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9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资源ID:716491       资源大小:235.0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9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 新人教版必修3.doc

    1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 (二二) )一、选择题1西汉初,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在此背景下,西汉政府立国的指导思想是( )A墨家思想 B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儒家思想解析 西汉初年,由于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济和安定人心,吸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答案 C2到汉武帝时,道家“无为”思想被新儒学所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B儒家思想比黄老之学地位高C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方社会大伤元气D汉武帝本人的素质,勤于治国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家面临巩固统一等问题。这时黄老之学已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答案选 A。答案 A3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这里的“臣” “陛下”分别指( )A李斯 秦始皇 B萧何 汉高祖C董仲舒 汉武帝 D魏征 唐太宗解析 “太学” “养天下之士”反映的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设立太学,用儒家经典教育天下之士。答案 C4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是以“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 (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和完善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D为中央集权的政治提供理论依据解析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具有相当成分的迷信色彩,同时也将皇权统治神秘化,但客观上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适应了中国古代前期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有利于推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这是其进步作用的主要表现,D 正确。答案 D2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 “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思想神化了皇权,将皇权与天联系在一起。A、C、D 三项都与天有关,而 B 项则体现了以血缘为基础的继承关系。答案 B6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该观点( )A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B主要体现“天人感应”的理念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D直接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的局面解析 材料的大意是“上天赋予人以本性,具有善良的本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王来教化人为善,这就是上天的本意” ,董仲舒是在借天意来构建君权理论,为君权寻找一个无上的、不可辩驳的理由,这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选择 C 符合题意。答案 C7 “三纲五常”作为儒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进一步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下列表述不属于“三纲”的是( )A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B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C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D “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解析 本题实质上考查“三纲” “五常”的内容,A、B、C 三项分别属于“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的内容;D 项属于五常中的“义” 。答案 D8 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 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3A说明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C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D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解析 这个故事是对人性的扼杀和对人性善良的误导,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故事就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答案 B9.下面是反映西汉时期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图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唯一思想 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汉代教官主要传授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使儒学成为主流思想A BC D解析 题干主要说明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在汉代,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但绝非中国文化的唯一思想,故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B10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由“民本”发展为“君本”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 A BC D4解析 错误,先秦儒学强调人性,汉代儒学开始扼杀人性;正确,汉代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由“民本”发展到“君本” ;正确,先秦儒学重点在于主张仁政,反对暴政,汉代儒学强调维护君主的统治;是二者的共同点,先秦儒学和汉代儒学都是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答案 C1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解析 董仲舒的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具有神学倾向,故选 C 项。答案 C12 剑桥插图中国史中有这样的叙述:“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己得到排斥B汉代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C汉代儒学吸收了阴阳家等流派的思想D儒学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解析 从相关知识可知,汉代儒家是在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观点的基础上取得独尊地位的,故符合“汉代儒学的胜利并不排斥其他思想流派” 。答案 C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材料三 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融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5(1)根据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目的何在?汉武帝时期对其他各家学说就真的“皆绝其道”了吗?试举例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三,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3)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作答;第二小问考查新儒学出现的历史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三小问考查新儒学的特点,即“外儒内法,附会阴阳,济之以道”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对新儒学的评价,概括材料二、三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考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结合第(2)问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 (1)主张: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没有。举例:如法家用重农抑商、以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的主张也被汉武帝融入其统治思想。(2)不同:材料二肯定了独尊儒术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材料三在肯定其对巩固封建政权所起作用的同时,主要强调了它对文化发展的危害。原因:评价的视角、关注问题的重点不同。(3)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去考虑。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二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材料二图一中“五经”具体指哪五本书?(3)综合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所反映出的汉代教育的历史信息。(4)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什么关系?解析 第(1)题提取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皇帝是天的儿子” “大一统”组织答案。第(2)(3)题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4)题从材料一的政治目的与材料二思想文化专制措施的关系组织答案。答案 (1)宣扬“君权神授” ,实行“大一统” 。(2)诗 书 礼 易 春秋 。6(3)汉武帝以“五经”等儒家经典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使教育为儒家所垄断。(4)材料二是为实现材料一的“大一统”而在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文化专制政策。

    注意事项

    本文(2019高中历史 课时跟踪训练2 新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随风)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