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儒、道、佛三家的生命观与养生目的,中医养生论文.docx

    • 资源ID:71036502       资源大小:23.7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0.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儒、道、佛三家的生命观与养生目的,中医养生论文.docx

    儒、道、佛三家的生命观与养生目的,中医养生论文摘 要: 儒家、道家、fo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 它们在养生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经历体验。儒、道、fo三家在 为什么养生? 问题上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系统分析三家关于养生意义的理解, 对于传播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具有奠基性意义。 本文关键词语: 养生; 儒道fo; 内涵; 生命观; 目的; Abstract: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re the three pillar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have a wealth of theory and experience in health care.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ll put forward different views on the issue of why do you have health? .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three understanding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health care has laid a foundation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culture. Keyword: Health; Confucianism; Taoism; Buddhism; Connotation; Outlook of Life; Purpose; 无论是主张入世理想, 发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人, 还是秉持出世态度, 追求与道合真, 羽化登仙的道家人, 抑或是慈善为怀, 普度众生的fo家人, 他们的终极目的都统一于修身养性, 成就不朽。明确儒、道、fo三家养生出发点, 对引导生长于中国优秀儒、道、fo文化大环境下的国人们的养生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 具有很高的普世价值。 1、 儒、道、fo三家的养生特殊内涵 (讲文解字解释: 养, 供养也 1、 生, 进也, 象草木生出土上 1127。即养生是保养身体, 呵护成长, 这是原始的朴素主义式的理解。儒、道、fo三家则赋予了养生不同的内涵。 儒家养生观念是从现实主义出发的, 华而不实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 以德养生 , 不仅着眼于身体的向度, 而且愈加留意在心性上用力。儒家身心修炼所要到达的境界是变化气质而成就圣贤气象2, 终极目的是成千古功德, 立万世真言。儒家赋予了养生新的内涵, 追求的不仅限于生命的长久, 更重要的是树立三不朽 立功、立德、立言, 甚至在生命和道义相矛盾的时候, 提倡舍生取义的做法。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对养生的阐释充斥着哲学意味, 养 并非一种主动的施行, 而是听任自然的无为而治。 为无为, 则无不治 3、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14。(庄子 养生主中则以 庖丁解牛 寓意养生之道应顺乎天理, 固其自然332。先秦道家养生之 生 也并非特指纯粹的生命, 更多表示出的是一种相对长久的状态。秦汉及其之后, 道家养生逐步脱离形而上的禁锢, 走上了实践的道路。养生的内涵也更详细化了, 把人的生命价值置于首位, 追求与道合真, 成就不老神仙。 fo教以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 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存在, 都不具有独立的意义4, 构成了对于世间万事万物, 包括生命, 虚幻看待的态度。没有生, 亦无所谓死, 生和死都只不过是无常轮回的一瞬罢了, 由此能够看出fo教的养生, 当另有深意。这种深意与fo教的生命观关系密切, 如fo教以为人生从根本上是痛苦的, 养生就是尽可能避免, 摆脱痛苦的手段;又如fo教以为人出生入死, 业报轮回, 养生则又是积善业, 消恶业的一种途径。 2、 儒、道、fo三家的生命观与养生目的 2.1、 儒家生命观与养生目的 2.1.1、 天德贵人, 人贵不朽 儒家生命观以为生命都来源于天地, 其本质是气 (阴、阳之气) , 亦如(礼记 礼运所言: 人者, 其天地之德, 阴阳之交, 鬼神之会, 五行之秀气也 5。(荀子也讲: 水火有气而无生, 草木有生而无知, 禽兽有知而无义,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 故最为天下贵也 6。与水火、草木、禽兽不同, 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 故人的生命是得天独厚的。以人为本, 华而不实的现实主义意味比拟浓重, 能够理解成:人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立 三不朽 之本, 即欲实现人生抱负, 修身养德是根本。主观上, 为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天德, 为了实现自个理想抱负, 客观上, 出于对 天 的敬畏, 人们都应当爱惜保护身体, 珍视生命, 合理养生。这是儒家从 天 的角度告诉人们为什么养生 为遵天德。 2.1.2、 以德养生, 存孝为先 孝道是儒家重要的思想之一, 是儒家 以德养生 观念的重要具体表现出。关于孝道, (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解释道: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 5221。人身肉体是父母给的, 孝敬的基本便是要爱惜身体发肤;生命的意义是自个给的, 孝道要求我们修身立德, 继而成就不朽功名, 光宗耀祖。保持强壮体魄, 修立崇高德行不仅仅是养生的一方面, 亦是贯穿 孝之始终 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故从孝道的角度, 告诉人们为什么养生 为履孝道。 2.1.3、 社稷为重, 生义统一 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者教化万民的一种思想工具, 十分是东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之后的儒家思想, 其服务于封建统治的现实主义特征愈加突显, 人生命的价值也更多地落在了人的社会价值这一点上。亦如(左传所言的 三不朽 讲: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久而不废, 此之谓不朽 7。人的生命自有死亡、腐朽之日, 如能在生前建功立业, 努力于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培植, 在道德、言论或功业等方面有所建树, 对国家民族、社会民生产生经久不衰的影响就能超越死亡, 到达永远恒久2。这就将个体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了, 当个体生命和社会道义存在矛盾之时, 舍生取义则成为了 鱼和熊掌可兼得 的做法, 个体生命价值得以具体表现出, 社会道义得以保存。即是如此, 就个体生命而言, 实则是为社会价值服务的, 故从儒家现实社会出发, 告诉人们为什么养生 为存道义。 2.2、 道家生命观与养生目的 2.2.1、 生道合一, 元神所寄 道家以为道是宇宙的本源, 世界万物皆来源于道, 亦如(老子 第四十二章所言: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312。人也一样来源于道, 其本质是阴阳二气互相交媾, 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 3100。蒋力生教授曾在研究生道教医学概论课程上指出:生命产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经过, 从浑浑沌沌, 无可名状, 虚静无事的道, 忽焉感孚, 气机偶触, 跃然而动, 此跃然一动之机谓之神。神机气立, 生元阳、元阴, 元气化精, 成真阳、真阴;阴阳交媾, 化生形体生命 (下见生命产生经过示意图) 。此从无到有的关键在于 此跃然一动之机 , 元精、元气、元神是交相辅用的整体, 但在状态上又有各自不同的机相存在, 即元精是基础, 元气是动力, 元神是主宰。静寂时, 各自在虚无中杳冥难得, 一旦元神有所感孚, 元气立即应时跃动, 元精也就霎时应机产生, 提供能量支持8。生命产生以后, 神还以寄舍的形式存在于身体各个角落。(云笈七签有云: 至道不烦诀存真, 泥丸百节皆有神 9。 志学之士当知人身之中自有三万六千神 9322。我们每个人上自泥丸, 下至周身百节, 皆有神灵居之, 计三万六千神。 生命产生经过示意图 道家人憧憬着浑浑沌沌, 惟恍惟惚的道, 受 反者, 道之动 天地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311的启迪, 以为通过修炼能够炼精化气, 炼气化神, 最后元神返虚、与道合真。(云笈七签 诸家气法部一对此有具体阐述: 修炼元气真神, 三一存至者, 即精化为神, 神化为婴儿, 婴儿化为真人, 真人化为赤子。赤子乃真一也, 一乃帝君也, 能统一身, 主三万六千神 9330。出于对 道 敬畏和对众 神 的珍视, 寄舍着 神 的身体发肤是不容许出现损伤的, 否则何以妄谈元神返虚、与道合真?故从 众神 思想的角度来看养生 为与道合。 2.2.2、 重生贵己, 我命我在 一方面, 儒道两家都以为人的生命难能可贵, 来之不易;另一方面, 与前述个人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儒家 以人为本 比拟起来, 道家的 重生贵己 则愈加注重纯粹的个人价值的具体表现出。就像冯友兰先生所讲: 我们能够讲先秦道家都是为我的 10、 为我的思想贯穿于道家各派之中 11。金钱、荣誉、权利等皆是过眼云烟, 人所能真正拥有的只要自个的生命, 且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 所以得为自个而活, 并要尽可能活得长久。故从道家 为我 思想来看, 养生的目的很直接也很单纯 为求长生。 2.3、 fo教生命观与养生目的 2.3.1、 苦厄人生, 涅盘解脱 fo教的人生观以为人生皆苦, 苦海无边, 人生在根本上是苦的, 人们常讲的 八苦 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 涵盖了人生各个阶段所要经历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生活所带来的诸种痛苦4。人从出生就给母亲带来了分娩的痛苦, 而后苦于吃穿冷暖、苦于爱恨别离、苦于取舍得失种种, 奈何明知人世多苦楚, 却得不了一解脱, 故fo教首要任务就是要寻得涅盘解脱之法。 生死带来的痛苦fo家用业报轮回的观念了脱了生死, 消除了人对死后未知的恐惧, 鼓励人在生前多造善业;为了避免与疾病伴随的疾苦、身老带来的哀苦, 要求世人养生以却病延年。故无论是养护身体、防治疾病, 还是锻炼意志、修行人格, 总之, fo教养生的一切做法都可归因于 为脱苦海。 2.3.2、 业报轮回, 超脱无常 fo教关于生命本质的认识, 当推 五蕴 讲, 以为任何生命都是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的因缘和合, 缘聚则生, 缘散则灭12。其本质并非躯体、意志, 而是如是因结如是果的缘合现象。缘聚缘散, 死生轮回, 从前世到今生, 再到来世, 始终伴随着业力。业力有善业有不善业 (恶业) , 人在一生中会造身、口、意三业, 作善业者升天堂, 作恶业者下地狱, 或作畜生、饿鬼、阿修罗等4。在fo教的六道轮回里, 天道是最好的去处, 其次是不好不坏的人间道, 而其他四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鬼道、地狱道则是接受惩罚, 归还恶业的地方。有如是因, 造如是业, 得如是业, 入如是道, 轮回的观念模糊了无常生死的界线, 亦强调了人生在世应该追求的不是金钱、声誉、势力、地位, 而是勤事善因, 造得善业, 投入天道。天道的业因与众多儒、道、医三家的养生观念是统一的, 如生命难能可贵故戒杀生;遵天之德以孝敬父母;清心寡欲方能远离贪、嗔、痴三毒;断七情以畅调情志;除六欲以解放身心等。简而言之, fo教修行养生, 为的是能够习得善业, 消减恶业, 超脱无常轮回, 故fo教养生 为升天堂。 3、 总结 儒、道、fo三家对于养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儒家主张入世, 重道德心性的修养, 养生的目的 (出发点) 谨遵天德, 履行孝道, 身存道义等多具社会功利意味;道家强调个人现实主义, 养生目的较单纯、直观, 为与道合真, 为求长生不老;fo教生命观则极具消极态度, 也注定了fo教养生出发点为脱离苦海的沉重基调, 所幸的是, 虽苦海无涯, 却有彼岸的天堂给众生一丝希望和向往。生长于中国优秀儒、道、fo文化大环境下的国人们, 无论倾向于哪家思想, 都能为各自养生找到适宜的出发点和行进动力, 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传播、推广。 以下为参考文献: 1许慎.讲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63:107. 2蒋力生.论儒家的生命观及其养生学意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 42 (12) :49-50. 3张震.老子 庄子 列子M.第2版.长沙:岳麓书社, 2006:3. 4梁玉敏.论儒道释生命观及其当代价值J.求索, 2020 (9) :108-110. 5胡平生, 陈美兰.礼记 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09-112. 6荀子.荀子M.安小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 2007:90. 7杨伯峻, 李解民.春秋左传注M.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 1990:1088. 8叶明花, 蒋力生.天癸理论相关概念探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21, 28 (1) :176-177. 9张君房.云笈七签M.蒋力生整理.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6:59. 1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59. 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一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4:160. 12金小方.试论fo教的生命观J.安徽大学学报, 2004, 28 (4) :25-29.

    注意事项

    本文(儒、道、佛三家的生命观与养生目的,中医养生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