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备考物质结构专题集训元素周期律(二).docx
元素周期律(二)1.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AlB.C.D.2.科学家发现 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等,它们互称为( )A.同系物B.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D.同位素3.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ZWA.元素W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B.元素Y的氢化物水溶液呈酸性C.元素X、Z的各种氯化物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元素X与氢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有多种4.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球棍模型:B.的电子式:C.乙醇的分子式:D.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核素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反应:6.短周期元素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同主族,并且原子序数之和为20。Y原子的质子数为Z原子的质子数的一半,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2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发生反应B.原子半径:Z>W>Y>X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与足量W的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气体7.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电解YW饱和溶液冶炼金属 B.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D.Y、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溶解金属8.太阳能光电池由于具有充电快、寿命长等特点,适于很多特殊环境和场合,现已得到广泛应用。氮化稼(GaN)光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系统中只存在两种能量转化B.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H+从右池移向左池D.常温下,当装置中有l mol 生成时,GaN电极有44.8L 生成(不考虑的溶解性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n是Y元素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p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与s均为酸性氧化物B.Z的含氧酸是一种强酸C.X、Y分别与W形成10 的微粒能反应生成一种气体D.原子半径:W<Y<X10.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的氧化锆()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熔融电解质中,移向负极B.电池的总反应是:C.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D.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11.A、B、C、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増大,质子数之和为40。B、C同周期, A、D同主族, 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和, 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2)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3)废印刷电路版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現改用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若与可形成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溶液,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氧化产物不污染环境)12.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A与C、 B与D同主族, C的离子和B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呈碱性, E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可用于漂白和消毒,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最差的是_;(2) 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为_;(3) 由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为_,其中存在化学键的类型为_。(4)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单质E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3.有A、B、C、D、E五种微粒。已知:当A微粒失去3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当B微粒得到1个电子后其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微粒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为12;D微粒有18个电子,当失去2个电子后显电中性;E微粒不带电,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请回答:(1)写出这五种微粒的符号:A_,B_,C_,D_,E_。(2)B微粒的结构示意图_,D微粒的结构示意图_。(3)A的单质与E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4.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试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C、F、G的化学式:A_,C_,F_,G_。(2)检验D中阳离子的方法_。(3)保存C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固体A_。(4)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CD:_,由E转化为F的现象是 _。15.按要求填空:(一)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取2 mL 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可将氧化。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L 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二)、工业上用某矿渣(含有)提取铜的操作流程如下(金属单质E可由滤液C制取):已知:。(3)固体混合物B的成分是_。(4)滤液A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填离子符号),生成该离子与Fe元素的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5)向滤液C中通入足量气体,除了,主要的离子方程式有_。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 Al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A不选;B. 与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故B选;C. 为酸式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故C不选;D. 氢氧化铝为两性物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D不选;2.答案:C解析:根据由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称为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完全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等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同素异形体,故选:C;3.答案:D解析:A. W为Cl,位于第三周期第A族,故A错误;B. Y为N,氢化物为氨气,水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C. X、Z的各种氯化物分子分别为中,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D. 元素X与氢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有乙炔、苯等多种,故D正确;4.答案:D解析:A. 用小球和小棍表示的模型为球棍模型,故乙烯的球棍模型为,故A错误;B.为共价化合物,S原子与H原子之间均以共价键结合,故其电子式为,故B错误;C.为乙醇的结构简式,乙醇的分子式为,故C错误;D. 质量数标示在元素符号左上方,且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核素,故D正确。5.答案:B解析:A往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离子反应为,故A错误;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反应为,故B正确;C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的离子反应为,故C错误;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反应的离子反应为,故D错误;6.答案:A解析:A.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其简单气态氢化物为氨气,二者反应生成硝酸铵,故A正确;B. 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为Z>W>X>Y,故B错误;C. 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故C错误;D.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为甲烷,足量W的单质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中只有HCl、一氯甲烷为气体,故D错误;7.答案:D解析:Z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Z是Al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X、Y、W分别是F、Na、Cl元素。A、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钠,错误;B、F的非金属性强于Cl的非金属性,所以HF更稳定,错误;C、与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的滤纸半径小,所以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错误;D、金属Al既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又可以与高氯酸反应,正确,答案选D。8.答案:B解析:A. 由氮化镓(GaN)光电池的工作原理装置图可知,该装置系统中存在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能又转变为热能、光能等,故A错误;B. 右池Cu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电极反应式为,故B正确;C.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离子交换膜为质子交换膜,H+从负极左池移向正极右池,故C错误;D. 未知名标准状态,无法计算氧气体积,故D错误;9.答案:C解析:C. X、Y分别与W形成10 的微粒、可以反应生成,故C正确;10.答案:D解析:A.原电池工作时内电路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故A正确;B.燃料电池均为可燃物和氧气反应生成无污染的产物,则该电池的总反应为,故B正确;C.通入丁烷的电极是负极,负极上丁烷失电子结合氧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应式为:,故C正确;D.通入空气的电极是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生成氧离子,其电极反应式为,故D错误。11.答案:(1)第二周期第VA族(2) (3)(4)12.答案:(1)(2)(3);离子键、共价键(4)第三周期A族;13.答案:(1)Al;Cl;H(2);(3)14.答案:(1)Fe;(2)取D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含(3)防止被氧化(4);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5.答案:(1)(2)隔离空气(或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3)和Cu(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