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docx

    • 资源ID:71574034       资源大小:22.9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 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仅供大家参考。 1.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过群居生活,从事采集狩猎活动。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黄河流域。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能够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捕鱼,群居;具有审美意识。 昌盛的秦汉文化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孝文帝改革措施 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张骞通西域 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 (3)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1)时间:公元前119年 (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联系所学的历史、地理知识,设想一下在“开西域之迹”的过程中,张骞会遇到哪些艰难险阻?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优秀的品质? (1)恶劣的自然环境,两次被匈奴扣押等; (2)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守、不辱使命。 造纸术的发明 1、纸的发明:西汉时期懂得造纸基本方法缺点:质量差、产量低。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为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1)造纸原料: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 (2)蔡侯纸的特点:原料容易找到、便宜,质量也提高了。 3、造纸术的贡献(或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2.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 中华文化 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 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 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 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 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 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如距今约4000多年的甘肃地区齐家文化出土了铜镜。 用途: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工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如的司母戊鼎。 2.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是中国已知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3.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 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我国历第一个国家“家天下”的夏朝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都城:阳城 4、政权机构:城堡、宫殿、军队、刑法、监狱 夏朝成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原因: 1、夏朝按地区划分国民(九州);部落按血缘划分人群; 2、建立了压迫人民的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 3、“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开始“家天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应该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对立阶级的产生 夏灭亡的原因:夏桀暴虐成性、荒_无度、大兴土木、剥削百姓 二、商朝的建立 1、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定都亳 2、盘庚迁都:殷公元前1300年 3、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政治上:是当时世界上的国家之一。 经济上: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广泛使用青铜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 文化上: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三、西周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2、建立者:周武王 3、都城:镐京(今西安) 4、西周的政治、经济 政治:分封制 农业: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人工灌溉 手工业:分工较细(百工);原始瓷器制作比较普遍 建筑业: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 四、西周的灭亡及东周建立 1、西周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 2、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 4.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旺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三分天下的分 裂局面。 2.内迁的各族:从东汉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316年,内迁的匈奴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建康(建业、建邺、建康都是今南京),史称“东晋”。 2、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统一黄河流域。 3、383年,苻坚征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灭东晋。秦军前锋与东晋军队8万人隔淝水对峙。晋军获胜。(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4、南朝: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四个王朝(宋齐梁陈),总称“南朝”。 三、江南经济的开发 1、原因: 东汉末年以来,大量的北方劳动人民纷纷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南方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南方得到了迅速的开发。 2、表现: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大片荒地被开垦成为良田。 江南种植水稻,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也推广到江南。 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江南开发前:司马迁在史记中载: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江南开发后:宋书中这样记载:江南地方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5.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末)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张骞通西域后,佛教沿丝绸之路逐步传到中国)。东汉时期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 2、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 3、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代。著有史记,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它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第 10 页 共 10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一历史期中上册重点.docx)为本站会员(33****7)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