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考点2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基础题热身练.doc

    • 资源ID:71065786       资源大小:27.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点2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基础题热身练.doc

    考点2 古代中国的经济1.国语记载了齐桓公与管仲的一段对话,四民“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máng,混乱),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壄,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这反映出( )A.齐国率先打破工商食官政策B.齐国采取措施推动社会转型C.春秋时期私商出现并发展D.春秋时期贵族政治遭到破坏2.西汉之初,煮盐、冶铁及铸钱等手工业允许民间私营。汉武帝于元狩六年、元鼎四年、元封元年,分別颁布诏令,规定煮盐、冶铁及铸钱等手工业只可官营。这反映出汉武帝时( )A.手工业的生产技术高超B.经济政策适应政治需求C.私营手工业基木被消灭D.成功分解了诸侯王势力3.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据此可知( )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4.考古发现,南宋时期通往海外的海港城市已不仅仅是瓷器的集散地,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如以广州为中心的潮州窑、西村窑等,以泉州为中心的德化窑、同安窑、建阳窑等。当时沿海地区制瓷业发展已经远远超过内陆地区。材料表明此时期( )A.瓷器生产的市场依赖性增强B.瓷器是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C.北方制瓷业受战乱影响衰退D.朝贡贸易处于繁荣上升时期5.宋代,官府用预付款收购茶叶、食盐、麻、绸、绢等物品,预付定金开始兴起,并在民间商品交易行为中司空见惯。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各种交引、便钱、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票据。这说明宋代( )A.信用赊卖成为普遍现象B.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货币贸易逐渐成为主流D.商业信用行为发展迅速6.据东京梦华录载,宋代茶坊酒肆已经遍布开封城的大街小巷,这类酒店往往“绣旌相招,掩翳天日”,勾栏瓦肆消费异常丰富:有小唱、嘌唱、般杂剧、傀儡、讲史、小说、影戏、散乐、诸宫调、商谜、杂班、弄虫蚁、合声、说诨话、叫果子等等。同时出现大量以女性命名的著名店铺如曹婆肉饼、宋五嫂鱼羹、王妈妈茶肆、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等。从材料可知( )A.商业发展推动了北宋社会转型B.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C.北宋城市的管理机构十分完备D.北宋男尊女卑的观念已被社会摒弃7.宋会要辑稿载,宋初出口商品就有“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等数十种。其后日渐增多,至南宋达二百种上下,大致分为纺织品、陶瓷品、日用品等几大类,此外还有稻米和副食品如茶叶、糖、酒和干鲜水果等。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南宋时( )A.海外贸易兴盛的物质基础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C.手工业制造能力十分强大D.南重北轻的经济格局确立8.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这一变化反映了( )A.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C.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9.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10.明太祖下诏:“临濠朕故乡也,田多未辟,土有遗利,宜令五郡民无田者往开垦。就以所种为己业,给赀粮、牛种,复三年。又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有余力者,不限顷亩”。明初政府的上述措施( )A.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B.导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D.推动了经济区域化分工11.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B.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奴隶制生产关系12.明朝实行“开中制”(开中,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山西有幸成为“试点之区”,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晋商发展势头迅猛。这反映出晋商( )A.经营的商品范围较为狭窄B.借助国家政策调整的契机而勃兴C.崛起得益于巨大的市场需求D.在长途贩运贸易中起到引领作用13.宋代商业经济空前繁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发生商业革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业发展中出现的近代经济因素。(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因素没有使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主要原因。14.在农业社会,农村市场既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缯”者、“贩盐”者、“屠狗”者、卖“薪樵”者、开“酒家”者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材料二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市镇还建立了书院。摘编自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材料三 明清江南市镇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传统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从宋以来,直到明清,市镇是体制外的产物。它是政治行政体制外自行生长出来的东西,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市镇具有乡村商贸市场“中心地”的性质,衬托并支持着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摘编自王家范明清江南的“市镇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草市发展的积极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农村市场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的经济政策汉武帝时,为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富商大贾的经济实力,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命脉的控制,增加财政收入,规定煮盐、冶铁及铸钱等手工业只可官营,这反映了经济政策适应政治需求,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手工业的生产技术,A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D项相符的是“推恩令”,排除。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丝路畅通的秦汉、隋唐、元朝都是政治统一的王朝,所以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因此答案为C项;依据所学可知虽然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但并未完全消亡,A项错误;宋代重视海上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呈现繁荣景象,明清时期实行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丝路日益衰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兴衰与统治政策有关,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元朝时期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所以不能说明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D项错误。4.答案:A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预付定金、货币兑换等活动较普遍,反映了宋代商业信用行为发展迅速,故D项正确。A项只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排除;材料现象反映了宋代商业信用行为的发展情况,材料无法说明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是否在此时开始出现松动,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货币贸易逐渐成为主流,故C项错误。6.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城市消费异常丰富,市场比较繁荣,这是市民阶层崛起的结果A选项不符合史实,北宋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选项古代城市功能主要是政治功能和军事功能,属于统治中心。D选项错误,男尊女卑思想仍然存在。7.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从宋初到南宋出口商品数量和种类逐步增多,可知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提供大量商品,故选A。因没有比较,故无法得知商税是否是政府的主要财源,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南北经济实力的对比,排除D。手工业制造能力强大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排除C。8.答案:C解析:“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说明政治中心东移,“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9.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选D项。“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人口迅猛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增加,故B项错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会带来农户收益的增加,故C项错误。10.答案:A解析:由“令五郡民无田者往开垦”“以所种为己业”、“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可知,这是明太祖鼓励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去耕种荒地,这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故选A项;由于政府有“给赀粮、牛种”、“免租三年”等措施保证垦荒的农民自己能够耕种,一般不会导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排除B项;题干仅是解决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没有提到收货后的农产品如何处置的问题,排除C项;题干中仅仅是政府为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解决能够有地可种的问题,没有提到种什么,所以就没有涉及经济区域化分工问题,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机户”和“机匠”属于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故选B项。A、C两项属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D项属于奴隶社会生产关系。12.答案:B解析:“召商输粮而与之盐”是指在“开中制”下,应召商人把政府需要的粮食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借此换取贩盐专利执照。这反映出晋商利用国家实行“开中制”这一契机,获得了盐业的经营权,从而促成了自身的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开中制”对晋商的影响,并没有涉及晋商的经营范围及其在长途贩运贸易中的作用,排除A、D两项。市场需求只是晋商发展的部分因素,C项片面解读了材料。13.答案:(1)原因:生产率的提高;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贸易量的增加;(2)因素:出现“飞钱”;政府担保银行票据;专业经纪人;精通批发和零售;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3)主要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重农抑商政策;重义轻利的观念。 14.答案:(1)主要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2)作用:方便农民生活;促进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原因: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作用: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支持城市的生存与发展。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得出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根据材料一“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得出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根据材料一“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缯者、贩盐者、屠狗者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得出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根据材料一“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得出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第(2)问,根据材料二“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得出方便农民生活;根据材料二“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负贩”,得出促进农村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根据材料二“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市镇还建立了书院”,得出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第(3)问,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它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得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三“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得出促进农村社会进步;根据材料三“衬托并支持着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得出支持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考点2 古代中国的经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基础题热身练.doc)为本站会员(九****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