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71759910
资源大小:1.11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万州区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2023 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氢原子的能级理论是玻尔在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2、如图甲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匝数为 n,面积为 S,总电阻为 r 的矩形线圈 abcd 绕轴 OO做角速度为 的匀速转动,矩形线圈在转动中可以保持和外电路电阻 R 形成闭合电路,回路中接有一理想交流电流表图乙是线圈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 tl到 t3这段时间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2nBS B从 t3到 t4这段时间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为 Nbs/R Ct3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 nBS D电流表的示数为2()nB SrR 3、滑索速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刺激性和娱乐性的现代化体育游乐项目。可跨越草地、湖泊、河流、峡谷,借助高度差从高处以较高的速度向下滑行,使游客在有惊无险的快乐中感受刺激和满足。下行滑车甲和乙正好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状态,滑车甲的钢绳与索道恰好垂直,滑车乙的钢绳正好竖直。套在索道上的滑轮质量为 m,滑轮通过轻质钢绳吊着质量为 M 的乘客,则()A滑轮 a、b 都只受三个力作用 B滑轮 b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甲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中钢绳对乘客的拉力小于乘客的总重力 4、如图所示,一名消防救援队队员手拉长为 L、呈水平方向的轻绳从平台上跳下,运动到 B 点时松开手,恰好落到障碍物后被困人员所在的 A 点。B 点是障碍物的最高点,O、B、C 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队员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利用图示信息判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24xhL B24xhLL C2()4xLhL D2()4xLhLL 5、某原子电离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若该电子在核的静电力作用下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电子运动 A半径越小,周期越大 B半径越小,角速度越小 C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D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大 6、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 a、b 两点间做简谐振动当振子从平衡位置 O 向 a 运动过程中 A加速度和速度均不断减小 B加速度和速度均不断增大 C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按照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国各省市启动“263”专项行动,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暗访组在某化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测量管由绝缘材料制成,水平放置,其长为 L、直径为 D,左右两端开口,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在前后两个内侧面 a、c 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测量管时,a、c两端电压为 U,显示仪器显示污水流量为 Q(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 侧电势比 c 侧电势低 B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 a 侧电势比 c 侧电势高;若污水中负离子较多,则 a 侧电势比 e 侧电势低 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显示仪器的示数将越大 D污水流量 Q 与 U 成正比,与 L 无关 8、2012 年 6 月 9 日晚,受沿线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影响,宁洛高速安徽省蒙城段发生多起多点车辆追尾事故,假设高速公路上甲、乙两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速度均为 v030m/s,距离 s0100m,t0 时刻甲车遇紧急情况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乙所示,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6s 时两车速度相等 Bt6s 时两车距离最近 C06s 内两车位移之差为 90m D两车在 09s 内会相撞 9、一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在 06s 内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和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取 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6s 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24J B物体的质量 m 为 2kg C06s 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 120J D06s 内拉力做的功为 156J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运动,但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理想气体在某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减小 D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也能够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 分)用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 A 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 B 时,通过与之相连的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下挡光时间 t,测出 AB 之间的距离 h实验前应调整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下落过程中球心通过光电门中的激光束 (1)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还需要测量下列哪些物理量_ AA 点与地面间的距离 H B小铁球的质量 m C小铁球从 A 到 B 的下落时间 tAB D小铁球的直径 d(2)小铁球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v=_,若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21t与 h 的关系式为21t=_ 12(12 分)某实验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倾斜气垫导轨倾角为 30,导轨上端与水平桌面相接并安装有速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出小物块经过上端时的速度,气垫导轨和水平桌面上均有刻度值可读出长度。导轨下端有一固定挡板,轻质弹簧下端与挡板相连,测出不放小物块时弹簧上端与传感器之间的长度为 L。气垫导轨开始工作后把质量为 m 的小物块轻放在弹簧上端,用外力向下缓慢推动小物块到不同位置后撤去外力,小物块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落在水平桌面上。(1)通过实验,该小组测出了多组不同的速度 v 和对应的落点到导轨上的长度 x,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2vx图象,已知该图象为一过原点的直线、直线斜率为 k,则通过该象可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 g 的值为_,考虑到空气阻力,该小组测出的值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通过事先对轻弹簧的测定,、研究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pE与压缩量x的关系为22pmgExL。若每次释放小物块时弹簧的压缩量均为 L 的 n 倍,为了验证小物块和轻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该小组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用 x、n、L 表示)。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 分)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 驾驶员发现其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m,A车向前滑动了2.0m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32.0 1.0 xkg和31.5 1.0 x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210/gm s,求 (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 14(16 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滑块 A 以 v012 m/s 的水平速度撞上静止的滑块 B 并粘在一起向左运动,与弹簧作用后原速率弹回,已知 A、B 的质量分别为 m10.5 kg、m21.5 kg。求:A 与 B 撞击结束时的速度大小 v;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对 A、B 系统的冲量大小 I。15(12 分)某透明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弧面部分的半径为 R,平面部分的宽度为2R。一束平行光从空气以与平面成45角方向射向平面,进入透明柱体后折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为60。求:(1)透明柱体材料的折射率;(2)弧面上能透射出光的圆弧长度。(不考虑多次反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A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A 错误;B汤姆逊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结构,而不是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B 错误 C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是在卢瑟福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进了量子理论,C 正确;D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D 错误。故选 C。2、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tl和 t3这两时刻的磁通量大小为 BS,方向相反;故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2BS;故 A 错误;从 t3到 t4这段时间磁通量的变化为 BS,则平均电动势 NBSEt;因此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为NBSNBSqtrRtRr;故 B 错误;t3时刻电动势 E=NBS;则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NEt;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 BS;故 C 错误;电流表的示数为有效值,则有:2ENBSIRRr;故 D 正确;故选 D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的有效值 3、C【解析】AB设索道的倾角为,甲图中,对乘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sinMgMa 解得 sinag 对滑轮和乘客组成的整体,设滑轮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m gsinfMm a 解得 0f 故滑轮a只受重力和钢绳的拉力两个力作用;乙图中,对乘客分析知,乘客只受重力和钢绳的拉力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必定平衡,若这两个力的合力不为零,且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乘客不能做直线运动,故该乘客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滑轮和乘客组成的整体可知,滑轮b一定受到摩擦力,故 A、B 错误;C由上分析知,甲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正确;D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中钢绳对乘客的拉力等于乘客的总重力,故 D 错误;故选 C。4、A【解析】消防救援队队员从平台上跳下到 B 点由动能定理得 212BmgLmv 松手后消防救援队队员做平抛运动,则有 212hgt,Bxv t 联立解得 24xhL 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5、C【解析】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向心力;A根据 22224 kemrrT,可得 4232mrTke,故半径越小,周期越小,A 错误;B根据 222 kemrr,可得 23kemr,故半径越小,角速度越大,B 错误;C根据 222 kemvrr,可得 2kevmr,故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C 正确;D根据 22 kemar,可得 22keamr,故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小,D 错误。故选 C。6、C【解析】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详解】当振子从平衡位置 O 向 a 运动过程中,位移逐渐增大,恢复力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因为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故速度逐渐减小,选项 C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BC【解析】AB污水中正、负离子向右移动,受到洛伦兹力,根据左手定则,正离子向前表面 c 偏,负离子向后表面 a 偏,所以a 侧电势比 c 侧低,与污水中正、负离子的数量无关,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错误,符合题意;C稳定后,离子受到洛伦兹力和电场力作用,受力平衡,有 UqqvBD 解得 UvDB 流量为 2()42DUDQvB 分析可知,显示仪器的示数 Q 与离子的浓度无关,故 C 错误,符合题意;D同理可知 Q 与 U 成正比,与 L 无关,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C。8、ABC【解析】AB由加速度图象可画出两车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t=6s 时两车等速,甲车在前,乙车在后,故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近,故 AB 项正确;C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06s 内两车位移之差:1130 3m30(63)m=90m100m22x 故 C 项正确;D6s 时,甲乙两车的位移之差为 90m,小于 100m,没有相撞,9s 时位移之差小于 90m,则不会相撞,故 D 错误 9、BD【解析】26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02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 v-t 图像的斜率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动能定理求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根据 v-t 图像的“面积”求出物体的位移,从而求出摩擦力做功,即可求出拉力做的功。【详解】A在 26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PFv,得 24N4N6PFv 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4NfF 根据 v-t 图像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知 06s 内物体的位移为 46630m2x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4 30J120JfWfx 故 A 错误。B02s 内,物体的加速度 226am/s3m/s2vt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ma 在 2s 末,PF v,由图知 P=60W,v=6m/s 联立解得 F=10N,m=2kg 故 B 正确。C06s 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221102 6 J36J22Wmv 总 故 C 错误。D由动能定理可知 2Ff102WWmv 22Ff112 6120 J=156J22WmvW 故 D 正确。故选 BD。【点睛】本题的关键要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得到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时要抓住速度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要知道动能定理是求功常用的方法。10、BCD【解析】A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能算出一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体积,故 A 错误;B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运动,但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故 B 正确;C理想气体在吸收热量的同时,若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小,故 C 正确;D若有第三者介入,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 D 正确。故选 BCD。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D dt 22ghd 【解析】(1)1A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量的是 A 点到光电门的距离,故 A 错误;B根据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可知,方程两边可以约掉质量,因此不需要测量质量,故 B 错误;C利用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不需要测量下落时间,故 C 错误;D利用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时,需要知道挡光物体的尺寸,因此需要测量小球的直径,故 D正确 故选 D(2)23利用小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故 dvt 根据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有 212mghmv 即 2212ghtd 12、32k 偏大 22 331xLnn 【解析】(1)12物块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 v,则:31303022xyvvcosvvvsinv ,物块离开斜面后做斜上抛运动,运动时间:2yvvtgg 水平位移:232xvxv tg 整理得:22 33gvx 由 v2-x 图象可知图象斜率:2 33gk 所以重力加速度:32kg 考虑空气阻力影响,所测重力加速度偏大.(2)3每次释放小物块时弹簧的压缩量均为 L 的 n 倍,则:xnL 弹簧的弹性势能:2222PmgmgExnLLL()以释放点所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势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13022mgnLmg nLsinmvL()()整理得:22 331xLnn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3m/s (2)4.25m/s【解析】试题分析:两车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碰后两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利用运动学公式可以求得碰后的速度,然后在计算碰前 A 车的速度(1)设 B 车质量为 mB,碰后加速度大小为 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BBBm gm a 式中 是汽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设碰撞后瞬间 B 车速度的大小为Bv,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Bs由运动学公式有 2=2BBBva s 联立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3.0 m/sBv (2)设 A 车的质量为 mA,碰后加速度大小为 a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AAAm gm a 设碰撞后瞬间 A 车速度的大小为Av,碰撞后滑行的距离为As由运动学公式有 2=2AAAva s 设碰撞后瞬间A 车速度的大小为Av,两车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 AAAABBm vm vm v 联立式并利用题给数据得 4.3 m/sAv 故本题答案是:(1)3.0m/sBv (2)4.3m/sAv 点睛: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及碰撞时动量守恒来解题 14、3m/s;12Ns【解析】A、B 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0=(m1+m2)v 代入数据解得 v=3m/s 以向左为正方向,A、B 与弹簧作用过程 由动量定理得 I=(m1+m2)(-v)-(m1+m2)v 代入数据解得 I=-12Ns 负号表示冲量方向向右。15、(1)2;(2)13R【解析】(1)光由空气进入透明柱体,入射角145,折射角230,根据折射定律得 12sinsinn 解得=2n(2)在图中作出三条折射光线,过平面右边界的、过圆心的和在弧面恰好发生反射的,如图所示。即圆弧 DFE 部分能透射出光。由45OBA,60EBA可得 15OBE 根据几何关系知 15OEB,15FOE 根据全反射知识可知 1=sinnADO 解得 45ADO 所以 60DOE 则圆弧 DFE 的长度 11263s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