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限时训练卷(一)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
-
资源ID:71065289
资源大小:91.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期末复习限时训练卷(一)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
试 室班 级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座号20202021学年八(下)语文期末限时训练(一)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一、语言知识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6分)A.归省(xn) 两颊(xiá) 挑衅(xìn) 恬静(tián)B.纨绔(wán) 蕴藻(zo) 脑畔(pàn) 闭塞(si)C.分量(fèn) 冗杂(rn) 撺掇(cun) 踱步(duó)D.怅惘(chàng) 静穆(mù) 蓦然(mù) 斡旋(wò)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6分)A、侗戏,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侗族居住地区的戏曲剧种。B、学菜谱太难了,便决定放弃,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如法炮制了一个菜铁板鲈鱼。C、这个人的出现吓了他们一跳,于是锤声戛然而止,钳中夹着的铁块也失落在地。D、家乡的风土人情让我们心往神驰;祖国的名胜古迹让我们叹为观止。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6分)A为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B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不只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态度。C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D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短篇小说。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D.灯笼是萧乾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6分)中国的民族乐器,浩瀚如烟海,灿烂如繁星,数不胜数。筝是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雁柱、出音孔构成的。你是不是对古筝有了更深的了解呢?赶紧也来探索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吧!古筝音乐含蓄柔美,韵味无穷,时而浑厚深沉,时而优雅抒情,时而慷慨急促。古筝被称为“民族乐器之王”,是我国最古老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A. B. C. 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36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12分) 浣溪沙欧阳修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 A.“奈何春”三个字是全词的词眼,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惆怅之情。 B.首句写游客们驾车驶过那有朱红栏杆的桥梁,来到西湖游赏春光,营造出一种嘈杂的气氛。C.“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描写了春物留人,人亦恋春的情景。D.末句里的“日斜归去”四字,说明西湖景色美好,让人流连。7.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分)A.作者把握了云天阳光、花鸟游丝所蕴含的美的特质,并注入自己心灵喜不自禁的情感,创造出幽美的诗情画意。B.“溶溶春水浸春云”一句里的“浸”字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通过这种“真实感”暗中透露出湖水的清澈程度。C.“碧琉璃滑净无尘”,用琉璃的光洁平滑来比喻西湖的水面,表现了湖面泛舟时轻快、畅适的心情,形象而有诗意。D.游丝本无情,欧阳修却说游丝“萦醉客”,这既有游人赏春纵饮,也有游人被美景吸引之意。(二)古诗文积累。(24分)8.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3分)(1) ,徙倚欲何依。(2)晴川历历汉阳树, 。(3)征蓬出汉塞, 。(4)攀条折其荣, 。(5) ,志在千里。(6) ?松柏有本性。(7)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8) ,望峰息心。三、阅读理解(共34分)后父的老刘亮程(1)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已经老了,我们一家养着奶奶的老,给她送终。奶奶去世后,轮到母亲老了,但她不敢老,她要拉扯一堆未成年的孩子。现在我五十多岁,先父、后父都已经不在,剩下母亲,她老成奶奶的样子了,我们养她的老,也在随着母亲一起老。因为有她在,我不敢也没有资格说自己老。老是长辈享有的,我年纪再大,也是儿子。真正到了前面光秃秃的没了父母,我成了后一辈人的挡风墙,那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老了。(2)但老终究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3)记得有一年,我陪母亲回甘肃酒泉老家,在村里看望一个叔叔,院门锁着,家里人下地干活去了。等到大中午,看见两个老人扛农具走来,远看着一样老,都白了头,一脸皱纹。走近了,经介绍才知道,是叔叔和他的父亲,一个六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活成一对老兄弟,还在一起干农活。 (4)我父亲没有和我一起活老。(5)我8岁时父亲去世,感觉自己突然成了大人。13岁时,母亲再嫁,我们有了后父,觉得自己又成了孩子。后父的父母走得早,他的前面光秃秃的,就他一个人,后面也光秃秃的,无儿无女。我们成了他的养儿女,他成了我们的养父。(6)我18岁时,有一天,后父把我和大哥叫在一起,郑重地给我们交代一件事。后父说,我已经50岁的人了,你们两个儿子,该操心给我备一个老房(棺材)了。这个事都是当儿子要做的。说后面的张家,儿子早几年就给父亲备好了老房。(7)备老房的事,在村里很常见,到一户人家院子,会常看见一口棺材摆在草棚下,没上漆,木头的色,知道是给家里老人备的,或是家里老人让儿子给自己备的。棺材有时装粮食、饲料,或盛放种子,顶板一盖,老鼠进不去。(8)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也会藏进老房里,头顶的板一盖,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外面的声音瞬间远了,待到听不见一丝声响时,恐惧便来了,赶紧顶开盖板爬出来。(9)家里的老人也会躺进去,试试宽窄长短,也会睡一觉醒来。(10)其实这些老人都不老,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样子,因为送走了前面的老人,自己跟着老上了。(11)老有老样子,留胡须,背手,吃饭坐上席,大声说话。一般来说,男人五六十岁便可装老了,那时候儿女也二三十岁,能在家里挑大梁,干重活。装老的目的,一是在家里在村里塑造尊严,让人敬;二是躲清闲,有些重活累活,动动嘴使唤儿女干就可以了。(12)也是我18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突然腰也疼了,腿也困了,有时候抽烟呛着,故意多咳嗽两声。去年秋天还能背动的一麻袋麦子,今年突然就不背了,让我和大哥背。其实我们两个的劲加起来,也没他大。(13) 我后父打定主意,要盘腿坐在炕上,享一个老人的福了。(14)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大哥外出开拖拉机,我外出上学,留在家里的三弟四弟都没成人,指望不上,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50岁的年龄,重活累活都又亲手干了。(15)后父吩咐我们备的老房,也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做。期间我们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从沙漠边的太平渠村搬到天山半坡上的元兴宫村,过了些年又搬到县城边的城郊村,后来又搬进县城住了楼房。想想也幸亏没给后父备老房,若备 了,会一次次地带着它搬家,但终究没有一个安放它的地方。(16)后父活到84岁,走了。(17) 距他给我和大哥交代备老房那年,已经过去34年。(18)后父去世时我在乌鲁木齐,晚上12点,家人打来电话,说后父走了。我们赶紧驱车往回赶,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19)回到沙湾已是半夜,后父的遗体被安置在殡仪馆,他老人家躺在新买来的棺材里,面容祥和,嘴角略带微笑,像是笑着离开的。(20)听母亲说,半下午的时候,后父把自己的衣物全收拾起来,打了包,说要走了。(21)母亲问,你走哪去,活糊涂了。(22) 后父说要回家,马车都来了,接他的人在路上喊呢。(23)后父在生产队时赶过马车。在临终前的时光里,他看见来接他的马车,要把他接回到村里。(24)可是,我们没有让一辆马车把他接回村里。我们把他葬在了县城边的公墓。(25)但我知道,他的魂,一定被那辆马车接走,回到了故乡。我们在县城的殡仪馆为他操持的这一场葬礼,已经跟他没有关系。公墓里那个写有他名字和生卒日期的墓碑跟他没有关系。在离县城70公里的老沙湾太平渠村,他家荒寂多年的祖坟上,他几十年前送走的老母亲的坟墓旁,一定有了一串轻微的脚步声,一个儿子回到了那里。 (选自散文选刊2019年第8期)9.文章叙述了后父哪几件事情?根据内容,简要概括。(8分)_ _10.朴实的话语蕴含着深情,试赏析下列加点词语。(8分)后父只好忘掉自己已经50岁的年龄,重活累活都又亲手干了。_ _ _ 11.知道后父去世消息后,我们赶紧驱车往回赶。文中第18段写道:“那晚漫天大雪,路上少有车轮,天地之间,雪花飘满。”这一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6分) 12.题目是“后父的老”,为什么除了写后父的老,还写了那么多人的“老”?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12分) 参考答案1C 【解析】A项,“颊”应读“jiá”。B项,“塞”是多音字,此处应读“sè”。D项,“蓦”应读“mò”。2B【解析】“如法炮制”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显然鱼是按自己的想法做成的没有现成的样子,用该成语不准确。3B【解析】A中说法不合事理,应删去“不”;C中成分残缺,应是“增强意识”;D中不合逻辑,应是“了解并保护”。4D【解析】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5.D6.B【解析】首句“湖上朱桥响画轮”,写带有彩绘的豪华马车经过朱红色的桥,车轮的响声在湖上响起,营造出一种喧腾热闹的气氛。所以“嘈杂的气氛”是不准确的。7.A【解析】这首词的结尾用“奈何春”三个字表达了作者郁积于心的惆怅之情,表现了作者由欢快到悲凉两极转换的心理状态,词人的情感并非“喜不自禁”。8.(1)东皋薄暮望(2)芳草萋萋鹦鹉洲(3)归雁入胡天(4)将以遗所思(5)老骥伏枥(6)岂不罹凝寒(7)沉鳞竞跃(8)鸢飞戾天者9.后父在我18岁时,郑重交代我和哥哥为其备老房;也是在我18岁那年,后父开始装老,准备享一个老人的福了;想装老的后父因为家里没有成人,又亲手干重活累活;后父临终时,心态安详,幻想坐着来接他的马车,回到老村。(评分细则:一点2分,共8分)10.“只好”“又”写出逐渐老去的后父万般无奈之下又承担起了我们这个家庭的重担,写出了父亲的朴实、勤劳,表达了我对后父的感激和歉疚。(评分细则:联系文本解读人物4分,答出情感4分)11.漫天大雪飘飞,寂静无声,渲染了当时压抑凄凉的氛围;烘托出我们内心着急,悲痛的情感。(评分细则:氛围和情感各3分,共6分。)12.作者写给奶奶养老,其实是为了告诉读者:后父是需要我们养老的。写母亲的不敢老,是为了和后父的不敢老形成一种内在联系。而写叔叔和父亲的老和母亲的老,都是写后父到了年龄大时也不得不去劳作,不敢装老,不敢老。所以,这些老人的老,都是对后父的老的一种映衬(衬托、对照、类比等),更能突出后父最朴实、最本质、最勤劳的形象。另外,这样写在后父的身上寄托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让文章走向深刻,让文章的内涵更深广。(评分标准:结合文章内容4分,突出父亲的形象4分,深化4分,共12分,意近即可。)3学 号姓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