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作》PPT课件.ppt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土壤耕作土壤耕作第七章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掌握:掌握:土壤耕作的概念、条件与措施,土壤耕土壤耕作的概念、条件与措施,土壤耕作制的建立作制的建立熟悉:熟悉:不同水分条件与土壤宜耕性的关系,农不同水分条件与土壤宜耕性的关系,农机具的原理与选用机具的原理与选用了解:了解:土壤耕作的重要性与作用土壤耕作的重要性与作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土壤耕作的实质土壤耕作的实质土壤耕作的条件土壤耕作的条件耕法耕法第七章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土壤耕作的条件与耕作制的建立土壤耕作的条件与耕作制的建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讲授式授式启启发发式式讨论讨论式式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土壤耕作技术原理土壤耕作技术原理 3 3 学时学时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 2 2 学时学时土壤耕作制土壤耕作制 2 2 学时学时少免耕少免耕 1 1 学时学时小节与思考题小节与思考题 1010分钟分钟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第七章教学基本内容教学基本内容第第1节节 土壤耕作技术原理土壤耕作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任务及作用土壤耕作的任务及作用土壤耕作的实质土壤耕作的实质土壤耕作的依据土壤耕作的依据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第第2节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基本耕作措施基本耕作措施表土耕作措施表土耕作措施 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第七章教学基本内容教学基本内容第第3节节 土壤耕作制土壤耕作制土壤耕作制的任务土壤耕作制的任务土壤耕作制的建立土壤耕作制的建立主要土壤耕作制主要土壤耕作制 第第4节节 少免耕少免耕少免耕含义少免耕含义免耕产生与发展免耕产生与发展少免耕技术作用与依据少免耕技术作用与依据我国少免耕的运用我国少免耕的运用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本章教学目标与基本内容第七章土壤耕作土壤耕作(What is tillage?)通通过过农农机机具具的的机机械械力力量量作作用用于于土土壤壤,调调整整耕耕作作层层和和表表面面状状况况,以以调调节节土土壤壤水水、肥肥、气气、热热的的关关系系,为为作作物物播播种种、出出苗苗和和生生长长发发育提供适宜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育提供适宜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即即:通通过过农农机机具具的的机机械械作作用用,调调节节土土壤壤肥肥力力条条件件而而控控制制土土壤壤肥肥力力因因素素的的农农业业技技术术措措施。施。第七章第七章 土壤耕作土壤耕作第七章第七章土壤耕作土壤耕作Tillage “纵有良田千万顷,收成纵有良田千万顷,收成多少在于耕多少在于耕”。“一年犁出病,十年没收一年犁出病,十年没收成成”。我国农民历来十分重视土我国农民历来十分重视土壤耕作。壤耕作。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把耕田把耕田放在首篇,一来说明种植业从放在首篇,一来说明种植业从耕地开始,二来也反映出作者耕地开始,二来也反映出作者对对土壤耕作土壤耕作的重视。的重视。第七章 土壤耕作是作物生产的重要土壤耕作是作物生产的重要环节,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环节,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所以资金。所以,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生产活动的进步,首先反映在土壤耕作的手进步,首先反映在土壤耕作的手段上。段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力:动力:人力人力畜力畜力机械动力机械动力机具:机具:手工工具手工工具畜力工具畜力工具动力工具动力工具生产水平:生产水平:原始农业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一、土壤耕作的任务及作用一、土壤耕作的任务及作用(一)土壤耕作的任务(一)土壤耕作的任务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表面状况,有利于作物播种和出苗,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表面状况,有利于作物播种和出苗,有利于通气增温、蓄水保墒,防止大量蒸发和土壤侵蚀有利于通气增温、蓄水保墒,防止大量蒸发和土壤侵蚀 创造一个适宜的耕层构造,使土壤理化和微生物活动等特创造一个适宜的耕层构造,使土壤理化和微生物活动等特性向着有利于作物生育的方向发展,使土壤有利于作物根性向着有利于作物生育的方向发展,使土壤有利于作物根系及地上部生育系及地上部生育 正确翻埋肥料正确翻埋肥料 抑制和消除杂草,消灭寄生在土壤、残茬中的病菌和虫害,抑制和消除杂草,消灭寄生在土壤、残茬中的病菌和虫害,防止和减轻土壤中盐、碱、酸等障碍因素和有毒物质对土防止和减轻土壤中盐、碱、酸等障碍因素和有毒物质对土壤的污染及对作物的危害壤的污染及对作物的危害建立种植、灌溉、施肥、排水、收获等农事操作所需要的建立种植、灌溉、施肥、排水、收获等农事操作所需要的特定的地表状况特定的地表状况 第七章0 03cm3cm,水肥气热与大气交换,保护种子,水肥气热与大气交换,保护种子3 310cm10cm,种子发芽层,下层供水,上层供,种子发芽层,下层供水,上层供气保水,变温不剧烈气保水,变温不剧烈101020-25cm20-25cm,根系生长,吸收水肥主要层,根系生长,吸收水肥主要层次,水肥供应充足,有一定通气,温度、次,水肥供应充足,有一定通气,温度、环境稳定环境稳定5 510cm10cm,犁底层,密,犁底层,密,1.5g/cm1.5g/cm3 3,积累盐分,阻碍,积累盐分,阻碍根系生长,旱地需破根系生长,旱地需破生土,保蓄雨水生土,保蓄雨水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一、土壤耕作的任务及作用一、土壤耕作的任务及作用(二)土壤耕作的作用(二)土壤耕作的作用松碎土壤松碎土壤to loosen the soil翻转耕层翻转耕层to turn over the soil混拌土肥混拌土肥to blend the soil平整地面平整地面to flatten the soil surface压紧土壤压紧土壤to compact the soil开沟、培垄、打埂、作畦开沟、培垄、打埂、作畦to make furrow and ridges调节耕层土壤的松紧度调节耕层土壤的松紧度调节耕层的表面状态调节耕层的表面状态调节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调节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二、土壤耕作的实质二、土壤耕作的实质机机械械力力量量调节调节耕耕层层构构造造协调协调水气矛盾水气矛盾:水来气走,水:水来气走,水去气存去气存水肥矛盾水肥矛盾:水多气少,有:水多气少,有助养分有效化;水少气多,助养分有效化;水少气多,养分释放减缓养分释放减缓水热矛盾水热矛盾:水少气多,土:水少气多,土壤热容量小,温度变速快、壤热容量小,温度变速快、变幅大,升降温快;水多变幅大,升降温快;水多气少,土壤热容量大,升气少,土壤热容量大,升降温慢降温慢固相固相孔隙孔隙液相液相气相气相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二、土壤耕作的实质二、土壤耕作的实质通过农机具的机械作用,调节并创造良好的土壤通过农机具的机械作用,调节并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即适当的三相比例,从而调节土壤中耕层构造,即适当的三相比例,从而调节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状况,进而调整和协调土壤肥力因素水分和空气状况,进而调整和协调土壤肥力因素之间的关系,满足植物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满足植物的需求 土壤耕作是一个调养地力的措施,而非培肥地力土壤耕作是一个调养地力的措施,而非培肥地力的措施的措施土壤耕作对土壤肥力条件的调节和对土壤肥力因土壤耕作对土壤肥力条件的调节和对土壤肥力因素的调节是不同的。前者是直接作用,后者是间素的调节是不同的。前者是直接作用,后者是间接作用,是通过肥力条件的调节改善而达到的接作用,是通过肥力条件的调节改善而达到的 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一)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是进行土壤耕作的(一)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是进行土壤耕作的最基本的依据最基本的依据作物要求深厚的活土层,没有坚实的犁底层。作物要求深厚的活土层,没有坚实的犁底层。作物要求土壤松紧适宜,三相比适当,无坷垃作物要求土壤松紧适宜,三相比适当,无坷垃作物要求土壤内没有有毒物质,及杂草、病虫危作物要求土壤内没有有毒物质,及杂草、病虫危害害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二)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二)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虑的主要依据虑的主要依据1.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作用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作用干湿交替:遇湿膨胀、遇干收缩,如晒垡干湿交替:遇湿膨胀、遇干收缩,如晒垡冻融交替:水结冰而体积膨胀,引起土块崩冻融交替:水结冰而体积膨胀,引起土块崩解;冰解冻土块却不能还原解;冰解冻土块却不能还原2.水蚀与风蚀水蚀与风蚀等高耕作、覆盖耕作等高耕作、覆盖耕作少免耕、带状种植、区间种植、起垄种植、少免耕、带状种植、区间种植、起垄种植、留茬覆盖留茬覆盖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二)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二)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虑的主要依据虑的主要依据3.降雨与蒸发降雨与蒸发降雨降雨保住夏秋降雨,防止春季干旱保住夏秋降雨,防止春季干旱 土壤水分的蒸发土壤水分的蒸发地表汽化(毛管水运行)阶段地表汽化(毛管水运行)阶段土壤液态水和气态水综合运行阶段土壤液态水和气态水综合运行阶段气态水运动阶段气态水运动阶段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水分有效性图解土壤水分有效性图解吸水力吸水力(大气压大气压)吸水力吸水力(pFpF)100010007.07.031314.54.515154.24.26.256.253.83.81 13.03.01/21/22.72.78/1008/1001.61.61/10001/10000 0水分常数水分常数105105下下烘烘干干土土吸吸湿湿系系数数凋凋萎萎系系数数最最大大分分子子持持水水量量毛毛管管断断裂裂含含水水量量田田间间持持水水量量最最大大毛毛管管持持水水量量饱饱和和持持水水量量水分类型水分类型吸湿水吸湿水膜状水膜状水毛管悬着水毛管悬着水重力水重力水毛管水毛管水 作物正常生长作物正常生长 有效水有效水水分有效程度水分有效程度无效水分无效水分 有效水分有效水分多余水多余水(旱地)(旱地)难效水难效水易效水易效水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三、土壤耕作三、土壤耕作的依据的依据(二)气候条(二)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虑的时必须考虑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3.3.降雨与蒸发降雨与蒸发土壤水分土壤水分 土壤含水量冬季稳墒期 春干失墒期 夏秋增墒期 秋冬失墒期表土层底土层心土层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二)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虑的(二)气候条件是土壤耕作时必须考虑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3.降雨与蒸发降雨与蒸发土壤水分土壤水分 春干失墒期春干失墒期夏秋增墒期夏秋增墒期秋冬失墒期秋冬失墒期 冬季稳墒期冬季稳墒期临猗(旱垣地)临猗(旱垣地)2中5下初 5下9下10上11中 11下2中初晋城(丘陵地)晋城(丘陵地)2下6上6中10中10中11中 11下2中初交城(平川地)交城(平川地)2下末6上6中10中10中11上 11中2下末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三、土壤耕作的依据验墒验墒黑黑墒墒:土土色色泽泽暗暗发发黑黑,土土壤壤湿湿,手手捏捏成成团团,齐齐胸胸高高落落于于田田埂埂上上不不碎碎,手手上上有有明明显显水水迹迹,说说明明水水分分稍稍高高,不不宜宜播播种种,需需采采用用散散墒措施后才能播种。墒措施后才能播种。褐褐墒墒:土土色色黑黑黄黄发发褐褐,土土潮潮湿湿,落落于于田田埂埂上上即即散散成成小小土土块块,手手上有湿印,为播种及作为生长最好的墒情,需适时播种。上有湿印,为播种及作为生长最好的墒情,需适时播种。黄黄墒墒:土土色色黄黄,稍稍润润,手手捏捏成成团团,抖抖动动易易碎碎,手手上上微微有有湿湿印印,有凉爽感,适时抢播,注意保墒。有凉爽感,适时抢播,注意保墒。灰灰墒墒:土土色色浅浅灰灰黄黄,半半干干稍稍润润,手手捏捏不不成成团团,凉凉爽爽感感微微弱弱,要要抗旱播种,浇水保墒后播种。抗旱播种,浇水保墒后播种。干土干土:土色灰白,干,无湿润、凉爽之感,为干土块或干土面,:土色灰白,干,无湿润、凉爽之感,为干土块或干土面,需灌溉需灌溉 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三)土壤特性(三)土壤特性黏土沙土盐碱地丘陵山区土壤平原土壤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三、土壤耕作的依据三、土壤耕作的依据(四)农业生产的其它技术措施也要求有相应的土(四)农业生产的其它技术措施也要求有相应的土壤耕作措施的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壤耕作措施的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浇水、施肥等浇水、施肥等 综上所述,土壤耕作是以土壤为基础,以农机具为手段,以调节土壤肥力条件为中心,以作物高产稳产为目的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因气候制宜,因作物而宜的原则(看天、看地、看庄稼)。此外,还要考虑耕作措施之间的关系(贵在配套),耕作的成本(经济效益),机具的耕作质量等,力求以最少的耕作次数,满足作物需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一)土壤耕性(一)土壤耕性影响土壤耕作难易和土壤耕作质量的土壤属性叫影响土壤耕作难易和土壤耕作质量的土壤属性叫土壤的土壤的耕性耕性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影响土壤耕性的因素黏结力(结持力)黏结力(结持力)土壤颗粒之间相互凝结,抵抗土壤颗粒之间相互凝结,抵抗农具破碎土壤的阻力。农具破碎土壤的阻力。黏着力黏着力土壤黏着农具(外物)的一种力,它增加土壤黏着农具(外物)的一种力,它增加土粒与农具的摩擦阻力,加大耕作困难。土粒与农具的摩擦阻力,加大耕作困难。可塑性可塑性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外力排除后继续土壤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外力排除后继续保持变形的性能。保持变形的性能。影响耕影响耕作难易作难易影响耕影响耕作质量作质量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一)土壤耕性(一)土壤耕性影响影响土壤土壤黏结力(结持力)、黏着力和可塑性黏结力(结持力)、黏着力和可塑性的的因素因素土壤结构与质地土壤结构与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土壤水分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二)根据土壤水分掌握宜耕期(二)根据土壤水分掌握宜耕期土壤适于耕作的含水量范围叫做土壤适于耕作的含水量范围叫做土壤宜耕期土壤宜耕期水分含量状况干燥湿润潮湿泞湿多水极多水土壤状况坚硬酥软(脆)可塑黏韧浓浆薄浆主要性状 具有固 体性质,不能捏 合成团 松散、无 可塑性,易成团,但不成大 土块 有可塑 性,无 黏着性 具可塑 性与黏 着力呈浓浆,可受重力影响而流动呈悬乳体,似潮体,容易流动耕作阻力大小大大大小耕作质量呈硬土块呈小土块呈大垡条呈大垡条呈浮流浆呈花浆宜耕与否不宜宜不宜不宜不宜宜水耕下塑限黏着限上塑限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二)根据土壤水分掌握宜耕期(二)根据土壤水分掌握宜耕期“凡凡耕耕高高下下田田,不不问问春春秋秋,必必须须燥燥湿湿得得所所为为佳佳”,“若若水水旱旱不不调调,宁宁燥燥勿勿湿湿。燥燥耕耕虽虽块块,一一经经得得雨雨,地地则则粉粉解解;湿湿耕耕坚坚实实,数数年年不不佳佳”。就就是是说说要要在在土土壤壤水水分分适适宜宜的的时时候候进进行行土土壤壤耕耕作作效效果果好好,尤尤其其强强调调不不能能湿湿耕耕,“湿湿耕耕泽泽锄锄,不不如如归归去去”(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三)生产单位土壤耕作顺序的安排(三)生产单位土壤耕作顺序的安排根据宜耕期的长短安排根据宜耕期的长短安排第七章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土壤耕作的技术原理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四、土壤耕性与耕作质量(四)土壤耕作质量检查(四)土壤耕作质量检查耕深及有无重耕或漏耕耕深及有无重耕或漏耕地面平整度地面平整度碎土程度:绵而不细。(伏耕晒垡、秋耕冻垡除碎土程度:绵而不细。(伏耕晒垡、秋耕冻垡除外)外)疏松度疏松度地头地边的耕作情况地头地边的耕作情况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一、基本耕作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入土深、作用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入土深、作用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土壤耕作措施。一般在作物播种之后效较长的土壤耕作措施。一般在作物播种之前进行。前进行。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一、基本耕作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Equipment for primary tillage 基本耕作措施和使用的机械基本耕作措施和使用的机械1.翻耕翻耕 plowing 有壁犁有壁犁/铧犁铧犁 moldboard plowmoldboard plow2.深松耕深松耕 subsoiling/chiseling 深松犁深松犁/铲铲subsoiler/chisel3.旋耕旋耕 rotary tillage 旋耕机旋耕机 rotary hoe第七章Moldboard Plow 有壁犁(铧犁)有壁犁(铧犁)第七章Moldboard Plow 有壁犁(铧犁)有壁犁(铧犁)第七章Moldboard Plow 有壁犁(铧犁)有壁犁(铧犁)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一、基本耕作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一)土壤耕翻(一)土壤耕翻(plowing)1 翻地的作用翻地的作用1翻转耕层(翻土)翻转耕层(翻土)2加深耕层(松土),疏松土壤(碎土)加深耕层(松土),疏松土壤(碎土)3翻埋有机肥料、残茬、杂草和病虫等有机体,为翻埋有机肥料、残茬、杂草和病虫等有机体,为提高播种质量和作物出苗创造条件提高播种质量和作物出苗创造条件 第七章一、基本耕作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一)土壤耕翻(一)土壤耕翻(plowing)2 翻地的方法翻地的方法A A 全翻垡全翻垡 B B 半翻垡半翻垡 C C 分层翻垡分层翻垡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一、基本耕作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一)土壤耕翻(一)土壤耕翻(plowing)3.翻地的理论和存在问题翻地的理论和存在问题 4 耕翻深度耕翻深度 根据作物定耕深根据作物定耕深根据土壤特性定耕深根据土壤特性定耕深考虑经济效益考虑经济效益耕深耕深大豆大豆高粱高粱谷子谷子12-1412-1410010010010010010015-1815-18117117118.1118.1114.5114.519-2119-21149.2149.2128.4128.412412422-2522-25177.1177.1144.6144.6130.9130.9耕作措施耕作措施亩耗油亩耗油(kg)作业效率(亩作业效率(亩小时)小时)翻耕翻耕2025 cm1.1811深松深松3035 cm0.6815.3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一、基本耕作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一)土壤耕翻(一)土壤耕翻(plowing)5 耕翻的时期耕翻的时期伏翻好于秋翻,早秋翻优于晚秋翻,秋翻又优于春翻伏翻好于秋翻,早秋翻优于晚秋翻,秋翻又优于春翻 6 耕翻的后效耕翻的后效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一、基本耕作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二)深松土(二)深松土(subsoiling)只松不翻,不乱土层只松不翻,不乱土层 耕种结合,耕管结合耕种结合,耕管结合加深耕层,增加持水性能加深耕层,增加持水性能不具翻土作用不具翻土作用 Chisel Plow 凿形犁凿形犁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一、基本耕作一、基本耕作(basic tillage)(三)旋耕(三)旋耕(rotary tillage)松土、碎土、平土松土、碎土、平土省工省时成本低省工省时成本低耕深较浅(耕深较浅(1012cm)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二、表土耕作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表土耕作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或称次级耕)或称次级耕作作(secondary tillage),是配合基本),是配合基本耕作措施使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耕作措施使用的入土较浅、作用强度较小,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土地、消灭杂草的一类旨在破碎土块、平整土地、消灭杂草的一类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二、表土耕作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Equipment for secondary tillageEquipment for secondary tillage表土耕作措施及其所使用的机械表土耕作措施及其所使用的机械Disk Harrow 圆盘耙圆盘耙Spike-Tooth Harrow 钉齿耙钉齿耙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二、表土耕作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Equipment for secondary tillageEquipment for secondary tillage表土耕作措施及其所使用的机械表土耕作措施及其所使用的机械无齿耙无齿耙Compactor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二、表土耕作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Equipment for secondary tillageEquipment for secondary tillage表土耕作措施及其所使用的机械表土耕作措施及其所使用的机械Rod Weeder 杆式除草机杆式除草机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二、表土耕作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一)耙地(一)耙地(harrowing)1.耙地的作用耙地的作用(1)破碎坷垃)破碎坷垃(2)疏松表土,破除板结)疏松表土,破除板结(3)平整地面,便于灌溉和机械化作业)平整地面,便于灌溉和机械化作业(4)耙混肥料)耙混肥料(5)耙碎根茬,清除杂草)耙碎根茬,清除杂草 2.耙地的应用耙地的应用(1)耕翻后)耕翻后(2)雨后、浇水后、播种前)雨后、浇水后、播种前(3)早春和播后)早春和播后(4)作物收获后、土壤耕翻前)作物收获后、土壤耕翻前 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二、表土耕作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二)耱地(耢地、盖地或擦地,(二)耱地(耢地、盖地或擦地,dragging)(三)镇压(压地,(三)镇压(压地,packing,rolling)有干坷垃时镇压有干坷垃时镇压播种前后镇压播种前后镇压 冬季早春镇压冬季早春镇压 苗期镇压苗期镇压 压干不压湿压干不压湿 盐碱地、低洼地,不宜镇压盐碱地、低洼地,不宜镇压 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二、表土耕作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四)中耕(锄地、耪地、铲地,(四)中耕(锄地、耪地、铲地,intertill)种在犁上,收在锄上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锄头底下定年成锄头底下定年成锄头底下出黄金锄头底下出黄金谷锄三遍米汤甜,豆锄三遍颗儿圆,粮田勤谷锄三遍米汤甜,豆锄三遍颗儿圆,粮田勤锄多出面,棉田勤锄衣分高锄多出面,棉田勤锄衣分高 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二、表土耕作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四)中耕(锄地、耪地、铲地,(四)中耕(锄地、耪地、铲地,intertill)1、破除板结(保墒)2、促进通气,提高地温 3、消灭杂草。锄头有三宝:一水二火三灭草 4、促进养分转化5、增加土壤渗水、蓄水 6、散墒防涝 7、掩埋肥料、防止倒伏 8、减少地表蒸发返盐 9、抑制作物生长 第七章第二节第二节 土壤耕作措施土壤耕作措施二、表土耕作二、表土耕作(surface tillage)(五)作畦(五)作畦(beddingbedding)平畦平畦为浇水,四面高埂为浇水,四面高埂1515厘米厘米高畦高畦 为排水,四面挖沟为排水,四面挖沟10-1510-15厘米深,厘米深,15-2015-20厘米宽厘米宽(六)起垄(六)起垄(ridging)增厚耕作层增厚耕作层排水防涝排水防涝提高地温提高地温保持水土保持水土 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与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一整套土壤耕作体系,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一整套土壤耕作体系,叫做叫做土壤耕作制(耕法)土壤耕作制(耕法)(Tillage systems)。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一、土壤耕法的任务一、土壤耕法的任务1调节土壤水分,防旱和防涝调节土壤水分,防旱和防涝2调节土壤养分调节土壤养分3系统消灭杂草系统消灭杂草4 降低耕作作业成本降低耕作作业成本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二、土壤耕作制的建立二、土壤耕作制的建立1 1要要充充分分掌掌握握当当地地的的自自然然条条件件和和生生产产条条件件,明明确确本单位土壤耕作制的主要任务。本单位土壤耕作制的主要任务。2 2要在轮作制的基础上进行。要在轮作制的基础上进行。3 3拟订各种土壤耕作措施。拟订各种土壤耕作措施。I I基本耕作基本耕作+辅助作业辅助作业 播前耕作播前耕作 播后耕作播后耕作 4 4要把各个轮作相应的土壤耕作制综合起来,统要把各个轮作相应的土壤耕作制综合起来,统筹安排筹安排 5 5要同时拟订出应变措施,以适应多变的条件要同时拟订出应变措施,以适应多变的条件 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一)平翻耕法(一)平翻耕法(plow-disc-harrow)农机具:农机具:犁、耙、压地农具、锄头等犁、耙、压地农具、锄头等创造了平整、疏松、裸露的土壤表面状况创造了平整、疏松、裸露的土壤表面状况和上虚下实的耕层构造和上虚下实的耕层构造作业环节:作业环节:基本耕作基本耕作耕翻;耕翻;表土耕作表土耕作耙、耢、压耙、耢、压 中耕中耕 单独的播种作业单独的播种作业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一)平翻耕法(一)平翻耕法(plow-disc-harrow)1 1旱地一年一作土壤耕作制示意图旱地一年一作土壤耕作制示意图 秋秋:灭茬、深耕(施肥):灭茬、深耕(施肥)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耙耢耙耢1-2次次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春春:顶凌耙地:顶凌耙地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播前浅耕播前浅耕 (压压)耙耢耙耢 播播 种:犁开沟种:犁开沟,机播机播 耧播耧播 犁开沟或耧播犁开沟或耧播 耙耢耙耢1-2次次 碌磅压碌磅压1-2次次 耙耢耙耢1-2次次 夏夏:中耕:中耕3次次(浅深浅浅深浅),培土培土 同左同左 同左同左 收获收获(灭茬灭茬)春玉米春玉米谷子谷子大豆大豆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一)平翻耕法(一)平翻耕法(plow-disc-harrow)2 2水地一年二作土壤耕作制示意图水地一年二作土壤耕作制示意图 冬小麦冬小麦 夏大豆夏大豆 冬小麦冬小麦 绿肥绿肥秋秋:耕翻耙耢:耕翻耙耢 同左同左 犁犁,机机,耧播耧播 做畦搂平做畦搂平 春春:顶凌耙顶凌耙 夏夏:麦收后麦收后 耙耢或免耕耙耢或免耕 耙耢或免耕耙耢或免耕 播种耙耢播种耙耢 犁犁,机机,耧播耧播,耙耢耙耢 中耕中耕3次次 中耕或不中耕中耕或不中耕 秋收秋收 翻压翻压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二)垄作耕法(二)垄作耕法(Ridging tillage system)常年保持垄型。常年保持垄型。用犁铧成三角形用犁铧成三角形的犁的犁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二)垄作耕法(二)垄作耕法 扣耲交替扣耲交替扣种扣种:即垄翻作业,即垄翻作业,施肥、翻垄、播种施肥、翻垄、播种相结合。相结合。施肥施肥 破茬(破垄)破茬(破垄)原垄沟松土上播原垄沟松土上播种种 破茬处再耥一破茬处再耥一犁(掏墒)覆土犁(掏墒)覆土 磙子镇压磙子镇压耲种耲种:原垄不动,原垄不动,直接播种。直接播种。原垄耢茬原垄耢茬开沟播开沟播种种覆土镇压覆土镇压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二)垄作耕法(二)垄作耕法 铲耥结合铲耥结合铲铲:锄头疏松垄台:锄头疏松垄台耥耥:大犁垄沟耥地:大犁垄沟耥地(中耕)(中耕)优点优点:提墒防涝、:提墒防涝、提高地温、防风抗提高地温、防风抗蚀、耕种结合、耕蚀、耕种结合、耕管结合管结合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二)垄作耕法(二)垄作耕法 垄作耕法的土壤耕作制垄作耕法的土壤耕作制轮作制:轮作制:大豆大豆 高粱高粱 谷子谷子春春 季季:扣种:扣种 耲种耲种 耲种耲种 夏夏 季季:铲耥:铲耥2次次 铲耥铲耥23次次 铲耥铲耥3次次 秋秋 季季:收获收获 收获收获 收获收获 冬冬 季季:原垄越冬:原垄越冬 原垄越冬原垄越冬 原垄越冬原垄越冬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三)深松耕法(三)深松耕法(Chiseling tillage system)在垄作条件下,垄在垄作条件下,垄沟、垄台、垄帮均沟、垄台、垄帮均可进行局部深松可进行局部深松平作条件下采取耙平作条件下采取耙茬间隔深松,消灭茬间隔深松,消灭部分犁底层部分犁底层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三)深松耕法(三)深松耕法(1)分层深松,)分层深松,不乱土层不乱土层(2)间隔深松,)间隔深松,虚实并存虚实并存(3)耕种结合,)耕种结合,耕管结合耕管结合(4)方法多样,)方法多样,机动灵活机动灵活 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三)深松耕法(三)深松耕法 深松耕法的土壤耕作制深松耕法的土壤耕作制轮作制:轮作制:小麦小麦 大豆大豆 玉米玉米 春春 季季:耙地平播:耙地平播 垄上条播垄上条播 垄上条播垄上条播 夏夏 季季:搅麦茬深松:搅麦茬深松 垄沟深松或不松垄沟深松或不松 垄沟深松垄沟深松 镇压镇压 铲耥铲耥23次次 铲耥铲耥23次次 秋秋 季季:收获后耙茬深松收获后耙茬深松冬冬 季季:新垄越冬:新垄越冬 原垄越冬原垄越冬 平地越冬平地越冬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四)马尔采夫耕作法(四)马尔采夫耕作法 在在种种植植一一年年生生作作物物的的过过程程中中,只只耙耙不不耕耕翻翻,种种植植35年年后后进进行行休休闲闲,在在休休闲闲地地上上深深松松(流流线线型型深深松松犁犁)一一次次,深深度度在在5060cm。第七章第三节 土壤耕作制(耕法)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五)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丰产沟)(五)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丰产沟)抗旱蓄水、增温提墒、加深耕层、集中施肥、保持水土抗旱蓄水、增温提墒、加深耕层、集中施肥、保持水土 第七章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五)蓄水聚肥改土(五)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丰产沟)耕作法(丰产沟)人工操作法人工操作法表土上堆表土上堆深土筑埂深土筑埂沟底深翻沟底深翻熟土回填熟土回填深土筑埂深土筑埂沟底深翻沟底深翻熟土回填熟土回填第七章三、土壤耕作制三、土壤耕作制(五)蓄水聚肥改土(五)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丰产沟)耕作法(丰产沟)人畜配合法人畜配合法 耕耕牛牛牵牵引引山山地地步步犁犁开开沟沟松松土土,人人用用铁铁锹锹辅辅助填沟培垄助填沟培垄机耕操作法机耕操作法第七章第四节 少耕和免耕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常常 规规 耕耕 作作(传传 统统 耕耕 作作,conventional conventional tillagetillage)是是指指用用有有壁壁犁犁翻翻耕耕土土壤壤,其其后后以以耙耙、压压、整整地地,并并在在作作物物播播后后至至收收获获期期间间进进行土壤管理的一类耕作方法。行土壤管理的一类耕作方法。第七章第四节 少耕和免耕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常规耕作优点常规耕作优点土壤耕层深度和紧实度可塑土壤耕层深度和紧实度可塑控制杂草和病虫害能力强控制杂草和病虫害能力强翻埋残茬、肥料,深层土壤有机质增加翻埋残茬、肥料,深层土壤有机质增加常规耕作缺点常规耕作缺点土壤水分状态受降水影响较大土壤水分状态受降水影响较大土壤侵蚀严重土壤侵蚀严重土壤有机质积累困难、分解强度大土壤有机质积累困难、分解强度大破坏土壤自然结构和构造破坏土壤自然结构和构造耗能、耗时耗能、耗时、费钱第七章第四节 少耕和免耕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少少耕耕(minimum(minimum tillage)tillage)指指在在常常规规耕耕作作基基础础上上尽尽量量减减少少土土壤壤耕耕作作次次数数或或在在全全田田间间隔隔耕耕种种,减减少少耕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旋旋耕耕、轮轮耕耕、以以耙耙代代耕耕、硬硬茬茬(铁铁茬茬)播种等播种等第七章第四节 少耕和免耕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免免 耕耕(no-tillageno-tillage)又又 称称 零零 耕耕(zero(zero tillage)tillage)、直直接接播播种种(direct(direct drilling)drilling),指指作作物物播播前前既既不不用用犁犁、耙耙耕耕整整土土地地,直直接接在在茬茬地地上上播播种种,又又不不在在作作物物生生育育期期间间进进行行任任何何农农具具的的土土壤壤管管理理,只只在在播播种种前前后后喷喷洒洒化化学学药药剂剂、除除草草剂剂、除除虫虫剂剂,以以及及液液体体肥肥料的一类耕作方法料的一类耕作方法 第七章第四节 少耕和免耕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一、少耕和免耕的含义免耕法组成环节(技术支撑)免耕法组成环节(技术支撑)(1 1)覆覆盖盖:利利用用前前作作残残茬茬(如如玉玉米米秸秸秆秆和和根根茬茬)或或其其它它物物质质(如如木木屑屑,石石砾砾等等)或或控控制制生生长长的的牧牧草草(如如小小冠冠花花)或或秋秋播播冬冬黑黑麦麦作作为为覆覆盖盖物物,覆覆盖盖全全田田或或行行间间,借借以以减减轻轻风风蚀蚀、水水蚀蚀和和土壤蒸发。土壤蒸发。(2 2)联联合合作作业业的的免免耕耕播播种种机机:开开沟沟、施施药药、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3 3)除除草草剂剂除除草草:应应用用广广谱谱性性除除草草剂剂于于播播种种前后或播种时进行土壤处理,防除杂草。前后或播种时进行土壤处理,防除杂草。第七章第四节 少耕和免耕第七章第四节 少耕和免耕二、免耕的产生与发展二、免耕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产生美国首先提出美国首先提出1818世纪用铁犁世纪用铁犁19101910年试行拖拉机耕地年试行拖拉机耕地19201920年轮式拖拉机出现年轮式拖拉机出现1930-19401930-1940年年,美国美国50%50%耕地发生水土流失耕地发生水土流失19431943年年5 5月月1212日,美出现日,美出现一次空前未有的一次空前未有的“黑风暴黑风暴”,刮走,刮走3 3亿吨肥沃的表土亿吨肥沃的表土第七章第七章第四节 少耕和免耕二、免耕的产生与发展二、免耕的产生与发展 发展发展美国尘暴的反思美国尘暴的反思犁耕者的愚蠢犁耕者的愚蠢(Faulkner)(Faulkner)5050年代大量研究,发现免耕积极效用年代大量研究,发现免耕积极效用6060年代技术突破(除草剂、免耕播种机),真正推广年代技术突破(除草剂、免耕播种机),真正推广7070年代大发展,年代大发展,7777年美国免耕年美国免耕44134413万亩,少耕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