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3 我是怎样决定了自己的一生练习 粤教版必修1.doc
13 3 我是怎样决定了自己的一生我是怎样决定了自己的一生一、语言基础 (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 1995 年以来,这艘船经历 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 又完成了历时 45 天、航程 6 208 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 在这里,重力和 ADCP 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 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 ,分布在第三、四 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 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 ,并 可根据需要 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 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 “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 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 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 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 ,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 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人民的贡献。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 调查。 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 任务。 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 查任务。 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 次的任务。 解析:B 本题从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的角度设误。此句的主干是“这艘船经历任务”,显然 “经历”和“任务”搭配不当,应该是“执行任务”,而“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 勘查多个航次”是并列短语,作“任务”的定语,“多个远洋调查”对应的是“多个大陆架 勘查”,“多个”应该放在“大陆架”前修饰“大陆架”,所以 B 项是完全正确的。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洋一号”的实验室很多,就像迷宫一样 B.“大洋一号”有十几个像迷宫一样的实验室 C.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 D.进入迷宫一样的“大洋一号”,会分辨不出方向 解析:C 上文“对不熟悉的人而言”,陈述的对象是“不熟悉的人”,A 项和 B 项的主语是 “大洋一号”,和上文的陈述对象不一致,排除 A 项和 B 项。C 项,“迷宫”和下文的“在这 里”相呼应,排除 D 项,选 C 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B.应有尽有一览无余轻而易举再接再厉2C.一应俱全一目了然轻而易举东山再起 D.应有尽有一目了然易如反掌再接再厉 解析:B 一应俱全:一切齐全。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横线前有“各 种实验室”,其中“各种”和“一应”语义重复。在这里应选用“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一 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也 指事物简单,看得十分清楚;或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不用 说就可以明白;或形容道理很明显。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语境强调对海底世界的观 察没有遗漏,应选用“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形容事情极容易办。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语境是说矿物样品和海底水样很容易能得到,用“轻而易举” 更恰当。东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这里没 有“失势”的意思,应选用“再接再厉” 。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鸟 音 “今天又不会有鸟了。 ”张宏英听到风沙踩着他的脊背“呜呜”地走过,心里空荡荡的。 张宏英执勤的任务是打鸟。新兵连结束后,他被分到戈壁滩上的一个实验基地的警卫中队, 中队长发给他一支枪,命令他看守眼前的废水池。中队长在向张宏英交代任务的时候,神色 严肃地说:“你的主要任务是打鸟,凡是饮了废水的鸟,就要像对待敌人一样,一个也不放过!” 其实,水池的废水看起来是那么清澈,在戈壁滩上汪出了一处风景。无风的时候,水面上波光 粼粼,荡漾起一层又一层的诱惑。 早晨天一放亮,张宏英就掮起枪巡逻,一直到天黑的时候才撤回。起初,张宏英绕着水池巡逻 的时候,心里异常紧张,恨不得眼睛一眨不眨。他给自己定了一条原则,只要从他视线飞过的 鸟,一个也不放过,谁能断定它是否饮过废水呢?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漏过一个!他总是担心由 于自己的疏忽,让饮过水的鸟儿飞走,把核污染带到戈壁滩外。他最怕看到天空中的飞翔物, 心里祈祷说:“小鸟呀小鸟,你从我的眼前绕开吧,别走进我的枪口里,如果你不听我的劝告, 就别怪我太无情了。 ” 有时候,风沙把戈壁滩上的一簇干枯的红柳或是一片废纸吹上天空,在风沙中上下飞舞,由远 而近地向废水池降落,张宏英就拉出了战斗的姿态,举枪跟踪瞄准飞行物。如此折腾了几次, 却始终没有看到真正的鸟儿出现,他便有些灰心丧气。 一天,中队长问他巡逻的情况,他竟有些委屈地说:“打鸟打鸟,连根鸟毛也没看到!” 中队长并没有理会张宏英的委屈,说:“永远没有一根鸟毛才好呢。 ”但是,张宏英却不这样 想了,他开始盼望鸟儿出现,很想能在戈壁滩上听一听鸟儿的鸣叫。这个季节,在他的家乡, 应该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景象。 没有鸟叫,张宏英就自己吹口哨学鸟叫,希望以此招引鸟来。但是,三个月过去了,他把嗓子 都吹哑了,连个鸟的影子都没见到。 他开始怀疑连人影都少见的戈壁滩上是否会有鸟儿光顾。 今天沙暴刚刚过去,按说更不会有鸟儿存在。然而,就在张宏英灰心丧气的时候,一只鸟儿却 突然间飞进了他的视线,竟让他怀疑自己看花了眼。他用力揉了揉眼睛,确信这个越来越清 晰的黑点就是一只鸟儿。 显然,这只鸟是尾随在沙暴身后赶来的,很疲倦的样子,因此在它发现池水后降落的时候,几 乎是任凭身体的重量向下坠落,一头栽倒在池水旁。 张宏英兴奋的样子就不必说了,他冲着鸟儿小声说:“叫一声呀,你叫一声呀!”但是疲倦的 鸟儿一声不吭,朝着池水一步一步地走去。就在这个时候,张宏英突然喊叫起来:“快走开,3哟兮” 张宏英一边奔跑,一边“哟兮、哟兮”地喊叫,试图轰开朝池水逼近的鸟儿。 但是,鸟儿已经听不到他的叫喊了,它的眼前只有一池碧蓝的水,它盯住这个目标奋不顾身地 走去。 张宏英站住不动了,他发现鸟儿已经把嘴插进了水里,一起一伏尽情地饮着。鸟嘴是粉红色 的,碧蓝的水在粉红色的鸟嘴的啜饮下,轻轻地颤动起来。 他轻轻举起了枪,瞄准了鸟儿,却迟迟不扣动扳机。即使是废水也让 鸟儿饮个痛快吧,他相信饮水后的鸟儿一定会发出几声酣畅淋漓的 鸣叫。 他举着枪,满怀了希望,等待着。 鸟儿终于满足地仰起头,四下张望了一眼,然后拖着笨重的身体起飞了,它饮的水,足够它飞 出戈壁滩了,于是它有力地扇动翅膀,朝着它向往的山清水秀的地方飞去。它始终没有叫一 声,它要积攒所有的力气,用于飞越茫茫戈壁滩的搏击中。 当鸟儿即将飞出张宏英的瞄准区域时,他扣动了扳机。中弹的鸟儿挣扎着滑翔,一会儿降落, 一会儿滑起,几经折腾,开始坠落了。鸟儿明白自己飞不出茫茫戈壁滩了,就在它告别蓝天的 瞬间,它拼尽了所有的力气,发出了两声悠扬的鸣叫,声音婉转清丽。 张宏英清晰地看到鸟儿的两声鸣叫,划出了两道优美的曲线,垂挂在戈壁滩碧蓝的天空中。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补叙的手法,将张宏英在戈壁滩上打鸟的缘由进行了说明,使小说的情节发展更 加完整。 B.张宏英的任务虽是打鸟,但他最初却不希望鸟来。鸟来了之后他不愿扣动扳机,这体现了 张宏英的善良。 C.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为打鸟,暗线则是张宏英对家乡的思念,正因此文章多次提到张 宏英希望听到鸟音。 D.本文通过描写一人一鸟的对峙,人最终在无奈之下射杀了鸟,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坚守在戈 壁滩的忠于职守的军人形象。 解析:C “暗线则是张宏英对家乡的思念,正因此文章多次提到张宏英希望听到鸟音”对原 文理解错误,“希望听到鸟音”更多的是要完成他自己的使命,实现其工作的价值。 5.小说结尾有什么好处?请从艺术手法和内容两方面作简要说明。解析:从艺术手法来看,“看到” “鸣叫”运用了通感的修辞,“鸣叫”能够“看到”,体现出 人物迫切希望听到的鸟叫给人心灵的震动。内容方面,因为是结尾,要从照应前文,突出小说 主题的角度分析。 答案: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将鸟的鸣叫变成了两道优美的曲线,写出了两声鸣叫给张宏英带来 的心理上的震撼。照应题目“鸟音”,两声鸣叫,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终结,也意味着另外一个 生命因此而自责与愧疚,使小说的主题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6.矛盾冲突是小说的灵魂所在,请简要分析本文的主要矛盾冲突并赏析其作用。解析:解答第一问时要提出矛盾的两个方面,小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主人公的心理和行动方 面。可由他对鸟的态度进行分析。分析作用时要从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深化小说4主题等角度入手。 答案:矛盾冲突:主要是张宏英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他的职责是打鸟,但又不希望鸟来送命;长 时间没有鸟,他又开始学鸟鸣引鸟,而鸟真的到来之后他又不愿扣动扳机。一方面是职责所 在,一方面是无辜的生命,主人公始终处于一种两难挣扎的冲突中。 作用:有利于突出张宏英忠于职守而又尊重生命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小说的情节发 展在其内心的冲突中有序展开,自然顺畅,曲折有致;使小说的主旨更为深刻,当人们面对自 身职责或其他更重要的目的时,总要于无奈中做出取舍,而这种取舍可能会让人背负一辈子 的愧疚,这就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两难抉择。 三、语言运用 7.下面的六个句子中有五处语言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今后我们这些高足,定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校! 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指出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 兹定于 9 月 12 日上午 9:00 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建校 60 周年庆典活动,诚挚邀请您届时拨 冗莅临,同庆华诞,共襄盛会。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拜读,小儿不胜感激。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受到邀请,深感荣幸。 令堂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1)将第 句的 改为 ; (2)将第 句的 改为 ; (3)将第 句的 改为 ; (4)将第 句的 改为 ; (5)将第 句的 改为 。 解析:题干为“下面的六个句子中有五处语言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句,高足:赞 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可改为“学子” 。句,鼎力:大力 。大 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鼎力”用于此 处不合适,可改为“尽绵薄之力” 。句,拨冗莅临:是指推开繁杂事务,抽出时间前来参加的 意思。冗:繁忙的;拨冗的意思就是推开繁忙事务,抽出时间的意思。莅临:来到;来临。特用 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属于客套的书面用语。符合语境。本句没有错误。句, 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或受某人指点。敬辞,表示自己对别人的尊敬。 “拜读”用 于此处不合适,可改为“指点(斧正、雅正等)” 。句,敝校:“敝”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 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 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敝校”用于此处不合适,可改为“母校” 。句,令堂:指对别人母亲的 尊称,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堂”用于此处不合适,可改为“家母” 。 答案:(1) 高足 学子 (2) 鼎力 尽力 (3) 拜读 指点(斧正、雅正等) (4) 敝校 母校 (5) 令堂 家母 8.下面是知识转化简图,请写一段话说明这个知识转化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 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5解析:解答此题,要紧扣图表的题目“知识转化”,看知识是如何由“起点”逐渐走向“自我 转变”的。表述时要注意按照图表的先后顺序,结合表格中的提示性文字,添加关键性的承 接词,用条理、简明的语言表述。 答案:人们通过阅读、思考、总结等途径获得知识不过是学习的起点,只有通过“认同与模 仿” “大量运用” “演化创新”的实践活动,才能使知识得到转化,实现自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