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强化加强训练:硫及其化合物(二).docx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强化加强训练:硫及其化合物(二)-原卷一、单选题1.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B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C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2.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实验记录A无色黄色无现象无色溶液B红色浅绿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红色黄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浅绿色无色溶液无色溶液A. A B. BC. CD. D3.下列有关含硫物质转化判断正确的是( ) A.0.1 mol Cu 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 生成物的质量比该单质的质量增加了 1.6 gB.如图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B 中盛装的是浓硫酸, 作用是干燥C.Cu 投入稀硫酸中加热, 没有明显变化,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金属 Cu 逐渐溶解, 反应中起催化作用D.25.0 mL 0.100 的 溶液恰好把 224 mL(标况) 转化为,则将转化为 S4.某小组设计实验对硫燃烧的产物及其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实验事实与所得结论相符的是( )实验事实所得结论A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B湿润的试纸上出现淡 黄色固体证明硫的燃烧产物能被还原成硫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酸类物质D加入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A.AB.BC.CD.D5.某同学设计了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改进装置,并对气体产物进行检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结论AI中注入浓硫酸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白色固体变为黑色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B中观察到棉球a、b都褪色均体现了的漂白性C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产物中有D中溶液颜色变浅,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产生A.AB.BC.CD.D6.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B.该工艺中HI的量没有改变,可视作该工艺的催化剂C.该工艺中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7.利用烟道气中的生产(焦亚硫酸钠)的工艺如下:己知: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中为溶液B.步骤的目的是使转化为,可用NaOH溶液代替固体C.工艺中加入固体、并再次充入的目的是得到过饱和溶液D.在测定某葡萄酒中残留量时可用一定浓度的碘标准液进行滴定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氮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9.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比和可以说明还原性: B.对比和可以说明氧化性:C.中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 D.中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10.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铝、铁等金属钝化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2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应注意使用范围和使用的最大限量B含硫燃料的燃烧是空气中S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CNH3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变红D大多数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会放出氨12.硫化钠的溶液能溶解单质硫生成多硫化钠:,多硫化钠易燃,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并且能强烈吸潮性结晶。下列关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久置在空气中,有可能生成B.酸性条件下 发生反应:C.存储多硫化钠,应在阴凉、通风处密封保存,且远离火种,热源D.利用的还原性,可以将葡葡糖中的醛基转化为羧基13.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浓硫酸作氧化剂B.反应表明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D.反应中稀硫酸作还原剂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三种气体都可用浓干燥D.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有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15.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渐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硝酸,b为铜屑,c中盛淀粉碘化钾溶液,则c中溶液无明显变化B若a为浓硫酸,b为亚硫酸钠,c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若a为浓硫酸,b为蔗糖,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为CaCO3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Al(OH)316.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17.某工业脱硫过程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发生复分解反应,由强酸反应得到弱酸B.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 过程中,每有11.2L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2D. 脱硫过程总反应为1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对实验现象的预测及分析错误的是( )A. 试管内层溶液褪色,说明具有氧化性B. 试管中的红色花瓣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C.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被氧化产生D. 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生成19.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现象结论A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A.AB.BC.CD.D20.化石燃料、化工生产、火山喷发都因含硫而易形成酸雨,某科研机构研究发现气体在不同空气中形成酸雨的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和空气是酸雨形成的必要条件B.净化空气和优化能源结构可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C.空气污染程度与酸雨形成的速率存在一定关系D.气体转化为型酸雨的每一步必须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二、填空题21.学习元素化合物时可以借助“价类二维图”预测物质性质。如下是部分含硫化合物的二维图的相关信息。(1)图中“X”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酸碱_Y转化为Z体现了Y的_性。(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产生硫酸型酸雨有两条途径:途径一是;另一途径是:_。(3)将装有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可观察到_。取出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滴加品红溶液,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具有_性。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 (4)根据的性质,提出一种燃煤脱硫的方法_。2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SO2进入大气,有多种方法可用于SO2的脱除。(1)NaClO 碱性溶液吸收法。工业上可用NaClO 碱性溶液吸收SO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为了提高吸收效率,常用Ni2O3作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四价镍和原子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加快对SO2的吸收。该催化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a.过程1的离子方程式是Ni2O3+ClO-2NiO2+Cl-,则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_。b.Ca(ClO)2也可用于脱硫,且脱硫效果比NaClO更好,原因是_。(2)碘循环工艺也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则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_。23.焦亚硫酸钠是常用的脱氧剂,其制备的一种方法是向溶液中通入,生成和,一定条件下 转化为。完成下列填空:(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中所含共价键的类型是_。(2)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原因:_。(3)与溶液反应生成和,其化学方程式为_,证明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4)作脱氧剂时的反应原理为,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若反应中转移了0.04mol电子,有_g参加反应。(5)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还原性染色、还原清洗、印花、脱色以及织物的漂白等。属于强还原剂,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遇酸性溶液发生反应:。测定某市售保险粉的纯度:称取5.0g保险粉样品溶于冷水中,配成100mL溶液,取1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的酸性溶液滴定。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酸性溶液21.00mL。则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杂质不参与反应)。24.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的相关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用于制取气体,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的_(填“玻璃塞 a”或“活塞 b”,下同),再打开_,逐滴加入 80%的; (3)一段时间后,装置 B 中出现淡黄色(S)沉淀,可证明具有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充分反应后取装置 C 中溶液,加入_(填“溶液”、“品红溶液”或“溶液”),出现_现象,可证明具有还原性; (5)装置 D 的作用是_。25.二氧化硫()是一种在空间地理、环境科学、地质勘探等领域受到广泛研究的一种气体。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制备及检验部分性质的装置,如图所示:(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产生黄色浑浊,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_,证明具有_。(3)实验前有同学提出质疑:该装置没有排空气,而空气中的氧化性强于,因此装置C中即使有浑浊现象也不能说明是导致的。请你写出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为进一步探究装置C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进行新的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见表: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向10 mL1溶液中通15 min后,溶液才出现浑浊2向10 mL1溶液中通溶液立即出现黄色浑浊由实验现象可知:该实验条件下溶液出现浑浊现象是导致的。你认为上表实验1反应较慢的原因可能是_。(4)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5)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些性质的装置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中实验现象为_,证明是_气体。(3)中品红溶液_,证明有_性。(4)中现象是_,证明有_ 性。(5)中现象是_,证明有_性。(6)的作用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7)若将等物质的量的和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则观察到试管中的品红溶液 (填褪色或不褪色),理由是 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强化加强训练:硫及其化合物(二)-解析卷一、单选题1.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B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C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1.答案:B2.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实验记录A无色黄色无现象无色溶液B红色浅绿色白色沉淀白色沉淀C红色黄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浅绿色无色溶液无色溶液A. A B. BC. CD. D2.答案:B3.下列有关含硫物质转化判断正确的是( ) A.0.1 mol Cu 与足量的硫充分反应, 生成物的质量比该单质的质量增加了 1.6 gB.如图是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B 中盛装的是浓硫酸, 作用是干燥C.Cu 投入稀硫酸中加热, 没有明显变化,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金属 Cu 逐渐溶解, 反应中起催化作用D.25.0 mL 0.100 的 溶液恰好把 224 mL(标况) 转化为,则将转化为 S3.答案:A4.某小组设计实验对硫燃烧的产物及其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实验事实与所得结论相符的是( )实验事实所得结论A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B湿润的试纸上出现淡 黄色固体证明硫的燃烧产物能被还原成硫C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酸类物质D加入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A.AB.BC.CD.D4.答案:A解析:能使品红褪色,A项正确;可被氧化为单质S,不能证明硫的燃烧产物能被还原成硫,B项错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了,不能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酸类物质,C项错误;S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不能生成,D项错误。5.某同学设计了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改进装置,并对气体产物进行检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结论AI中注入浓硫酸后,可观察到试管中白色固体变为黑色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B中观察到棉球a、b都褪色均体现了的漂白性C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产物中有D中溶液颜色变浅,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产生A.AB.BC.CD.D5.答案:D解析:蔗糖遇到浓硫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将蔗糖分子中氢元素和氧元素以水的组成脱出,不是吸水性,故A错误;棉球a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棉球b中溴水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无水硫酸铜可以用来检验水,但是品红溶液和溴水都含水,不能确定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水来自反应产物,故C错误;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二氧化硫被完全吸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故D正确。6.碘循环工艺不仅能吸收,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离器中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过滤B.该工艺中HI的量没有改变,可视作该工艺的催化剂C.该工艺中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D.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6.答案:C解析:分离器中的物质都可溶,所以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由题干知该工艺中碘先作氧化剂氧化二氧化硫生成和HI,而后HI分解生成碘,HI是中间产物,并非催化剂,故B错误;反应器中,碘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和H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膜反应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器中消耗的碘的量等于膜反应器中生成的碘的量,该工艺中和HI的相互转化体现了“碘循环”,故C正确;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在膜反应器中的反应为,将两个方程式相加得总反应为,故D错误。7.利用烟道气中的生产(焦亚硫酸钠)的工艺如下:己知: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中为溶液B.步骤的目的是使转化为,可用NaOH溶液代替固体C.工艺中加入固体、并再次充入的目的是得到过饱和溶液D.在测定某葡萄酒中残留量时可用一定浓度的碘标准液进行滴定7.答案:B8.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氮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8.答案:C解析:A项,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都是空气。B项,根据图中所示,正确。D项,过度施用氮肥,会释放较多氮氧化物到空气中,再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无机颗粒物,最终形成雾霾,正确。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C错误.9.浓硫酸分别与三种钠盐反应,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对比和可以说明还原性: B.对比和可以说明氧化性:C.中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 D.中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9.答案:D解析:中试管上部的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中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氯化氢遇水蒸气形成的,说明浓硫酸能将溴离子氧化成溴单质,而不能将氯离子氧化成氯气,说明还原性:,A项错误。中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且亚硫酸钠与溴化钠不属于同一类型,所以不能通过对比和说明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 B项错误,D项正确。中发生的反应是, 反应原理是利用难挥发性酸制备易挥发性酸,不能说明酸性的强弱顺序为,C项错误。10.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铝、铁等金属钝化10.答案:D解析: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故A错误,B.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故B错误;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不能够干燥溴化氢、硫化氢、碘化氢和氨气等气体,故C错误;D.浓硫酸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是由于酸具有强氧化性,故D正确;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2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应注意使用范围和使用的最大限量B含硫燃料的燃烧是空气中SO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CNH3溶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变红D大多数铵盐都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会放出氨11.答案:C12.硫化钠的溶液能溶解单质硫生成多硫化钠:,多硫化钠易燃,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并且能强烈吸潮性结晶。下列关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久置在空气中,有可能生成B.酸性条件下 发生反应:C.存储多硫化钠,应在阴凉、通风处密封保存,且远离火种,热源D.利用的还原性,可以将葡葡糖中的醛基转化为羧基12.答案:D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与S反应可以生成,溶液久置在空气中,空气中的能将氧化生成S单质,S继续与 反应可生成, A项正确;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 ,B 项正确;易被氧化,易燃烧,故应在阴凉、通风处密封保存,远离火种,热源,C项正确;将葡萄糖中的醛基转化为羧基,利用的是的氧化性,D项错误。13.硫元素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浓硫酸作氧化剂B.反应表明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C.反应中原子利用率为100%D.反应中稀硫酸作还原剂13.答案:D解析:A. 反应是浓硫酸和铜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过程中浓硫酸是氧化剂,故A正确;B. 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 ,原子利用率是100%,故C正确;D. 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单质和水,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D。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三种气体都可用浓干燥D.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有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14.答案:C解析:固体受热不分解,A项不正确;胶体呈红褐色,B项不正确;C项正确;与HF反应生成和,不属于盐类,不是两性氧化物,D项不正确。15.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渐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a为浓硝酸,b为铜屑,c中盛淀粉碘化钾溶液,则c中溶液无明显变化B若a为浓硫酸,b为亚硫酸钠,c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若a为浓硫酸,b为蔗糖,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为CaCO3 D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Al(OH)315.答案:D16.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16.答案:D解析: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是NO2,SO2+H2O+NO2=H2SO4+NO,H2SO4+BaCl2 =BaSO4+2HCl,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CO2与BaCl2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故洗气瓶中产生的是 BaSO4沉淀,Z处逸出的气体中有CO2和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红棕色的NO2所以合理选项是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17.某工业脱硫过程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发生复分解反应,由强酸反应得到弱酸B. 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 过程中,每有11.2L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2D. 脱硫过程总反应为17.答案:D1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进行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对实验现象的预测及分析错误的是( )A. 试管内层溶液褪色,说明具有氧化性B. 试管中的红色花瓣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C.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被氧化产生D. 一段时间后试管内有白色沉淀,说明有生成18.答案:C解析:锥形瓶内发生反应,产生的进入试管中,层溶液褪色,与发生反应,说明具有氧化性,且反应生成的可以和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A、D项正确。试管中花瓣褪色,证明具有漂白性,B项正确。试管中产生的大量气泡是锥形瓶中产生的进入试管中引起的,与发生的是“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C项错误。19.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现象结论A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A.AB.BC.CD.D19.答案:C解析:A.混合溶液中SO2被FeCl3氧化生成,再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体现了 SO2的还原性,A正确;B.SO2与H2S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正确;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这是SO2在酸性溶液中还原KMnO4生成Mn2+ ,体现了SO2的还原性,C错误;D.SO2与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可得结论酸性:H2SO3 > H2SiO3,D正确。答案选C。20.化石燃料、化工生产、火山喷发都因含硫而易形成酸雨,某科研机构研究发现气体在不同空气中形成酸雨的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和空气是酸雨形成的必要条件B.净化空气和优化能源结构可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C.空气污染程度与酸雨形成的速率存在一定关系D.气体转化为型酸雨的每一步必须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20.答案:D解析:结合图中信息知形成酸雨需要光照和空气,A项正确;净化空气和对能源结构优化处理能有效遏制酸雨的形成,B项正确;途径形成酸雨的速率大于途径,故空气污染程度与酸雨形成的速率存在一定关系,C项正确;变为激发态,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二、填空题21.学习元素化合物时可以借助“价类二维图”预测物质性质。如下是部分含硫化合物的二维图的相关信息。(1)图中“X”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酸碱_Y转化为Z体现了Y的_性。(2)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产生硫酸型酸雨有两条途径:途径一是;另一途径是:_。(3)将装有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可观察到_。取出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滴加品红溶液,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具有_性。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 (4)根据的性质,提出一种燃煤脱硫的方法_。21.答案:(1)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水;还原性(2)(3)液面上升至水充满整支试管漂白性将溶于水形成的氧化成,遇生成沉淀(4)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或石灰)2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SO2进入大气,有多种方法可用于SO2的脱除。(1)NaClO 碱性溶液吸收法。工业上可用NaClO 碱性溶液吸收SO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为了提高吸收效率,常用Ni2O3作为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四价镍和原子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加快对SO2的吸收。该催化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a.过程1的离子方程式是Ni2O3+ClO-2NiO2+Cl-,则过程2的离子方程式_。b.Ca(ClO)2也可用于脱硫,且脱硫效果比NaClO更好,原因是_。(2)碘循环工艺也能吸收SO2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还能制得氢气,具体流程如下: 则碘循环工艺的总反应为_。22.答案:(1)ClO-+SO2+2OH-Cl-+ +H2Oa.2NiO2+ClO- Ni2O3 +Cl-+2Ob.Ca2+与结合生成难溶的CaSO4有利于反应的进行(2)SO2+2H2OH2SO4+H223.焦亚硫酸钠是常用的脱氧剂,其制备的一种方法是向溶液中通入,生成和,一定条件下 转化为。完成下列填空:(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中所含共价键的类型是_。(2)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氧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原因:_。(3)与溶液反应生成和,其化学方程式为_,证明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4)作脱氧剂时的反应原理为,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若反应中转移了0.04mol电子,有_g参加反应。(5)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广泛用于纺织工业的还原性染色、还原清洗、印花、脱色以及织物的漂白等。属于强还原剂,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遇酸性溶液发生反应:。测定某市售保险粉的纯度:称取5.0g保险粉样品溶于冷水中,配成100mL溶液,取1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用的酸性溶液滴定。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酸性溶液21.00mL。则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杂质不参与反应)。23.答案:(1);极性共价键(2)氧元素和硫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氧原子的半径比硫原子的小,其原子核吸引核外电子的能力强(3);常温下,取少量溶液,测定溶液的pH,若pH小于7,说明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4);1.90(5)60.9%解析:(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含有C=O键,为极性共价键。(2)O和S位于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小,原子半径越小,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3)与溶液反应生成和,化学方程式为。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电离使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证明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常温下,取少量溶液,测定溶液的pH,若pH小于7,说明其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4)作脱氧剂的反应原理为,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为+6,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氧化产物为,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2,若反应中转移了4mol电子,有参加反应,若反应中转移了0.04mol的电子,参加反应的的质量(5)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则5.0g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24.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的相关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用于制取气体,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的_(填“玻璃塞 a”或“活塞 b”,下同),再打开_,逐滴加入 80%的; (3)一段时间后,装置 B 中出现淡黄色(S)沉淀,可证明具有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充分反应后取装置 C 中溶液,加入_(填“溶液”、“品红溶液”或“溶液”),出现_现象,可证明具有还原性; (5)装置 D 的作用是_。24.答案:(1) 或(2)玻璃塞 a ; 活塞b(3)氧化性(4)溶液 ; 白色沉淀(5)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25.二氧化硫()是一种在空间地理、环境科学、地质勘探等领域受到广泛研究的一种气体。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套制备及检验部分性质的装置,如图所示:(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C中产生黄色浑浊,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_,证明具有_。(3)实验前有同学提出质疑:该装置没有排空气,而空气中的氧化性强于,因此装置C中即使有浑浊现象也不能说明是导致的。请你写出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为进一步探究装置C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进行新的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见表: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向10 mL1溶液中通15 min后,溶液才出现浑浊2向10 mL1溶液中通溶液立即出现黄色浑浊由实验现象可知:该实验条件下溶液出现浑浊现象是导致的。你认为上表实验1反应较慢的原因可能是_。(4)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5)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5.答案:(1)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右侧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微热蒸馏烧瓶,若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A气密性良好(2)酸性溶液褪色;还原性(3)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二氧化硫小(4)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点燃装置D中的酒精灯,溶液恢复原色(5)解析:(1)检验装置A气密性可利用内外气压差,具体操作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右侧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微热蒸馏烧瓶,若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冷却后能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证明装置A气密性良好。(2)装置B中,与酸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还原为,使得酸性溶液褪色,体现了的还原性。(3)具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二者在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S单质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气体分别通入溶液中产生S单质的时间可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 溶液出现浑浊的现象是导致的。表中实验1反应较慢的原因可能是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水。(4)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是可逆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品红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点燃装置D中的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原色。(5)生成的通入装置E中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些性质的装置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中实验现象为_,证明是_气体。(3)中品红溶液_,证明有_性。(4)中现象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