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强夯施工技术浅析.pdf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强夯施工技术浅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强夯施工技术浅析析摘要:市政道路建设规模持续扩大,难免遭遇各种软土地基。结合理论与相关实践分析,软土路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强、沉降量大、稳定性差,大幅增加了道路施工难度,合理选择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十分重要,尤以工艺简单、经济性好、工期短的处理方法较为适宜,由此强夯法的应用相对广泛,围绕此方法的应用展开分析。关键词:强夯法;道路;市政工程;施工;软土路基引言在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中,应当将地下管道、步行道以及周围绿化区域等要素融入到工程范围当中,并以此构建一套更加具有高效性的城市道路体系,达到运输便利,为周围居民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目的。当前,由于具备良好路基的区域逐渐缩小,人们不得不在软土路基上完成市政道路的建设。在工程作业中,如果施工方没有重视到此项工作,没有按照地质条件进行工程方案的优化设计,会加剧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出现,导致建成的道路在投入使用后过早出现沉降、裂缝等方面的病害问题,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针对软土路基上建设市政道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引入强夯法施工技术,进行交流探讨1 市政道路软基施工建设的原则软土加固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当中,这一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软土土壤的硬度,利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技术施工,保证这一区域的地基能够很好地适应在生产施工当中。这一个环节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宏观、多维度的管理方式,行之有效的进行工程中加固的技术,有效的提升工程的质量与经济效益。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利用整体处理的原则进行施工建设。还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工程的评估,统计出工程的投入成本,从而有效的选择低成本且高质量的技术手段,保障高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软基加固材料的应用消耗。2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问题2.1 地质勘查工作不到位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避免软土地基对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前期,需要对路基所在区域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查,但是地质勘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如果勘查效率较低,会对路基建设进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路基施工难以按照预期时间开展。同时,地质勘查往往需要结合水文与地质相关数据信息来进行地质勘查,勘查过程中容易受到勘查人员专业水平的影响,导致地质勘查不够全面,难以准确发现市政道路路基建设区域存在的软土地基。2.2 软土地基处理不当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过程中,应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提出明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软土地基,保证市政道路路基的稳定性。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了解不够,未能选择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施工人员如果按照路基设计中所要求的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就容易导致软土地基处理不当的情况出现。对软土层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涉及问题较多,其中包括有处理方式的选择、机械设备的选择、施工材料的购买等,若是没有合理的处理方案,将会导致各工序衔接十分混乱,出现不同程度的施工问题。3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3.1 软土路基施工设备选择结合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合理选取施工设备。在选择夯锤时,选用具有圆形弧度的夯锤,夯锤底部的面积应当根据夯锤重量以及重心的高度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施工过程中选择的夯实锤材料为钢铁材料,这种材料具备重心低、冲击力小等优势。因此,在施工中很少出现坍塌问题,不会影响施工整体进度和质量。除了使用夯锤外,针对施工量较大的工程,还可选择利用夯实机完成施工。基于软土路基的施工特点,选择液压式夯实机,其规格可选择额定功率为 36kW;工作气压为 11.7MPa(1700psi)。这种规格的液压式夯实机能够胜任各大中型施工设备无法完成的施工任务,不仅能够适用于砂、砾石、三合土等施工材料的夯实,也可以适用于沥青砂石、混凝土等施工材料的夯实和平整处理。当前这一类型的夯实机常被应用于公路、市政道路以及电信和煤气等部门用于完成其工程填土的夯实处理,因此对该设备的应用人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将这一施工设备应用到软土路基的施工处理中,算得上得心应手3.2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参数测量在完成对施工设备的选择以及在施工前需要完成的准备工作后,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参数进行设定。在设定参数前,需要结合软土路基实际情况,对夯击点进行布置,以此确保在夯击时不会出现施工区域超出市政道路施工区域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工程量较大,因此还需要结合夯击点的距离以及软土路基的土质特点,对夯击的次数进行设定。通常情况下,夯击的距离应当设置在 48m 范围内,主夯击点的布置可设置为边长相等的矩形结构,将夯击次数控制在 210 次以内,根据实际夯实度对夯击次数进行设定。每一次夯击时其夯能应控制在 10002500kNm 范围内。在按照上述参数设置,完成一次夯实处理后,需要对强夯地基的施工偏差进行测定。其中,夯击点的中心位置允许偏差为 150mm,在测定时采用抽查的方式测定,利用经纬仪或拉线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完成测定。针对夯后整平标高的测定,其允许偏差在-50+20mm 范围内,利用水准仪在 100m2区域内对每个 10m 方格网完成一次测定。根据测定的偏差结果,对施工参数进行调整,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参数施工,从而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3.3 确定施工操作步骤及强夯质量控制在确定软土路基市政道路的施工参数后,根据强夯施工区域的填料性质选择合适的填料,并对其进行点夯施工:沿软土路基两侧对称点夯实,其中第一遍主要完成对施工场地的整平,第二遍主要完成对夯实区域的进一步加固。在实际施工时需要注意,第一遍点夯施工与第二遍点夯施工之间不得留有间歇时间。具体施工步骤:(1)完成对施工区域的土地清理和对土地的平整,并测定施工场地的高程;(2)测定并标记出第一个需要夯实的施工点,利用石灰或其他明显的标志对夯点进行标记;(3)将夯锤或液压夯实机的夯实点对准路基上的施工点;(4)对夯锤顶点标高进行测定;(5)采用将夯锤吊起并用自由下落的方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夯锤歪斜的问题,则需要对坑底进行整平处理,并重新夯击。重复上述步骤,在达到要求的夯实点击数和收锤标准后,完成强夯施工。为了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还需要对强夯质量进行合理管控,在进行强夯施工前需要对夯锤的重量和下落距离进行测定,确保其符合参数设定要求后才能够开始施工。在这一过程中,检查是否存在漏夯或需要补夯的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施工参数或步骤,从而确保最终施工效果符合预期要求。结束语当前城市建设的速度不断提升,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为了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以往受软土路基影响而产生的施工问题,引入强夯法施工技术。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将强夯法应用到对软土路基的处理当中,能够有效促进软土路基的压实度以及承载力的提升,能够实现对软土路基沉降量和裂缝的有效控制。参考文献1周石馨.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20):179-181.2李丹.抛石挤淤强夯置换法在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1(22):99-100+108.3康喜东.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探索与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20):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