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描写冬天充满着寒意的古代诗词5篇.docx
-
资源ID:71119571
资源大小:42.3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描写冬天充满着寒意的古代诗词5篇.docx
2023年描写冬天充满着寒意的古代诗词5篇 冬天是白色的,安静的。虽然白色总是让人觉得如此苍凉,让冬天充溢了寒意,但它就像一个天使,给人一种安静的美,一种不行忽视的力气。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描写冬天充溢着寒意的古代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冬天充溢着寒意的古代诗词1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品赏析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像,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庆,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其次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给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惦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肯定也过得很不开心。当自己抱膝灯前,惦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袤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验的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许多。 宋人范希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争论并不准确。二者各有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妙新奇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致新颖: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到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 前两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庆。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其次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给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干脆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惦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肯定也过得很不开心。当自己抱膝灯前,惦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详细“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袤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验的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许多。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白居易的诗常以语言浅近、平实质朴著称,其意境也多显露。这首诗平实质朴,构思精致新颖,字里行间流露着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描写冬天充溢着寒意的古代诗词2 雪梅 宋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非常春。 作品赏析 注释(1)精神:神采,韵味。(2)俗了人:使人俗气,不高雅。 译文光有梅花没有没有雪,梅花就显得没有神韵,但是,有了雪陪伴梅花,而观雪赏梅的人不会作诗来批判它们,那他也还是个俗人。天已晚了,刚刚写好一首赞美它们的诗,雪又下下来了,梅、雪、诗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了最美的景色。 描写冬天充溢着寒意的古代诗词3 对雪 唐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作品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据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藏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苦痛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旧熬煎着诗人。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短暂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意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示意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始终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寒冷的天气交织溶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特别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行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暖和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特别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意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寒冷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行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照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756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斗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旧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至德元载十月,房琯大败于陈陶斜,诗正为是而作。鲍照诗:“对雪满空枝。”洪仲云:若今人命题,对雪下,必云怀某事。今人诗味之短,以铸题长;古人诗味之长,以铸题短也。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此诗中间咏雪,而前后俱叹时事,正是有感而赋雪耳。乱云急雪,对雪之景。樽空火冷,对雪之况。前曰愁吟,伤官军之新败。未云愁坐,伤贼势之方张。【生注】他诗前景后情,此独外虚中实,变格也。瑯琅陶之败,殷浩山桑之败,皆以宿望偾军,故用书空事。) 后汉书:陈宠为太守,洛阳城每阴雨常有哭声。宠闻而疑其故,使吏按问,还言:世乱时,此地多死亡者,而骸骨不得葬。宠尽收葬之,自是器声遂绝。新鬼,用左传。魏文帝书:“已成老翁。”王筠诗:“连山卷乱云。”曹操诗:“薄暮无栖宿。”隋炀帝江南曲:“湖上雪,风急堕还多。”沈佺期玩雪诗,“飒沓舞回风。”沈约诗:“忧来命绿樽。”数州,指近贼之境。世说:殷浩坐废,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 描写冬天充溢着寒意的古代诗词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品赏析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简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岑参兄弟皆新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到处不要忽视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行“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异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飘舞,极为新奇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化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新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丽意境,颇富有浪漫色调。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洁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旺盛壮美。“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遗忘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暖和,着想、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美丽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渐渐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尽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通过人的感受写寒冷,手法又详细真实,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簇新,寒得好玩。这又是诗人“新奇”特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长向广远的沙漠和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概磅礴地勾出瑰奇壮美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支配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愁”字隐隐对离别分手作了示意。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假如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味道。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依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望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微环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雪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恋恋不舍,终归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逝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终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此诗精彩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而发愁,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结束处有悠悠不尽之情,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今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效果更见佳妙。 充溢奇情妙思,是此诗主要的特色(这很能反映诗人创作特性)。作者用敏锐的视察力和感受力捕获边塞奇观,笔力矫捷,有大笔挥酒(如“瀚海”二句),有细微环节勾画(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异的想象(如“忽如”二句),再现了边地奇丽的自然风光,充溢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剧烈的主观感受,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意。诗情内涵丰富,意境显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美丽,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协作,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协作;继而音韵温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协作极佳,当得“有声画”的称誉。 描写冬天充溢着寒意的古代诗词5 阁夜 唐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际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作品赏析 【注解】: 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4、星河:星辰与银河。 5、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斗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8、跃马: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 “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韵译】: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际,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斗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孤独无聊。 【评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 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 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 尽,个人的孤独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简析】: 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相互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常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样沉重的心情。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次句天际,指夔州,又有沦落天际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格外洪亮,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斗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特别清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景色是够美的。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观赏,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概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厚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马上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时常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只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宏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哀痛。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人事音书”,词意平列。漫,任便。这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孤独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心情。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阔人民每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这话看似自遣之词,事实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冲突与苦恼。“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卢世?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是颇有见地的。 此诗一直被誉为杜律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仿佛把宇宙宠入毫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胡应麟赞扬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描写冬天充溢着寒意的古代诗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6页 共16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