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资源ID:71730164
资源大小:88.37KB
全文页数:10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版冀教版(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科学教案六年级下(1)讨论:从统计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有没有与自己的各 个特征完全相同的同学?(2)总结:人与人之间有些特征相似,有些特征有差异,没有 完全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学反思: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新型环保创意汽车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怎 样进行工作的?又有哪些特点呢?课前,我们已经通过查阅书籍、浏 览网络、咨询专家、用户调查等方式获取了大量新型环保创意汽车的 信息。现在,让我们对的信息进行整理,完成一份调研报告。调 研报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用图片、图示和文字,概括整理出这些汽 车的结构、能量转换过程以及优缺点等信息。2、整理信息:小组合作整理信息,完成调研报告,并粘贴在科 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7页上面的虚线框处。教师巡视指导。(三)展示报告,交流总结1、提问:这些新型环保创意汽车是怎样进行能量转换的?我们 的车模可以怎样改进和创新?2、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汽车 的优缺点,提出设计、制作车模中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要点。)3、汇报:组织学生展示小组的调研报告和讨论结果,引导学生 进行相互评价。4,小结:新型环保汽车尽管设计先进、节能环保,但由于技术 的限制,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继续改 进设计的重要依据,下节课,我们就根据小组的任务、要求和调研的 信息,开始设计我的创意车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思维发散,分析方案1、讲述: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而创意车模设计的重点是车模的结构与材料,特别是车模的动力局部。2、讨论:(1)使用什么作为创意车模的动力?(2)创意车模的车架、工作局部、传动局部、控制局部、外壳 各是什么样的?(3)创意车模的各局部选择什么材料?学生分组讨论,将讨论结果用概念图呈现出来,并记录在科学 学生活动手册第27页中。教师巡视指导。(二)运用技法,构思方案1、讲解:设计构思创意车模时,可以采用一定的创新技法。常 用的创新方法有“组合法”“和田十二法”等。组合法可以根据我们 的设计分析,从各具体内容中,各选择一项,如电动机、长方形金属 车架、蓄电池、齿轮传动、开关控制、瓢虫塑料壳等,将各项组合在 一起,想象创意车模是什么样的,按照组合法可以构思出多种创意车 模方案。和田十二法是用简单的12个字:力U、减、扩、缩、变、改、 联、学、代、搬、反、定,概括出创造创造的12种方法,我们可以 使用这种创新技法,对车模的结构或材料进行“改一改”“代一代” “加一加”“变一变”从而也可以构思出多种具有创意的车模设 计方案。(课件出示必要的创新方法指导图示。)2、构思: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创新技法,设计出假设干个创意车模 方案。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构思设计。(三)呈现方案,交流评价1、讲解:我们可以使用三角板、直尺、圆规、铅笔等绘图工具, 通过图形结合文字的方式,将创意车模的设计构思绘制出来。2、绘图: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多种方案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第28页中。3、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设计的方案,预测自己设计的 创意车模的使用效果。(四)筛选方案,修改完善1、筛选:学生以组为单位,依据结构、材料是否科学、可行、 独特等标准,对方案进行分析、比拟,筛选出小组满意的设计方案。 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2、汇报:组织学生利用实物投影等手段展示筛选的最正确方案, 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提出修改、完善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3、修改:小组成员结合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将修改后的方 案绘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8页中。动手册第28页中。4、评价:学生对自己的终选方案进行星级评价,并记录在科 学学生活5、总结: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已经设计、筛选并修改完善了 各自的创意车模设计方案,每个小组的车模方案都各具特色,凝结着我们的智慧和创造。教学反思:第23课创意车模大比拼(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选择某种材料的依据以及制作创意车模的方法与过程。2、能说出测试、评估、优化创意车模的方法。科学探究1、能选择合适的工具,绘制出创意车模的制作图样。2、能利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组装创意车模。3、能对制作的创意车模进行反复的测试、评估与优化。科学态度1、能对制作创意车模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能经过屡次测试,以事实为依据提出比拟合理的改进和完善 方案。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 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开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任务引导:经过前面的学习,各小组已经确定了制作方案,按照工程 流程,我们开始选择材料和工具,动手制作自己的创意车模。(二)选择材料1、讲述:我们可以根据设计方案,选择身边容易找到的、便于 加工制作的各种材料和工具。材料可以是半成品组装材料,比方:塑 料组装材料、金属组装材料或者木质组装材料,选择了车模主体组装 材料之后,还要选择合适的连接和固定配件。2、交流: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材料和工具 呢?学生交流之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三)绘制图样1、引导:选择材料后,我们要根据设计方案和制作材料,绘制 制作图样,以详细说明制作的细节,并标明尺寸参数。怎样绘制车模 制作图样呢?2、讲解:为了方便加工制作,工程师一般都要绘制三视图。三 视图是观测者从上面、左面、正面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 体而画出的图形。三视图从三个不同方向对同一个物体进行绘制,基 本能完整准确地表达物体的结构。我们可以使用三角板、丁字尺等专 业绘图工具,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小组分工合作,分别绘制车 模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必要时,还要绘制关键部件的剖面制 作图样。绘制创意车模的制作图样时,要标明尺寸参数。3、播放:三视图绘制方法的动画或视频。4、绘制:小组分工合作,分别绘制车模的三视图,将绘制的图样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9页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 生解决绘制图样中的困难。5、展示:指定小组代表展示绘制的制作图样,其他学生进行评 价。6、小结:根据设计方案和组装材料,我们绘制完成了较为详实 的制作图样,这为我们组装制作创意车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掌握方法,制作模型1、引导:根据制作图样,我们要正确使用制作工具,选择合适 的方法制作、组装创意车模。2、播放:制作创意车模的方法视频。学生观看后,复述方法要 点。3、讲解:(1)组装车模底盘。确定安装位置,安装固定件,要注意安装 孔位,选择合适的螺丝刀,用力拧紧螺丝。(2)安装车模的工作局部。插接并借助小锤轻敲固定车轮,注 意后车轮转动要灵活。(3)安装车模的动力局部与传动局部。先依次安装风扇固定件, 齿轮及风扇,电动机、电池盒及开关;再用电烙铁焊接导线接头,使 用电烙铁要注意安全,导线焊接要准确;最后微调齿轮位置,要注意 各局部的安装位置,电动机可以前后“微移”,以便于动力切换。(4)美化与装饰。制作车身,涂色装饰。4、思考:制作车模一般可以分为几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5、讲述:以上是使用塑料组装材料制作创意车模的过程,可以 参考这样的方法与步骤,制作自己小组的创意车模。6、制作:根据制作方法,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 导。7、交流: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二)测试车模,优化改进1、讲解: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制作的车模进行测试、评估与优化。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如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等),明 确任务。要反复检测和评估车模的结构与性能,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2、测试:小组分工合作,让车模运动起来,观察其运行的路线、 速度等情况。完成测试报告,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0 页中。3、优化:以组为单位,根据车模运动情况,分析车模在动力、 结构、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 活动手册第30页中。根据方案对车模进行改进,并反复数次进行 测试、观察、改进,使其到达最正确状态。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 决优化中的问题。4、交流:我们对车模做了哪些优化和改进?依据是什么?(三)课堂总结,布置展会1、总结:本节课,我们顺利完成创意车模的组装与制作,局部 小组也已经完成车模的调试。下节课,我们将筹备举办创意车模展示 会,将我们设计、制作的车模以及工程资料,用讲演、影像、展板、 说明书等方式进行展示。2、作业:课下,各工程小组初步完成活动资料的整理,撰写解 说词,制作创意车模说明书、展示幻灯片、宣传海报或展板。班委会 要提前规划展示会的规模和场地,邀请教师及家长参加展示会,组建 评委会,制定评价标准。教学反思:第3课化石里的古生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2、能根据化石资料举例描述已灭绝的生物,如恐龙、猛鸡象等。科学探究1、能从已灭绝的古生物与化石之间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化石的信息。3、能运用概念图、科学语言记录整理信息,并表述探究结果。4、能运用分析、比拟、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研究化石所承载的古生物信息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3、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 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认识到人类研究化石对于揭示古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 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播放恐龙、猛洱象等古生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恐龙、第24课创意车模大比拼(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创意车模展示会的内容和方式。2、能说出评价创意车模的标准和方法。3、能说出改进创意车模的内容和理由。科学探究1、能针对自己的创意车模设计出多种展示方式。2、能制定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创意车模进行评价。3、能根据大家的意见,制定改进创意车模的方案。4、能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展示创意车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能采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展示创意车模。3、能把自己的建议提供给他人,并接受他人的建议。4、能与他人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形成集体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开展。教学过程:(一)明确任务引导: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完成了创意车模的设计、制作等任 务,并通过测试了解了自己制作的创意车模的特点和效果,那么,自己组的创意车模与其他组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乏呢?让我们一起来筹办举行一次“创意车模展示会二(二)准备展会1、准备展示内容。(1)讨论:筹备展示会,我们要做哪些准备活动?出示“工程 小组”准备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2)讲解:筹备展示会我们需做好以下工作:整理好展示的 内容,如设计的制作方案、方案草图、制作图样、制作车模过程中的 图片、测试记录表、评估报告、改进方案、创意车模等;确定展示 的方式,可以从讲演、影像、展板、说明书等方式中选择1 3种进 行展示;小组分工,明确责任;按时、按区域进行小组布展。(3)准备:学生分头准备参加展示的材料和工具,如解说词、 说明书、幻灯片、展板、照相机、记录表等。(该内容建议在课前完 成。)由班委会成员组建评委会,制定评价标准,规划展示会场地, 邀请教师及家长参观展示会。(该内容课前完成。)2、布置展示会。布展:将自己的创意车模摆放在规定的展览区。(三)展示评价1、展示:各小组负责展示的同学,利用讲演、影像、展板、说 明书等形式,向评委、教师、家长代表以及其他参观的学生展示自己 小组设计、制作的创意车模及相关资料2、竞赛:由评委会组织各小组在比赛场地进行车模现场比赛。3、参观:学生可以采用观看、询问、照相、记录等方式获取有关作品的信息。4、评价:评委会成员对自己和他人的车模进行评价,并记录在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1页中,最终可以根据评价意见评出各个 奖项。(四)完善车模1、讲述:在展示过程中,评委会已经和大家一起交流了车模改 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请同学们整理大家的建议,抓住重点,分析 原因,继续改进和完善小组的创意车模。2、交流:组织工程组学生与评委会成员交流意见。3、讨论:我们的作品还存在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小组讨论, 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1页中。(五)交流总结1、引导:我在本次工程实践活动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缺乏 呢?2、交流:学生小组交流,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第31页中。3、评价:教师总结整个工程活动情况,对先进的小组和个人提 出表扬。教学反思:猛鸡象是地球上已经灭绝的古生物,请你想一想,科学家是怎样知道 这些古生物曾经生活在地球上?又是怎样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子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原来,科学家是通过研究化石知道的。2、提问:化石能告诉我们有关古生物的哪些信息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观察化石,发现古生物信息。(1)引导: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遗迹。 (出示教材第8-9页6幅化石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化石图片,判 断它们属于哪一类化石,从中我们发现了哪些信息?(2)观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判断每种化石的类型。(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4)播放:有关化石的影像资料。(5)小结: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鱼化石、贝壳化石、恐龙 化石属于遗体化石,足印化石属于遗迹化石。通过观察化石的特点, 我们可以获得古生物的形体特征等信息。2、推测霸王龙的特征。(1)提出问题。引导:没有人知道古生物确切的样子,但人们可以通过从岩层中 开掘的化石,来了解古生物的相关信息。(出示霸王龙的化石图片或 课件)观察图片中的霸王龙化石,你能从化石中获得什么信息?(2)获取信息。讲述:观察时,先整体观察霸王龙化石有什么特点,再分别观 察霸王龙牙齿化石、足印化石、蛋化石、后腿骨化石是什么样的。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化石图片,分析其特征,教师根据学生情 况,进行适当的指导。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3)整理信息。引导:我们观察并分析了霸王龙化石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与 人或其他动物进行比拟,结合课前的霸王龙资料,运用分析、比 较、概括等方法推测霸王龙的某些特征信息。推测:学生分组整理信息,结合教材第10页概念图,推测霸 王龙的某些特征信息,并将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 中。(4)得出结论。汇报:指定学生汇报活动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与评价。总结:通过观察化石和查阅资料可以得知,霸王龙生存于白垩 纪末期,分布于北美洲,卵生,是体型高大的肉食性恐龙科学家 就是利用化石中的线索了解古生物信息的。(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引导:同学们,课下我们继续其他古生物的资料,并制 作成古生物幻灯片。比一比哪位同学制作的幻灯片内容科学、版式精 美。2、作业:学生课下古生物资料,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中。然后根据资料制作幻灯片。3、交流:教师择时组织学生进行古生物幻灯片展示与评价。教学反思:第4课生物的演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描述已经灭绝的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2、能说出生物的演变过程。科学探究1、能根据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的不同之处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案例分析、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生物演变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4、能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运用时间轴简图、小论文等形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探究活动作出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古生物和现存生物的相似性产生探究的兴趣。2、能实事求是地尊重调查的结果。3、能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 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认识到研究生物的演变对认识地球、保护生态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现代马和始祖马的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两种动物吗?它们有哪些不同?2、提问:科学家们认为始祖马是马的祖先,这是为什么呢?它 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其他灭绝生物和现存生物有什么相似之 处?(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比拟古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相似。(1)引导:(出示不同时期马的骨骼化石及复原图。)观察不同 时期马的骨骼化石及复原图,你能获得什么信息?(2)观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4)小结:不同时期的马尽管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外貌特征、 身体结构、食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研究不同时 期马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推测远古生物演变成现代生物的过程。(5)引导:除了马之外,其他古生物与现代生物也有相似之处 吗?课前我们了这方面的资料,下面我们开始整理资料,并运用 幻灯片、资料卡等方式呈现出来。(6)阅读:学生阅读资料,利用某种方式整理资料,并记录在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4页中。教师巡视指导。(7)汇报:指定小组代表用幻灯片、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资料内 容,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8)总结:通过比拟,我们发现“一些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之间会存在相似之处。2、生物演变过程。(1)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我们发现古生物和现代生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那现代生物是怎样由古生物演变过来的呢?我们通过阅读资料来探 究吧!(2)掌握方法。讲解:阅读资料时,要快速浏览,找出资料中与问题有关的词句, 并用笔勾画出来或做上标记。(3)阅读整理。学生阅读资料,分析动物是如何演变的,将阅读结果记录在时间 轴上。(4)得出结论。汇报:指定学生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讨论:在动物的演变历史中,先有什么动物?后有什么动物? 动物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趋势?总结:动物的演变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各种 生物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 性,既有一些生物种类灭绝,又有新的生物种类产生,整个生物界在 逐渐的演变开展中繁盛起来。(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引导:(出示腔棘鱼、银杏树的图片)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腔棘鱼、银杏树等生物不但生存了下来,并且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你还能找到像它们一样的“活化石”吗?2、阅读: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资料,并以幻灯片、手抄 报的形式呈现出来。3、交流:指定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如课上 时间不够,教师可另择时交流。)教学反思:第5课各种各样的能量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生活中哪些器材、设备或现象中存在动能、声能、光 能、热能、电能、磁能。2、能说出任何物体运动或变化都需要能量。动能、声能、光能、 电能、磁能、热能等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科学探究1、能从物体运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中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分析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能量方式的信息、。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各种能量的信息。4、能运用分析、归纳、综合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作出结果性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自然界中常见的能量形式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能与人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意见,形 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出两个以上的实例说明人们是怎样利用各种能量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出示橡皮筋动力飞机)你玩过橡皮筋动力飞机吗?怎第1课种豆得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说出豌豆或其他植物亲代和后代之间的相似与差异。科学探究1、能根据植物亲代与后代的联系性,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能设计观察植物亲代与后代相似与差异的活动计划。3、能按照活动计划进行观察和记录。4、能运用分析、比拟、概括等方法得出活动结论。5、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探究豌豆亲代与后代的相似与差异产生兴趣。2、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吸取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 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STSE)能说出科学技术使植物后代发生突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 的?2、提问:豌豆在生长过程中与原来的植株相比,高矮、花色、果实、种子等会发生变化吗?样让飞机飞上天?(教师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橡皮筋动力飞机飞 上天的过程。)当连接螺旋桨的橡皮筋被绕紧时,橡皮筋就有了一种 能量,当它放松时,就将这种能量释放出来成为动能,飞机具有了动 能就飞了起来。其实火车行驶、小牛生长、灯泡发光、太阳灶发热、 光伏电池发电等都离不开能量。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认识各种能量。(1)引导: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 效果。(出示图片)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各利用了什么能量。(2)观察: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各利用了什么能量。(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修正。(4)讨论:能量有什么作用?常见的能量有哪些形式?(5)小结: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动能、声能、光 能、电能、磁能、热能等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除此之外, 还有化学能、水能和风能等能量形式。2、寻找周围的能量。(1)引导:我们周围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存在。(出示 图片或课件)观察房屋内外的物品或现象中存在着什么能量。(2)观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3)汇报:指定学生汇报活动结果,引导其他学生相互补充与评价。(4)分类:根据能量形式将物品或现象进行分类。学生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6页中。(5)交流: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分类的结果。(三)制作模型,应用拓展1引导:我们知道能量能够使物体运动起来,而能量的大小与物 体运动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制作一个滚筒,并通过实验进 行探究。2、制作滚筒。(1)掌握制作方法。播放:制作滚筒方法的视频。(提示学生注意制作的过程和方 法。)指定学生汇报,然后出示制作方法。A、用锥子在瓶底和瓶盖中心各打一个3毫米的孔。B、将橡皮筋的一端从瓶内底孔穿出,在瓶外套上一根小木棒, 另一端从瓶盖和圆形垫片的孔中穿出,套在长木棍的一端。学生回忆制作方法,并进行复述、记忆。出示考前须知:A、小组要分工合作。B、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2)制作滚筒。学生分组制作滚筒,教师提示学生要找准瓶底和瓶盖的中心。3、实验发现。(1)讲解实验方法。(2)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 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教师提示学生实验中要多做几次。(3)思考: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小结:物体的能量越大,运动的路程就越远。教学反思:第6课能量的转换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能说出某种形式的能量通过某种装置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科学探究1、能从分析能量转换装置输入与输出能量的联系中提出探究性 问题。2、能通过实验、制作等方式获取有关能量转换的信息。3、能用关系图示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4、能运用分析、比拟、综合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和总结性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能量转换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意见, 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能量转换装置的开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发 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引导: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出示电热水壶、电灯泡等图片)像电热 水壶、电灯泡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换装置,你还知道哪些能量转换装 置呢?2、提问:能量通过这些装置是怎样转换的呢?(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寻找生活中的能量转换。(1)寻找身边的能量转换。引导:当我们翻开开关,接通电源时,电灯泡会发光。想一想, 电灯泡工作时,输入的是什么能量,输出的又是什么能量?汇报:指定23名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和修正。小结:电灯泡发光时,输入的是电能,输出的是光能。讨论:身边还有哪些设备、器材或现象中存在着能量转换,分 析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学生分组讨论,描述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分析它们输入和输出的 各是什么能量,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页中。 教师提示学生多数能量转换装置输出的不只是种形式的能量,如电视 机输出的有光能、声能和热能等。汇报:组织学生汇报活动结果,并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2)分析打 的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引导:(播放打 的视频)我们经常打 ,想一想打 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演示:教师先介绍实验材料,再指定两个学生演示打 的过 程,其他学生观察大屏幕上音频的变化。(教师说明音频是电能的一 种呈现形式。)讨论: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在打 的 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学生分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7 页中。小结:打 过程中,能量的转换是:声能一电能一声能。(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1、演示:风动小鼓模型,分析能量是怎样转换的。2、作业:课后准备制作走马灯的材料。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明确任务引导:(出示走马灯图片)走马灯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它是 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它输入和输出的各是什么能量呢?让我们动手制 作一个走马灯来探究其中的秘密吧!(二)掌握方法1、播放:制作走马灯方法的视频。(提示学生注意制作的过程和 方法。)2、讲解:出示制作方法图片,重点讲解制作关键。(1)用圆规在卡纸上画半径分别为5厘米、4厘米、1厘米的三 个同心圆,并用量角器将圆周平均分为24份,画出12个扇叶的剪开 线。(2)用刻刀沿扇叶剪开线刻开,并向上折成扇叶。(3)用有光纸做圆筒时,要留出约1厘米的粘接处。3、出示考前须知:(1)小组要分工合作,可以将任务分解为做顶盖、做圆筒、做 支架三项。(2)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三)制作走马灯1、制作:学生分组制作走马灯,教师巡回指导。2、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在小组间进行相互评价。3、讨论:走马灯输入和输出的各是什么能量?(四)应用拓展1、提问:怎样让风轮转得更快?2、假设:想一想,走马灯转得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可 能与风轮扇叶的多少、风轮的大小、风轮离蜡烛的远近有关。)3、出示实验方法:(1)将两个大小相同,扇叶数为16个和8个的风轮,分别放在 同样高度的支架上,点燃蜡烛观察风轮转动情况。(2)将两个扇叶数相同,大小不同的风轮,分别放在同样高度 的支架上,点燃蜡烛观察风轮转动情况。(3)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风轮,分别放到高度不同的支架上,点 燃蜡烛观察风轮转动情况。4、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5、讨论:根据实验现象,推想怎样才能让走马灯转得更快。6、设计:学生分组设计一个转得更快的走马灯,并记录下来。7,交流:组织学生展示设计的走马灯,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教学反思:第7课电磁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2、能归纳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的特性。3、能归纳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科学探究1、能通过电铃发声与电磁铁之间的联系,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根据电磁铁的结构,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假 设。3、能通过实验、制作等方式获取有关科学事实。4、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记录整理信息,表述结果。5、能运用分析、比拟、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并判 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和结果性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多样的实验方案。3、能与他人合作探究、沟通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1、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2、能简要说出电铃的基本工作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电铃课件,接通电源电铃发出声音,断开电源电铃停 止发声。2、讲述:你知道电铃是怎样发声的吗?它的内部会有什么装置 呢?(出示电铃剖面图)这缠绕着漆包线的装置叫做电磁铁,它是由 铁芯、线圈和电源组成的。电铃之所以接通电源,能发出“丁零零” 的声音,就是因为电磁铁的缘故。3、提问:你知道怎样制作电磁铁吗?它是怎样工作的吗?(二)掌握方法,制作电磁铁1、掌握方法。(1)讲解并演示制作电磁铁的方法。(2)思考:制作电磁铁分儿步?应该怎样操作。(3)出示制作电磁铁的方法,并说明制作中注意的事项。2、制作电磁铁。学生分组制作50匝和100匝的两个电磁铁。教师巡视指导。3、实验观察。(1)出示实验方法: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 用铁钉一端接近曲别针观察有什么现象?切断电源观察又有什么现 象?(2)学生实验,观察记录。4、得出结论。(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探究豌豆亲代与后代的相似与差异。(1)掌握方法。出示观察方法:A、从植株的高矮、花的颜色和位置、豆荚的 形状等方面观察图片中豌豆后代的特点;B、观察豌豆亲代高矮、花 的颜色和位置、豆荚的形状等方面的特点;C、观察时可以借助放大 镜、尺子等工具,并及时记录。出示考前须知: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可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 的顺序进行观察;注意不要损伤豌豆植株。(2)观察记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 动手册第1页中。(3)得出结论。汇报:说说你们观察到的豌豆后代有什么特点,亲代有什么特 点。讨论:比拟豌豆亲代与后代有哪些相似与差异。小结:豌豆的亲代与后代在花的颜色,叶的颜色、大小与形状 等方面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的不同。2、观察其他同代植物的相似与差异。(1)提出问题。提问:同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果实、种子或茎等方面有什么 相似和差异呢?(1)汇报:指定学生汇报制作、实验结果。(2)思考:电磁铁有什么性质?它输入和输出的是什么能量?(3)小结: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 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换成磁能的装置。(三)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提出问题。提问: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2、作出假设。(1)引导:根据电磁铁的结构,你认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能 与什么有关。(2)假设:我认为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能与线圈的匝数、串联 电池的节数有关。(学生也可能猜测到与铁芯的材料或粗细有关,鼓 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3、设计实验。(1)引导:设计的实验是比照实验,也就是在实验中只改变一 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比方我们要研究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力的影 响,两个实验只改变线圈匝数的多少,串联电池的节数不变。要研究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可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 件又是什么呢?(2)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3)交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补充,最后形成统一的几个实验方案。4、实验观察。(1)要求:小组成员要分好工,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材 料进行实验;每个实验要做3次。(2)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科 学学生活动手册第8页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 题。5、得出结论。(1)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并相互补充与评价。(2)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3)小结: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线圈匝数、串联电池节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串联电池多,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6、电磁铁的应用。(1)讲述:电磁铁可以将电能变成磁能,人们利用这一性质可 以做很多事情。(2)播放:电磁起重机、 机、电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视 频。(3)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装置用到了电磁铁?(四)制作探究,拓展延伸1、出示:自制电动机作品。2、播放:制作电动机的材料、方法和考前须知。3、制作:学生根据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建议布置学生课下完成)。4、探究:怎样让电动机转得更快?5、交流: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作品和探究的结果,并进行评价。教学反思:第8课 能量转换中的控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常见的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2、能归纳出能量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科学探究1、能通过能量控制装置与能量变化之间的联系提出探究性问题。2、能通过实验、阅读资料等方式获取有关科学事实。3、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4、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能对能量控制表现出探究的兴趣。2、能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材料设计多样的能量控制 装置。3、能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综合考虑大家的意见,形成集体的 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明某些能量控制装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夜幕降临时,路灯会自动点亮;清晨来临时,路灯会 自动熄灭的视频。2、引导:你知道路灯是用什么装置在控制亮灭吗?原来是用光 控开关在控制着路灯的工作时间。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它可以 有效地控制能量转换的大小和时间。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能量控制装置,它们是怎样控制能量的?(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寻找能量控制装置。(1)讲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能量控制装置,课前你都找到了 哪些呢?(2)交流:小组交流各自找到的能量控制装置,并进行归类。(3)讨论:分析各种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学生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 9页中。(4)小结:不同的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不同。电风扇开关用来 控制风能的大小和时间;窗帘用来控制光能;炉灶开关控制热能的大 小和时间;电视机控制钮,有的控制声能,有的控制光能。2、探究能量控制装置是怎样工作的。(1)提出问题。播放:用台灯开关调节灯的亮度,失火报警器装置遇到烟火会 发出声音的课件。提问:A、为什么台灯开关能调节灯的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