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5篇.docx
-
资源ID:71129367
资源大小:45.19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5篇.docx
2023年高中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教学设计5篇 进入中学后,许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果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留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改变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爱! 书目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改变教案教学设计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改变教案中学必修地理人口的数量改变教学教案设计中学地理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教案高三地理教案:人口与环境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改变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相识和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影响。 2.驾驭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推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进一步理解我国的安排生育政策。 4.培育良好的读图习惯,学会读图的方法和技巧,驾驭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得学问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 1.做好充分预习,培育独立思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并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在充分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诞生率、死亡率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据资料进行练习计算,进一步明确人口的增长与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3.通过分析文字、数据资料及景观图片,理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学会分析多种素材背景下的人口问题,逐步提高调查探讨、逻辑思维实力和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实力,开放性思维实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实力。 4.利用比较法及数据图表分析法,分析世界人口改变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并进行相应的读图思索练习,提高应用所学学问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育详细问题详细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安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缘由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缘由。 教学打算 【老师打算】搜集有关人口的图片、数据、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打算】依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分析思索相关的问题,同学间相互沟通,共同探究整理相关问题的答案。课前搜集有关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问题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世界人口景观图片,激趣导入,用一系列的人口改变数字及多种人口景观图片激发学生对世界人口危机的重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激情。 老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上的投影图片,我们知道,世界人口于1999年10月12日就达到了60亿,而且世界人口仍旧在接着增长,每年将新增人口7800万。据预料, 2028年将达到80亿,2054年将达到90亿。尽管“人口爆炸”趋势已经减缓,但人类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的警钟在不断地敲响。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什么样的人口状况,世界人口数量的改变有什么特点?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改变。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1.2,思索课本“读图思索”的三个问题。先独立思索然后再同学间相互探讨,尽可能形成统一完整的答案。 学生回答预设:课前布置学生进行了预习,课堂上再给他们进一步思索的时间,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育学生自主思索、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并给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发言,老师刚好地激励、点拨、启发。 大屏幕呈现问题答案: 1.人口数量少,增长缓慢。 2.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使劳动力数量增多,再加上该时期耕作和浇灌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大提高,食物供应变得稳定牢靠,死亡率下降。 3.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实力,人们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老师:投影课本图片“图1.2”和地图册“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 1.两张图有何异同? 2.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哪个阶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为什么? 学生:学生举手回答或自由发言,不断完善补充。 老师:再呈现课本图片“图1.3”。请同学们思索和沟通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改变的特点和缘由。 学生:学生举手回答或自由发言,不断完善补充。 老师总结: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不断增长。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凹凸,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促使了人口的增长。 多媒体投影:生产力水平凹凸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诞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改变 设计意图:由书上的图片入手,并加入一些趣闻,有助于引起学生的留意,并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人口问题的严峻。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熬炼学生独立思索与合作探究学习的实力,调动学生敢于发表见解的主动性和培育学生正确表述问题的方法,培育集体荣誉感与竞争意识,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规范学生思索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承转:人口的数量是在不断改变的,同学们知道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如何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三页活动,完成活动1、2题。 学生:自主或沟通思索、计算活动题目。回答老师的提问。 老师:先让学生展示答题状况,然后点拨总结: 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2%=4000人 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200000×(1+2%) =243799 243799×1.7%=4145 (讲授)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人口自然增长率确定,而自然增长率由诞生率、死亡率共同确定。 诞生率:指肯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诞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肯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肯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诞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即自然增长率 = 人口诞生率死亡率。 多媒体投影: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1)人口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老师:接着点拨: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 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还会上升。 多媒体投影图片: 多媒体投影: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2)人口基数。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的方式使学生驾驭诞生率、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自然增长率=诞生率-死亡率。依据P3“活动”,使学生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针对人口自然增长和自然增长率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并通过实例和活动帮助学生对概念充分理解。 承转:世界人口的数量是在不断改变的,是不是世界各地人口都在迅猛增长?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1.4,思索以下问题: 大屏幕呈现:课本图1.4。 读图思索题: 1.图中哪3个大洲人口数量增长较多? 2.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大洲就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吗? 3.为什么近50年来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 4.为什么近50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飞速? 学生:阅读课本图1.4“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依据课本内容及所了解的有关世界人口的学问分析上述四个问题,先自主思索,然后根据学习小组开展探讨、沟通。每个学习小组至少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学生回答预设: 1.人口增长较多的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2.人口增长较快的大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大洲不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3.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的缘由是基于社会经济的改变,发达的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使人们老有所依,导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更,生育率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为了使子女能够顺当地融入社会,所以在前期教化中的投入比较多,从而使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降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4.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政策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导致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居高不下,而死亡率下降很快,人口增长很快。 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小组探讨沟通,指导学生回答问题,并依据学生的回答适当点拨。 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这些国家经济水平相比状况如何?(相差甚远)由此可见,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增长较为缓慢)由此可见,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一下,这两类国家产前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第五页的文字以及第五页的阅读材料,小组探讨,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多媒体投影: ?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缘由分析 今后改变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 ? ? ? ? 发展中国家 ? ? ? ? ? ? 学生:探讨沟通回答。 学生回答预设: ?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缘由分析 今后改变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渐渐削减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起先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 老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填写表格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都趋于缓慢,相比二三十年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减缓,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其增长速度还是快得多。 同学们再进一步思索:人口增长很快是不是就很好呢?(学生答:不是,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化、交通、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缓慢是不是就很好呢?(学生答:不是。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承转:既然人口增长的速度过快不好、过慢也不好,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限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呢?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的图1.5,以及课前网络搜集的资料,来说一说不同国家分别实行了怎样的措施来限制人口的发展。 学生:开展活动,探讨沟通,主动发言。 返回书目>>> 中学地理人口的数量改变教案 一、课标分析 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本条“标准”的详细含义如下: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 让学生学会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 让学生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人口诞生率的影响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课标”中,是因为三者是亲密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定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肯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事实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本“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殊强调“分析”,所以老师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可以先为学生供应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运用学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 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当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所以老师在设计评价习题时要留意这点。 二、教材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支配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其次章中,须要去分析挖掘教材. 三、学情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学问,学生在义务教化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中学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化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 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亲密,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 中学学生具备肯定的调查探讨、逻辑思维和分析实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实力,开放性思维实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实力。虽然在初中已有肯定的感性相识,但因不同学生的基础学问差异较大,且还不能形成学问结构,需合作学习,并培育综合分析实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 驾驭人口自然增长的确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缘由刚好空分布。 3、? 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 驾驭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实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探讨,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化地分析。 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安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育酷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1、? 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缘由及分布特点。 六、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缘由。 七、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 调查探讨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八、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九、课时支配2课时 十、教学过程 内容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与备注 导入 播放视频:世界人口的增长 给出问题:材料中说明白世界人口的什么特点? 带者问题看视频 初步概括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视频内容丰富易激发学生爱好,带者问题观看其目的性强,培育获得信息的实力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的数量在时间上的改变特点 引导读图: 课文图1.2“10万年来人口增长”结合地图册“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 1、两张图有何异同? 2、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哪个阶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3、图1.3表示出第几次科技革命人口最迅猛增长? 4、对比农业革命前与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加快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独立读图思索,并阅读课文相关内容,以四大组为单位竞争回答或补充 培育学生读图分析实力,驾驭读图方法 熬炼学生独立思索与自学实力,培育集体荣誉感与竞争意识 2、人口数量在空间上的改变特点 过渡:近100年来世界各地人口都在迅猛增长吗? 引导读图:图1.4“1950-200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1、图中哪3个大洲人口数量增长较多? 2、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大洲就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3、为什么近50年来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以欧洲为例) 4、为什么近50年来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飞速?(以亚洲为例) 过渡: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状况不同,人口政策也有所差别,引导读图1.5及阅读部分并思索: 5、表中有几个发展中国家?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增长率。 6、假如把我国的人口政策与日本对调,将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 读图思索并计算说明 合作探究:分2大组各探讨一种地区,组内以4人为单位。 探讨分析,组间沟通,得出结论 归纳两大洲人口增长的共同影响因素 阅读并分析图表 合作探究,表达沟通 培育读图分析与挖掘信息的实力,明确人口基数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分摊任务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突显两大洲的可比性。 培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力。 学会分析与归纳人口增长区域差异的缘由,并能理解区域文化对人口的影 响 假设具极端性,易激发学生爱好,能深刻理解不同地区人口问题,辨证地看待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3、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 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征 返回书目>>> 中学必修地理人口的数量改变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肯定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驾驭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源或图表,推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培育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驾驭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得学问的实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非常浩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诞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改变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索。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探讨,相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化阐释。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 进一步培育学生详细问题详细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 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安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培育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学问的实力。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 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及其转变。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探讨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协助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支配:2课时 板书设计:第一章 人口的改变 人口的数量改变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的数量在时间上的改变 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一)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板书】第一章 人口的改变 人口的数量改变 【提问】请大家看世界60亿人口日(图1.1),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这个小孩的诞生,社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也亲临现场? 【讲解并描述】这个小孩的诞生,意义重大,据说他很荣幸地成为了“世界公民”,可以享受很多实惠的政策。从这个图片,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人口不断增长,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浩大的数量,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接着增大。 【提问】请同学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也许达到了多少?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人口的数量在时间上的改变 【新课教学】结合P3的活动,讲授诞生率,死亡率,人口基数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学生自主计算问题的结果;让学生自主思索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人口基数的关系; 学生探讨从中得到的启发。 【小结】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读图】依据图1.2和图1.3和P2读图思索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结合读图思索题,引导学生视察人口数量的时间改变特点;引导学生探讨分析人口数量的时间改变的缘由; 【讲解并描述】10万年以来的人口数量的时间改变特点: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较少,人口增长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人口数量增多; 工业革命起先,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接着较快; 人口增长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增长。 产生这种差异的缘由: 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凹凸,继而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同等,从而影响诞生率和死亡率的改变,导致人口增长数量改变。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对比100年以前的人口增长特点(在图1.2中找到图1.3的时段): 返回书目>>> 中学地理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地人口资料,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通过案例分析,培育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2.通过案例探讨,加深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理解,相识我国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通过分析我国人口的改变,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特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究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展示世界各大洲、地区人口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图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完成自主探究1: (1)分析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模式。 (2)完成下列表格。 二、人口问题 【展示图片】印度人坐火车、中国春运。 播放语言材料:德国人口问题 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人有时候怀着妒嫉的心理望着法国因为那里没有“后继无人”这个问题。法国“费加罗”报不久前曾傲慢地宣称:“我们有六千二百万法国人”。正值德国人口在削减的时候,而法国人口却在增长。有不少时事评论家和媒体刻意渲染德国社会走上了山穷水尽,同时他们运用了像“诞生率崩溃”或者“生育罢工”这样的夸张辞藻。 思索:结合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总结人口问题的表现主动思索,结合材料,思索人口问题的表现。 【模拟记者款待会】老师扮演记者,以采访德国、印度总理的形式,呈现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主动协作,选出两位同学,分别仿照两国领导人回答提问。 三、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自主探究问题2:“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展示190020_年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自主探究问题2: (1)目前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少? (2)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少?读图,理解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状况,完成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问题3:“人口增长速度”。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率示意图,完成自主探究问题3:按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进行排序。 自主探究问题4:“中国人口分布”。 老师板图:中国轮廓图、黑河腾冲线。 思索: (1)中国人口分布的大致状况是怎样的? (2)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东西部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调动回忆初中已学学问,温故知新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 环节三:小结作业【课后思索,论文呈现】播放语言材料:关注中国,关注民生。20_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3.2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将来几十年,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我国人口政策面临巨大压力。人口政策既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难任务,又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突出冲突与问题。新世纪的人口政策该何去何从呢? 展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种观点:1.坚决不移的实行安排生育政策;2.激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要求学生课后思索,以论文形式呈现。 返回书目>>> 高三地理教案:人口与环境 教案 人口与环境 【体系和要点】 (一)人口与环境 1.人口再生产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概念:老一代接连死亡,新一代不断诞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持续 确定因素: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人或刚要进入“现代型” 2.人口数量与环境 (l)人口数量的改变 (2)环境对人口数量改变的影响 (3)人口数量改变对环境的影响 原始社会:人口少,影响小 农业社会: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提高,生态环境有了肯定程度的破坏 工业社会:人口激增,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生活排污量增多,污染环境;生产扩大、污染扩大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主要缘由不只是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不重视爱护环境等缘由造成 3.环境人口容量 (l)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4.人口素养与环境 (1)影响人口身体素养的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养的概念: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状况 (2)人口科学文化素养对环境的影响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有着特别的影响 人口科学文化素养的凹凸,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环境观、资源规和发展观 人口科学文化素养的凹凸,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干脆的影响 科学文化素养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人口科学文化素养的凹凸,干脆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5.人口迁移与环境 (l)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涉及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拉力一个地区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一个地区排斥人口迁移的因素 (3)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们为了找寻食物、土地而迁移,受自然环境影响深刻 工业社会,为了找寻优化配置而使劳动力不断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成为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迁入地:使其综合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也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既有主动意义,也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6.中国人口迁移 (1)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一:黄河中下游平原 迁移方向:从秦汉起先人口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重点是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 缘由:移民支边、斗争、自然灾难 (2)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头中期的人口迁移 特点: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缘由:实行安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阶段:19541960年活跃时期;19611976年低潮时期;19771984年回升时期 方向:净迁出省区:辽、鲁、沪、川;持平省区:西藏;其余为人口净迁入省区 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地区工业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高等学校搬迁、招生与安排;新修水利和水库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 (3)80年头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流淌人口增加,自发流淌为主 方向:从农村到城市 中学英语;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目的:务工和经商;、培训、安排迁移的人数增加 改变:原来人口的净迁出地区,有些起先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 返回书目>>>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