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教育类素材——毕业致辞不仅为毕业生而来 .doc
-
资源ID:71067686
资源大小:2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作文教育类素材——毕业致辞不仅为毕业生而来 .doc
2022年高考作文最新教育类素材-毕业致辞不仅为毕业生而来目录:01毕业致辞不仅为毕业生而来02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释放什么信号03高分复读背后的观念已不合时宜04学会从填报高考志愿中发现自己05献礼建党百年 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开馆正文:01毕业致辞不仅为毕业生而来作者:韩浩月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1日 02版)又到一年毕业季,一些来自高校校长、院长、教授的毕业致辞,在社交媒体上刷屏了,“纯真辟油腻,善良能辟邪”,“此前我一直在教你善良,此刻我要教你去拥有力量”,“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等金句频出,被网友津津乐道。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打破了以往师长们的致辞难出校门的障碍,哪些致辞能够“出圈”,也不再取决于演讲者是否来自名校,只要语言鲜活,情感真挚,价值观坚定,都能够得到毕业生与广大年轻网友的喜爱与支持。受此影响,每年毕业季典礼的致辞环节,也成为各高校师长们的一次“竞技”舞台。所谓“竞技”,比拼的不仅是演讲者对网络流行词汇运用得有多巧妙,也不仅是对学生的生活与精神了解得有多深,更多展示的是演讲者的目光能否穿透学子们毕业之后的迷茫与彷徨,给他们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建议,以及用一种强大的价值观,照亮学子走向社会、步入前程的第一段路,再推他们一把,再给他们加一次油。不要小看师长们毕业致辞的功效。这是学子们离开校园时,师长们对大学精神的又一次集中表达,也是对毕业生的一次最有力的叮嘱。学生们会从致辞中分辨出,哪些是师长们在轻松地开玩笑,哪些是情真意切的盼望,哪些是目光如炬的提醒从致辞中听到多少真话、实话,是一份致辞“出圈”幅度的关键,因为只有这些带着温度与力量的话语,才能击中学子们的内心,让他们体会到致辞的精髓,继承老师们的人生经验与智慧,在心怀忐忑的同时,带着更多的勇敢与自信继续前行。今年毕业季刷屏的致辞,在真诚度方面,含金量是很高的。首先演讲者没有避讳学生们初入社会要面对的困难,要接受的考验,而是选择把所知道的就业与竞争现实告诉他们,把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社会状况告诉他们;其次演讲者没有片面地强调成功的意义,而是传递出生活的价值在努力与拼搏的同时,不要忘记感受与体会生活的美与幸福,在生活细微的回馈中得到力量;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告诫年轻人要保持人性当中的纯真、善良与尊严等,学会如何完善、提升自己的人格,这是人生在世的一种根本。来自高校的毕业致辞,不但温暖了毕业生,也给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次审视自身、左右对照、自我激励的机会。之所以这些毕业致辞能够刷屏,在于内容不仅对毕业生有用,也能够引起广大网友共鸣。被理解是共鸣产生的前提,被激励是接受一种观念的前提,走出校园大门的毕业致辞,拨动了当下年轻人的心灵琴弦,同时具有安慰人心与振奋精神的作用,这样的表达,还可以传播得更广一些、更久一点。(作者:韩浩月,系作家)02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释放什么信号作者:朱昌俊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1日 02版)【网言】端午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主要职责包括: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指导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等活动等。会议强调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监管校外教育培训,足见国家层面对于规范校外培训市场的重视力度,也反映出当前校外培训市场治理和规范的迫切性。它与近些年校外培训热所加剧的社会教育焦虑以及前期“减负”相关政策的出台,形成了一种呼应,信号意义不言而喻。从职能定位看,新成立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主要是承担面向中小学生(含幼儿园儿童)的校外教育培训管理工作,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实施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治理,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这意味着,负责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部门职责和功能将更加明晰。校外培训市场的监管有了专门的部门负责,预示着监管和治理将不再是“一阵风”,而将成为常态化。今年以来,校外培训市场已经在发生变化,种种迹象表明,校外培训市场的“强监管”时代已正式来临,整个行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和净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为的是降低市场“虚火”,并不是对于校外培训的一刀切式叫停。提高门槛、明确资质、完善监管,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行业的理性发展。让整个社会理性对待校外培训,才能搬开阻碍教育减负的绊脚石。(原载于澎湃新闻网 作者:朱昌俊 摘编:王营)03高分复读背后的观念已不合时宜作者:熊丙奇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1日 02版)据媒体日前报道,重庆市教委印发通知明确普通高中不得举办复读班,不得与社会机构联合举办复读班,不得在培训机构以学校名义举办复读班,不得招收复读插班生。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其实并非新规,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曾明确要求各地公办高中不得占用学校正常的教育资源举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也不得招收高中毕业生插班复读。2008年后,这一规定进一步收紧,全国所有公办普通高中都被要求禁止办复读班、招收高三复读生,否则都属违规。不独重庆,近两年,云贵川多地都曾发布类似规定。这或说明,公办高中招复读生现象或普遍存在或死灰复燃,当然也可能是公办高中举办,或以民办高中名义招复读生,但利用公办资源组织教学的形式。在社会讨论中,一些学生和家长将禁止公办高中招复读生理解为禁止复读生,属于误读,这其实是两码事。中国高考制度允许社会考生报考,当然也允许高考成绩不理想、填报志愿失误的学生选择复读,该政策一直未变。中国高考复读生最多时曾达到高考报名人数的近20%,近年来随高考录取率的提高以及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推进改革,复读生数量有所下降。教育主管部门之所以禁止公办高中招收复读生,主要还是考虑到利用国家资源向复读生收费,有违教育公平。高中毕业生选择复读,可以到民办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学习或自学。而一些公办高中出于增加复读收入以弥补生均公用经费不足、提高教师待遇的考虑,不顾禁令招收复读生。此外,还有一些公办高中试图通过招收高分复读生来提高本校高考升学率,尤其是名校率。有些地方教育部门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这并不能遮蔽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地方政府应依法保障学校投入,依法治教;二是要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不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在复读问题中,高分复读尤其受关注。不少学校动员高分学生复读,甚至为此设立高额奖学金,目的无他,还是为了升学业绩。在一些地方甚至流行起“3+N”的高考模式,高中3年是基础,再用“N”年复读提升,以进入更好的大学,避免“第一学历歧视”。这些做法无疑都会刺激高考竞争,也由此,近年来有声音呼吁限制高考复读或提高复读生的录取标准。高分复读现象,背后难逃“唯分数”“唯升学”论等不合时宜的观念。治理这一现象,除推进依法治教,规范高中办学外,必须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及家长理性认识复读从而妥善决策。(作者:熊丙奇,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04学会从填报高考志愿中发现自己作者:王 丹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1日 02版)【光明时评】千万考生走出高考考场,无缝衔接进入下一场比拼。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让高考志愿填报更加多元和复杂,这为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带来增量。而在一直以来人们所信奉的“考得好还得报得好”“不能浪费每一分”的信念加持下,高考志愿填报也成了大有学问的一件事。此外,与此相应的是,志愿填报服务费近年来也水涨船高,据媒体报道,有些公司一单下来3万5万已不稀奇。虽然一场考试无法定义一个人的一生,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早已成为公认的“社会炼金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全力托举一个孩子进入赛道,其所要传承是一个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的积累。最难的考试环节都已闯过来了,志愿填报自不能掉链子,如果对自己的专业判断和信息分析能力没有十足把握,那花钱寻求专业服务就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相信这是不少学生及家长,尤其是迎接首个大学生的家庭最朴素的想法,也是志愿填报服务市场得以存在并不断扩容的现实基础。问题是,填报高考志愿的“诀窍”在于发现自己的兴趣,而高价外包的志愿填报服务,真能换来最佳答案吗?且不说,在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不少企业属于新下场选手,成立时间尚短,员工资质和企业信誉存疑;就算是一些长跑选手,服务时长、专业程度与服务结果也无法对表、缺乏保障,这一问题早就广受诟病。而至于不少企业吆喝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或平台,也无非是对官方公开的各种数据做了进一步的集成优化分析和更为友好的展示,并无所谓的“内部”“独家”成分。非要说“独家”,那也至多是指其数据集成工具的使用体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及家长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的压力,以及信息过载带来的焦虑。问题还在于,考生自己的兴趣何在,如果考生及其家长都不明就里的话,那么,所谓大数据又如何能够发现?就在日前,面对市面上出现的“高价志愿填报指导”乱象,教育部发布专门预警,明确目前没有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与社会机构或个人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最具溢价性的宣传噱头被这样直白地拆解,一些志愿填报服务企业的骗局或将无以为继。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归根结底做的是信息服务生意,这门生意的火爆,对公共服务的供给也不无启发。如果相关的公共服务部门在信息发布和公开方面做得更加精细化、人性化一些,那么从高考志愿填报企业那寻求信息服务的需求自然会下降,虚火也会败去不少,那些贩卖焦虑的营销策略或许也将不再那么好使。比如,志愿填报相关政策阐释更明了,相关数据披露更详细从容,数据查询和展示更便捷友好,数据统计分析工具更易获得等等。购买专业合规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无可厚非,但并非所有服务都可以完全外包。在一些高考志愿填报案例中,出现最多的是分数,出现最少的则是能标定个体的那些有生命气息的特征,比如兴趣、爱好、职业规划等等。就算如此志愿填报一分都不浪费,那也是分数的最佳归宿,并不一定是作为活生生的个体的最佳选择。那些社交平台上关于“小镇做题家”的吐槽或自嘲,有一部分或许正是高考志愿填报过于追求实用主义的结果。参考而非完全依赖,或许是学生和家长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更妥当的态度。(王 丹)05献礼建党百年 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开馆作者:本报记者 张士英光明日报( 2021年06月21日 03版)本报讯(记者张士英)6月18日,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正式开馆,展馆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资料5700多万字,珍贵文献和文物500多件。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位于莫斯科市近郊的五一村秘密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在国外召开的代表大会。“在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中国各地的140余名党员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分别从陆路、海路,经哈尔滨、满洲里、绥芬河等地,辗转万里抵达莫斯科。革命先辈正是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深重的白色恐怖下矢志不渝地坚持奋斗,使得中国革命重新出现了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局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纪晓华说,“回望峥嵘岁月,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我们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分为“六大召开的国内形势”“中共六大的召开”“六大代表的回国与六大精神的贯彻”三个主要展区。通过文物实物、史料图片、动态视频、实景还原等多种形式,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把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贡献。“通过史料展示,让更多人知晓党的发展历程,真切感受革命先驱们在艰辛、曲折、漫长的追求真理和解放的道路上,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初心使命。”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负责人、绥芬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玉富介绍。绥芬河市地处中俄边境。当年,作为重要的红色国际通道,革命先辈经由绥芬河往返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镌刻下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红色印记。2008年7月,纪念中共六大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绥芬河召开,以此为契机,绥芬河党史工作者着手进行中共六大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我们走访国内外历史亲历者、见证者和革命后人,录制口述资料,多次赴莫斯科,收集了老一辈革命家在中共六大会议上的发言手稿及记录稿等大量珍贵文献资料。”王玉富说。原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六大研究专家李蓉曾受邀与绥芬河党史工作者一起到莫斯科搜集中共六大的历史资料,一直关心和关注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的建设。李蓉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懈奋斗的历史,在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时召开的中共六大,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判断大革命失败以后国家的国情和革命形势,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可谓意义重大。建立历史资料馆,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中俄两国友谊的一种传承。”据悉,在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开馆当日还举行纪念中共六大93周年座谈会、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开馆捐赠仪式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入党初心”集体宣誓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