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高三(最后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71758300
资源大小:970.3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高三(最后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2023 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物理学史,正确的是()A库仑利用扭秤实验,根据两电荷之间力的数值和电荷量的数值以及两电荷之间的距离推导得到库仑定律 B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磁感应 C法拉第通过实验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欧姆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对金属和电解质溶液都适用,但对气体导电和半导体元件不适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随液体的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更加剧烈 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3、如图,半径为 d 的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所在的平面。一带电量为 q、质量为 m的带电粒子从圆周上 a 点对准圆心 O 射入磁场,从 b 点折射出来,若=60,则带电粒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AqBdm B3qBdm C2qBdm D3qBdm 4、平行板电容器 C 与三个可控电阻 R1、R2、R3以及电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待电路稳定后,电容器C 两极板带有一定的电荷,要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少。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A只增大 R1,其他不变 B只增大 R2,其他不变 C只减小 R3,其他不变 D只减小 a、b 两极板间的距离,其他不变 5、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认为油酸分子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层,这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C理想模型法 D累积法 6、2019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于 10 月 8 日公布,有一半的奖金归属了一对师徒瑞士的天文学家 MichelMayor 和DidierQueloz,以表彰他们“发现了一颗围绕类太阳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由于行星自身不发光,所以我们很难直接在其他恒星周围找到可能存在的系外行星,天文学家通常都采用间接的方法来侦测太阳系外的行星,视向速度法是目前为止发现最多系外行星的方法。行星自身的质量使得行星和恒星围绕着他们共同的质量中心在转动,在地球上用望远镜就有可能看到行星引力对于恒星的影响。在视线方向上,恒星受行星引力作用,时而远离时而靠近我们,这种细微的摇摆反应在光谱上,就会造成恒星光谱不断地红移和蓝移。我们称这种探测系外行星的方法为视向速度法。结合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绕着共同的质量中心转动的恒星和行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恒星和行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B在绕着共同的质量中心转动的恒星和行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由于恒星质量大,转动半径小,所以恒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比行星的周期小 C若某恒星在靠近我们,该恒星发出光的频率将变高,因此接收到的频率就会变高,即恒星光谱会出现蓝移 D若某恒星在远离我们,该恒星发出光的频率不变,但我们接收到的频率会比它发出时的频率低,即恒星光谱会出现红移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大 D气体的体积指的不是该气体中所有气体分子体积之和,而是指该气体中所有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 E.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8、如图所示,用小灯泡模仿光控电路,AY 之间为斯密特触发器,RG为光敏电阻,R1为可变电阻;J 为继电器的线圈,Ja为它的常开触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色变暗时,A 端输入高电平,继电器吸引 Ja,路灯点亮 B要想在天色更暗时路灯才会点亮,应把 R1的阻值调大些 C要想在天色更暗时路灯才会点亮,应把 R1的阻值调小些 D二极管的作用是继电器释放 Ja时提供自感电流的通路,防止损坏集成电路 9、用轻杆通过铰链相连的小球 A、B、C、D、E 处于竖直平面上,各段轻杆等长,其中小球 A、B 的质量均为 2m,小球 C、D、E 的质量均为 m现将 A、B 两小球置于距地面高 h 处,由静止释放,假设所有球只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则在下落过程中 A小球 A、B、C、D、E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和动量均守恒 B小球 B 的机械能一直减小 C小球 B 落地的速度大小为2gh D当小球A 的机械能最小时,地面对小球 C 的支持力大小为 mg 10、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A、B固定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电荷量分别为Q和Q。MN是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光滑绝缘细杆,细杆上套着一个中间穿孔的小球P,其质量为m,电荷量为q(可视为试探电荷,不影响电场的分布)。现将小球从点电荷A的正下方C点由静止释放,到达点电荷B的正下方D点时,速度为2 2m/s,O为CD的中点。则()A小球从C至D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小球运动至O点时速度为2m/s C小球最终可能返回至O点 D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终速度为2m/s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 分)某实验小组做“验证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涉及以下问题,请分析解答。(1)实验的部分步骤如下: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一个弹簧测力计 如图所示,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拉两个弹簧测力计,使橡皮筋的绳套端被拉到某一点O,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两个拉力1F、2F的大小,此时1F _N,2F _N 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绳套端拉至O点,读出拉力F大小并确定其方向 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以每格1N为标度,作出拉力1F、2F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1F、2F的合力F合的图示,并按每格1N的标度读出合力的大小 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与F合满足_,则验证了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实验中,下列器材中必须要用的是_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A拉动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要与木板平面平行 B每次拉伸橡皮筋时,两个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越大越好 C描点确定拉力方向时,两点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一些 12(12 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 PQ滑下后从 Q 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 MN 上。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1)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有_。A斜槽轨道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切线水平 C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钢球 D挡板高度等间距变化(2)如图乙所示,在描出的轨迹上取 A、B、C 三点,三点间的水平间距相等且均为 x,竖直间距分别是 y1和 y2。若A 点是抛出点,则12yy=_;钢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结果用上述字母表示)。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 分)如图所示,一根两端开口、粗细均匀且导热性良好的足够长的玻璃管竖直插入足够大的水银槽中并固定,管中有一个质量不计的光滑活塞,活塞下封闭一段长 L=85cm 的气体,气体的热力学温度 T1=300K,现在活塞上缓慢加入细沙,直到活塞下降 20cm 为止,外界大气压强 P0=75cmHg,g=10m/s2。(i)求活塞下降 20cm 时,封闭气体的压强;(ii)保持加入的细沙的质量不变,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求活塞回到原来位置时,封闭气体的热力学温度。14(16 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台高4mh,在水平台上放置 A、B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121.5kg,2kgmm,一半径2mR 的光滑固定圆弧轨道竖直放置,与水平地面相切于 C 点,半径 OD 与竖直方向 OC 的夹角53,现使物体 A 以012m/sv 的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并与物体 B 发生正碰,物体 B 离开平台后恰能沿 D 点切线方向滑入圆弧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210m/s,sin530.8,cos530.6 ,求:(1)碰撞后物体 A 的速度;(2)物体 B 经过圆弧轨道的 C 点时,轨道受到的压力大小。15(12 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有质量均为1kgm 的物块A B、,两物块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线连接,细线伸直。若由静止释放两物块,两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22m/s;若用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在物块A上,两物块可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已知两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重力加速度210m/sg,sin370.6,cos370.8,求:(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作用在物块A上的水平恒力F的大小。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A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得到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两电荷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而推导出库仑定律,但当时的实验条件无法测出力的数值和电荷量的数值,选项 A 错误;B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不是电磁感应现象,选项 B 错误;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纽曼和韦伯通过实验总结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人们为了纪念法拉第,所以将其命名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 C 错误;D欧姆定律是个实验定律,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质溶液,对气体导电、半导体导电不适用。故 D 正确。故选 D。2、B【解析】A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是花粉颗粒的无规则的运动,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是运动的,故选 A 错误;B随液体的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更加剧烈,选项 B 正确;C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大,故它的运动就越剧烈;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如果还要对外做功,则它的内能就不一定增加,选项 C 错误;D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故选项 D 错误。故选 B。3、B【解析】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tan603rdd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知 2vqvBmr 可得 3qBdvm 故选 B。4、A【解析】A只增大1R,其他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小,R2两端的电压减小,根据2QCU,知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减小,A 符合要求;B只增大2R,其他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内电压和 R1上的电压减小,电动势不变,所以 R2两端的电压增大,根据2QCU,知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增大,B 不符合要求;C只减小 R3,其他不变,R3在整个电路中相当于导线,所以电容器的电量不变,C 不符合要求;D减小 ab 间的距离,根据4SCkd,知电容 C 增大,而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所以所带的电量增大,D 不符合要求。故选 A。5、C【解析】考查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详解】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让一定体积的纯油酸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将油酸分子看做球形,认为油酸分子是一个紧挨一个的,估算出油膜面积,从而求出分子直径,这里用到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6、D【解析】AB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它们各自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恒星和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周期相同,则 212MmGmrL 222MmGMrL 可得 12rMrm 由于恒星与行星质量不同,则轨道半径不同,由公式vr可知,恒星和行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同,故 AB错误;C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若某恒星在靠近我们,该恒星发出光的频率不变,但我们接收到的频率会比它发出时的频率,即恒星光谱会出现蓝移,故 C 错误;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若某恒星在远离我们,该恒星发出光的频率不变,但我们接收到的频率会比它发出时的频率低,即恒星光谱会出现红移,故 D 正确。故选 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ABD【解析】A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 正确;B物体的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增加可能是分子势能增加了,此时物体的分子动能可能会减小,温度可能降低,所以 B 正确;C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但是个别分子的动能可能会减小,C 错误;D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占有空间的总和,而不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D 正确;E气体的压强来自于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不断撞击,与气体的重力无关,E 错误。故选 ABD。8、ABD【解析】A、天色变暗时,光敏电阻较大,则 RG两端的电势差较大,所以 A 端的电势较高,继电器工作吸引常开触点 Ja,路灯点亮,故 A 正确;BC、当 A 端电势较高时,路灯会亮,天色更暗时光敏电阻的阻值更大,则 RG 两端的电势差更大,A 端的电势更高;要想在天色更暗时路灯才会点亮,必须使光敏电阻分担的电压应降低,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应把 R1的阻值调大些,故 B正确,C 错误;D、天色变亮时,A 端输入低电平,继电器不工作释放常开触点 Ja,继电器的线圈会产生自感电电动势,二极管与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构成闭合电路,防止损坏集成电路,故 D 正确;故选 BCD。9、CD【解析】小球 A、B、C、D、E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动量不守恒,故 A 错误;由于 D 球受力平衡,所以 D 球在整个过程中不会动,所以轻杆 DB 对 B 不做功,而轻杆 BE 对 B 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所以小球 B 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加,故 B 错误;当 B 落地时小球 E 的速度等于零,根据功能关系212mghmv 可知小球 B 的速度为2gh,故 C 正确;当小球A的机械能最小时,轻杆 AC 没有力,小球 C 竖直方向上的力平衡,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故 D 正确,故选 CD 10、BD【解析】A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可知,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面是等势面,电势为 0,正点电荷附近电势大于 0,负点电荷附近电势小于 0,根据对称关系可得 CD 其中 0C,0D 所以小球从 C 到 D 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且由于电势降低,所以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小球在做加速运动,所以 A 错误;B小球由 C 到 D,由动能定理得 212CDCDWUqmv 21242mvm 则由 C 到 O,由动能定理可得 212COCOOWUqmv 212Omv 22m/sOvm 所以 B 正确;C由分析可知 0O 无穷远处电势也是 0,小球由 O 到 D 加速运动,再由 D 到无穷远处,电势升高,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小球做减速运动,所有不可能返回 O 点,所以 C 错误;D小球从 O 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为 0,由能量守恒可知,动能变化量也是 0,即无穷远处的速度为 2m/sOvv 所以 D 正确。故选 BD。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4.80N 3.60N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AC 【解析】(1)12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估读至0.01N,则示数分别为 14.80NF,23.60NF 3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与F合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验证了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4实验还需要用毫米刻度尺画直线、并进行长度的测量,所以 C 正确,A、B 错误;故选 C;(3)5A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应与木板平行,这样各力的图示能够正确体现相应力的大小,故 A 正确;B为减小作图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间的夹角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故 B 错误;C描点确定拉力方向时,两点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一些,以减小实验的误差,故 C 正确;故选 AC。12、BC 1:3 21gxyy 【解析】(1)1AB为了能画出平抛运动轨迹,首先保证小球做的是平抛运动,所以斜槽轨道不一定要光滑,但必须是水平的。故 A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C要让小球总是从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这样才能找到同一运动轨迹上的几个点。故 C 符合题意。D档板只要能记录下小球下落在不同高度时的不同的位置即可,不需要等间距变化。故 D 不符合题意。(2)2 A 点是抛出点,则在竖直方向上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B 和 BC 的竖直间距之比为 1:3。3由于两段水平距离相等,故时间相等,根据 y2y1gt2可知:21=yytg 则初速度为:21gvxyyxt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i)85cmHg;(ii)380K。【解析】(i)设活塞下降 20cm 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 x,高为 x 的水银产生的压强为 px,则有气体做等温变化:00(20cm)xp LppLx 解得:x=10cm 2085cmHgppx(ii)气体做等压变化,有 3223VVTT 其中 2(85cm20cm10cm)VS 3(85cm10cm)VS 21300KTT 解得:T3=380K。14、(1)14m/sv(2)136N【解析】(1)物体 B 离开平台下落到 D 点的高度为 1 cos533.2mhhR 由22yvgh,解得 8m/syv 在 D 点由速度矢量三角形可得 6m/stan53yxvv 即碰撞后 B 的速度为6m/s A、B 碰撞时由动量守恒得 1 01 12xm vm vm v 联立解得 14m/sv (2)B 从平台落到圆弧轨道 C 点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22221122xm ghm vm v 在 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22Nm vFm gR 联立解得 136NNF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轨道受到的压力为 136N 15、(1)0.5;(2)40N。【解析】(1)两物块沿斜面加速下滑,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2sin2cos2mgmgma 解得 0.5(2)两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设水平恒力的大小为F,根据力的平衡有 coscos2sinFmgNmg cossinNmgF 解得 40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