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4_材料题: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pdf
-
资源ID:71642520
资源大小:73.3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4_材料题: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pdf
材料题: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材料题: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1(2014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19 年 1 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制度为“余粮收集制”(或“余粮征集制”)。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座译为“粮食摊派制”(或“摊派粮食制”)。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包括红军)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一一摘编自赵旭黎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时期实行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对苏俄产生的影响。1 1/2 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解析:第(1)问,可以从两种译法的概念入手,分别从其征粮的范围和手段回答差别。第(2)问,结合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的内外社会状况来分析原因从该制度对巩固政权的作用和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等角度分析影响。参考答案:(l)差别:粮食征集的范围不同。余粮收集制指征集除农民口粮、种子粮之外的粮食,粮食摊派制的征集范围涵盖农民的全部粮食。粮食摊派制更强调征收的强制性。(2)原因保证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抵抗帝国主义干涉苏俄、保卫革命成果。影响一方面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粮食的需求、巩固了新生政权;一方面因用强制摊派的办法征购粮食、引起农民的抵制和反抗,导致了社会和政治危机。2 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