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白居易的诗鉴赏5篇推荐.docx

    • 资源ID:71169314       资源大小:40.9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白居易的诗鉴赏5篇推荐.docx

    2023年白居易的诗鉴赏5篇推荐 长相思鉴赏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白居易诗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密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照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注释: 赋得:指定的诗题列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首诗是作者打算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主,所以加了“赋得”二字。 离离:形容春草长得极繁茂。 远芳:遥远的芳草。 侵:渐侵、渐近。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被送的人。 萋萋:草长茂密的样子。 赏析: 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上,我为你送别,看到萋萋芳草,年年岁岁,枯了还复青,野火再列,春风细寸里,生命也会轮回。敬爱的挚友,此去几时回?遥远的古道充满着温馨的草香,明媚的阳光下,一片翠绿连接荒域,在这样的时刻目送你远去,心中充溢离别之情。以草写离情,奇妙妥贴,令人想起“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的咏叹,也使人产生“离恨如春草,更深更远还生”的共鸣。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2 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心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 笑随戏伴后园中,此时与君未相识。 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 墙头立刻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蘩。 终知君家不行住,其奈出门无去处。 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情满家乡。 潜来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归不得。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注释: 引:拉起,提起。 银瓶:宝贵器具。喻美妙的少女。 殊娟:美妙。 宛转:轻细弯曲状。 远山色:形容女子眉黛如远山的颜色。 青梅竹马:李白诗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指两小无猜的密切。墙头立刻遥相顾。 语:告知、倾诉。 合双鬟:古少女发式为双鬟,结婚后即合二为一。 大人:指男方父母。 聘为妻:指经过正式行聘手续的女子才能为正妻。 奔:私奔。妾:小老婆,偏室。 不谌主祀:不能作为主祭人。 苹蘩:苹与蘩两种水草名,古人以当祭品。 高堂:指父母。 潜来:偷偷来,私奔。 痴小:指痴情而年少的少女。 赏析: 这是一首遭封建礼教欺压迫害的女子的怨歌,前三句的两个比方总概了全诗意旨,瓶沉簪折正是女子遭遣弃命运的写照。次三句写女子年少时的美貌殊姿,以相识之前的欢悦对比相识后四句横遭不幸的苦痛。再下以身相许,决然私奔的过程,表现了痴情女子的天真和纯净及为情所动的真实形态。以后五句接着叙述私奔带来的屈辱和苦痛。“聘则为妻奔是妾”没有经过礼法嘉许的结合,即使相爱情深也不能得人认可。女子愤然出走,然而天地茫茫,已经无处可归。诗末两句凄凉悱恻,是对后世痴情女子的警策,也是女子自身屈辱悲愤的呼喊。“痴情女子负心汉,教人如何不哀痛。” 白居易夜雨3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斟酌。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的确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闻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很多好诗,为百姓做过很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许。 赏析: 远方的亲朋,使人不胜想望,心中的曲衷让人九转回肠。这是一颗熠熠辉的“沧海遗珠”却几乎在全部选本里无觅处,。而今而后,它的或许会被流传至“远远乡”,会让世人“结在深深肠”。 白居易卖炭翁4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的确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闻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很多好诗,为百姓做过很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 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许。 注释: 辞海注:唐德宗时派宦官在长安购买民间货物,亦称“宫市”。宦官采买,付价甚少,或竟不付价,甚为扰民。白居易买炭翁一诗,即为讽刺此事而作。 苍苍:形容鬓发花白。 辗:同“碾” 翩翩两骑:两个扬扬得意、轻快而来的骑马人。 黄衣使者:穿黄衣服的太监。 白衫儿:借指穿白衫的差役,又称“白望”。 敕:指圣旨。 半匹:二丈。唐制四丈为一匹。 赏析: 这是一首千载以下万口传诵的名诗。本诗通过卖炭翁不幸遭受的描写,生动形象,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朝庭官史肆意掠夺劳动人民果实的罪行予以有力的鞭笞。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5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出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很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朝气,而且将诗人本身沉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观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忱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其次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起先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起伏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好像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阔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宠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安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安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值诗人静默地欣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嘹亮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深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觉了自己事实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妙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殊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溢朝气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宠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珍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劳碌而兴奋的神情,好像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朝气。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颂家,听着她们那宛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妙。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调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视察以及精确把握其特征的实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观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彩缤纷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辨别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无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春游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逍遥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满意的事情呀,马儿好像也体会到了背上主子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引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格外好玩,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加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闻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状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行能肯定的美,这美隐藏在创建或者视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白这一美学观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擅长视察,而且更擅长发觉和体验。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挚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憧憬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漂亮。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觉观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缘由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奇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旧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呈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适宜。” 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观赏眼光,才能在多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觉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白居易并没有看到许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到处”闻莺、“家家”有燕的季节,而感到缺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假如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酷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唯恐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沉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细致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欣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唯恐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肃穆的警告,而今日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麻木不仁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觉美、发觉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浇灌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起先,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沉醉在鸟语花香,最终,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美丽诗歌来。 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妙事物的敏锐视察与体验,在很多古代诗人中都是特别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觉,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缺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样,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许多的。比如韩愈就有一篇描写早春的名诗,同样不是歌颂春光烂漫时的美景,而是为人们展示出一种充溢朝气与希望的景象。诗的名字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一共写了两首,我们不妨向大家介绍第一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诗是写给他的挚友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所以被称为“张十八”,这种称呼在唐代非常流行。大家熟识的有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杜甫),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更是家喻户晓了。韩愈这首诗最绝妙的一笔就是其次句,“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在北方的早春季节,春寒料峭,在常人眼里,哪有一丝春的气息。可是一场无声的春雨过后,一切就不一样了,大地上,草儿已经起先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冒出了纤细的嫩芽,虽然它们是那样的不起眼,甚至连你弯下腰去细致地视察时,都无法看到生命的绿色,但是,韩愈却捕获到了这最早的报春者的形象,它们不是天上翻飞的柳絮,也不是树上闹眼的桃花,而是那些静默无闻的小草,那样的不事张扬,却又齐心合力,大家一起冒出头来,使人们远远地望去,可以看出那一片充溢朝气的漫山遍野的绿色,这是一种多么激烈人心的无处不在的春色呀!韩愈为之深有感受,所以他忍不住告知挚友,这才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景色,也是一年中最可珍惜的时间呀,比起春色满园、烟花似锦来,更有一番动人的风韵与景致呀。这就是一年之际在于春,而最美妙的春光却是在早春的道理,所以直到今日,我们还会不由自主地吟出“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白居易的诗鉴赏5篇举荐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白居易的诗鉴赏5篇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