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故事.pdf
齐桓公的故事春秋五霸中,最早称霸、最负盛名、称霸最久的要数齐国的国君齐桓公。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685 年至公元前 643643 年执政。齐襄公的弟弟,由于齐襄公荒淫无道,小白恐有不测,就逃到别国。襄公死后,小白抢先于公子纠回国即位,开始他的霸主生涯。他任用管仲为上卿,推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首倡尊王攘夷”,遂使地濒东海的齐成为当时大国。齐桓公曾北伐山戎以救燕,平定狄乱以存邢、卫,解王室之祸而定周襄王之位。从公元前 651651 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与会者有鲁、宋、关 B B、卫、许、曹等诸候,周天子也派人前往)始,总计其在位四十三年中,共纠合诸侯凡二十六次。特别是公元前 656656 年,齐桓公率鲁、宋等八国军队,征伐南方之楚蛮”,在召陵(今河南哪城东北)迫楚订盟,阻其北进,奠定了霸主的地位。齐桓公之所以能成霸业,在于其本身过人的智慧和雄才大略。但最突出的一点还在于用人不疑的气度。综其一生,由于他的用人不疑,有两个人对他霸业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是管仲,一个是宁戚。管仲曾扶佐公子纠与其争位,并一箭射中了他的衣钩,是不折不扣的敌人;宁戚未遇之时只是一个喂牛的老百姓,并且傲慢无礼。桓公对此二人敬如上宾,军国大事无不言听计从。管仲对齐桓公的霸业贡献至伟,孔子尤其对他提出的尊王攘夷”称赞不已: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开了后世君王礼贤下士的先河(其如范增之亚父”、孔明之相父”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世霸主,最后的结局却无比凄惨:被近臣用高墙圈禁内宫,死后多日无人理睬,收葬之时,尸蛆满地乱爬。桓公临终之时奋气大呼:天乎!天乎!小白乃如此终乎?”齐桓公式悲剧,却是屡见不鲜的了。任用重臣是非常危险的,桓公乃一代霸主,用人之明天下皆知,似乎和任奸用偻”挨不上边。其实,非也。桓公在位期间,周围虽有管仲、鲍叔牙、宁戚等一班忠直良臣,同时也任用了易牙、竖刁、公子开方等奸偻小人。从个人习性、情感而言,桓公对此三人的喜爱、信任甚至还在管仲等人之上。即便如此,以管仲之忠、以管仲之贤,也不得不时常做些求田问舍、纳美蓄婢之举来为桓公分谤,来韬光养晦。由此可见,忠臣之于君主,即便是贤明的君主,也是不易容纳的。后世的明君楷模唐太宗,在屡屡被魏征顶撞之后,也曾回到后宫狠狠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啰嗦的老儿。当然,做小人也不容易,做君王一刻也离不开的小人更不容易。管仲临终,桓公问谁可委政,管仲举荐隰朋。桓公问易牙等三人如何,管仲说,这三人千万不可亲近。桓公不解,说,这三人爱我,胜过爱他们自己:易牙把小儿子煮了给我吃、竖刁为了侍奉我,自宫入宫、开方为了侍奉我,不当有千乘之国的卫国太子,并且父母死了也不奔丧。这三人不是爱我胜过爱他们自己吗?管仲说,人情之爱莫过于爱子,人情之重莫过于爱自身,人情之亲莫过于爱父母。对儿子能残忍、对自己能残忍、对父母能残忍,又有什么不能对君主残忍的呢?桓公说,这三人侍奉我很长时间了,怎么平时没听到你一声劝阻呢?管仲说,我不说,是为了让您高兴。这三人好比是水,而我是堤防,我不让他们泛滥。现在堤防没了,必将有横流之患,所以您必须远离他们。桓公默然而退。果不其然,管仲死后不久,桓公复召三人入宫,委以重任。桓公病重之际,三人密谋在桓公寝宫周围,筑起高墙,尽逐侍卫之人。只留一小洞,每天让小内侍钻入打听死了没有。桓公想喝粥、想喝热水,全然不得。桓公叹道:仲父真是圣人啊!圣人的见识,能不远吗?是我自己昏耳贵,才有今日啊。桓公废立的初衷,不是立贤,而是因为庞爱美人,爱屋及乌一-这是师出无名,一大错也。既立太子昭,就应该从小加以培养,锻练他的各方面能力,授以重兵、重权,以立功、立威,却偏偏托付给宋襄公了事一一又一错也。年岁渐高,应该渐渐将军国大事之决断权力移给太子,同时限制其他公子的权限,顺利过渡,却偏偏什么都不做。至于以后太子昭仓皇出奔,几乎不免一一再一错也。废长立幼,导致四个儿子为争君位大打出手,父死暴尸也全然不顾。此等伤天害理的禽兽行径,其根还在桓公身上,桓公尸虫钻体,也是报应。桓公霸业,暇不掩瑜。但桓公下场,却让人不忍卒睹。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切祸患的发生,无不在开始时十分微小,然后不断地加深,最后导致不可挽回。齐桓公就是这样。由此可见,齐桓公也是一平常人,与当时的其他诸候君主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唯有曾一度识人用贤,用了管仲,就让他成就了霸业。管仲一死,桓公就连自己的事也不能处置。用贤,则天下归心,遂成霸业。用奸,则祸不旋踵,自身不保。观齐桓公下场,后世之人能警醒、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