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3 张衡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资源ID:716798
资源大小:431.8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高中语文 第4单元 13 张衡传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4.doc
/1711313 张衡传张衡传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逾侈( ) 邓骘( ) 璇机( )篆文( ) 蟾蜍( ) 伺者( )善属文( ) 河间相( ) 乞骸骨( )连辟公府( ) 积年不徙( ) 合契若神( )帷幄( ) 疾恶( ) 阉竖( ) 骄奢( )【答案】 ch zhì xuán zhuàn chán chú sì zh xiàng hái bì x qì wò wù yn sh第 2 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 1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2 2傍行八道( )3 3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4 4形似酒尊( )【答案】 1.“员”通“圆” ,圆形 2.“傍”通“旁” ,旁边3 “禽”通“擒” ,捕捉 4.“尊”通“樽” ,杯,酒杯第 3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就连辟公府不就 ( ) 金就砺则利(劝学) ( ) 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 ) 轲自知事不就(荆轲刺秦王) ( ))发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 )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 ) 发闾左谪戍渔阳(陈涉世家) ( ))观观太学 ( )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蔺相如列传) ( ) 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 玄都观里桃千树(玄都观桃花) ( ))征公车特征拜郎中 ( )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 )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辞) ( ) 旁征博引(中国小说史略) ( ))机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 ) 其牙机巧制 ( )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 ( )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公输) ( ))/172于游于三辅 ( ) 虽才高于世 ( )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 )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答案】 动词,任职 动词,靠近 动词,登上 动词,成功/动词,拨动 动词,发动 动词,发射,射出 动词,征发,调发/动词,观摩学习 名词,殿堂 名词,景象 名词,道士庙/动词,征召 动词,应验 动词,出征 动词,寻求/名词,器件 名词,机件 名词,关键 形容词作名词,机变,灵巧应变的方法/介词,在 介词,比 介词,在中介词,跟,同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 1时天下承平日久 ( )_2 2衡少善属文 ( )_3 3妙尽璇机之正 ( ) ( )_4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_5 5衡乃诡对而出 ( )_【答案】 1.名词作状语 当时 2.形容词作动词 擅长,善于 3.形容词作动词 研究透了 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奇 5.形容词作动词 对答第 5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 1常从容淡静古义:_今义:_2 2举孝廉不行古义:_今义:_3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_今义:_4 4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_今义:_5 5覆盖周密无际古义:_今义:_/1736 6振声激扬古义:_今义:_7 7寻其方面古义:_今义:_8 8衡下车,治威严古义:_今义:_【答案】 1.古义:言谈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 3.古义:特地征召。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4.古义:有篆字的纹路、花纹。今义:汉字的一种书体。 5.古义:四周严密。今义:周到而细密。 6.古义:激越,传扬,声音清脆。今义:激动昂扬,激励,使振作。7.古义:方向。今义: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8.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译文:_2 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译文:_3 3验之以事。( )译文:_4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译文:_5 5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_6 6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译文:_7 7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译文:_8 8果地震陇西。( )译文:_【答案】 1.判断句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2.状语后置句 外表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做装饰。3.状语后置句 用事实来检验。4.被动句 (被)举为孝廉,没有/174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5.宾语前置句 从已有的书籍文献记录的内容看,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6.状语后置句 尤其尽心钻研天文、阴阳、历算诸科学问。7.省略句 (张衡)任职三年,就向皇帝上书请求退职回家。8.省略句 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常识·速览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历史学家。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 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开始撰写后汉书 ,至元嘉二十二年(445 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代表作后汉书与史记 汉书 三国志被后人合称为“前四史” 。张衡所处的时代,是东汉从强盛渐趋衰落的时代。这期间,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又相互勾结,他们各谋私利,竞相奢华,亲戚攀援,贿赂公行,诈伪丛生,政治十分昏乱。东汉政权为了加强统治,把谶纬迷信思想与封建经典结合起来,制定了一整套庸俗经学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统治理论,目的是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针对这种现实,张衡勇敢地给皇帝上书。本文中张衡的为官与科技成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文学常识后汉书后汉书是纪传体东汉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笔流畅,既具有史学识见,又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范晔原定编著百篇,仅完成帝纪十篇、列传八十篇,十志未及完成而因密谋拥护文帝弟刘义康做皇帝而死于狱中。后人将梁代所注的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补入,遂成一百三十卷的今本后汉书 。.文化常识1 1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隋唐以后简称“辅” 。太学:中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太学初建时为 50 人,汉昭帝时增至 100 人,王莽时增至 10000 人, “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太学和郡国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1752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 “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3 3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阴阳:阴阳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这一概念。4 4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物。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5 5衡下车,治威严下车: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后称初即位或到任为“下车” 。6 6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指官员就职治事,多指政事而言。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本文通过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突出了他一生中辉煌的科学成就,赞扬了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文章详略得当,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文脉·梳理/176_ _【答案】 作浑天仪 为河间相,称为政理文本·深读自主探究·1 1这篇文章开头三句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_【答案】 作者在开头三句主要介绍了张衡游历、学习的地点和收获,反映了张衡学识的渊博和求学经历的不平凡。同时还写了张衡谦虚和不慕名利的品德。作者主要从文、学、才、德四方面简介张衡的为人,在全文具有统领作用。2 2张衡不慕名利、从容淡泊,这是否与他的出仕相矛盾?为什么?_【答案】 不矛盾。张衡出仕,也只是担任一些科技、史学方面的业务性职务,表明其为官不为名利、地位,而是以利于科学研究为目的。3 3文中第五段介绍思玄赋的由来与作为科学家的张衡有怎样的联系?_【答案】 本文介绍思玄赋的由来,主要是写张衡政治上的才干;同时, 思玄赋表现了张衡心思细密、小心谨慎的性格,这与作为科学家的他是一致的。4 4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他的重大发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这部分是怎样记事状物的? _/177【答案】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情况。5 5 张衡传为什么在详细介绍了他制造的“候风地动仪”后,又介绍他的政绩?_【答案】 本文是“张衡传” ,是在为人物作传记,因此应包括各主要方面。因为张衡首先是位科学家,所以先详细介绍他在科学方面的成绩,其次张衡又是位政治家,所以在介绍完科学成就后,又对其政绩进行简要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给人以写作对象的全貌。既重点突出,又详略得当。6 6本文在组织材料和介绍传主事迹上线索分明,除以时间为线索外,还具有怎样的特点?_【答案】 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在介绍人物时以记叙为主。在介绍事迹时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合作探究·7 7张衡为河间相的时候“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可在皇帝“问天下所疾恶者”的时候却“诡对而出” , “常思图身之事” ,更在为河间相三年之时,就“上书乞骸骨” 。如何看待张衡的这些行为?请谈谈你的观点。_【答案】 (观点一)张衡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并非表明他的软弱,而是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明的政治手腕。面对当时险恶的政治形势,他作二京赋是为婉转讽喻,作思玄赋来“宣寄情志” ,而一旦掌握了实权,他就大力铲除奸徒败类。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正直、真实的张衡。(观点二)张衡的这些行为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他先是不做官,想洁身避祸,后来却不得不入了官场。他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以为政治漩涡是“吉凶倚伏,幽微难明”的,因此“常思图身之事” 。当他狠狠地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也就急流勇退,作出了明智的决策“上书乞骸骨” 。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的官吏当时内心的苦闷,在无力除恶、无法避祸的情况下,只好独善其身了。8 8人物传记的写作有何特点?在本文有何体现?/178_【答案】 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 ,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价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记不可能把一个人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本文写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上的突出贡献,强调了他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其间穿插了对其为人品格的评价。张衡字平子, 南 阳西鄂人也。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字:古人有名又有字。 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Error!Error!衡 少 善 属 文, 游 张衡年轻时擅长写文章,曾到于 三 辅, 因 入 京 师, 观 太 学, 遂 通 五 经,贯 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入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六 艺。 通六艺。属(zh)文:写文章。属,连缀。游:游历、游学,指考 察、学习。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也作)Error!Error!虽 才 高 于 世, 而 无 骄 尚 之 情。 虽然才华高过世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神情。“虽而”:相 当于“虽然)Error!常 从 容 淡 静, 不好 (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结交 接俗人。 交世俗之人。从容:言谈举止适度得体。淡静:淡泊宁静。 指不热衷于名利富贵,清心寡欲。俗人:庸俗)Error!永元中, 举 孝 廉 不 行, 永元年间,(被)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连 辟 公 府 不 就。 屡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永元:东汉和帝年号 (89105)。孝廉:汉朝由)Error!Error!时 天 下 承 平 日 久, 自 王 侯 以 下 莫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179不逾 侈。 度奢侈的。时:当时。承平:相承平 安。逾侈:过度奢侈。衡 乃 拟 班 固 张衡于是依照班固的两都 作 二京赋, 因 以 讽 谏。 两都赋写了二京赋,凭借它来讽喻规劝朝廷。班固:东 汉史学家)Error!Error!精 思 他精心构思文章傅 会, 十 年 乃 成。 大 将 军 邓 骘 奇 其 的文辞结构,经过十年才写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华奇才, 累 召 不 应。 特,多次召他做官,他也不去应召。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 命意、修辞。也写作“附)Error!衡 善 机 巧, 尤 致 思 于 天 文 阴 阳 张衡通晓器械制造技术,尤其尽心钻研天文、阴阳、历算历 算 。 安 帝 雅 闻 衡 善 术 学, 公 车 特 征 拜 诸科学问。安帝常听说张衡擅长术学,由公车特地征召他,任郎 中, 再 迁 为 太 史 令。 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他为太史令。机巧:指器械方面制造的巧 妙。致思:用心思。天文:指)Error!Error!Error!遂 乃 研 核 阴 阳, 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验天文、气象,妙 尽 璇 机 之 正, 作 浑 天 仪, 精妙而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结构规律,制作了浑天仪,著 灵宪 算罔论,言 甚 详明。 写成了灵宪算罔论,论述十分详尽明了。研核:研究考 验。妙尽:精妙)Error!顺 帝 初, 再 转 复 为 太 史令。 汉顺帝初年,张衡转任两次,又做了太史令。再:第二 次。复:又。)Error!衡 不 慕 当 世, 张衡不趋附当时的达官显贵,所 居 之 官 辄 积 年 不 徙。 自 去 史 他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他自从卸去太史令的职职 , 五 载 复 还。 务后,经过五年才重新回来担任原职。当世:指权臣大官。 徙:迁升、提拔。复还:)Error!阳 嘉 元 年, 复 造 候 风 地 动仪。 汉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阳嘉:汉 顺帝年号)Error!Error!以精铜铸成, 员 径 八尺, 合 由纯铜铸成,圆周直径八尺,上下/1710盖 隆 起, 形似酒尊, 饰 以 篆 文 山 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形状像酒樽,外表用篆文山龟鸟兽龟 鸟兽之形。 的图形做装饰。精铜:纯铜。员径:即圆径,圆的直径。合盖: 指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隆起:中央凸起。)Error!中 有 都 柱, 傍 行 里面有一根粗大的铜柱,铜柱旁边伸八 道, 施 关 发机。 出八条铜滑道,并设置了枢纽拨动机件。都柱:粗大的铜柱。 都,大。行:伸出。八)Error!外 有 仪器的外壁上有八 龙, 首 衔 铜 丸, 下 有 蟾 蜍, 八条龙,龙头嘴里含铜珠,每条龙下配有一只铜蛤蟆,蛤蟆蹲张 口 承 之。 着张着口,准备承接掉下来的铜珠。蟾蜍:(chán chú):蛤蟆。 承:承接。之:代铜珠。其 牙 机 巧 制, 皆 隐 在 尊 中, 覆 盖 周 那些控制的枢纽和巧妙的机件,都隐藏在铜樽之中,覆盖得周密无际。 密无缝。牙机:枢纽和机件。牙,发动机件的枢纽。制:形制, 构造。覆盖:盖上盖。无际:没有边际。此指无空隙。如 有 地 动, 尊 则 振 龙, 机 发 如果有地震发生,樽中的机件就会振动铜龙,机关随即发动,吐 丸, 而 蟾 蜍 衔 之。 振 声 这时龙嘴就吐出铜珠,下面的铜蛤蟆正好衔住铜珠。铜珠撞击激 扬, 伺 者 因 此 觉 知。 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振:振动。 激扬:声)Error!虽 一 龙 发 机, 而 七 首 虽然一条龙拨动机关,但其他七条龙不 动, 寻 其 方 面, 乃 知 震 之 所 在。 不会动,寻找那龙吐铜珠的方向,就知道地震从哪个方面发生。其:指振动的那条龙。 方:方位。面:朝向。验 之 以 事, 合 契 若 神。 用事实来检验,完全符合,灵验如神。验之以事:用事实来检 验。合契:符合、相合。自 书 典所记,未 从已有的书籍文献记录的内容看,还之 有 也。 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未之有也:从来没有这件事。之,代词,指 上文所说的候风地动仪巧妙灵验这件事。尝 一 龙 机 发 而 地 不 觉 动, 京师 曾经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拨动了,但人们并没感到地震,京城学 者 咸 怪 其 无征。 里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无征:没 有应验。后 数 日 驿至, 过了几天,驿站传送文书果地 震 陇 西, 于 是 皆 服 的人到了京城,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很叹服地其 妙。 动仪的神妙。驿:这里指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陇西:汉朝郡 名,在今甘肃兰州、临洮(táo)、陇西一带。妙:)/1711Error!自此以后, 乃 令 史 官 记 地 动 所 从 方 起。 从此以后,朝廷就命令史官专门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所从方起:从 哪个方向发生。时 政 事 渐 损, 权 移 于 下, 衡 因 当时政治越来越腐败,大权落到了宦官手里,张衡于上 疏 陈 事。 后 迁 侍 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提出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来张衡升任侍中, 帝引在帷幄, 讽 议 左 右。 中,顺帝让他入宫,在自己身边让他对国家的政事提出意见。尝 问 天 下 所 疾 恶 者。 宦 官 惧 其 毁 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己 , 皆 共 目 之。 衡 乃 诡 对 而出。阉 坏话,都给他递眼色。张衡便用一些不易捉摸的话来回答。这竖 恐 终 为 其 患, 遂 共 些阉人竖子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谗 之。 而毁谤张衡。帷幄:这里指皇宫。诡对:不用 实话对答。阉竖:对宦官的蔑称。衡 常 思 张衡也常考图 身 之 事,以为吉凶倚伏, 幽 微 难 明, 乃 作 虑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看清,于是写了思玄赋 以 宣 寄 情 志。 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图身之事:图谋自 身安全的事。幽)Error!永 和 初, 出 为 河 间 相。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离开京城,担任河间王刘政的相。永和:汉顺帝年号。出:离开(朝廷)。河间相:河间王(刘政) 的相。汉朝王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下文的“国王”即)Error!时 国 王 骄 奢, 不 遵 典 宪; 又 多 豪 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从典章法制;又有许多豪族右 , 共 为 不轨。 大户,互相勾结胡作非为。国:汉朝各侯王的封地叫国,相 当于周代的诸侯国。典宪:典章)Error!衡 下 车,治 张衡一到任,就威 严, 整 法 度, 阴 知 奸 党名姓,一时收禽,上 树立威信,整顿法令制度,暗中查知奸党的姓名,同时收捕,于下 肃 然, 称 为 政 理。 是举国上下都肃然敬畏,人人都称赞他政治清明。下车:指官 吏初到任。)Error!视 事 三 年, 上 书 乞 骸 骨, 征 拜 尚 (张衡)任职三年,就向皇帝上书请求退职回家,皇帝却下诏书封他为尚书。 年 六 十 二, 永 和 四 年 卒。 书。他活了62岁,在顺帝永和四年去世。视事:这里指官 员到职工作。)/1712Error!Error!迁移学以致用写法·借鉴1 1写作特色线索运用的技巧张衡传以张衡“善属文” “善机巧” “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张衡一生行事众多,成就卓著,品格高尚,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虑及全又不流于繁,写其形又得其神,确要费一番匠心。2 2写法指导在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叙事的线索。在具体运用时,从构成线索的形式看,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人物自身的生平事迹为线索。这种情况多用于传记性的记叙文,既要写这个人的特点,又要写这个人的事迹,可以以“我”为主,即自传性作品,也可以以“他”或“她”为主,即他传性作品。这种人物线索,可以按时间先后,也可以按事迹类别次序行文。通过对与这个人物有关事迹的叙述和展示,来突出其品质,揭示其特点,从而将全文连成一体。二是以某个人物自身的活动过程,来串起众多的人和事。这种线索,从人物在文中的地位看,有两种情况,要么线索人物在文中是重要的或次要的人物,往往以“我”的形式出现牵线;要么线索人物在文中是主要角色。3 3迁移运用选取几件事,以人物自身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写一篇短文,400500 字。_【写作示例】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1713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1929 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价文章美展国画谈 。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 “人不知而不愠” ,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黄宾虹一向认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 。他认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 1929 年编辑的宾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素材·应用1 1课内素材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名人张衡张衡是东汉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研究过地理学,计算过圆周率,是写赋名手,也是有影响的画家。他制造的浑天仪,打破了传统天体说;他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张衡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个施政有方的政治家。永和初年,张衡曾经出任过河间相,历经三年,为百姓所称道。他一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他常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耻智之不博。 ”为此,他多次婉拒朝廷征召。安帝慕名求贤,由公车特征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又迁官太史令。张衡在朝廷供职期间潜心研究天文、阴阳、历算,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做官期间,不趋附权贵,所任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也不在意。同时,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写作上“精思傅会” ,科学上“致思”且有毅力,孜孜不倦,贡献卓越。【应用角度】 这则材料可用于“全才” “品格” “毅力” “逆境” “理想” “淡泊” “刚正不阿”等话题作文的写作中。2 2精彩应用没有掌声,没有喝彩,生活在风雨中,生活在挫折里。这,就是成功了的英雄;在逆境中走过的人,才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去奉献,他们是伟大的。张衡的背后是什么?/1714成功!只要说起张衡,人们就会想起他发明的比欧洲早 1 700 多年的地动仪。可你是否知道,张衡是天文学家的同时还是一位文学家、画家,真可谓是饱学多识,才华横溢。那么张衡成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没有逆境,就没有成功!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这固然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最主要的是他具有严谨的学习方法和顽强的毅力。他呕心沥血作二京赋 ,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也表现在他以后的科学研究上。在他开始制作候风地动仪时,曾遭到一些人的讽刺,但他毫不动摇,终于制成了地动仪。其实,纵观古今中外,诸多成功,哪一项不是在逆境中奋发,哪一项不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奋斗的结晶呢?佳作·领悟导读:“孤独”是人生的一种存在状态,这种状态施之于凡人叫悲凉,施之于伟人叫卓绝。张衡就是这样一位卓绝的伟人,他的伟大成就、高尚品格、不同流俗的人生追求都值得后人学习与敬仰。本文由瞻仰张衡墓写起,追怀张衡伟大的一生,抒发了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千古孤独张衡墓谭现锁访亲南阳,与主人谈南阳名胜。主人道:“我们小右桥就是东汉张衡故里,至今存有张衡墓。 ”出于对一代科学巨匠的仰慕,第二天,我便由主人的孙女,一个叫丹丹的十三岁女孩儿带领,骑车直奔张衡墓。院内空寂,抛却了浮世的喧嚣,十分幽静。拜殿前的石像,把我带回了东汉。一个静静的夜晚,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那是一个多梦的夜晚,孩子们在父母的怀里好梦连连,而这个孩子却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寂寞的苍穹下,他孤独地寻觅着,他看清了,北斗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这晚,这个孩子也做了一个梦。为了这个梦,他追寻了一辈子。这个孩子就是张衡。他观测了中原地区能看到的 2 500 颗星,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比较完备的星座图。张衡多才,在天文、地震、文学、机械制造、历法、绘画、地图绘制、数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全面发展之人物” 。曾任太史令、尚书等职。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记里鼓车、指南车等。他一生献身科学,不追求名利。正因如此,张衡走上了寂寞的人生路。东汉时期,经过“光武中兴” ,社会治安、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繁荣兴旺的背后,却掩盖了豪强地主的骄奢淫逸,强征豪夺。张衡冷眼看世态,作二京赋 ,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铺叙京都景象,规模宏大,讽谏当时王侯/1715的奢侈。十年磨剑,只为正义一呼!这就是张衡!他有高尚的人格和异乎常人的深度思考。光武帝刘秀称帝初期,奉“谶纬”为国典。张衡奋起展开了反对谶纬神学的斗争。汉顺帝阳嘉二年(133 年)张衡上驳图谶疏 ,直接要求汉顺帝用行政命令禁绝图谶。在当时,为了科学和真理,孤身奋斗的张衡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耀眼夺目的浑天仪、地动仪模型,与眼前的张衡墓可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除去建国后多次的修建,墓园仅存一丘荒冢与几块古碑了,墓冢苍苍,松柏萋萋,残碑横立。肃穆中,凭吊的我形只影单。微风徐徐,我似乎听到您与谗臣面红耳赤的争论;荒草深处,我看到一双双慌乱的眼睛。汉顺帝曾在帷幕中让您讽谏“左右” ,宦臣恐怕危及自己,都在给您使眼色。虽然您巧妙地回避了汉顺帝的垂问,却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