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1_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docx

    • 资源ID:7152465       资源大小:49.84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1_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docx

    2022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1_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 学校传染病防控学问培训1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传染病防控学问培训”。 学校传染病防控学问培训1 一、传染病基本学问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症,感染症中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 (二)传染病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依据本法规定,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1、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共有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今年已被国家例为丙类传染病。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 (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二)、传染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歼灭或排出。(不发病)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4、潜藏性感染。 5、显性感染(发病)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肯定的传播途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若有一个条件缺失将不会被感染(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爱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四个方面。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空气、飞沫、尘埃 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 2、水、食物、苍蝇 常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又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4、吸血昆虫 又称虫媒传播; 5、体液:血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疫水 又称 接触传播; 7、母婴传播 在母亲怀孕和生产时传染给婴儿。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简单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学校传染病防控学问培训2 六、学校常见的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感、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肠道传染病:甲肝、手足口病等。 (一)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肯定发病,当反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除少数起病急骤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长期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若能刚好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1.传染源 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以空气传播为主,即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肺结核患者排菌量越多,其对其他人群造成的危害性也越大。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液。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带菌飞沫而被感染。飞沫直径15m最易沉积于肺泡。痰干燥后结核杆菌随尘埃吸入也可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 起病多为缓慢,表现为长期午后或傍晚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等。(2)呼吸系统症状 通常为干咳或带少量粘液痰,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脓性。约1/3患者有不同程度咯血。 协助检查: 1.结核菌检查 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牢靠依据。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对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且能够确定病灶性质、部位、范围。 3.结核菌素(简称结素)皮肤试验 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参考指标。 (二)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发热、猛烈头痛、全身酸痛、周身无力,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为特征。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病毒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 经空气和飞沫传播。3.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虽有肯定的免疫力,但不同流感病毒亚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变异后,人群重新易感而反复发病。4.流行特征 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一般多发生于冬季。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消遣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患者常并发肺炎,有较高的病死率。 临床表现:通常较一般感冒重,主要为急性发病,出现高热、寒颤、头痛、肌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同时亦可有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全身症状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少数病例可有腹泻呈水样便。体检可见眼结膜充血、咽部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发热一般持续35天后消退,但患者仍感明显乏力,乏力常持续12周才渐渐消逝。 (三)风疹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风疹病人、无症状带病毒者。以冬春两季发病较高。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1-5岁儿童较多,成人多数有抗体,偶可发病,育龄妇女对风疹较易感。(近几年有发病年龄增高趋势) 临床表现:主要为低热、轻度上呼吸道炎症、全身不适、乏力、喷嚏、流涕、轻咳等。一般发热1-2天后皮疹出现淡红色皮疹,起先于面部,一日内波及躯干与四肢,手掌于足底无皮疹,躯干背部皮疹较密,经过3天左右自然消逝,不留色素镇静,其他症状随之消逝。 (四)水痘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所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较多。临床上全身症状稍微,有发热及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疹,以斑疹、丘疹及快速发展的疱疹和结痂为其特征。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传染性强,发病1-2日至疱疹结痂时,均具有传染性。皮疹全部结痂脱落后无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和干脆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一次发病可终身有较高免疫力。 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无力及上呼吸道炎症表现,持续1天左右。起病后数小时或1-2日出现皮疹。皮疹首见于躯干和头部,红斑疹快速发展为丘疹,数小时后又变为疱疹,呈椭圆形,四周有红晕,形如露水珠滴,后浑浊,疱疹常伴有瘙痒。 皮疹呈向心分布以躯干为多,四肢较少,手掌及足底更少。 水痘为自限性疾病,10日左右自愈。极少数人可以并发水痘脑炎、水痘肺炎等并发症。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难受,发热伴咀嚼受阻为特征,同时可侵扰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人自腮腺肿大前7日至重大后9日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亲密接触者亦可传染。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例多发生在5-15人群。患病后可获得长久性免疫力。 临床表现:多数以耳下部肿胀为首发症状,少数病例有发热、头痛、畏寒、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渐渐肿大,肿大先从一侧起先,局部皮肤惊慌发亮,表面发红,发热38度-40度不等。整个病程10-14日。 (六)猩红热 猩红热:是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莓样舌、全身充满性猩红色皮疹和疹褪后皮肤明显脱屑。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是猩红热病人和带菌者。病人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吞咽时加重,全身充满性充血并散布着针头大小的充血性皮疹。皮疹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起先,疹间无正常皮肤,压之褪色。面部潮红而无皮疹,口鼻四周相对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皮疹出现后48小时达高峰,然后依出疹依次消退,2-4日褪尽。疹褪后一周左右起先脱皮,脱皮持续2-4周,呈糠屑状、片状、大片状。 (七)麻疹 麻疹 :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柯氏斑 在口腔两侧颊粘膜靠第一磨牙处的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表现。任何年龄均可感染麻疹,过去一般以8个月到5岁发病率最高,且每隔23年有一次大流行。麻疹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最多。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潜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口咽、鼻、眼结膜分泌物、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具传染性。复原期不带病毒。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干脆传播,经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接触病人后90以上易感者发病。病后有长久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而获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到母体抗体的爱护,很少患病。 4.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 临床表现: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4天,伴体温增高,症状加重。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喷嚏、流涕、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眼结合膜充血、畏光、流泪、眼睑浮肿。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自上而下扩散到胸、背、腹及四肢,最终达手掌与足底,35天出齐。 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肤,呈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初发时稀疏,色较淡,以后部分融合成暗红色,少数病例可呈现出血性皮疹,压之不退,疹间皮肤正常。出疹35天皮疹出齐后,发热起先减退,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依次消退,消退初期留浅褐色色素斑,伴糠麸样脱屑,历时约12周。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猛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峻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变更。部分病人暴发起病,可快速致死。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隐性感染率高。 2.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干脆传播。因本菌在外界生活力极弱,故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少。 3.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与其免疫水平亲密相关。 4.流行特征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11月至次年5月,而 3、4月为高峰。儿童多见。 临床诊断: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神志变更,体检发觉皮肤、黏膜有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者,即可作出初步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突然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精神萎靡等毒血症症状。 7090病人有皮肤或黏膜瘀点或瘀斑,直径lmm2cm,起先为鲜红色,后为紫红色,严峻者瘀斑快速扩大,其中心因血栓形成而坏死。经治疗后体温渐渐降至正常,皮肤瘀点、瘀斑消逝。大瘀斑中心坏死部位可形成溃疡,后结痂而愈,症状渐渐好转。约10病人出现口唇疱疹。病人一般在l3周内痊愈。 (九)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有食欲减退、厌油、疲乏无力,部分病人出现黄疸、肝大、肝功能异样。病毒性肝炎的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困难,传播范围广泛。是我国发病率较高、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病毒性肝炎按引起发病的病毒不同目前可以分为7类,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庚型肝炎、己型肝炎。(甲型和戊型为肠道传染病,其他型为血液 传播传染病) 甲型肝炎流行病学 1.传染源:甲型肝炎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病毒主要通过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排出体外。 2.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中排出的病毒可以污染水、餐具、手、食物等,经口感染,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病毒污染水源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可导致局部地区暴性发流行。很少通过输血或注射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类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年龄均可发病,感染后可以获得肯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可重叠感染或先后感染。 4.流行特征 病毒性肝炎的分布遍及全世界,不同地区各型肝炎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我国属于甲型及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 临床表现:多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常伴有发热、全身乏力、上腹部不适,少数患者可有头痛、关节痛、皮疹等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57天后,尿色渐渐加深,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 试验室检查:检测病毒抗体和肝功能检查: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以进一步确定感染型别和对肝脏损害程度。 (十)手足口病 此病多发生在夏、秋季可散发亦可引起局部流行。以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疱疹为特征。 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 。 流行病学: 传染源: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通过接触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也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手足口病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防病实践中发觉,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临床症状: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起先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学校传染病防控学问培训3 七、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 (一)、加强宣扬教化,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晒被褥。 2、坚持体育熬炼,随季节改变增减衣服,提高机体抗病实力。 3、饮食均衡,保持平衡膳食,合理休息,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的惊慌和疲惫,并留意防寒保暖。 4、集中住宿时不混穿他人衣物,个人生活用具单独运用。 5、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是要进行遮掩,不干脆面对他人。 6讲究食品卫生,不喝生水,不暴饮暴食,不购买不食用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 (二)、搞好大环境卫生 1、留意教室、宿舍等生活环境的每天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簇新,打扫卫生时要坚持湿式打扫,避开尘埃飞扬。 2、学生常常停留的场所要定期进行消毒,教室、桌椅、讲台、窗台、地面等等。可以用含氯消毒剂和来苏水交替运用进行消毒 (三)、严格执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落实晨检制度,必要时增加午检、晚检。做好登记,一经发觉病人或疑似病人要马上隔离,到医院刚好就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当发生多名学生发病时要刚好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同时做好疫点消毒(开窗通风、消毒液喷雾和擦拭等)和应急预防接种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四)、加强学校食堂管理,做好防蝇、灭鼠工作,防止食物食品的污染,对公用餐具要定期消毒。 (五)、各小学及幼儿园在新生入学时仔细落实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查验结束后要刚好向所在地的接种门诊报告查验结果。发觉学生未按全程接种相应疫苗时,要求儿童刚好到所在地的接种门诊进行补种。 (六)、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在传染病流行前要进行相应疫苗接种的宣扬教化,提高自觉接种意识。 春季传染病预防学问 春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进行安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主动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留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肯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削减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熬炼,增加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起先旺盛起来,正是运动熬炼的好时机,应主动参与体育熬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簇新空气,每天漫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伸展,增加体质。在熬炼的时候,必需留意气候改变,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支配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生活有规律。 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反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支配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嬉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定导致抵挡疾病的实力下降,简单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微环节要留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需依据天气改变,适时增减衣服,切不行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支配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削减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簇新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尽量削减与病患者接触,与病人接触时需戴多层棉纱口包,留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在发觉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诊断和治疗,早发觉,早治疗。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刚好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这一点在大家日常学习生活场所主要场所的公寓显得尤为重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确保大家的健康。那么作为我们新时代的高校生,举手之劳,既能美化我们的住宿环境,又能保证我们的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夏季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夏季肠道传染病是因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所引起的。因此,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在选购食品时,应选择簇新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簇新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烹调时,炊具要留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炊事员要留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餐具应当严格消毒。 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夏季不宜实行家宴,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其次天应煮透再吃。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 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传染病的媒介。因此,歼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足够的睡眠和丰富的养分有助于增加体力,也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一旦家中出现有腹泻、呕吐的病人,首先要刚好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刚好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假如不能刚好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刚好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腹泻死亡的主要缘由。所以假如腹泻后想喝水,就要喝点补液盐。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须要多补充水分。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找到。 第三,发生腹泻也要接着进食。有人觉得既然已经拉肚子,就要再减轻些肠道负担,所以腹泻后采纳饥饿疗法。但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不提倡这种做法。腹泻导致身体养分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养分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养分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 此外,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得不偿失。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而且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为了避开出现耐药性,发生腹泻没有必要运用抗生素。假如病情严峻,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运用。 秋季常见病及预防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入秋后必需留意保健防病。秋天需预防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 一、秋燥症 秋天的干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适,而且还会诱发很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等。秋天必需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生梨、葡萄、香蕉、银耳、青菜等滋阴润肺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簇新空气,使机体津液足够,精力充足。 二、呼吸道感染 秋天温差较大,呼吸道粘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在秋天应留意天气改变,刚好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加机体反抗力。 三、心血管疾病。 由于天气变凉,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血管病人要坚持服药,坚持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熬炼,主动防治感冒等,以免诱发加重心血管疾病。 四、关节炎:时入秋季,一方面暑湿蒸腾,另一方面又寒意袭人,极易发生外寒内湿的关节痛症。因此患者应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大汗后不宜马上接触冷水或用冷水洗澡,有关节炎症病史者,可选食猪蹄炖海风藤、木瓜鸡蛋酒,可祛风通络、化湿止痛,还可用当归、鸡血藤、桂枝、杜仲等煎汤药浴,对防止关节痛发作有主动治疗作用。 五、秋愁病:秋天会使有些人出现懊丧、抑郁心情,精神萎靡不振、忧愁消极。首先,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尽量多做户外运动。其次,要适当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最终,不要总是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应多参与一些有益身心的消遣活动,如跳舞、唱歌、听音乐等,还可多和挚友闲聊,这样会使人忘掉忧愁,变得心情安逸,精神激昂。另外,久居闹市的人们应当多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呼吸簇新空气既能增加人体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功能,也能对神经系统起到调整安抚作用,从而消退烦人的秋愁。 六、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过口腔侵入人体消化道,并能随粪便排出病原体从而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的总称。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假如医治不刚好,可造成大流行而危及千万人的生命。此类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居多,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霍乱,最常见的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一般发病较急,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脓血样便和里急后重为典型特征。菌痢的潜藏期一般12天,短者数小时,长者67天。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经: l、经水传播:水源污染,特殊是江河水沟渠水池塘水井水等极易受到污染,如洗涤病人衣物,倒吐泻物,船夫渔民排泄物干脆下水等。一次污染有可能使水体较长时间保持传播实力,尤其夏秋季节人们饮用生水、漱口、洗刷食具、洗蔬菜或水产品等,都可增加感染的机会。 2、食物传播:食物在生产、运输、加工的贮存过程中,都可受到水或病人、带菌者干脆污染,特殊是冷食、乳制品易被污染。流行期间筹办婚丧酒宴或节日聚餐等,都易于经食物传播。特殊是炊管人员感染后危害更大。 3、生活接触传播:与病人或带菌者干脆接触或间接接触污染的物品构成传播,其中手的污染较严峻。 4、苍蝇传播:苍蝇可将垃圾、粪便、呕吐物中的病菌病毒带到食物上,起到传播作用。 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以上几种传播途径均由不同的病菌或病毒引起,症状各异,但都属“病从口入"。其发生和流行,主要是通过被病菌污染的食物和水而传播。但是肠道传染病也是可以防治的 首先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科学防病。留意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前、便后留意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去皮,不能去皮的用开水烫洗。 留意自身防范,不随意购买校门外摊贩的不洁食品。 留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加强体质熬炼,增加防病实力。 如何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峻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1)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峻传染病。 (2)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3)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反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4)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5)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10年的时间(潜藏期)才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上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许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6)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峻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实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缘由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症状。 (7)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8)主动接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9)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预防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在肺内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器官都有可能受结核杆菌侵袭,但以肺结核病最为多见。 肺结核病,在解放前被称为“肺痨病”因为得了这种病死亡率极高,所以谈起它无不令人恐惊。最近几十年,由于各种特效的大量运用,尤其是因为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得到有效限制,由他对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威逼已大大减轻,然而,在青少年时期,由于生长特别旺盛,消耗代谢量很大,加之受内分泌影响,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处于相对的不平衡状态,当养分不良,疲惫过度,身体反抗力下降时,就简单得肺结核,发病率仍旧教高,在我国城乡地区约为520人/万人。 肺结核是一种全身性的消耗性的疾病,一旦发病,体质明显下降,而且会有午后或傍晚发低烧 ,盗汗(睡眠中出汗),持续较长时间的轻咳嗽;发音嘶哑,痰中带血;精神萎靡、简单疲惫、食欲差、听课精神不集中等症状表现。女青少年还可出现闭经,经期明显后延等现象。 肺结核是怎样传播的?预防方法的重点是什么? 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是那些患急性肺结核、或慢性肺结核未经彻底治愈的病人,他们可以是与青少年亲密接触的老师、家长、挚友、炊事人员等。病人的痰里有大量细菌,传染性很强,他们在咳嗽、吐痰、打喷嚏或说话时,嘴里出来的飞沫污染四周的空气和尘埃待,向别人传播。假如运用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具、水杯、和病人一起夹菜吃饭,都会被传染,。牛奶消毒不彻底时,里面有一种名叫牛型结核杆菌的细菌也会传播肺结核。依据以上传播途径预防肺结核的关键是提高青少年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以防尘土飞扬,牛奶要煮沸消毒后再喝,集体用膳实行分餐制等。患有肺结核的青少年肯定要休息,隔离治疗,以切断传播扩散的途径,防止传染他人。为了早期发觉可疑症状,青少年应每年X线胸透检查一次,发觉可疑症状者应进一步检查确诊,这对于儿童时期曾患肺结核病的青少年尤为重要。15岁以下的少年假如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要抓紧时间接种卡介苗,以加强机体人工免疫力。此外,平常留意身体的全面熬炼,增加体质,保证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待养分摄入,对加强抗结核实力有很大帮助。 三、学校传染病限制措施 1、各学校要把传染病预防和限制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纳入工作安排,学校主要领导要统筹支配并明确一位主管校领导分管传染病预防和限制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学校实际和传染病流行的特点制定出详细的防治措施,并督促各有关部门详细落实。 2、学校要组织学生对学校的环境尤其是教学区、生活区、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空气消毒,并常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以保证室内“微小气候”符合卫生要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要仔细落实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的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学校应将饮用水卫生管理作为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为学生供应的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各级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健康教化课、讲座、班会、板报、校内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宣扬教化,向学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预防学问,切实增加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中小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学问和要求,以取得家长的协作与支持。学校发生传染病或不明缘由疾病等流行时,应刚好报告当地卫生和教化行政部门,并主动争取和协作当地疾病限制机构做好疫情处理与限制工作。 4、学校校医院和教化部门所属的卫生保健机构要主动协作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要深化学校食堂、教室、宿舍等教学、生活场所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卫生检查,督促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检查,刚好发觉和管理传染病患者,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并帮助卫生部门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四)、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常识问答 问:预防和限制呼吸道传染病,学校管理人员应当怎么办? 答:(1)要支配在全校开展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宣扬教化,开设健康教化课,让教职工和学生了解春季疾病预防基本学问;(2)留意管理好公共场所卫生,重点是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和厕所;(3)制订预防方案,打算必要的空气消毒和环境消毒设备;(4)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发觉学校职工、学生中有呼吸道传染病可疑者,刚好送医院进行诊治,并向当地疾病限制机构报告;(5)搞好预防接种。 问:预防和限制呼吸道传染病,学校老师应当怎么办? 答:(1)保证健康教化课落实,向学生传播必要的传染病预防学问;(2)保证教室、宿舍多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簇新,督促住校学生勤晒衣被,参与户外活动;(3)留意搜集所在班级学生的有呼吸道症状者,发觉可疑呼吸道传染病者刚好向学校领导汇报。 问:预防和限制呼吸道传染病,学生应当怎么办? 答:(1)主动学习传染病预防学问;(2)养成良好的群体卫生习惯,保持教室、宿舍多通风换气;(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不要共用毛巾,勤晒衣被,主动参与户外活动,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畅的公共场所;(4)发觉有可疑呼吸道传染病症状者刚好向老师报告。 问:预防和限制呼吸道传染病,学生宿舍应当怎么办? 答:宿舍应留意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畅和簇新,留意室内的卫生,勤晒衣被。如有呼吸道传染病发生,应请当地疾病限制机构进行专业消毒处理。 问:预防和限制呼吸道传染病,学校食堂应当怎么办? 答:首先食堂工作人员应做到按食品卫生从业人员要求上岗,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留意自身的卫生。传染病可疑者应刚好调离食堂的工作。留意食品卫生,保持饮食的清洁,餐具应进行蒸煮消毒,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问:预防和限制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厕所应当怎么处理? 答:学校厕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留意每天刚好清扫,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保证学生大小便后洗手用水。粪便按要求刚好清理,如发觉传染病可疑者用过学校的厕所,要刚好向当地疾病限制机构报告,由专业人员消毒处理。 问:学生春季易患哪些呼吸道传染病? 答: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的季节,中小学生简单患以下疾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非典型肺炎等。 问: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怎样的? 答: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或干脆接触病人而传播。 问:为什么春季简单患呼吸道传染病? 答:主要缘由有:(1)春季气候变暖,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2)气候改变无常,早晚温差大,导致人的反抗力下降;(3)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疾病简单相互传染;(4)封闭的教室,空气流通不畅,疾病简单传播。 问:如何有效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答:(1)假如班上有学生患呼吸道传染病,要尽快进行治疗和隔离,其他同学尽量不要与病人接触,或去病人家中串门;(2)保持教室和家庭环境的空气流畅,少去拥挤、密闭的公共场所;(3)留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譬如疫区提倡戴口罩);(4)依据天气改变留意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多参与熬炼,要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增加自身反抗疾病的实力;(5)做好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学校传染病防控学问 学校传染病防控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1_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docx)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