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同步优化.doc
-
资源ID:71066097
资源大小:59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同步优化.doc
2020-2021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同步优化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宁夏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宁夏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冬季风2比较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较附近同纬度地区,甲地年平均气温偏高B较附近同纬度地区,甲地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C乙地等温线分布密集,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复杂多样D乙地分布有南北走向的山脉,等温线大致南北向延伸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区域四天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A雾霾加剧B持续升温C大风降温D对流雨盛行4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A1月B4月C6月D8月5灌水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由于该方法可以( )A增强地面反射B削弱大气逆辐射C增加土壤肥力D提高土壤比热容 读某年10月20日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图,完成下面小题。6出现严重灰霾天气的气象条件是(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空气对流强D微风或静风7与空气清新的晴天相比,灰霾天气条件下( )A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B白天温度低,晚上温度低C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D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8从25日开始北京受到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下图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要素变化的是( )ABCD 读下列四种气候类型降水量柱状和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9对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热带季风气候C为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0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A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东岸B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C南北纬20º30º大陆的西岸D南北纬20º30º大陆的东岸 读常见天气系统(甲、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暖锋示意图B甲天气系统产生的降水发生在锋前C乙图是南半球反气旋D乙天气系统的中心气流在垂直方向下沉12下列天气现象与其成因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6、7月份的江淮梅雨甲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的台风乙C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的伏旱乙D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乙 谚语“瑞雪兆丰年”是指适时、适量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对春耕播种以及冬小麦返青都很有利。降雪是固态降水,常出现在气温低于0的地区,雪中含有丰富的氮化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瑞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A“瑞雪”覆盖可以阻挡了地面辐射,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B“瑞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C冬季“瑞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D.“瑞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14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雪后寒”的成因积雪融化放热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新雪对大气辐射的反射率大ABCD15下图表示地球上的三圈环流。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为中纬西风带,为东北信风带B以上升气流为主,其中气流为热力因素,气流为动力因素C一般情况下,控制的地区降水少,控制的地区降水多D为亚洲高压,是亚洲低压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读图3,说出A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出形成甲区域地表形态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3)说出与开普敦相比,德班的降水特征,并分析成因。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是天气预报的难点。冰雹发生除特定的天气条件外还与地形的复杂程度有关。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冰雹是该区发生频率较高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以5月冰雹日数最多,且冰雹粒径以小雹(直径小于5毫米)为主。冰雹粒径与水汽含量、积雨云层厚度有关。如图是冰雹形成示意图。(1)据图中信息,概括冰雹的形成条件。(2)简析川西高原冰雹以小冰雹为主的原因。(3)解释川西高原冰雹5月多发的原因。(4)说明冰雹始终是天气预报难点的理由。18下图表示干洁空气的组成和比例。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B所表示的分别是_、_。(2)其中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的是_,促进绿色植物生长的是_。(3)大气中除干洁空气外,还有水汽和杂质,它们是_的必要条件。参考答案1C2D3C4B5D6D7C8A9A10B11D12C13A14C15B16(1)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起伏较大等(2)向斜外力堆积;地壳水平运动(挤压);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3)与开普敦相比,德班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10月一次年3月,降水相对集中的时段与开普敦相反等原因:德班沿岸地区有暖流经过,有增湿作用;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湿润水汽,增加降水等17(1)大气中水汽充足;大气垂直温差大,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大气不稳定,且积雨云中上部温度低至020。(2)内陆高原,水汽含量较少,难以聚集成较大冰粒;川西高原海拔高,近地面气温低,大气上升气流较弱,冰雹在生长区往返次数少。(3)5月,中低纬升温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大气不稳定;川西高原地形复杂,加剧大气的不稳定性;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白天地面增温快,对流旺盛;积雨云0层高度偏低,上升气流降温快易凝固形成冰雹;近地面气温偏低,当冰雹形成后,在下降过程中不容易形成雨滴或消失。(4)冰雹时间分布上具有突发性强、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的特点;空间分布上具有影响范围小、离散性强(大多数冰雹降落点呈点状分布)的特点;复杂地貌所产生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可能触发冰雹,增加预报难度。18氮气 氧气 臭氧 二氧化碳 成云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