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名师课堂:考场议论文写作指导(附:即学即练).docx
高考作文名师课堂:考场议论文写作指导(附:即学即练)高考议论文,特别是时评写作与提分的一些策略技巧。(一)高考时评写作1.高考作文的时代主题时评是“时事评论”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某一事件、新出现的某种现象以及说法进行分析评说,来明辨是非,表明立场,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为目的的一种写作文体。时评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要求写作者对社会问题或现象观察敏锐,认识深刻,立意新颖,表达生动。近年来的高考作文越来越联系社会现实,出现了诸多时评类作文试题。如:2014年北京卷作文试题之一:“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父亲总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女儿迫于无奈举报了父亲,虽然作文试题要求针对此事以书信方式写作,但也要求“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2016年浙江卷明确了论述文体,要求考生紧密联系当下生活热点,以“虚拟与现实”为话题,深入思考,阐述观点。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反映时代主题、传递价值观念、考查思维能力的时评类作文,契合了教育改革的方向,2017年全国九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三套的作文是时评类的。如: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试题中出现了国家热点倡议“一带一路”、大众娱乐活动“广场舞”、当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关键词,让人耳目一新。2017年江苏卷作文题由“生活中离不开车”切入,并从车的“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帮助考生展开丰富联想,积极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2017年山东卷作文题取材于真实的新闻,材料涉及的书店24小时经营模式、夜读、书店中的流浪者与拾荒者等都是考生可以有所感悟、可以发挥的话题。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中,全国新课标卷、卷、浙江卷都涉及时评内容: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材料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性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选取了体现时代发展历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三幅标语为作文材料。2018年浙江卷一改过去的诗意和人文性,而转向直面当下、直面社会、直面时代的话题“浙江精神”。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学科共有8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自主命题5套。爱国情怀、奋斗精神、生活思考是2019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几个关键词。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高考作文题以德育为魂,积极回应时代重大主题,发掘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2019年天津卷作文以“爱国情怀”为主题,选择方志敏、陶行知、黄大年的三则名言,分别表达对祖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个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献身人类历史发展的人生观、价值观。2019年北京卷大作文选题一“文明的韧性”、上海卷作文题“中国味”则凸显中国元素,引导考生深入领悟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强化文化自信。引导考生思考青春与奋斗的意义,也是另一个重要主题。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试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写作任务设置五种情境,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他们秉承前辈的奋斗精神,勇克难关。此外,一些作文题从小事切入,强调对身边生活的理解与洞察。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试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倡导尊师重教,引导学生品格修行;全国新课标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立足于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文化基因,引导考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此外,2019年浙江卷的“作家写作”及江苏卷的“物各有性,五味调和”,则视角开放,颇具人文和思辨色彩。这类作文题往往给考生创设一个情境,给出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近年来高考作文题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力求考查考生真正的作文能力。要特别注意的是,作文题(材料)适用写时评的因素会有“显”有“隐”;“显”的容易判断,“隐”的却要思考分析、展开联想方可把握。准确理解,恰当联想,针对性强才好。切忌牵强。2.高考时评文的特点高考时评文之所以被称为“特殊议论文”,是因为时评文通常以时事及社会热点为评论对象,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也可以就“身边”事、“心头”事发表意见,因此,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1)准确的针对性写时评要就事评事,就事说理,所以时评需要把所评之“事”交代出来,有针对性地发表评论,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写作。所谓“针对性”是指:为什么要写,针对什么而写,要解决什么问题,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什么等,都应当十分准确。准确的针对性是高考时评文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关键。(2)严密的逻辑性时评文是直接对时事进行议论,有很强的论辩色彩,因此要求逻辑严密。在写法上,要有明确的观点、充分的论据、精练的语言、合理的论证及严密的逻辑性。这就需要行文时注意层次,对文章诸多的段落层次进行谋划和布局,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逻辑关系要非常严密,这样才能使整个内容显得严谨而和谐,才能保证文章提出的观点令人信服。可以说,规范和严谨的结构,是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保证。(3)透彻的说理性“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为准绳”是时评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时评文就事评事,就事说理,在写作上,往往是以说理议论为主,要求针对时事热点话题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独到的认识见地;需要运用多种说理方法进行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准确的阐释,找出事件产生的因果关系,全面地分析和判断事物,进而“透过现象看本质”,指出现象存在的背景,探究现象的本质,分析现象发生的意义等,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从而让读者信之、服之。请看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时事热点类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满分作文范例1919年5月4日之演讲爱国的同学们,中华的儿女们:1919年5月4日,此乃吾辈皆应铭记于心的国耻日!何谓国耻?我们的外交大使,以战胜国的身份取道西伯利亚,远赴巴黎参加会谈,然凡尔赛拒绝了我们,以“自由”“公正”著称的西方国家强悍地隔绝了一个东方大国合理、合情的参与权。是的,无论会场内外,西方列强施舍给中国的,只有一丝轻蔑与专横!你我应一同质问列强和卖国贼人,撕破他们虚伪的面孔,求一番公道:我们作为战胜国的权利到底在哪里?是什么人能够代替四万万人将他们的河山拱手让与他国?是什么人敢于践踏国际道义,将他国视作沉默而待宰的羔羊?同学们,这是我们国家的耻辱啊!天边的乌云掩盖了正义的光芒,大家难道还看不清楚吗?这一切都源于我国民之碌碌与我国家之弱小:因为弱小,所以被轻视;因为落后,所以要挨打!难道我们就要坐以待毙、自取灭亡吗?决不能!除非中华儿女已死尽!只有让反对帝国主义、反对西方列强、反对国内残余封建顽固势力的旗帜在九州大地上凌风飞扬,中国方有光明之前途,吾辈方有崛起之祖国。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推广民主共和、整顿国家经济,待来日,誓与列强争高低!当此危难之际,革命之主力必为吾辈青年!青年是国家之未来、民族之希望,是麻木与冷漠中的一道光!革命就会流血牺牲,但我宁可流血牺牲也不愿做亡国奴。诸位齐聚此地,以身许国,谁怕流血牺牲?这里一定有来自山东的同学,先贤孔孟的故乡怎能拱手让人?这里一定有来自湖南的同学,贵乡前辈左宗棠率领湖湘子弟兵抬棺材征新疆,永世流芳!这里一定有来自广东的同学,黄花岗烈士是你们故乡的荣耀!中华大地,哪一处没有历史的荣光?国将亡,吾辈怎能退缩而辱没先人?吾自以受于父母之生命为尊,但民族已至存亡之际,吾辈只有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们要将全北京城、全国的热血青年号召起来,一同向列强展示沉睡的雄狮即将奋起,天地之间自有公平道义。同学们,战火纷起,民不聊生;外无国权,内无人权;家不成家,国不成国。是可忍,孰不可忍!唯有以身为盾牌,以笔为利剑;唯有一心报国,不忘国耻;唯有身肩重责,方能大吾家、强吾国,方能雪此奇耻大辱!青年们,呼号吧,奋起吧!解读国难国耻中的演讲,有些近似于丧礼。感情要真挚赤诚,内心要悲哀沉痛,表达要直率质朴。同时在稠人广众面前的演讲,又必须激昂慷慨,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且个性要张扬。本文作者将自己当作100年前的青年学生,当成学生集会上的当事人,所以能够做到激情澎湃,气韵充盈。加之作者文化知识的厚积沉淀,使得语言准确、简洁、有力,句式灵活多变,长句、短句错落有致,这些因素都使得作者优秀地完成了“五四”演讲稿的写作任务。 3.如何解读时事材料(或新闻材料),抓住其核心价值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题,按照试题提供的材料的形式与内容,大体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以为戒的反面事例,还有引起争议的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查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当然,在考场上为了提高作文分数,应尽量选取最佳的角度,做到立意深刻,即最能体现高考考试大纲在写作“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的能力要求。时评文的价值在于立意有创见,在于能从作文题材料中提炼出独到新颖的观点。为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对时事新闻材料进行解读,抓住其核心价值。方法1“透视式”解读,“由表及里”立意所谓“透视式”解读,就是要求考生拨开材料的迷雾,穿透表象的樊篱,纵向深入开掘,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作文题材料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发现其所蕴含的真谛,反映生活的底蕴,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即在立意上做到有独特的感悟,不人云亦云。面对时事类作文材料,我们首先可以考虑从事件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立意。时评类材料作文给出的参考资料,常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而我们在作文过程中,论述的层面绝不能局限于现象,而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由表及里,使作文的探讨走向更深的层次。即学即练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为祖国海疆装上“千里眼”,一个潜心铸造“地下钢铁长城”。刘永坦和钱七虎,国之重器的两位“大工匠”,一同成为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大会现场全体起立对两位最高奖获得者鼓掌、致敬;最高奖获得者在主席台就座并为其他奖项获得者颁奖。而在获奖之前,民众对刘永坦和钱七虎两人几乎一无所知。从钱学森、邓稼先,到袁隆平、金怡濂、程开甲等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每一件大国重器、每一项重大创新的背后,无不凝聚着一代代杰出科学家的心血智慧。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解读分析这则材料,第1段首先介绍刘永坦和钱七虎的贡献以及获奖情况,关键句是“而在获奖之前,民众对刘永坦和钱七虎两人几乎一无所知”,说明这些“大工匠”为了国家在默默奉献。第2段由点到面,从刘永坦和钱七虎说开去,列举了很多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大工匠”或科学家,关键句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每一件大国重器、每一项重大创新的背后,无不凝聚着一代代杰出科学家的心血智慧”。由此不难看出,材料中的卓越成就是“表”,默默奉献是“里”。本文要求考生写作的主题是歌颂这些为了国家付出心血、默默奉献的优秀人才。立意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崇高信念,默默奉献;科研探索须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引领,才能使之真正为人类造福。方法2“追问式”解读,“由果溯因”立意作文立意要深刻,不仅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也在于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追问式”思维立意,就是在阅读时事新闻类材料时,要善于通过捕捉材料中的重点句,找到思维的聚合点,进行由果溯因的追问,让思维深入到“人之所罕至”的“险远”之处。如果我们的文章仅仅为了说明人尽皆知的现实情况,立意也不过如此。这就需要在别人都想到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从纷繁的因果中找到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预见最要害或最有深远意义的结果和发展,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即学即练训练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互联网”的时代,站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美丽新世界的入口,人人都害怕被时代悄无声息地抛弃或遗忘,于是我们看到微信群里风起云涌,朋友圈里一切皆可晒,说说空间微博分秒必争高效刷屏,各种自拍照片小视频充斥网络,点赞评论互动乐此不疲不少人纷纷用视觉的冲击祈求他人的驻足回眸。“存在感”这个词一夜而火:对于上述社会现象,有人说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非议;有人说“为了获得认可,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存在感”;还有人说,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充实,自然就不会过度寻求别人的关注。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解读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由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人们的互动引出“存在感”这个话题,然后列举不同的人对“存在感”的不同看法,主要有“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非议”“为了获得认可,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存在感”“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是来自于强大而自信的内心,如果内心丰盈充实,自然就不会过度寻求别人的关注”。实际就是相反的两个方面,一是刷“存在感”是一种追求,是个人的权利;另一种是“存在感”不需要“刷”;也可综合地辩证分析,刷“存在感”是个人的权利,但不要过分。由此可见,互联网的火热互动是“果”,刷存在感是“因”。立意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自选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扩展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地立意,还有“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的限制,因此注意在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地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围绕“存在感”进行立意行文即可。方法3“拓展式”解读,“由此及彼”立意从时事新闻类材料中挖掘出深刻内涵,能使我们的立意更加高远,我们应抓住这深刻内涵深入拓展,由此及彼,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即对接社会,站在时代的高度,及时提出并回答当代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这样,让自己的思维深入一层,观点态度就跳出了常人的层面。即学即练训练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共享时代已经来临,但有些东西又似乎不能共享或无须共享。解读 “共享时代已经来临”是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共享”已经被人们熟知,如共享单车在许多城市已随处可见,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有些东西又似乎不能共享或无须共享”,意在提醒人们:虽然共享很便利,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共享、需要共享。这则材料能够引发我们对“共享”的思考:我们如何面对共享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共享?如何共享?共享时代中又如何保持个体的独立?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写作时既可以侧重写共享,强调共享的好处;也可以侧重写独享,强调个体独立,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还可以两者兼顾、辩证思考。立意 共享使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共享时代要有分担精神,共享与分担是生活中两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共享有限,共享也有度;尊重独享,发展独享,为共享创造更坚实的物质基础;保持人格独立,不要让共享湮没自我;尊重个人权益,反对道德绑架。方法4“思辨式”解读,“一分为二”立意时事新闻类作文材料中的事件,很多情况下是利弊互见,见仁见智,以使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对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从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平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在讲道理、作分析时,观点过于偏激,总会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过分地强调,把话说得太绝对;对某件事情要么大吹特吹,要么全盘否定。对于利弊互见的时事,我们必须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审题立意、分析问题,才能使文章的观点更加客观真实,也更具说服力。 即学即练训练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高铁“霸座”到公交“互殴”;从国外机场霸道“维权”到景点乱画“到此一游”发生在公共场所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为此某报举办“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征文活动,希望在我们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引导人们思考人的现代化问题,推动构建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的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素养。请参与这次讨论,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解读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核心话题是“人的现代化”“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为“推动构建与我们不断提升的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我们的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素养”献计献策就是写作目的。立意本题立意角度很多,能围绕话题,自圆其说即可。具体可以有如下立意:大国崛起与文明素养;文明行为与制度约束;个体诉求与公共意识;维护公德,人人有责;让规则与秩序深入人心。这样,辩证地一分为二地表明自己的看法,立意也就有了深度和广度。4.高考时评文写作如何获得高分高考时评文写作,要想获得高分,除了前文讲的“立意深刻”外,还要做到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时评文写作,行文要讲究层次间的逻辑关系,要善于运用关联词(因为要进行说理论证,必须运用体现让步关系、对比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关系的关联词)或表层次的“路标”词指示文脉,推进说理,这样才能让全文结构严谨,内容“一目了然”。时评文写作思路一般遵循下面“三步走”:第一步:开篇。亮出观点:先引述原材料,即对材料作恰如其分的概括并作有针对性的引述。凡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强调和突出,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在引述材料后,紧接着用一个句子点明中心论点。第二步:主体部分。阐明理由:就是就事说理、议论,并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要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阐明理由是时评的灵魂所在,如果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司法上的一条准则的话,那么,时评的写作也可以说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为准绳”。既能把对这件事的看法说清楚,又能将看法的依据和道理写深写透,这样的评论才是好的评论。拓展发散:就是“引申”“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关键就在这一步。原材料再丰富,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点,一个小小的点,是“沧海一粟”,如果再联系社会现实,这就像摄影机镜头的画面定格后又逐渐地放大、放远,展开更广阔的背景一样,使得文章的内涵更丰富、更广阔。能使读者由衷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是从“小”到“大”的深化。第三步:结尾。卒章显志:是在主体部分“阐明理由,拓展发散”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得出的结论,升华主旨,同时注意回扣材料,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说明:段落的安排需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设置。)请看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时事类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范文学用如他,风采无限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美的感受。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的国家,就可能失去创新带来的无限发展动力与潜力。纵观中国当代的科研事业,大师者寥寥,能跻身国际学术顶尖行列的科学家少之又少。这里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但是浮躁化、商业化的社会趋向,让太多科研人员稍有成就即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财富,退去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当代人最缺乏的,是固守象牙塔清净地、潜心钻研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大李”的精神更为可贵,更值得被传扬和学习。评其为最具风采者,方能引领一时之风气,更勉励世人笃学上进、立志宏远。而且在科技发展异常迅速、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成为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源。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基础、榜样和方向。创新本就不易;要让创新的思维在科学的土壤中开出花来,更是难上加难。无数的积累,加上万里挑一的灵感才能造就一项科学成果。所以,将像大李这样的创新型科学家列为风采人物,可以鼓舞人们把创新的理念融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有勇立潮头的意气,有超越前人的勇气,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如此,或许有一天,“大李”们的不断出现将成为日常,人们将不再受科学水平的束缚,生命也不会轻易因灾难随风而逝。当然,当生命不再随风,到那时,再评世间风采,定然是新选择、新气象学用点分析开篇引述材料,观点旗帜鲜明,时评文的特征得以凸显。对其他两人特点分别进行定性概括分析,明确每个人都各具风采,先让步,承认他们的合理性。以“但是”转折,即让步关系进行分析说理,突出自己所选人物的价值。紧接着运用假设分析、探因分析说理,凸显选择大李的理由,围绕其精神的稀缺、影响和意义、推广普世价值几方面来讲。以小见大,联系现实,拓展提升。卒章显志。大李精神的时空局限,未来不一定需要。当时空条件发生改变时,我们就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观点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