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71758955
资源大小:943.1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试卷含解析.pdf
2023 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都可以作为饮料饮用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有机物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 B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 pH=10 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土裁培的营养液中常含的 K2SO4是种复合肥 B天然河水经吸附沉降过滤消毒杀菌蒸馏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 CFe2+和 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 D和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无色溶液 X是_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稀硫酸 D硫酸钠溶液 5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分子质量变大 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 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C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Bt2C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 t3C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C,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乙甲丙 7古罗马贵族阶层发现一种金属器皿,用其盛葡萄酒可除掉酒中的酸而使酒味纯正。已知,除酸过程酸与金属间发生了置换反应。下列有关推断肯定错误的是 A葡萄酒的 pH乙甲。A 正确,不符合题意;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B 错误,符合题意;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 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则甲、乙在 t3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时,仍然为饱和溶液。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并且都是饱和溶液,因此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的质量分数。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至 t2时,丙物质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在 t2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 t3时的溶解度,因此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所以降温后,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7、D【解析】A、葡萄酒中含有酸,酸的 pH7,故正确;B.葡萄酒含有酒精、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C.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除酸过程的反应产物之一为 H2 ,故正确;D.除酸过程酸与金属间发生了置换反应,说明该金属活动性大于氢,铜的活动性小于氢,故错误;故选 D。8、B【解析】解:设若固体中只含有铝,则产生 0.1g 氢气消耗铝的值为 x。2424 322Al+H SO=Al(SO)+3H546x0.1g 546x0.1g x=0.9g,设若固体中只含有铁,则产生 0.1g 氢气消耗铝的值为 y。2442Fe+H SO=FeSO+H562y0.1g 562y0.1g y=2.8g 混合物的质量应该介于 0.9g 与 2.8g 之间;故选:B。9、C【解析】将 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C与 O2有两个反应(生成 CO 和 CO2);CO与 O2有一个反应;C 与 CO2有一个反应;故选:C。10、C【解析】A20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20 时,甲的溶解度是 25g,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0%,不能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5%的甲溶液,错误;D20-50的某一温度,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 50时,甲和乙各 30g 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中先有固体出现,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应用溶解度曲线的能力。11、D【解析】A、浓硫酸的稀释,需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 正确;B、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越浑浊,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B正确;C、熟石灰与铵态氮肥混合,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通过该现象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C 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而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称量时应该使用烧杯或者表面皿称量。D 错误。故选 C。12、B【解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乙的质量增加了 26g-1g=25 克,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了 32g-12g=20 克,是反应物;丙的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25g-20g=5g,所以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18g-5g=13g,反应物是甲和丁,生成物是乙,是化合反应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 25:20=5:4。【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 13g,故 A 正确;B、乙是生成物,故 B 错误;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54,故 C 正确;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 D 正确。故选 B。【点睛】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13、低 铁、锡 气泡 铜 【解析】(1)合金的熔点比其组成成分的熔点低;故填:低;(2)金属活动性铁、锡位于 H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故填:铁、锡;气泡;(3)由得到溶液呈蓝色,说明铜粉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锌会先于铜与硝酸银反应且锌粉可与硝酸铜反应,因此可判断锌粉已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则成为所要猜测的两种可能,若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只含有硝酸锌、硝酸铜,若硝酸银有剩余,则溶液中含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银,一定没有锌,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故答案为:铜。【点睛】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4、乳化 糯米 二氧化硫(SO2)钙 元素 食醋 BC 【解析】(1)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分散成微小颗粒,随着水流动而洗净;(2)制作粽子的原料一般有糯米、瘦肉(蛋白质)、食盐(无机盐)、大枣(糖类)、食用油(油脂)等,其中富含淀粉的是:糯米。(3)气象局每日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主要包含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有毒)、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检测结果。(4)某些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缺钙元素易导致骨质疏松。(5)生活中食用盐加碘,其中“碘”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是指碘元素。(6)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显酸性)来止痒。(7)以下物质应放置于贴有“”标志(属于可循环利用标志)垃圾筒内的是:A、废电池,分类处理,不可回收利用;B、旧报纸,可回收利用;C、空易拉罐,可回收利用;D、过期药品,分类处理,不可回收利用。故选 BC。15、大 与氧气和水接触 【解析】(1)铝合金与纯铝相比,硬度更大;(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接触;(3)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铜之前,银不与硫酸铜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银之前,可以验证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铜、银均不和硫酸亚铁发生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铜、银之前,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铜不与硫酸亚铁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铜之前,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有银白色金属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银之前,可以验证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银和硫酸亚铁、硫酸铜均不能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铁、铜之后,但是无法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故选。【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16、ACE 正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2【解析】(1)A.2Mg+O2点燃2MgO 中,反应后镁元素化合价由 0 变成+2,氧元素化合价由 0 变成2,是氧化还原反应;BCaO+H2OCa(OH)2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2KClO32MnO2KCl+3O2中,反应后氯元素化合价由+5 变成1,氧元素化合价由2 变成 0,是氧化还原反应;DCaCO3高温CaO+CO2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EZn+H2SO4ZnSO4+H2中,反应后锌元素化合价由 0 变成+2,氢元素化合价由+1 变成 0,是氧化还原反应;FHCl+NaOHNaCl+H2O 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填:ACE。(2)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这是因为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填:正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3)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不能和硝酸镁反应,得到的滤渣为混合物,则滤渣中至少含有银和铜,则硝酸银完全反应,如果硝酸铜部分反应,利用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铜,如果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锌,因此滤液中的溶质有 2 种组合。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17、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没有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就收集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浓硫酸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了 【解析】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详解】(1)由于试管口塞了一团棉花可知,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22KMnOK MnO+MnO+O,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用浓硫酸干燥;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了。18、长颈漏斗 A 322MnO2KCl2KClO+3O 32222HCl+CaCO=CaCl+H O+CO 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浓硫酸 2232CO+Ca(OH)=CaCO+H O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C 【解析】(1)根据 C 装置可知,甲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为固体,需要加热,因此可以选择发生装置是 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和加热条件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MnO2KCl2KClO+3O,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 CO2气体,B 装置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2HCl+CaCO=CaCl+H O+CO,第一个 F 装置盛放试剂是饱和 NaHCO3溶液,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第二个 F 装置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通常采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CO2气体,其反应的原理为:2232CO+Ca(OH)=CaCO+H O。B 装置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添加液体的量,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故其优点为: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A;322MnO2KCl2KClO+3O;32222HCl+CaCO=CaCl+H O+CO;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2232CO+Ca(OH)=CaCO+H O;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a、由题意可知,应称取50g 15%=7.5g,需要用到游码,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时,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为:5g-2.5g=2.5g;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不符合题意;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使得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符合题意;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使得水的体积增多,溶液变稀了,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不符合题意;d、溶液配好后,转移液体时,有少量溶液溅出,对溶液的浓度不产生影响;故不符合题意;故填:b(3)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因此需要用水来吸收,和在密闭环境中进行。考虑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高温溅落物,会使瓶底炸裂,因此瓶底加入少量的水或细沙;考虑的是实验安全;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中,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因此,要进行尾气处理;考虑的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稀释浓硫酸时,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因此需要将酸缓慢的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促进散热;考虑的是实验安全;因此,与 A 考虑的因素相同的是 C;故填:C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12 分)19、9.63.587.5%【解析】(1)由题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即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差=28g18.4g9.6g;(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 x。232MnO2KClO2KCl+3O24596x9.6g 24596x9.6g x24.5g(2)当完全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28g24.5g3.5g(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24.5g100%87.5%28g【点睛】首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物质质量差求得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由氧气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