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欺凌说不.pdf
对校园欺凌说不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对校园欺凌说“不”对校园欺凌说“不”(案例引入)一、什么是欺凌要清晰地界定欺凌并不容易。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义,没有统一的的解释,大致认为欺凌是指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以强凌弱或以众欺寡,不断蓄意伤害或欺压别人的行为。它具有的特征是:他是有意的伤害行为;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发生;双方的力量不均等的特点。这里举几个行为加以分辨,现象 1:班里小强因为同桌小红是个弱小的女孩子,经常故意弄坏小红的铅笔,橡皮,还经常把一些可怕的昆虫放到小红的书包里惊吓她,因而两个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矛盾。现象 2:校外有帮刚读初一的孩子,因为小学阶段养成了一些恶习,上初中后常常在校门口对我们小学生强要财物。现象 3:四年级某班上有一个女生伶牙俐齿,语言刻薄,常常私下传同学的谣言,对班上的不善言辞的弱小同学进行恶言攻击。现象 4:小明今天因为使劲跑步,不小心撞到同学身上,被撞同学被摔得鼻青脸肿。现象 5:小刚今天上午跟学习委员讨论问题,因为意见不同而发生强烈的争执,最后相互骂得很凶,差点就打起架来。请问这几个现象中你认为哪几种是欺凌现象为什么所以欺凌行为有别于两个强弱相等的伙伴之间因矛盾而引起争吵或者打架。二、欺凌会涉及哪些人(视频)1、欺凌者:发起欺凌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2、被欺凌者(受害者):受到欺凌。3、协助者: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4、附和者: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嬉笑或呐喊助威。5、保护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但这样的人通常为数不多)。6、局外人:置身事外。(也有些是害怕帮助受害者会让自己受到欺负而假装局外人的身份。但通常如果受害者转学或是住院等无法到校上课时,欺凌者便可能从局外人里挑选下一个目标)。三、欺凌者是什么样的人1、“我比别人更优秀、更高一等,别人都得听我的”(案例:班长的骄傲)建议人人生而平等(1)生命的起源(2)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事例(3)中国现状户口、医保等趋于一致2、曾经有过被欺凌或者被虐待的历史建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缺乏社交技能无法适应周围环境建议学习、练习、实践4、无法达成家庭、学校对他们的期望或者不受亲人重视,通过欺凌别人使自己感到有能力、有成功感等,从而使自己从无力的中解脱出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建议做好自己。5、贪玩、鲁莽、冲动的性格建议三思而后行四、谁会受到欺凌1、朋友很少,缺乏集体荣誉感。(例如:独来独往、安静寡言)2、缺乏与同伴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反感或厌烦。(例如:用词自大、狂妄)3、个人卫生欠佳。(例如:长时间不洗澡、挖鼻孔)4、行为上得罪到同学引起公愤。(例如:向师长打小报告、做作或故意表现与他人不同的行为)五、如果我遭受欺凌,该如何做应对原则:当我们遭遇校园暴力时,千万不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但最好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可以采取告知老师、家长的措施,有必要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不能以暴制暴、以牙还牙,以任何形式参与欺凌,恶意报复只会导致雪上加霜。近期和几个好友一起行动,避免落单;如有伤口,及时到校医室或医院处理。六、我们如何阻止欺凌1、强化法律意识,做知法守法的好学生2、强化纪律观念,约束我们的行为3、加强沟通,建立平等互信的人际关系4、不看有暴力色彩的影视节目,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5、正确面对挫折,主动关心有困难的人6、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舒缓压力7、避免与社会青年的不正常交往,不搞小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