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docx
-
资源ID:71256162
资源大小:37.3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docx
2023年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数学,是探讨数量、结构、改变、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为帮助大家学习便利,我收集整理了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本节课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和写。让学生知道数位及数位意义,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数数,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紧接着又复习了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用小棒摆数(老师报数,孩子们摆数),其中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老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 “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学”字。我让学生通过感受详细的事物(小棒)到半详细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课堂上通过个位和十位上的珠子换位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爱好,通过学生视察、思索、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在例题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辩”字。通过开展整十数写法的练习,在“辩” 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并且在读、写、辩中,孩子们体验到了胜利。 在例6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逼”字。通过给学生一个只有个位和十位的计数器,请他们表示100,学生们发觉仅有原来的两个数位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就 “逼”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就闪亮登场了!百位的出现满意了学生的自身需求和渴望,这从孩子们兴奋地给计数器上的百位插上小棒的样子就可以感受到了!他们更自主地学习,理解数位意义及数位的排列依次。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觉得完成得比较好,在上课的过程中,假如能更刚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增加一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激励和表扬一些学生,学生学习心情肯定会更高涨。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娴熟驾驭所学表内乘、除法的学问。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和检查实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实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和检查实力。 教学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实力。 教法: 练习法。注意多样练习的设计。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 1、谈话:我们学过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沟通一下。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6题。 谈话:同学们都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了吗?出示情境图,试一试,算一算,你能得几个玩具?学生计算,老师巡察。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4题。 (1)谈话:6÷6等于几?5÷5等于几? 学生计算,沟通结果。 提问:视察第1列,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发觉? 促使学生发觉: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 (2)视察第2列。 2÷1 3÷1 6÷1 让学生体会一个数除以1,结果还是这个数。 你能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7题。 提问:计算时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8题。 (1)出示题卡,请学生列乘、除法算式,并说明计算方法。 (2)谈话:刚才我们在计算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一个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但也有特殊的,有的只能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一道除法算式,这是什么缘由呢? 明确:两个乘数一样的时候。 你还能找出哪些只能算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的口诀吗? 学生汇报: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等。 三、巩固迁移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9题。 出示第9题的表格,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看清表格,理解题意,思索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0题。 出示3个蘑菇房子的贴图。帮助小动物找家的嬉戏。老师谈话激趣。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1题。 请学生把用同一句口诀计算估算式做上相同的记号,再独立完成后沟通汇报。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2题。 (1)细致视察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怎样列式呢?同桌沟通想法。 (3)汇报,老师板书列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学问?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小组学习的实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 在详细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 让学生充分经验“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相识 “平均分” 6、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7、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驾驭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 驾驭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打算: 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状况,老师板书。 (二)、视察问题 (1)、请小挚友视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觉了什么? (2)、学生视察汇报。 (3)、从视察中我们发觉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 (1)、小挚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 (2)、小挚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方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沟通、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觉平均分。敬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建性。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相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 1、 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 (1)、论安排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爱哪种分法?为什么?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学问,开拓学生思维。 (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确定其次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视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当怎样做? (3)、学生沟通探讨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相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相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六、教学结束: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请同学们写出来。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在探究、练习中积累有余数除法的试商阅历。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练习在生活中解决简洁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发觉中体验除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 教学重点: 经验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阅历,逐步达到娴熟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驾驭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 讲解法 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2. 练一练:10÷5 16÷5 18÷5 20÷5 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究新知 1. 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8“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 列算式:55÷8 (3) 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 小组探讨:怎么推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 比55大;8×6=48 比55小。全部商6。 思索:假如商是5可以吗? 假如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状况,全部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探讨: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 填空:P9 2题(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9“练一练”的第1 5题。 四、总结说收获。 板书设计: 分 草 莓 55÷8=6(个)7(个) 8×6=48比55小 8×7=56比55大 商是6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实力: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打算: 课件 教法运用: 讲解法 分析法 引导法 练习法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复习 1.能填几?(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 指名回答 通过复习巩固了旧知 二、初学新课探究新知 (初步探究)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找寻信息:有22人、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沟通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4.让生细致视察图弄懂题意。 5.让生独立思索。 6.进行小组沟通。沟通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2÷4=5(条)2(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安排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安排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2人。4×5+2=22。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3人,一条3人。4×4+6=22。 1.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方法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安排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2可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用纸画月亮代表小船,用小棒代表人。 3依据摆的图列出算式。 1.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 四、拓展学习 (深化探究) 1.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学问来解决简洁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索,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安排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安排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留意平安,不能做违反平安规定的事。 2.全班沟通总结。 安排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进行沟通。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五、当堂检测、练习巩固 (学习诊断) 完成练一练1,2,题 第1题协作问题串激励学生再次经验有余数的除法实际问题进1的过程:先弄懂题意在列式解决 1.先弄懂题意 2.在列式解决 3.指名汇报。 4.集体订正。 5.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 六、课堂小结 (梳理归纳)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你学的好吗? 1.小组沟通。 2.指名汇报。 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板书设计: 租船 22÷4=5(条)。.2(人) 答至少要租6条船。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4页 共14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