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pdf
初一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6.1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了解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和基本要求;3.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4.会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对某些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包括简单的分类排序与分组编码。数据的分组编码往往涉及问题的多个方面和经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请学生测量好自己的身高、脚长与视力,并知道自己的鞋号.2.全班分为四组,定好四个组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师: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与同学们一起走进数学课堂.希望你能做到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并勇敢的说出你的想法,那你将是一个成功的你.下面先随老师来看一段录像(北京申奥成功片断)2提问:(l)从刚才的片断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08 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2)你知道国际奥委会是根据什么决定由中国北京承办 2008 年奥运会?(投票票数最多)师:师:可见数据是非常有用的,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利用数据来作出明智的决策和判断,比如:选举班长,根据得票数的多少来决定;比较两人 100 米跑的速度,根据两人所用时间来判断;等等(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用数据说话的例子吗(期中考中咱们班谁成绩最好?)师:师:看来有说服力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但是这些数据不会从天而降,要靠我们自己收集和整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板书课题:6.1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数据的收集(团结就是力量)师:师:下面我们来搞个活动,比一比谁的眼力好,看动画说出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五角星出现的次数.准备好了吗 开始!(学生观察不能得到准确答案)回忆刚才的统计过程。思考:为什么得不到准确答案(估计会说出这样几种可能:没有搞清;来不及看;不是一种一种过来的,怎么数)评析:尝试,有意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数学问题从情景中自然发展而成;为探索问题的解决,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促使2全体有效参与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合作创新精神,提高了收集信息的能力。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学生交流,相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明确类型:收集的方法:可以 4 人合作分类数,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再来试一次,准备好!开始!1 (学生轻松得到结论,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评析:再次组织统计活动,既是解决问题的实践又是验证。通过前后比较对问题解决进行回顾和评价,从而证实方案是否简捷、易行。问问 1.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观察数数观察数数)2.从这些数据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或结论师:师:小结:以后学习、活动时都要有目的、有方法、有计划,这样才能顺利解决问题,而且正确率高。师:师:从刚才收集数据的过程可以知道:观察是我们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请看阅读材料:现在中学生的早餐怎么吃问问 1.以上材料中提到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调查调查 2.你看了这篇报道后有什么感想(渗透思想教育:早餐一定要吃好,还要讲卫生)师师:看来调查也是数据收据的一种方法.师师:除了观察与调查这两种数据收集的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收集的方法.说出以下活动中的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1测量体重画面(收集方法:测量测量)2在实验室做实验各种成分的含量(收集方法:实验实验)师师:以上这些都是收集数据的直接途径.收集数据还有间接途径.这些数据又从哪里来呢?3评选支持人数(收集方法:互联网查询互联网查询)师师:比如:语文老师要你们去查某作家的生平,可以去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查阅文献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小结,数据收集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师生共同回忆小结)直接途径有:观察、测量、调查、实验等;间接途径有: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2).(2).数据的整理师师:同学们有了数据以后,只有对收集的数据作适当的整理才会更加有用.比如,我们是初次见面,老师想要了解咱们班级男女生的身高情况,要怎么做,同学们帮我出个主意(学生回答)课前老师请 4 个组长收集了 20 位同学的身高,下面请这 4 位组长上来展示你收集的数据(学生上来展示贴在黑板上)问问.你的数据是怎么来的?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吗?3 观察上列数据,(男女生身高混乱排列,很难比较男、女生的身高情况)你能很快比较出男女生的身高差异吗 怎样整理这些数据能一目了然?将数据分类、排序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从这些数据中你得到哪些信息(男生比女生高,身高在 155CM 以上的的男生、女生分别在男、女生中占百分之几?身高在 160CM 以上呢)师师:点评: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分类、排序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那除了这种方法,是否还有别的呢?师师: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讨论另一种整理数据的方法.大家知道自己的鞋号吗这位同学你可以告诉大家你的鞋号吗问几个同学的鞋号是多少?穿一样鞋号的同学,脚长都一样吗?(不一定)问脚长问鞋号为 24 号同学的脚长分别是多少看来脚长差不多的同学鞋号相同.我们知道全国有十几亿人口脚长大大小小各不相同,而鞋号只有有限的几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把相近的脚长归为一组,并对每一组进行编号,如图,现行国家标准鞋号:学生讨论完成1.2.3 三个问题.1.小明的脚长 25.1 厘米,鞋号应是 25号。2.小亮的脚长 26.7 厘米,鞋号应是 26.5号。3.鞋厂为了每一位顾客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鞋,如何来确定各种鞋号的生产数量师师:分组、编码可以将原来数量繁多、无序的数据简化、有序化。将数据分组、编码也是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工商业、科研等活动中有广泛应用。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运用分组、编码整理数据的事例吗?如小学时,成绩分A、B、C、D、E 等,分别是分数段 90-100,80-90,70-80,60-70,60 分以下;又体育达标中老师根据你们的测试成绩把全班学生定为几个优秀,几个良好,几个合格,几个不合格。(教师板书:数据整理方法:(1)分类、排序(2)分组、编码)三、迁移拓展、应用新知三、迁移拓展、应用新知小组活动请组长收集本组成员的右眼视力,并写在黑板上.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以下问题: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学生右眼视力跟性别有关吗?怎样处理这组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评析:重视课后数学实践活动的组织,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归纳小结,内化能力四、归纳小结,内化能力师师: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补充)数据会说话表明数据是有用的4 怎样让数据说话离不开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调查、实验等方法,也可以查找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数据如何说话用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方法整理数据,分析整理后的数据得出结论。五、作业布置五、作业布置1.课本 P130 作业题。2.作业本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6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收集的方法:观察、调查、测量、实验互联网查询、查阅文献资料数据整理的方法:(1)分类、排序(2)分组、编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