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练综合(第2课时).pdf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练综合拓展思维1.(2019张家界学业考)“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该诗句主要体现了()B.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A.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C.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2019枣庄学业考)右图为“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模拟实验示意图,据此回答 2、3 题。2.白天砂石的温度最有可能是A.8C.23()B.17D.34()3.该模拟实验可以用来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C.内陆气温年较差比沿海大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D.沿海降水多于内陆4.右图反映了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变化规律,形成该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越来越温暖B.夏季越来越凉爽C.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D.年降水量越来越多5.如图示意安第斯山脉南段,A 地降水多于 B 地的原因是()A.A 地由于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易形成地形雨B.A 地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C.B 地沿海地势高,气温较低,形成干旱气候D.B 地受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位于迎风坡16.(2019衡阳学业考)中国诗词大会成了一档全民节目,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古诗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活常见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如诗句“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形象地说明了什么地理现象A.城市热岛效应B.全球变暖D.降水的差异()C.气温的垂直变化7.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材料,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一个地方气候的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材料二(1)图甲中 A、B 两地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的是,其主要原因是_。(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其主要原因是。(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 C 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 D 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的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4)暑假期间,家住乌鲁木齐的买买提要去青岛游玩,从区域差异的角度考虑,请你提醒他出发前应作何准备?-2-练综合拓展思维1.C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海拔低处(幽谷)气温高,海拔高处(巅峰)气温低。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形成一山藏四季的自然景观。2.D3.C本题组考查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第 2 题,据图可知,表示白天,表示黑夜。砂石表示陆地,水表示海洋。根据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可知,白天陆地的气温高,黑夜海洋的气温高。故白天砂石的温度要高于水的温度。第 3 题,该实验演示的是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夏季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气温低,冬季同纬度的大陆地区气温低,即内陆地区温差大,沿海地区温差小。4.C本题考查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受海陆性质的影响,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夏季气温低,冬季气温高,气温的年较差小。所以自大西洋沿岸向东,冬季越来越冷,夏季越来越热,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降水量越来越少。读图可知,自大西洋沿岸向东,民居的墙壁越来越厚,厚墙房屋冬暖夏凉,适于气温年较差比较大的内陆地区。5.A本题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40S 以南处于西风带,A 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位于山地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B 地位于背风坡,受不到太平洋水汽的影响,降水少,形成干旱气候。6.A本题考查气温分布的相关知识。“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这就是城市热岛效应,所以 A 正确。7.【解析】本题考查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影响的能力。第(1)题,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气温越低。A 地比 B 地纬度低,获得的太阳光热多。第(2)题,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温差增大,降水减少。第(3)题,C、D 两地分别位于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气温降低,容易形成降水。第(4)题,青岛位于沿海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乌鲁木齐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所以从乌鲁木齐去青岛应准备好雨具。答案:(1)A纬度位置不同(或 A 地纬度较低、或 A 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2)增大海陆位置不同(或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或自西向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大陆性增强)(3)地形(或山脉)(4)准备好雨具等。(答案合理即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