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
资源ID:71065055
资源大小:64.6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观察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银白色变暗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B 出现液滴是因为NaOH具有吸湿性C 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D 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是NaOH2.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配制100 g 10%的CuSO4溶液,称取10 g CuSO4晶体溶于90 g水中称量NaOH固体时动作太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0.2 g配制完成后装入的试剂瓶中有水A 只有B 只有C 只有D 3.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 溶液的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 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D 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4.同温同压下,收集两瓶相同体积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质量比11B 原子数比11C 分子数比11D 密度比115.2005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多人伤亡。下列处理方法和过程合理的是()A 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等待营救B 人群顺风逃跑C 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大量碱性溶液D 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OH处理过的口罩6.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A 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B 0.5 mo 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C 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D 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7.在实验室中,新制氯水最好保存在( )A 橡胶塞无色试剂瓶B 橡胶塞棕色试剂瓶C 玻璃塞无色试剂瓶D 玻璃塞棕色试剂瓶8.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过量Na2O2粉末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并振荡,溶液变为蓝色,且有气泡产生B 将过量Na2O2粉末加入FeCl3溶液中并振荡,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且有气泡产生C Na2O2不如Na2O稳定D 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发生的反应为2CO22Na2O2=2Na2CO3O29.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 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润洗B 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 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 用敞口容器称量碳酸钠且时间过长10.等物质的量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溶于盛装相同体积的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在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Fe3、Mg2、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211B 421C 111D 1211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描述或应用中,正确的是()A 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B 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 gC 铁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等于23/(6.02×1023) g12.若以w1和w2分别表示浓度为amol·L1和b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已知2a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氨水密度小于水)()A 2w1w2Bw12w2C 2w1<w2Dw1<w2<2w113.将100 mL 3 mol·L1的盐酸逐滴加入到100 mL 2 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A 6.72 LB 3.36 LC 4.48 LD 2.24 L1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1 mol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 0.2NA个硫酸分子与0.2 mol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C 1 mol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5NA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氖分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5.在下列膨松剂中,属于复合膨松剂的是()A 泡打粉B 碳酸钠C 碳酸氢钠D 碳酸氢铵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1)只根据图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是_。(2)图、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用实验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填化学式)。17.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 “d”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填“a”“b”“c”或“d”)。(2)c过程中的现象是_,b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3)久置的氯水变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4) e过程中的现象是_,化学方程式为_。(5)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缓缓滴入预先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当滴到一定量时红色完全退去。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a是_;b是_;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退去的原因是a还是b。_。18.下面是某同学研究过氧化钠性质过程中的片段。请你帮助他完成部分实验并补全活动记录。步骤: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_色,_态。步骤:类比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有氢氧化钠生成。步骤:取一只小烧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现象: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烫手,得出的结论是_;现象:_;原因是有碱生成,得出的结论是生成的碱是_;现象:有大量的气泡产生,验证该气体的方法是_(填写操作、现象、结论);现象步骤:写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两反应的共同点是_。在上述过程中,他用到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有_。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取100 mL 0.3 mol/L和300 mL 0.25 mol/L的硫酸注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20.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 L溶于水形成100 mL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_。(2)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3)取反应后的溶液10 mL,其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溶液中Fe2和Cl的质量比为_。21.在、处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下列括号内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盐酸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量:36.5 密度:1.2 g·mL3 HCl质量分数:36.5%)(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填字母)。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Cl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的稀盐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配制稀盐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写仪器名称);该仪器上标有以下五项中的_(填字母)。A温度B浓度C容量 D压强E刻度线该学生需要量取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大”、填B表示“偏小”、填C表示“无影响”)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b量筒量取浓盐酸后又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4)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0.4 mol·L1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0.4 g氢氧化钠的溶液,则该同学需取_mL盐酸。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 g 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比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 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23.从1 L 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100 mL。(1)取出的100 mL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2)若将取出的100 mL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至500 m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24.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500 mL。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填字母),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2)配制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_。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3)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后用于_。(4)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不宜贮存溶液;不能用来加热;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其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 B.仅C.仅 D.仅(5)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 g。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生成了氧化钠,失去金属光泽,银白色变暗,A项错误;过程生成NaOH,NaOH具有吸湿性,在空气中潮解形成NaOH溶液,B项正确;过程中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和H2O,最后应得到的白色固体是Na2CO3,C、D项错误。2.【答案】D【解析】均会使溶质质量减小,相当于稀释了溶液,浓度减小。3.【答案】C【解析】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消耗水,溶液有NaOH晶体析出,反应后仍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则A、B、D项错误,由于溶剂的质量减少,则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C项正确。4.【答案】C【解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其物质的量和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原子个数不相等(甲烷为五原子分子,二氧化碳为三原子分子),摩尔质量不同,质量不相等,密度不同。5.【答案】C【解析】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氯气会聚结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人群在地势较低的地方,更容易中毒,A项错误;顺风逃生人吸收的氯气更多,所以逃生应逆风逃跑,B项错误;氯气能够与碱性物质反应,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大量碱性溶液能够吸收氯气,C项正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容易造成皮肤腐蚀,D项错误。6.【答案】A【解析】32g氧气是1 mol,1 mol氧气中含有2 mol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数为2NA;1个水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所以0. 5mol水分子中含有1.5mol原子,含有的原子个数为1.5NA;1molH2O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NA;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就是0.5mol。7.【答案】D【解析】次氯酸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新制氯水应保存在玻璃塞棕色试剂瓶。8.【答案】B【解析】A项,现象应为先变蓝色后退色,错误;C项,2Na2OO2=2Na2O2,Na2O2比Na2O稳定,错误;D项,Na2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NaOH易潮解变为白色粘稠物,错误。9.【答案】A【解析】A项,润洗过程中增加了碳酸钠的量,使浓度偏高,正确;B项,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浓度偏低,错误;C项,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结果是加水多,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浓度偏低,错误;D项,用敞口容器称量碳酸钠且时间过长,吸收空气中的水,结果偏低,错误。10.【答案】A【解析】等物质的量的Fe2O3、CuO、MgO,n(Fe3)n(Cu2)n(Mg2)211,题中稀硫酸体积相同且均过量,根据c(B)n(B)V,浓度之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A对。11.【答案】D【解析】1 mol OH的质量为m(OH)n(OH)·M(OH)1 mol×17 g·mol117 g ,A项错;摩尔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g·mol1,B项错;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而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所以两者不能构建等式关系,C项错;1 mol Na的质量为23 g,故一个钠原子的质量约为g,D项正确。12.【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bmol·L1的浓度为amol·L1的2倍,取相同体积的两种溶液,bmol·L1所对应的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和质量为amol·L1溶液中溶质的2倍,而bmol·L1的溶液浓度大,密度较小,溶液质量比amol·L1溶液的质量小,故质量分数比amol·L1溶液的2倍还要大,即:w2>2w1。13.【答案】D【解析】有关反应方程式:HClNa2CO3=NaHCO3NaCl,HClNaHCO3= NaClH2OCO2。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0.1 L×3 mol·L10.1 L×2 mol·L10.1 mol,二氧化碳的体积0.1 mol×22.4 L·mol12.24 L。14.【答案】B【解析】计算相关粒子的物质的量:钠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0.1 mol×10.1 mol;硫酸与磷酸分子中都有4个氧原子,它们的物质的量相同,含有的氧原子数相同;氧气和臭氧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二者的比例不同,含有的氧原子数不同;氧分子(O2)与氖分子(Ne)的物质的量相同,二者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5.【答案】A【解析】泡打粉是由碱性物质、酸式盐和填充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化学复合膨松剂。16.【答案】(1)无论是Na2CO3还是NaHCO3均可以与盐酸反应产生CO2,两者的反应现象相同,故达不到鉴别目的(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CaCO3H2O(3)NaHCO3【解析】(1)NaHCO3、Na2CO3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不能达到目的。(2)、都是利用NaHCO3的不稳定性进行鉴别。(3)试管B中装入碳酸氢钠,试管A中装入碳酸钠,这样直接加热的碳酸钠温度高,不分解,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间接加热的碳酸氢钠分解,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了碳酸氢钠很不稳定。17.【答案】(1)d(2)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2HCl=2NaClCO2H2O(3)稀盐酸2HClO2HClO2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在阴凉处(4)氯水的浅黄绿色消失2NaOHCl2=NaClNaClOH2O(5)氯水中的HClO将红色漂白氯水与NaOH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入NaOH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为原因b,若不出现红色则为原因a【解析】氯水中有多种成分,故兼有多种成分的性质。(1)氯水中含HClO分子,能漂白石蕊溶液。(2)氯水中含有Cl,遇Ag产生白色沉淀;氯水中含有H,遇CO能产生CO2。(3)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2O、HClO,2HClO2HClO2,久置氯水为稀盐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氯水应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在阴凉处。(4)氯水中含有Cl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5)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滴加氯水时,溶液红色消失有两种可能,一是氯水中的HClO将红色漂白,二是氯水与NaOH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可见验证原理只需证明溶液中是否还存在酚酞,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入NaOH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为原因b,若不出现红色则为原因a。18.【答案】步骤:淡黄固步骤:反应放热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或NaOH)用一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小烧杯中,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步骤: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都生成NaOH(或都放热)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解析】结合学过的知识,可得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用手接触烧杯壁烫手,说明反应放热;由于生成的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二者均生成了氢氧化钠;该实验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19.【答案】0.42【解析】令混合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则:100 mL×0.3 mol·L1300 mL×0.25 mol·L1500 mL×a,解得:a0.21 mol/L,混合稀释后溶液中c(H)2c(H2SO4)2×0.21 mol/L0.42 mol/L。20.【答案】(1)5.6 g(2)2.24 L(3)1 mol·L15671【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关系,找出各物质的不同物理量的关系,求算铁的质量和H2的体积,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各粒子的守恒关系和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求出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和Fe2、Cl的质量比。Fe 2HCl=FeCl2H256 g 2×22.4 L1 mol22.4 Lm(Fe) 4.48 Lc(FeCl2)×0.1 LV(H2)(1)m(Fe)5.6 g(2)V(H2)2.24 L(3)反应后,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c(FeCl2)1 mol·L1取10 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为1 mol·L1。根据粒子守恒关系,n(Fe2)2n(Cl)故Fe2与Cl的质量比为:56(2×35.5)5671。21.【答案】2NA或1.204×1024120 g28【解析】1 mol CO(NH2)2含有4 mol H、1 mol O,故2 mol CO(NH2)2含有8 mol H、2 mol O;分子数Nn×NA2NA2×6.02×10231.204×1024;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故其质量mn×M2 mol×60 g·mol1120 g。22.【答案】(1)12 mol·L1(2)BD(3)500 mL 容量瓶ACE 16.7BA(4)25C【解析】(1)由c1000M1000×1.2×36.5%36.5mol·L112 mol·L1。(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溶液的浓度;溶液的密度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3)注意利用c(浓)·V(浓)c(稀)·V(稀)计算,并注意计数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4)体积偏小,说明盐酸的浓度偏大,俯视刻度线浓度偏大。23.【答案】(1)1 mol·L14 g(2)0.2 mol·L1【解析】(1)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0.1 L×1 mol·L1×40 g·mol14 g。(2)由c(浓)·V(浓)c(稀)·V(稀)可知,c(稀)c(浓)·V(浓)V(稀)100mL×1mol·L-1500mL0.2 mol·L1。24.【答案】(1)bd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BCAFED (3)搅拌引流(4)A(5)2.0【解析】(1)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500 mL,配制过程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则不需要的是分液漏斗和漏斗。(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一般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和摇匀等。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FED。(3)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溶解时起搅拌作用,转移时起引流作用。(4)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正确;容量瓶不宜贮存溶液,正确;容量瓶不能用来加热,正确;容量瓶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正确。(5)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0.5 L×0.1 mol·L1×40 g·mol12.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