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卷理综试题(物理部分).pdf
20152015 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 2 2 物理部分)物理部分)第卷第卷二、选择题:本题共二、选择题:本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第 141417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第 1821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全部选对的得 6 6 分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选对但不全的得 3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14.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15.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 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 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 边以角速度逆时针转动时,a、b、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Ua、Ub、Uc。已知 bc 边的长度为 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a Uc,金属框中无电流B。UbU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1Bl,金属框中无电流21D。Ubc=Bl,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2C.Ubc=16.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3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 3.110 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3的速度为 1。5510 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 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33A。西偏北方向,1。910 m/s B。东偏南方向,1.910 m/s33C.西偏北方向,2.710 m/s D.东偏南方向,2。710 m/s17。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18。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19.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I 和 II,I 中的磁感应强度是 II 中的 k 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 I 中运动的电子相比,II 中的电子A.运动轨迹的半径是 I 中的 k 倍 B.加速度的大小是 I 中的 k 倍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I 中的 k 倍 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I 中的 k 倍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链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一大小为 a1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链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为 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 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 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A.8 B.10 C。15 D。1821。如图滑块 a、b 的质量均为 m,a 套在固定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 放在地面上,a、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a 落地前,轻杆对 b 一直做正功 B。a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C.a 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D。a 落地前,当 a 的机械能最小时,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第卷第卷三、三、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第 2222 题第题第 3232 题为必考题,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第 334033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6 分)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 5 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a=_m/s,打C 点时物块的速度v=_.m/S;2(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 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 物块的质量 B 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23.(9 分)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是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待测电压表(量程 3V,内阻约为 3000),电阻箱 R0(最大阻值为 99999.9),滑动变阻器 R(额定电压 2A),电源 E(电动势 6V,内阻不计),1最大阻值 100,开关两个,导线若干(1)虚线框内为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v相比,Rv,主要理由是_._.Rv(填“=”或“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60;它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30。不计重力.求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225.(20 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37(sin37=3)的5山坡 C,上面有一质量为m 的石板 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 上有一碎石堆 A(含有大量泥土),A 和 B 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 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 间的动摩擦因数1减小为3,B、C 间的动摩擦因数2减小为 0。5,A、B 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8起点;在第 2s 末,B 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2保持不变。已知 A 开始运动时,A 离 B 下边缘的距离 l=27m,2C 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求:(1)在 02s 时间内 A 和 B 加速度的大小;(2)A 在 B 上总的运动时间(二)选考题二)选考题:共共 45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3 道物理题、道物理题、3 3 道化学题、道化学题、2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5。物理选修 35(15 分)(1)(5 分)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角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2)(10 分)滑块 a、b 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i)滑块a、b 的质量之比;(ii)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