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及测试试卷.docx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0VID-19) 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 针,根据新冠肺炎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和应急处 置经验,在前八版防控方案基础上,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那么,坚持常态化 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 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坚决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和境内疫情反弹。坚持科学 精准防控,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进一步 加强源头管控,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加强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 群疫情防控,提高监测预警灵敏性,及时发现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有力、 有序、有效处置疫情,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以最短时间、最低代价将疫 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统筹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开展。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B属冠状病毒, 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酸、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 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 病症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 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目前,奥者降为低风险区。将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 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 流调研判结果划定。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连续 7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 地区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防止聚集”等防范措施,低风险区人员离 开所在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县 (市、区、旗)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疫情处置过程中,如个别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传播风险较低,密切接触者已及时管控,经研判无社区 传播风险,可不划定风险区。具体内容详见附件6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3.风险人员协查管控。疫情发生地发现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中高风险区域人员流出本地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应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疫情防控管理平台或函件向流入地发出协查单(包 括身份信息、联系 、接触方式、末次暴露时间等排查管控所需信息), 也可通过建立的地市到地市之间“点对点”跨地区协查机制及时发送跨地区 协查信息。协查方收到协查信息后,快速对有关人员进行排查,并按照风险 等级分类采取发送短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隔离等管控措施,确保每名 风险人员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并于接到协查信息后24小时内向疫情发生地 反响初步排查管控结果,形成信息闭环。非疫情发生地,也应主动排查中高 风险区域流入人员,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 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有中风险区7天旅 居史的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10-1 .病家。在病例或无病症感染者转移后,应对其居所进行终末消毒, 重点对其接触的环境和物体外表进行消毒,如卧室、卫生间、餐厅、厨 房、客厅的环境和物品。包括:室内空气,地面、墙壁等环境外表,桌、 椅等家具外表,玩具,电器特别是冰箱及其冷冻食品,开关、门把手等 高频接触部位,使用的餐(饮)具、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等。入户前,应与病例或无病症感染者(或其家属)充分沟通,了解家 中环境和物品的具体情况,了解病例或无病症感染者在家中的活动轨迹, 确定污染范围,根据环境风险和物品特性开展评估。对于评估为风险大 且可以进行消毒处理的环境和物品,应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严格按照 终末消毒处理。对于评估为风险大但不能消毒的环境和物品,可采用密 闭封存或静置等方式,确保到达无害化。消毒前,将消毒时间、消毒范围、消毒方法和考前须知等详细情况 告知病例或无病症感染者(或其家属)后,再实施消毒。2 .交通运输工具。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离开后,应对交通运输工具进 行终末消毒,包括:舱室内壁、座椅、卧铺和桌面等物体外表,患者使 用的餐(饮)具,所用寝(卧)具等纺织品,排泄物、呕吐物及其污染 的物品和场所等。3 .医疗机构(方舱)。在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出院(舱)、转院或死亡 后,应对患者衣服等生活用品、相关诊疗用品和桌、椅、床单进行终末 消毒;病房清空后,应对室内空气、地面、墙壁、卫生间等所有环境和 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治愈出院(舱)时,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的个人物 品应消毒后带出院(舱)。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等,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后,按照终末消毒的要求进行处理。-100-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使用过的诊室,对诊室内空气、墙壁、诊疗设 备的外表等进行终末消毒后,非新冠患者方可使用。4 .农村和城中村。农村地区环境复杂,卫生状况较差,物品种类繁 多,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离开后对其进行终末消毒前,应做好家畜、家 禽处理及灭蝇灭鼠等工作,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消毒方案。城中村具有人员组成复杂、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物品种类繁多等特 点,在对其进行终末消毒前,应充分了解当地人员和环境等情况,确定 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有针对性的制定消毒方案。终末消毒时,需重点关注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的起居房间、厨房、 浴室、厕所(尤其是旱厕)环境及使用物品,以及垃圾堆、污水沟等的 消毒处理。5 .终末消毒程序。终末消毒程序按照疫源地消毒总那么(GB 19193-2015)附录A执行。现场消毒前,应充分了解消毒对象和范围, 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选择对环境和物品影响小的消毒方法。低温 环境下的终末消毒应遵照低温消毒技术的要求进行。三、常见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一)室内空气。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 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在无人情况下,可选 择5000mg/L过氧乙酸、3%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按产品说明书)等消 毒剂,按20mL/m3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法进行消毒。也可采用 经验证安全有效的其他消毒方法。(二)污染物。对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101 -(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 剂(或能到达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对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 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 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钟以 上(或能到达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防止 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20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按物、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时。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外表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 容器可用有效氯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 清洗干净。(三)地面、墙壁。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 染物时,可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 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不耐腐蚀的地面和墙壁,也可用2000mg/L的季 铁盐类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 1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 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四)物体外表。诊疗设施设备外表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和家居用品 等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完全清除污染物再消毒。无肉眼可见污染 物时,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 剂、不耐腐蚀的物体外表也可用2000mg/L的季锭盐类消毒剂进行喷洒、-102-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五)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在收集纺织品时做好个人防护,动作尽量轻柔,应防止产生气溶胶。 有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污染物时,建议均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理。 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假设需重复使用,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 分钟;或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000mg/L的季钱盐类消毒 剂浸泡30分钟后,按照常规清洗;或采用水溶性包装袋盛装后,直接 投入洗衣机中进行洗涤消毒30分钟,保持500mg/L的有效氯含量。怕 湿的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或干热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六)餐(饮)具。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或使用有效氯 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七)冰箱及冷冻食品。冰箱外外表消毒参照“物体外表”消毒方法;内壁消毒采用低温消毒 剂,或待冰箱内温度恢复常温后参照“物体外表”消毒方法。当储存的冷冻食品有明确污染或疑似污染,建议按医疗废物处理。(八)手消毒。参与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可选用速干手消毒 剂,或直接用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可选择季镀盐类等 有效的非醇类手消毒剂;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3%过氧化氢消毒剂或 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等擦拭或浸泡双手,并适当延长消毒作用时 间。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再按照上 述方法消毒。(九)皮肤、粘膜。-103 -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 取0.5%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3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 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消毒。(十)交通运输和转运工具。应先进行污染情况评估:火车、汽车和轮船有可见污染物时,应先 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有效氯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 (或能到达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完全清除污染物,再用有效氯 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 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飞机机舱消毒时,消毒剂种 类和剂量按中国民航的有关规定进行。(十一)粪便和污水。具有独立化粪池时,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需进行消毒处理,定期 投加含氯消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约40mg/L), 确保消毒作用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6.5mg/L-10mg/Lo消毒后污水 应当符合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无独立化粪池时,使用专门容器收集排泄物,消毒处理后排放。用 有效氯2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按粪、药比例1: 2浸泡消毒2小 时;假设有大量稀释排泄物,应用含有效氯70%80%漂白粉精干粉,按 粪、药比例20: 1加药后充分搅匀,消毒2小时。农村旱厕消毒时,旱厕内泥土或木板等地面可采用有效氯2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喷药量200mL/m2300mL/m2o粪坑内 粪便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覆盖,封闭14天以上。(十二)患者生活垃圾。患者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104-(十三)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 疗废物管理方法的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 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十四)尸体处理。患者死亡后,要尽量减少尸体移动和搬运,应由经培训的工作人员 在严密防护下及时进行处理。用浸有消毒液的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 双层尸体袋中,由民政部门派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尽快火化。(十五)其他。对于不能用现有消毒方法处理的物品或环境,现场实施过程中要根 据污染风险及其特性开展风险评估。评估后确定为存在风险又无法实施 消毒的,可通过密闭封存、静置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消除传播风险, 确保环境和物品上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四、低温消毒(一)现场所用低温消毒剂必须合法有效,在上市前应按国家卫 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低温消毒剂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的通知(国 卫办监督函(2020) 1062号)的要求做好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并备案。使 用时应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按照低温消毒剂的适用温度范围合理使用。 与相关消毒设备配套使用时,应先对消毒设备进行调试,进行机械化喷 洒消毒时,务必确保消毒剂足量全覆盖消毒对象外表,做好质量控制, 确保到达消毒合格。消毒对象污染严重时,应先用低温消毒剂冲洗或浸 泡后再做处理,严禁喷洒或擦拭消毒。(二)现场如使用紫外线、辐照等物理消毒技术开展低温消毒,须 按照我国相关标准规范,证明其在相应低温环境下(实验室和现场)对-105-新冠病毒或抵抗力不低于新冠病毒的指示微生物到达消毒效果。物理低 温消毒设备在上市前应做好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并备案。五、考前须知(一)现场消毒应确保所用消毒产品合法有效,所选消毒方法科学 可行。现场消毒时,根据现场情况和相关标准要求,选择合格有效的个 人防护装备,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实施消毒。(二)消毒实施单位应具备现场消毒能力,操作人员应经过消毒专 业培训,掌握消毒和个人防护基本知识,熟悉消毒器械的使用和消毒剂 的配制等。消毒实施单位在每次开展消毒工作时均应做好消毒记录,包 括消毒对象、消毒面积(体积)、消毒剂浓度(或消毒器械强度)、剂量、 作用时间等。(三)加强现场消毒评价工作。所有疫源地现场消毒均应进行过程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消毒过程有效。根据现 场实际需求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WS/T 774-2021) 相关要求,必要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106-附件11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服务技术指南一、服务对象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隔离人员及家属、病亡者家属、医务人员等 一线工作人员、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等。二、心理干预措施(一)保障环境宜居,倡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各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协调各方面力量,尽量保障各类人员的基本 生活需求,包括与外界联系的基本设施。向各类人群发放健康教育宣传 资料,如健康作息知识等,鼓励各类人员主动适应疫情防控要求,合理 安排作息时间,提高自身免疫力。(二)发放疫情防控心理自助宣教材料。各地要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 一线人员减压系列训练等科普宣教材料,引导各类人群学习心理健 康知识与自我心理调节技巧。(三)建立疫情防控心理服务资源库。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梳理当地各类心理服务资源,包括精神卫 生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等情况,精神科医师、心理 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教师等人员数量及服务能 力,心理援助热线开设及运行情况等。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心理服务需求, 对心理服务资源进行有效调配。(四)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专业机构对当地-107- 受疫情影响大的人群进行心理评估,对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及时进行 心理疏导,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向专科医疗机构 转诊,并定期跟进随访。结合心理援助热线等心理服务资源的运行情况, 及时掌握当地各类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有效配合疫情防控举措的制定和 实施。(五)提供线上线下心理服务。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当地疫情防控心理服务资源,为 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线上线下心理服务。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 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教,介绍线上线下心理服务资源,引导 有需求的人员主动寻求帮助。通过公益心理援助热线为来电者提供心理 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选派具备专业能力的心理服务人员充实到疫情防 控、医疗救治等专业队伍中,及时对有需要的人员提供心理服务。(六)为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心理服务。对于住院患者,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可加强精神科联络会诊服 务,预防、识别和处理精神病性病症尤其是自杀、冲动等情况发生。对 于集中隔离人员,可通过微信群、广播、电视等形式及时提供心理健康 科普宣教材料,介绍可利用的心理服务资源,引导其学习缓解压力方法, 有需求时主动寻求帮助。对于社区隔离人员,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同 时,要注意保障慢性病患者的药物供应,对利益相对受损群体进行心理 疏导。对于防疫一线人员,有关部门应合理安排其作息时间,保障睡眠、 休息。在其一线工作或撤回、轮休时,要主动预防其长期应激导致的疲 劳、职业倦怠及相关心理、身体障碍。可通过有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参与 的微信群等,推送可利用的心理服务资源,对有需要的人员及时提供个 别或团体形式的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如发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等人-108-员,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七)规范药物治疗和转诊住院流程。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储藏精神疾病应急药品。对经评估有相应 需要的个体,由精神科医师结合患者病情提供适量的精神类药物,就地 处理。对需要急诊或住院治疗的个体,要保障畅通的转诊和住院流程, 确保精神障碍患者及时得到专业规范救治。(八)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指导基层多部门工 作人员结合社区(村)、街道(乡镇)层面疫情防控整体工作,加强对登 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和规范管理,及时随访、发药,对病情 不稳患者及时收治,减少、防止因病情波动而导致的肇事肇祸。三、保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心理服务纳入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部署, 在制定疫情防控相关方案预案时要包括社会心理服务内容,将心理危机 干预专业人员纳入疫情防控队伍。积极协调财政等部门,对各类人员心 理疏导等工作给予经费支持。(二)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民政等部门协作,各部门设 立联络员,建立联开工作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应当发 挥社会心理服务网络作用,为各类人员提供服务。(三)组建心理干预网络。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梳理当地各类线上线下心理 服务资源,建 立健全疫情防控心理干预队伍。由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建立-109-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 医学观察;管理期限自离开风险区域算起。对有低风险地区7天旅居史的 人员,2天内应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辖区内中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管理措施由各地制定并对外发布。(三)区域核酸检测。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 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 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那么,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 制定可操作的核酸检测方案,迅速组织调度核酸检测力量(包括第三方检测 机构)和物资,确保“采、送、检、报''各环节衔接顺畅,防止检测不及时, 造成阳性感染者发现延迟引起疫情传播。合理设置采样点,有序组织核酸采 样,防止交叉感染。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防止疫情扩散。在区域核酸检测能力缺乏时,可采用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迅 速统筹协调核酸检测力量支援。具体内容详见附件7新冠肺炎疫情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检测策略。(四)人员转运。发生本土疫情后,做好转运车辆的调用。确诊病例和无病症感染者发现 后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进行治疗或隔离观察,转运时尽 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密切接触者应安排专用车辆在8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 隔尽隔、应隔快隔。转运前要做好人员的组织管理,按照就近原那么,合理 分配集中隔离点和调度安排车辆,及时掌握转运进展,坚决杜绝将感染者与 密切接触者共同转运。转运过程中做到有序就座,控制同车人员数量,尽量 保持间隔,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及车辆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到达隔离点-11 - 完善在市级设立心理专班、县级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设立心理专员、社 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心理专干的心理干预“三专”服务 网络。资源薄弱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与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加强 沟通,由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选派专家通过定点援助的方式组建心理 服务队伍并加强培训。(四)组建专业工作团队。地市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建由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 心理治疗师等组成的工作团队,对受疫情影响各类人群提供心理支持、 心理疏导等。原那么上每200名干预对象至少配备精神科医师、护士各1 名、心理治疗师或社会工作者2名。-110-附件12新冠病毒标本采集和检测技术指南为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规范开展新冠肺炎标本 采集与实验室检测工作,确保检测质量,提高检测效率,特制定本指南。一、标本采集(一)采集对象。新冠肺炎病例、可疑感染人员和其他需要进行检测的人员,以及可 能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等。(二)采样人员基本要求。从事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应当经过生物安全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培 训,熟练掌握标本采集方法和操作流程,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采样时, 应做好标本信息记录,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标 本及相关信息可追溯。(三)标本采集基本要求。1 .住院病例的标本由所在医院的医护人员采集,密切接触者标本由当 地指定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负责采集。采集标本时,要根据不同采集 对象设置不同的采样区域,发热患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和采样。2 .确诊病例、无病症感染者、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在 住院、隔离观察或健康监测期间应“单采单检”,即单独采集个体的标本, 单管进行核酸检测,不得进行混采混检。3 .根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测工作的需要,可在住院、隔离期间屡次采样, 可同时采集呼吸道、血液、便等多种标本。采样人员应严格遵循采样规 范,保障所采集标本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应详细记录受检者信息,可利-111 -用条形码扫描等信息化手段采集相关信息。4 .人群筛查应根据核酸提取、检测所用试剂的要求确定采样管,用于 病毒别离的标本应放置于不含有病毒灭活剂的采样管。5 .物品和环境监测应根据监测目的和防控需求,确定采样物品、位置 与数量,采样时应严格遵循采样规范。(四)采集标本种类。每个病例必须采集呼吸道标本(上呼吸道标本或下呼吸道标本),重 症病例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根据临床需要可留取便标本、全血标本、 血清标本和尿标本。物品和环境标本根据监测需求采集。标本种类如下:1 .上呼吸道标本:包括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等。2 .下呼吸道标本:深咳痰液、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灌洗液、呼吸道吸 取物等。3 .便标本/肛拭子:留取粪便标本约10克(花生大小),如果不便于 留取便标本,可采集肛拭子。4 .血液标本:抗凝血,采集量5ml,建议使用含有EDTA抗凝剂的 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5 .血清标本:尽量采集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血清应当尽早(最 好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第二份血清应当在发病后第34周采集。采 集量5ml,建议使用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血清标本主要用于抗体的测 定,不进行核酸检测。6 .尿标本:留取中段晨尿,采集量23m1。7 .物体外表标本:包括进口冷链食品或进口货物的内外包装外表,以 及运输储藏工具等可能被污染的部位进行涂抹采集的标本。8 .污水标本:根据海运口岸大型进口冷冻物品加工处理场所排水系统-112- 分布情况,重点选取污水排水口、内部管网汇集处、污水井、污水流向 的下游或与市政管网的连接处等关键位置对未经消杀处理的污水进行采 样。9 .其它:已有唾液等标本用于新冠病毒检测的报告。(五)标本采集和处理。1 .鼻咽拭子: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拭 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 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 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 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 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2 .口咽拭子: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露出两侧扁桃体,采样 人员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 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 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 部弃去,旋紧管盖。口咽拭子也可与鼻咽拭子放置于同一管中。3 .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 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 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3ml采样 液冲洗收集器一次(亦可用小儿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 器)。4 .深咳痰液:要求病人深咳后,将咳出的痰液收集于含3ml采样液的 采样管中。如果痰液未收集于采样液中,可在检测前加入23ml采样液, 或加入痰液等体积的痰液消化液。痰液消化液储存液配方见表1。使用时-113-将储存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ml,与痰液等体积混合使用,或者参照试 剂说明进行使用,也可采用痰液等体积的含lg/L蛋白酶K的磷酸盐缓冲 液将痰液化。表1痰液消化液储存液配方成分质量/体积0. 1g0. 78g0. 02g0. 112 g0. 02g7. 5ml二硫苏糖醇氯化钠氯化磷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水PH 值 7. 4±0. 2(25)5 .支气管灌洗液:将收集器头部从鼻孔或气管插口处插入气管(约 30cm深处),注入5ml生理盐水,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 出,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采样液冲 洗收集器一次,也可用小儿导尿管 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6 .肺泡灌洗液:局部麻醉后将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口或鼻经过咽部插入 右肺中叶或左肺舌段的支气管,将其顶端契入支气管分支开口,经气管 活检孔缓缓加入灭菌生理盐水,每次3050ml,总量100250ml,不 应超过300ml。7 .粪便标本:取1ml标本处理液,挑取黄豆粒大小的粪便标本加至 管中,轻轻吹吸35次,室温静置10分钟,以8000rpm离心5分-114-钟,吸取上清液进行检测。粪便标本处理液可自行配制,配方见表2O 也可使用HANK3液或其它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溶 解便标本制备便悬液。如患者出现腹泻病症,那么留取粪便标本35ml, 轻轻吹打混匀后,以8000rpm离心5分钟,吸取上清液备用。表2粪便标本处理液配方成分质量/体积Tris1.211g氯化钠8. 5g无水氯化钙(或含结晶水的氯化钙)1. 1g (1.47g)水800ml用浓盐酸调节pH为7.5,以去离子水补充至1000ml8 .肛拭子:用消毒棉拭子轻轻插入肛门35cm,再轻轻旋转拔出, 立即放入含有35ml病毒保存液的15ml外螺旋盖采样管中,弃去尾 部,旋紧管盖。9 .血液标本:建议使用含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标 本5ml,根据所选用核酸提取试剂的类型确定以全血或血浆进行核酸提 取。如需别离血浆,将全血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 于无菌螺口塑料管中。10 .血清标本:用真空负压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5ml,室温静置30分 钟,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血清于无菌螺口塑料管中。H.物体外表标本:参考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WS/T7762021)推荐的方法,采样拭子充分浸润病毒保存 液后在外表重复涂抹,将拭子放回采样管浸润,取出后再次涂抹采样, 重复3次以上。对外表较大的物体进行多点分布式采样。-115 -12 .污水标本:采集污水的水体标本时,参考污水中新型冠状病毒 富集浓缩和核酸检测方法标准(WS/T 799-2022),用无菌聚乙烯瓶采 集污水样本,采样体积为300mlo可根据现场条件和检测需求确定水样 采集方式,如瞬时水样(采样点位某一时间随机采集的样本)或混合水 样(同一采样点位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样本);如农贸(集 贸)市场内排水沟内无法采集足够体积水样,可采集污水的拭子标本, 参考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技术规范(WS/T776-2021) 推荐的方法,用拭子浸入吸附污水,将拭子放回采样管浸润,取出后再 次浸入污水,重复3次以上,对每个污水采样位置应进行多点分布式采 样。13 .其他材料:如唾液等标本,依据检测需求采集。(六)标本包装。标本采集后应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柜 内分装。1 .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标本采 集管里,拧紧。容器外注明标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2 .将密闭后的标本装入密封袋,每袋限一份标本。标本包装要求要符 合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那么相应的标准。3.涉及外部标本运输 的,应根据标本类型,按照A类或B类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七)标本保存。用于病毒别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 测,可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置于4 (28)保存;24小时 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应置于-70C或以下保存(如无-70C保存条件,那么于 -20冰箱暂存)。血清标本可在4c存放3天,-20C以下可长期保存。 境外高风险区域人群以及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员的核酸检测 标本,检测后,应当在-20保存7天。其他一般人群筛查标本,那么可-116-在4保存24小时。应当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标本。(八)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当尽快送往实验室,标本采集后室 温(25)放置不宜超过4小时。如果需要长途运输,应采用干冰保藏, 难以获取干冰时,可使用冰袋、冰排等低温运输。1 .送检标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现的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 期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 病例、境外输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阳性标本等所有原始标本应 平行采集至少2份,一份送各省级疾控机构进行检测,另一份送中国疾 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检测、复核,同时附标本送检单(见附件12-l)o 各省别离到的新的代表性毒株,应及时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复核、 保藏。2 .标本及毒株运输。(1)国内运输。新冠病毒毒株或其它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分类属于 A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包装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文件 Doc9284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那么的PI620分类包装要求; 环境标本属于B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3373,包装符合国际民航 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那么的PI650分类包 装要求;通过其他交通工具运输的可参照以上标准包装。新冠病毒毒株 或其它潜在感染性材料运输应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菌(毒)种或标本运输管理规定(原卫生部令第45号)办理准运证 书。(2)国际运输。在国际间运输的新冠病毒标本或毒株,应当规范 包装,按照出入境特殊物品卫生检疫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满 足相关国家和国际相关要求。-117-(3)标本和毒株的接收及管理。通过航空进行运送的标本抵达目的 地机场后,由专业运输车辆运送至接收单位,通过陆路运输的标本由专 业车辆进行运送,运送人员和接收人员应对标本进行双签收。新冠病毒标本及毒株应由专人管理,准确记录标本及毒株的来源、 种类、数量,编号登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毒株和标本的安全,严防发 生误用、恶意使用、被盗、被抢、丧失、泄露等事件。二、新冠病毒的实验室检测(一)检测人员要求。实验室检测人员应当具有实验室工作经历以 及相关专业技术技能,接受过新冠病毒相关检验检测技能培训。检测机 构应当按照所开展检测工程及标本量配备实验室检测人员,以保证及时、 高效完成检测和结果报告。(二)实验室检测。1 .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1)核酸检测实验室。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按功能区布置位置的不 同,可分为集中布置形式和分散布置形式。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 验室应当设置以下区域: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和产物 分析区。根据使用仪器的功能,区域可适当合并。如采用标本加样、核 酸提取及扩增检测为一体的自动化分析仪,标本制备区、扩增和产物分 析区可合并。集中布置形式的实验室设置应遵循“各区独立,单向流动(注 意风向,压力梯度走向),因地制宜,方便工作''的原那么。各区的功能如 下:试剂储存和准备区:用于分装、储存试剂、制备扩增反响混合液, 以及储存和准备实验耗材。该区应配备冰箱或 冰柜、离心机、试验台、 涡旋振荡器、微量加样器等。为防止污染,该区宜保持正压状态。-118-标本制备区:标本转运桶的开启、标本灭活(必要时)、核酸提取 及模板加入至扩增反响管等。该区应配备冰箱或冰柜、生物安全柜、离 心机、试验台、微量加样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配自动化核酸提取 仪等。标本转运桶的开启、分装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为防止污染, 该区宜保持负压状态。为操作方便,标本的分装以及核酸提取也可以在 独立的生物安全二级(BSL-2)实验室进行,提取的核酸可以转运至该区 加至扩增反响液中。核酸扩增和产物分析区:进行核酸扩增反响和产物分析。该区应配备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为防止扩增产物污染环境,该 区宜保持负压状态,压力等于或低于标本制备区。(2)新冠病毒核酸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实验室应当制定标 准操作程序(SOP),并严格按照SOP进行操作。接到标本后,应当在 生物安全柜内对标本进行清点核对,并依据SOP进行试剂准备、标本前 处理、核酸提取、核酸扩增、结果分析及报告。实验室应当建立可疑标 本复检的流程。试剂准备。应中选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试剂,建议根 据核酸提取试剂及扩增体系的要求选择配套的标本采样管,不建议免提 取核酸直接进行核酸扩增反响。标本处理。使用含胭盐等灭活型采样液的标本无需进行灭活处理, 可直接进行核酸提取,而使用非灭活型采样液的标本,按照核酸提取试 剂盒的说明,取适量标本加至核酸提取裂解液中充分混匀作用一定的时 间那么可以有效灭活病毒。选用热灭活时可采用95加热15分钟,不推 荐采用56孵育30分钟的处理方式灭活病毒,该条件不能保障充分灭 活病毒。-119- 后,做好转运人员交接。具体内容详见附件8新冠肺炎疫情风险人员转运工作指南。(五)隔离管理。合理选择集中隔离场所,按照“三区两通道”,即隔离区、工作准备区(生 活区与物资保障区)、缓冲区,工作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的标准设置并 规范管理,组织院感防控等领域专家评估合格后方可启用。以地市为单位按 照当地常住人口 60间/万人口的比例储藏足够的集中隔离房间,协同周边 城市统筹用好隔离资源。发生本土疫情后,省级联防联控机制应立即启动集 中隔离点调度和梯次启用机制。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应规范培训后上岗,落实 疫苗接种、健康监测、核酸检测、个人防护和闭环管理措施。严格按照标准 做好隔离场所医疗废物的处置和垃圾清运等工作。严格做到单人单间,防范 交叉感染。解除隔离时,对“人、物、环境''同时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如结果 均为阴性可解除集中隔离;如物品或环境核酸检测阳性,在排除隔离人员感 染的可能后,方可解除集中隔离。原那么上由隔离点医务人员负责隔离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