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二 分离定律练习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
-
资源ID:71065002
资源大小:65.9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期末复习专题二 分离定律练习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复习专题二 分离定律1.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玉米的甜和非甜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B.玉米的非甜性状是显性性状,甜性状为隐性性状C.题中非甜玉米上所结籽粒基因型都相同D.玉米是作杂交实验的良好材料,豌豆是作自交实验的理想材料2.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根据以下杂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杂交组合后代性状一红花×白花全为红花二红花×红花红花与白花数量比约为3:1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的基因型为RrC.红花与红花的基因型不同D.白花的基因型为Rr3.植物紫茉莉的花暮开朝合,被誉为“天然时钟”。若其花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将一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粉红花,F1随机交配,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亲本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都为纯合子B.F2中出现三种花色,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红花、粉红花、白花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aaD.F2中白花与粉红花杂交,F3会出现两种花色4.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基因(E)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的基因型是Ee,表现型为晚熟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C.F1自交后得F2,F2的基因型是EE、Ee和ee,其比例为121D.F2的表现型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5.某种雌雄同花植物的花色呈现出白色、浅红色、粉红色、红色和紫红色,是由一个基因座位上的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将一白花植株与一紫红花植株杂交,F1均为粉红花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是共显性关系B.F1粉红花植株进行自交,其后代会出现浅红色植株C.F1粉红花植株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多种表现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若一浅红花植株与一红花植株杂交,其后代一定不会出现白花和紫红花植株6.一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自交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21,则可能是由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31,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21,则可能是由隐性个体有50%死亡造成的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441,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造成的7.牛群中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该常染色体上还带有致死基因(致死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的影响)。根据下表杂交试验及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实验一有角()×无角()F1雌有角:无角=1:1雄有角:无角=1:1实验二F1有角()×无角()F2雌有角:无角=3:1雄有角:无角=2 :1A.致死基因的表达受雄性激素的影响B.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C.致死基因与A在一条染色体上D.用多对F2中有角()和无角()杂交,后代有角个体与无角个体比例为1:18.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B.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通过对圆粒杂合子豌豆进行花药离体培养,也可证明分离定律9.如图表示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操作中不规范或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袋中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产生的配子B.甲、乙两袋中小球的数量一定要相同C.该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每次抓完小球记录后需将小球放回原袋10.某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后代出现AA:Aa:aa=4:4:1,原因可能是( )A.有50%的花粉死亡 B.隐性个体有50%死亡C.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 D.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11.人类的ABO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所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关于ABO血型的基因型共有6种B.AB血型的存在体现了基因的共显性C.A血型的女子和B血型的男子结婚,其后代不可能是O血型D.A、B基因分别决定红细胞上A抗原、B抗原的存在12.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请分析回答:(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2)从实验 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3)实验二的黄色子叶个体戊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4)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个体与绿色子叶个体的数量比为11,其原因是黄色子叶个体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 。(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个体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个体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13.某种自花传粉的豆科植物,同一植株能开很多花,不同品种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有紫色也有白色。现用该豆科植物的甲、乙、丙三个品种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组别亲本的处理方法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紫色子叶白色子叶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409粒0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0405粒实验三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396粒0实验四将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297粒101粒分析回答:(1)在该植物种子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隐性性状是 。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2)实验三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_。(3)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粒。(4)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_。(5)实验三中套袋的作用是_。(6)上述四组实验中,能体现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_(实验一 二 三 四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为相对性状,玉米的甜和非甜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A正确。B.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自然状态下,玉米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说明甜玉米自交和接受非甜的花粉都结非甜籽粒,而非甜自交和接受甜玉米的花粉都结非甜籽粒,说明非甜为显性性状,甜为隐性状,故B正确。C.非甜是显性性状,非甜植株上既有纯合籽粒又有杂合子,基因型不同,故C错误。D.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豌豆是两性花,玉米作杂交可以省去去雄的步骤,豌豆自花传粉容易,故D正确。2.答案:A解析:A、由以上分析可知,红花为显性性状,A正确;B、红花的基因型为RR,B错误;C、红花与红花的基因型相同,都是Rr,C错误;D、白花的基因型为rr,D错误。故选A。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由题可知,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是不完全显性,即红花AA、粉红花Aa、白花aa。由于F2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所以F1基因型为Aa,亲本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A正确;花色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没有基因重组现象,B错误;控制花色的等位基因是不完全显性,所以红花、粉红花、白花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aa,C正确;F2中白花aa与粉红花Aa杂交,F3中出现白花aa与粉红花Aa两种花色,D正确。4.答案:B解析:解析在数量上,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但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之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之比为11。5.答案:D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三个复等位基因之间不是共显性关系,A错误;B、F1粉红花(AA2)植株进行自交,其后代会出现白色、粉红色和紫红色,不会出现浅红色植株,B错误;C、基因重组至少要涉及两对等位基因,而题中只有三个复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D、若一浅红花植株(AA1)与一红花植株(A1A1)杂交,其后代会出现浅红花植株和红花植株,一定不会出现白花和紫红花植株,D正确。故选:D。6.答案:C解析:一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自交时,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理论上应该是AAAaaa=121。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21,后代中没有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可能是由显性纯合子死亡造成的,A正确;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31,说明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分别有1/4和1/2死亡,则可能是由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造成的,B正确;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221,则可能是由杂合子和隐性个体都有50%死亡造成的,C错误;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则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中Aa=2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441,D正确。7.答案:B解析:由F2中雌性个体有角:无角=3:1、雄性个体有角:无角=2:1可知,致死基因影响的是雄性个体,其表达受雄性激素的影响,A项正确;牛的有角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由F2中雄性个体有角:无角=2:1可知,致死基因与A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A个体死亡,致死基因为隐性基因,其等位基因与a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B项错误、C项正确;F2中雄性有角个体的基因型是Aa,雌性无角个体的基因型是aa。用多对F2中有角()个体和无角()个体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Aa:aa=1=1(参考实验一),后代有角个体与无角个体比例为1:1,D项正确。8.答案:C解析:孟德尔提出假说时生物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中染色体的变化,他提出的假说时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设想,A错误。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受一对等位基因决定,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所以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 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分离的结果,B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使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结籽,无法观察籽粒的性状,D错误。9.答案:B解析:甲、乙两袋中的小球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产生的雌雄配子,A正确;甲、乙两袋中的小球数量不相同也可,只要保证每袋中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即可,B错误;分别从甲、乙两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了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每次抓取小球记录后,需将小球放回原袋,否则两袋中两种“配子”的比例将不再是1:1,D正确。10.答案:D解析:A.若有50%的花粉死亡,则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1: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仍为A:a=1:1,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与实际比例不符,故A错误;B.若隐性个体有50%死亡,则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2:4:1,与实际比例不符,故故B错误;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有50%死亡,则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 : a=1:1 ,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2:1,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2:3:1,与实际比例不符,故C错误;D.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死亡,则产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2:1,雄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2:1,因此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4:4:1,与实际比例相符,故D正确。11.答案:C解析:关于ABO血型的基因型有AA、Ai、BB、Bi、AB、ii,共6种,A正确。A与B这两个基因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两者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表现为共显性,B正确。若A血型女子的基因型为Ai,B血型男子的基因型为Bi,他们的孩子可能是O血型(ii),C错误。A、B基因分别决定红细胞上A抗原、B抗原的存在,D正确。12.答案:(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任意一点即可)(2)二 黄色子叶(3)1/3(4)Yy=11(5)3/5解析:(1)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有: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等。(2)实验二中亲本全是黄色子叶,F1中出现了绿色子叶,可知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绿色子叶是隐性性状。(3)根据实验二中亲子代性状可知亲本黄色子叶植株是杂合子,则F1黄色子叶个体戊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占1/3。(4)实验一中亲本黄色子叶植株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是Yy,其产生的配子有Y和y两种,比例为11,与绿色子叶植株杂交,则F1中黄色子叶植株与绿色子叶植株的数量比为11。(5)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个体丙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实验二中黄色子叶个体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1/3)或Yy(2/3),杂交后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YY的个体占1/3×1/2+2/3×1/4=1/3,遗传因子组成为Yy的个体占1/3×1/2+2/3×1/2=1/2,所以子代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3/5。13.答案:(1)紫色 白色 AA Aa (2)0 (3)198 (4)1:1 (5)防止外来花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实验四 解析:(1)根据实验三可判断:子叶的紫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紫色如果用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则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丙植株的基因型为Aa(2)实验三是AA与aa杂交,后代都是Aa,因此所结的紫色子叶种子中,能稳定遗传的种子占0(3)实验四所结的297粒紫色子叶种子中,AA:Aa=1:2,所以杂合子的理论值为297×2/3=198粒(4)若将丙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即Aa×aa,则预期的实验结果为紫色子叶种子:白色子叶种子=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