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7)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人教版(2019).docx
-
资源ID:71064798
资源大小:177.8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暑假作业(7)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人教版(2019).docx
暑假作业(7)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人教版(2019)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新型冠状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形成较多不同变异类型的根本原因是( )A环境变化 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保证DNA复制的准确性,使亲子代间的遗传信息保持一致,但偶尔也会出现突变的现象。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发状态下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是定向的B.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说明其具有普遍性C.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会出现该突变基因D.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也不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3.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C.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D.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定不能遗传4.亚硝酸是化学诱变剂,具有氧化脱氨作用,它能使DNA中胞嘧啶(C)脱去氨基变成尿嘧啶(U),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亚硝酸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具有随机性和低频性B.突变后的基因复制3次,后代中有1/8的DNA是错误的C.突变后的基因可能不会导致新性状的出现D.基因突变一般不会造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改变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变的实质是基因发生突变,但同样有“病从口入”的特点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6.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B.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以促进细胞凋亡C.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信息有所不同D.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或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8.在一对不同性状的家猫所生的小猫中,毛色、斑纹等性状出现很多差异,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环境影响 D.性状分离 9.下列情况可引起基因重组的是( )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白化病儿子A. B. C. D. 10.交换是基因重组的基础,A、B两基因交换的3种模式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交换都会产生新的重组类型配子AbB.乙和丙的交换都会产生新的重组类型配子aBC.甲、乙和丙的交换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甲、乙和丙的交换都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1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生物,不一定能发生基因突变B.高茎豌豆自交,子一代出现矮茎源于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具有定向性,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D.不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12.下列关于图示三种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分离定律的实质,乙图表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甲图所示的过程C.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由图乙导致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发生的基因重组与内中基因重组相似13.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二、填空题14.基因重组有多种类型,完成下列有关总结。(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的_期,_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的_期,_基因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3)转化型:如有荚膜、有毒性的_型菌的DNA进入无荚膜、无毒性的_型菌细胞,导致细菌发生转化。(4)基因重组改变的是_(填“基因种类”或“基因型”)。15.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的茎色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科学家用X射线处理某纯合紫株的花药后,将获得的花粉对绿株进行授粉,得到的F1中出现了1株绿株(M)。请回答下列问题。(1)等位基因是通过_产生的,等位基因A、a的根本区别是_。(2)若M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发生突变的基因是_(填“A”或“a”),发生突变的时间最可能为_。(3)经检测后得知M的出现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而且变异的配子活力不受影响(两条染色体异常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则对M出现的合理解释是_。请利用杂交实验对以上结论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预期结果:_。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环境是变异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A错误;B、病毒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因此不能进行基因重组,B错误;C、病毒没有染色体,所以不发生染色体变异,C错误;D、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RNA分子为单链结构,由于结构的不稳定,因此在复制时易发生基因突变而形成不同的变异类型,D正确。故选:D。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人工诱发的基因突变也是不定向的,A错误;基因突变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B错误;生殖细胞来自原始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若原始生殖细胞未发生突变,则生殖细胞中不会存在突变基因;其他体细胞突变,通过有丝分裂传给子细胞,但不遗传给后代,C正确;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但一定会改变遗传信息,D错误。3.答案:C解析:无论是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B错误;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C正确;植物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遗传给后代,D错误。4.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低频性,A正确;突变后的基因有一条链是正确的、一条链是错误的,错误的链复制得到的后代DNA均错误,因此复制3次,后代中有1/2的DNA是错误的,B错误;突变后的基因可能不会导致新性状的出现,C正确;基因突变一般不会造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发生改变,D正确。5.答案:A解析:发霉的、熏制的、烧烤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等,癌症同样有“病从口入”的特点,A正确;石棉和黄曲霉素都是化学致癌因子,B错误;抑癌基因是正常基因,突变后就不能抑制细胞癌变,C错误;癌变细胞代谢异常旺盛,D错误。 6.答案:A解析:根据大量的病例分析,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癌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A项错误、D项正确。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B项正确。癌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C项正确。7.答案:A解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的与癌变相关的正常基因,A错误;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以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的凋亡,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信息有所不同,C正确;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或原癌基因过量表达等,D正确。8.答案:B解析:9.答案:C解析:10.答案:C解析:11.答案:D解析: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生物,一定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高茎豌豆自交,子一代出现矮茎与基因重组无关,因为重组的是非等位基因,B错误;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都是不定向的,C错误;不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如细菌的转化等,D正确。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相关知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与甲图所过程不相符合,A错误;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错误;同卵双生姐妹的初始基因型相同,所以她们之间性状的差异不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可能是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的,C错误;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并与R型细菌的DNA进行重组,与内中的基因重组相似,D正确。13.答案:C解析:CTCTT重复次数改变会引起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数目发生改变,即可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不会改变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嘧啶碱基的比例不变,为1/2,B错误;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共有30个碱基对,对应mRNA上10个完整密码子的位置,故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会改变,C正确;基因转录后的mRNA和翻译出的蛋白质均经过加工处理,故不能确定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D错误。14.答案:(1)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2)前;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3)S;R(4)基因型解析: (4)基因重组是个体间甚至是不同物种间的基因重新组合,不改变基因种类。15.答案:(1)基因突变;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2)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时)(3)紫株在形成雄配子时,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缺失A基因的染色体,受精后仅有一个a基因表现出隐性性状;实验思路一:将M与纯合紫株杂交,将收获的每株F1单独种植并自交,统计各植株产生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一部分植株的F2全为紫株,一部分植株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株:绿株=3:2;实验思路二:将M与纯合紫株杂交,将收获的F1随机传粉,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株:绿株=6:1;实验思路三:将M与纯合紫株杂交,将收获的F1随机传粉,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株:绿株=4:1。解析:(1)基因A、a互为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后产生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碱基对的排列不同。(2)亲本杂交组合为AAxaa,F1的基因型为Aa,若基因A突变为a,则出现绿株(aa)。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题目中用X射线处理某纯合紫株的花蕊(雄蕊),则突变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的间期DNA分子复制的过程中。(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M是发生染色体变异形成的,而且变异的配子活力不受影响,原因可能是紫株在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缺失含有A基因的片段或缺失A基因的染色体,受精后仅有一个a基因表现出隐性性状。M的基因型可记为“ao”,验证基因型时,不宜直接自交,因为aa或ao自交后,后代均为绿株。选用ao与AA杂交,F1为Aa和Ao,单独种植并分别自交后,Aa自交后代F1中紫株:绿株=3:1,Ao自交后代F1全为紫株(两条染色体异常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让F1随机传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