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 第02讲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记账)基础.pdf
-
资源ID:71582009
资源大小:15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 第02讲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记账)基础.pdf
初级会计实务(2020)考试辅导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理论知识第一章第一章总论总论【知识点五】会计的基本假设【知识点五】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经营活动。1 它不仅要求会计核算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其他企业,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还是企业的所有者。2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一般而言,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例题判断题】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答案】【解析】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如果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下去,就应当改变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1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2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的会计处理方法。【例题多选题】以下对会计分期说法正确的有()。A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上的限定B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C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D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空间范围上的限定【答案】ABC【例题单选题】()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奠定了理论与实务基础。A会计主体B会计分期C会计核算D持续经营【答案】B第1页初级会计实务(2020)考试辅导【解析】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要知道企业的盈亏状况,理论上只有等到企业经济活动终止时,通过收入和费用的比较,才能正确得知。但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股东、债权人,抑或是政府的税务部门,都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人为地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济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会计人员定期及时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在货币计量的前提下,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外编送财务报告时,应折算为人民币反映。(1)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2)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职工个人、与其他单位的的经济活动区别对待;(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处理原则、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前提下(1)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3)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1)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3)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知识点六】会计(记账)基础【知识点六】会计(记账)基础(一)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1权责发生制的定义: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它是以收入、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记账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2两个凡是:(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2)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例如:销售款未收: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应收账款。预收销货款: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预收账款。【例题多选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各项应确认为本月费用的有()。A本月支付的下半年房屋租金B本月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C本月支付以前已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D年初已支付,分摊计入本月的报刊订阅费【答案】BD【解析】A 项由于时间未到,不能确认为本月费用;B 项中虽未支付,但时间属于本月,所以应确认为本月费用;C 项虽为现在支付,但属于偿还以前债务性质,不应确认为本月费用;D 项虽为年初支付,但分摊计入本月的部分应确认为本月费用。【例题判断题】第2页初级会计实务(2020)考试辅导根据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收入的归属期间应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间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答案】【解析】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凡属于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支付款项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归属于本期,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凡本期未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未支付款项的费用,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入账。【例题判断题】我国企业应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答案】【解析】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