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 学习中的困难莫过于一节一节的台阶,虽然台阶很陡,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踏,攀登一层一层的台阶,才能实现学习的理想。 祝你学习进步!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仅供大家参考。 1.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2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24.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2.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 一、化学方程式 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二、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元素;(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如Fe、S、He。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O、Si、Al、Fe,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方法: (1)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非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在反应中不易得电子,性质稳。 3.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刚石(C)是天然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 酸、碱、盐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 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5.初三上册期中化学知识点 一、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二、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