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施工工艺总结.pdf
239239 省道高淳东段工程项目省道高淳东段工程项目QL-1QL-1 标标墩柱首件工程墩柱首件工程施工工艺总结施工工艺总结239239 省道高淳东段工程省道高淳东段工程 QL-1QL-1 项目部项目部二二一一年四月十日年四月十日QL-1QL-1 标墩柱首件工程标墩柱首件工程施工工艺总结施工工艺总结一、首件工程概况根据指挥部及监理部要求,同时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我部选择K138+643.97 漆桥河桥 11#墩右幅墩柱进行首件工程。该墩柱尺寸:4.678 82M,C30 砼,设计方量 65.4m3。于 2010年 3 月 28 日测量放线;3 月 29 日搭设脚手架;3 月 30 日进行墩柱钢筋加工及安装;4 月 2 日立模板;4 月 4 日下午 1:00 至 4:00完成砼灌注。共计 6 天完成整体墩柱施工任务。二、编制依据QL-1 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交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三、施工机具设备及人员在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我部人员、设备、仪器配置如下:相关人员配备相关人员配备序号123岗位管理技术人员钢筋工起重工数量362备注45砼工模板工1042、机械、设备安排工机具表工机具表序号1234567891011名称吊车砼运输车装载机发电机电焊机砼泵车空压机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气焊振动器型号、规格16tZL350200KW30KVA测量仪器设备测量仪器设备序号123仪器名称全站仪水准仪水准尺型号TOPCON-602DS35m数量111备注单位台辆辆台台台台台台台台数量14214141114456钢尺试模坍落度筒50m23 组1 套四、施工过程1、首件墩柱施工工艺流程:首件工程施工时我项目部严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施工: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搭设脚手架砼罐车施工绑扎墩身钢筋立墩身模板泵车配合施工测量放线承台面墩身处砼凿毛承台面立模处砂浆找平灌注墩身砼砼养护拆模取试件砼养护2、施工准备钢管等提前就位;墩柱模板提前到位,并迅速完成整形、涂刷脱模剂等工序;同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下料。3、测量放线2010 年 3 月 28 日对墩柱角点位置进行放线,人工粗校各角点间距离。位置确定后用墨线精确弹出各边立模控制线。4、搭设脚手架2010 年 3 月 29 日下午在距离墩柱边线 50cm 外,确定每根脚手架钢管位置,并弹墨线保证钢管距离墩柱距离相等,以免脚手架扭曲失稳。前后、左右方向至少两排,并且每排的竖向断面上必须设斜向抗剪钢管。脚手架高度宜高出模板顶 1.5m,并设置横向通长钢管,供作业人员扶手,保证施工安全。5、钢筋骨架施工1 墩柱钢筋加工、安装2010 年 3 月 30 日钢筋工在加工棚里按图纸集中下料、加工,加工好,运至墩柱处按图纸要求进行绑扎。加工绑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下料时,应结合其它工程部位下料,尽量避免钢筋下脚料过多或过短,以致增多不必要的钢筋搭接头。墩柱钢筋尽量避免钢筋搭接,如确实需要搭接,采用搭接双面焊,统一采用 506 焊条,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和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两钢筋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处弯折允许偏差 4;焊缝长度不得少于 5D(D 为被焊钢筋直径);焊缝宽度大于 0.7D 且不少于 8mm;焊缝深度 0.3D 且不小于4mm;受力钢筋焊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在35D范围内任意两根钢筋最多只能有一个焊接头。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连接钢筋,同一个钢筋上应量少设接头,在35D 范围内不得有 2 个焊接头;试验室应对钢筋焊接头按规范要求按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墩柱施工时应注意设置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2 支座钢筋预埋件将支座的平面位置在墩柱上层钢筋上精确放样,并拉线控制支座预埋筋的安装(2010 年 4 月 4 日下午在混凝土灌注时安放支座预埋件)。6、立整体模板2010 年 4 月 2 日采用大块定型整体珩架钢模板,对 11#墩墩柱进行立模,并在模板间采用螺栓连接。立模前,应对模板彻底除锈,并完成涂刷脱模剂等工作。立模时,注意模板内侧与墩柱边线重合,模板角点与墩柱角点重合,模板间相互密合,并不得有错缝出现;一层模板立完后,采用水平尺、垂线、水准仪等方法校正垂直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立下一层,以免问题累积到最后无法处理。最上一层立模完成后,由测量班校正模板总体垂直度及位置偏差。符合要求后,四周拉紧风绳,风绳下部地锚固定。7、砼制备、运输、灌注1 砼制备砼搅拌采用商品砼。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砼原材料,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为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2 砼灌注2010 年 4 月 4 日下午 1:00 时对 11#墩墩柱进行砼灌注。砼连续浇筑、分层施工(分层厚度不大于 30cm)、一次成形。直至 2010 年4 月 4 日下午 4:00 砼施工完毕。设计方量 65.4m3,实浇 66m3,砼坍落度 150mm,155m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砼,其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5 倍,且插入下层砼的深度宜为 510cm,与侧模应保持 510cm的距离,并避免与冷却管接触。每一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 2030s,具体以砼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砼浇筑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浇筑完毕并初凝时,表面收光。8、砼养护冷却水应在混凝土浇筑到冷却水管标高后立即进行通水。通水冷却过程中,应注意对混凝土外表的养护保温工作。砼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7d。砼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保证模板接缝处不至失水干燥。为保证顺利拆模,可在砼浇筑 2448h 后略微松开模板,并继续浇水养护。五、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墩柱模纵、横拼缝不密贴,造成漏浆。纠正措施:在加工合同中明确模板加工精度和验收要求,规定一套模板的周转次数;及时对柱模进行维修、校正;模板加工精度包括尺寸、边线平直度和法兰螺丝孔的定位精度。模板加工后进行验收,具体做法是进行模板试拼,测量各细部尺寸,并确认接缝错台在1mm 以内,接缝的缝宽要均匀且不大于2mm,模板的周转次数则可根据项目同一规格立柱的数量确定。为防止漏浆,通常的做法是在拼缝处夹些海绵或橡胶。此两种方法虽被普遍采用但事实证明效果不太理想:海绵条太软拆模后接缝欠顺直;橡皮垫则过硬,压缩量小容易发生不密贴情况,仍然存在局部漏浆。经过多次实践,我们选用一种海绵状双面胶做为接缝填充物,效果非常理想,拆模后接缝只是一条线,就象是用铅笔画出来一样。2、防止墩柱底漏浆关键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负责封砂浆的工人责任心要强,施工员要检查到位;另一个是封底砂浆要有足够的强度。一般在砂浆龄期超过12h后再浇注砼就可防止墩柱底漏浆。六、结束语:我项目部墩柱首件工程在指挥部、驻地监理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帮助下,已经顺利完成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批量生产时重点控制,对施工工艺做进一步优化,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