有齿痕、舌红而少苔或无苔、舌质偏紫等为主。 4.2、 经络关系 从中医脉象理论能够看出,经脉分属于各个对应的脏腑,通过经脉构成脏腑阴阳表里统一整合。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而开窍和所属脏腑并不是直接相连,而是通过其对应的经脉来进行连接,同时开窍同样能够具体表现出脏腑的病症。舌与足太阴脾经相连,因其脉络与脾胃联络。由于舌与脾有经络相互连接,这也就能够从经络角度当中能够论证舌与脾胃的关系,而从经脉循行经过中能够发现舌苔与脾胃的关系也特别密切。 5 、临床意义 因脾胃病能够与舌象相互影响,脾病及舌,那么舌病亦可及脾,从舌象当中对于脾胃病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下面五种治疗方式方法:从舌象指导治疗脾胃病大致可分为清热健脾化湿、疏肝利胆和胃、健脾益气温胃、养阴润燥和胃、活血行气化瘀为主的治法,就能够发现脾胃病的舌象、 证 、治疗药物与其对应的治疗理论如表1所示。 表1 治疗方式方法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舌苔是中医诊病的主要根据,舌苔生成情况能够反映人体的气血流通情况,中医能够通过观察舌苔判定患者的病症进退。舌苔的构成和人体的脾胃两大器官有重要关系,所以舌苔的状态才能够反映脾胃病的病势。中医主要通过观察患者舌苔的色、质以及分布观察患者的病情,普通人的舌苔薄白且润,假如患者的舌苔逐步恢复健康,则患者的病情好转,假如舌苔由白转黄甚至转黑则讲明患者的病情逐步恶化。 以下为参考文献 1杜杰.舌苔与中医脾胃病病势的关系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2,35(14):93+95. 2梅思敏,张鲁俊,多堂豹,等.论舌苔与中医脾胃病病势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8(92):223+225. 3王庆利,陈金亮,毕学杰.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内镜、病理与中医舌脉关系的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17(01):76-77. 4万娉娉,李捷,祖宝宏.中医胃病辨证与幽门螺杆菌、胃黏膜及舌苔脉象的相关性观察J.光明中医,2021,27(10):1985-1987. 5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态的初步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21(02):5-8. 6刘文兰,梁嵘,陈家旭,等.急性呼吸系感染疾病舌苔厚度中医机理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01):51-54. 7刘启鸿,黄文彬,许淑敏,罗韩林,柯雅莉,柯晓.舌为脾胃之镜J.亚太传统医药,2021,14(08):97-98. 8赵静文,李丛丛,赵继亭.隗继武教授从舌诊辨治脾胃病经历体验J.四川中医,2021,34(07):15-16. 9张剑荣,罗晶.脾胃病舌诊分析C.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沟通会论文汇编.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2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