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蓉城名校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71783798
资源大小:899.6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四川省蓉城名校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pdf
2021-2023 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油料种子萌发时,油脂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油脂储存能量不利于胚的生长和发育 B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变为苹果酸的过程形成了大量 ATP C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 D1 分子蔗糖由 2 分子葡萄糖组成 2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操作包括将 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 S 型菌中提取的 DNA 分子可以使小鼠死亡 C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属于可遗传变异,本质为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D注射加热后的 S 型菌不能使小鼠死亡的原因是 DNA 经加热后失活 3下图 1 为真核生物 DNA 的结构,图 2 是其发生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 1 中是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之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图 1 中 DNA 一条链上相邻的 G 和 C 通过氢键连接 C图 2 生理过程在真核生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中都能发生 D图 2 中可看出该过程是双向进行的,图中的酶是解旋酶 4人胰岛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关于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人的胰岛 A 细胞和胰岛 B 细胞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不同,所以它们分泌的激素不同 B胰岛 B 细胞在加工、运输和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胰岛 B 细胞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细胞膜和核膜 D胰岛 B 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5下列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甘蓝”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 C对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 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 6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让一只纯合的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得到 F1,F1全为红眼;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 F2。为了确定 W/w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下列数据中不需要统计的是()AF2中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 BF2中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 CF2中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 D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7(9 分)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抗 HPV 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准确检测出 HPV,从而及时监控宫颈癌的发生,以下是以 HPV 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2)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_。(3)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_和_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中心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4)对于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应尽早进行克隆化,克隆化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有限稀释法,即稀释细胞到 311个/mL,每孔加入细胞稀释液 11mL,目的是_。(5)可以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抗 HPV 抗体进行改造以延长其体外保存的时间,蛋白质工程是指以_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_,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8(10 分)蝴蝶兰是一种观赏植物,因其美观、耐旱、易于栽培而备受青睐。某科研团队为研究蝴蝶兰的耐旱机理,测得该植株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 CO2吸收速率日变化曲线如下图 1;下图 2 为蝴蝶兰在干旱时 CO2固定途径。请回答:(1)由图 1 可知,正常条件下 P 点时刻含义是_,W 点时蝴蝶兰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来自于_。(2)图 1 表明,干旱条件下蝴蝶兰 CO2吸收的特点是_,原因是_。(3)根据图 2 可知,蝴蝶兰夜间吸收的 CO2以化合物_的形式储存。白天释放 CO2,通过光反应提供的_完成卡尔文循环(暗反应)。(4)欲使栽培蝴蝶兰较快生长,应避免长期干旱,原因是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夜间会出现_。9(10 分)通过人工气候箱控制不同温度条件,研究巨柏幼苗在各设定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变化,以期为巨柏优质壮苗培育奠定基础。下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巨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测量结果。回答相关问题:(1)巨柏幼苗在 15下时的净光合速率较低,请根据实验结果从“酶活性”和“气孔导度”两个角度作出合理解释:_、_。(2)与 25时的净光合速率对比分析可知,_(填“气孔导度”或“酶活性”)对 15时的净光合速率限制作用更明显。(3)能否由实验结果判断 3 5和 21 5时巨柏幼苗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生产量大小的关系?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10(10 分)转基因草莓中有能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由此可获得用来预防乙肝的一种新型疫苗,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至代表过程,A 至 C 代表结构或细胞)。请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用到的酶是_,所形成的 B 叫做_。(2)过程常用_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_细胞,利于完成转化过程。(3)图中过程需要用到的激素是_。黄瓜花叶病毒(CMV)是能侵染多种植物的 RNA 病毒,可危害番茄的正常生长并造成减产,研究人员通过农杆菌介导将该病毒外壳蛋白的 cDNA 导入番茄植株中,成功获得抗 CMV 的番茄植株。(1)获得 CMV 的 RNA 后,需在_的催化下才能合成 CMV 外壳蛋白的 cDNA。(2)获得 cDNA 后,需先通过一定方法将其插入到农杆菌的_片段中,然后将番茄子叶切段与该农杆菌共同培养,以实现对番茄细胞的转化。(3)将经共同培养后的番茄外植体接种于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只有部分外植体生出愈伤组织。研究人员据此确定这些生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都已成功导入了 cDNA,你认为他们做出以上判断的理由是_。(4)要想确定转基因番茄已经成功表达出 CMV 外壳蛋白,需要进行_实验。(5)若要验证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好的抗 CMV 能力,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转基因番茄自交,子代中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数量之比接近 3: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答出两点)。11(15 分)苹果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制作成多种产品,如苹果汁、苹果醋等。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和固定化细胞技术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图的装置制作澄清苹果汁的原理和优点是:将果胶酶固定在_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_,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2)被固定的果胶酶包括三类:_和果胶酯酶。(3)为了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需要在_条件下进行,看看获得一定量的果汁究竟需要多少果胶酶合适。(4)获得的苹果汁可以进一步用于苹果醋的制作,为了研究固定化醋酸菌的相关特性,实验室利用下面的装置进行探究。利用海藻酸钠制作含有醋酸菌的凝胶珠属于固定化细胞技术中的 _法。该装置能够制作苹果醋的原理是_。当关闭开关后,发酵很快停止,原因是_。(5)载体固定了酶或细胞后,使用前 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灭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本题为脂肪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糖异生又称为葡糖异生。由简单的非糖前体(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糖(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转。虽然由丙酮酸开始的糖异生利用了糖酵解中的七步进似平衡反应的逆反应,但还必需利用另外四步酵解中不曾出现的酶促反应,绕过酵解过程中不可逆的三个反应。糖异生保证了机体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水平。【详解】A、大多数植物种子以贮藏油脂为主,这是因为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油脂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糖类多,因此油脂是更妤的储能物质,所以油脂储存能量利于胚的生长和发育,A 错误;B、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变为苹果酸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大量 ATP,B 错误;C、早期由于大量油脂转变为蔗糖,蔗糖的氧元素含量高于油脂,导致干重增加;之后大量蔗糖用于细胞呼吸等异化作用,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代谢废物,导致干重减少,C 正确;D、1 分子蔗糖水解产物为 1 分子葡萄糖和 1 分子果糖,D 错误。故选 C。2、C【解析】1、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2、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S 型细菌的 DNA 是“转化因子”,即 DNA 是遗传物质;同时还直接证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详解】A、实验操作包括将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与 R 型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A 错误;B、艾弗里实验证明 DNA 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B 错误;C、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本质是,S 型细菌的 DNA 进入 R 型细菌,并与 R 型细菌的 DNA 进行重组,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因此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C 正确;D、注射加热后的 S 型菌不能使小鼠死亡的原因是单独的 DNA 不能使小鼠死亡,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首先要识记体内、体外两个转化实验的过程及结论,再结合选项准确判断。3、D【解析】分析 1 图:为磷酸,为脱氧核糖,为胞嘧啶,由磷酸、脱氧核糖和胞嘧啶组成,但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氢键、是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分析 2 图:2 图表示 DNA 分子复制过程。【详解】A、由磷酸、脱氧核糖和胞嘧啶组成,但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A 错误;B、图 1 中 DNA 一条链上相邻的 G 和 C 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 错误;C、图 2 为 DNA 复制过程,只能发生在少数能进行分裂的细胞中,C 错误;D、由图 2 可知,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且双向复制,这样可以提高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能将双链 DNA 打开,因此为解旋酶,D 正确。故选 D。4、C【解析】1、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多肽,然后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到达高尔基体,并实现膜融合。在此时,对蛋白质进一步修饰加工,然后再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再次实现膜融合,并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详解】A、同一个人的不同体细胞都来自同一个受精卵,所以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 错误;B、核糖体只参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不参与加工、运输和分泌蛋白的过程,B 错误;C、胰岛 B 细胞中的具膜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和溶酶体,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 正确;D、胰岛 B 细胞高度分化,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5、C【解析】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中,有许多技术是需要筛选和检测的,如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到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筛选出杂种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转基因技术中,需要筛选重组子和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和表达。【详解】A、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一甘蓝”时,需要筛选出白菜一甘蓝杂种细胞进行培养,A 错误;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融合,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出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 错误;C、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C正确;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 错误;故选 C。6、D【解析】基因位置的判断方法。在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1.已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隐性的雌性和显性的雄性的个体进行杂交,若后代中雌雄个体表现型一致,则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表现为显性,雄性表现为隐性,则相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2.未知性状的显隐关系,通常采用正反交实验,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位于常染色上;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位于 X染色体上。【详解】为了确定 W/w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应统计 F2中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F2中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再进行比较,若雌雄两性的性状分离比一致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不一致说明性状的传递与性别有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也可统计 F2中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根据白眼果蝇的性别比例是否为 11 进行判断;若只统计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无法判断与性别的关系,即 D 错误。故选 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7、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糖蛋白 一些酶 使每个孔内细胞一般不多于一个,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 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 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解析】1.动物细胞融合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种细胞。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第一次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用专一抗体检测得到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工程技术的基础。4.灭火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5.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详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的融合及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故涉及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融合。(2)由分析可知,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工程技术的基础。(3)由分析可知,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4)克隆化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有限稀释法,即稀释细胞到 311 个/mL,每孔加入细胞稀释液 1.1mL,使每个孔内细胞一般不多于一个,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5)由分析可知,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点睛】本题考查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和动物细胞培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蝴蝶兰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从外界吸收和细胞内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 夜间吸收 CO2,白天几乎不吸收 干旱条件下,为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白天气孔关闭,导致 CO2无法通过气孔进入叶片 苹果酸 ATP、H 将淀粉转化为甘油酸 【解析】分析图 1: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除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外还可在夜间吸收 CO2并贮存在细胞中,但是由于光照增强,温度升高,蝴蝶兰在 410 时之间吸收 CO2的速率逐渐降低,而白天 1016 时 CO2的吸收速率降为 0,这是由于光照过强蝴蝶兰的气孔是关闭的,但是到 16 点之后,光照强度减弱,气孔有逐渐张开。而在正常情况下,在 6点之前,20 点之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6 点之后开始出现光合作用,并逐渐增强,在与横轴的交点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分析图 3:叶肉细胞吸收 CO2并以苹果酸的形式储存于液泡中,白天某些时段气孔关闭,“储存的 CO2”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详解】(1)由图 1 可知,正常条件下 P 点时刻既不向外吸收 CO2也不向外释放 CO2,表明蝴蝶兰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W 点时蝴蝶兰叶肉细胞还需要向外吸收 CO2,表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则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来自于从外界吸收和细胞内线粒体有氧呼吸产生。(2)图 1 表明,干旱条件下蝴蝶兰 CO2吸收的特点是夜间吸收 CO2,白天几乎不吸收;原因是干旱条件下,为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白天气孔关闭,导致 CO2无法通过气孔进入叶片。(3)根据图 2 可知,在夜间,线粒体中产生的 CO2用于合成苹果酸储存 CO2,用于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白天释放CO2,通过光反应提供的ATP、H完成卡尔文循环(暗反应)。(4)蝴蝶兰在干旱条件下,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夜间会出现将淀粉转化为甘油酸,细胞干重增加量小,因此栽培蝴蝶兰应避免干旱,以利于其较快生长。【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环境因素及探究实验的一般原则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低温条件下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较低 低温条件下部分气孔关闭,气孔导度小 酶活性 不能 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和不同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未知 【解析】由探究结果图可知,在不同温度下巨柏幼苗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存在差异。在 11.5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达到最大,在 1.5时巨柏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最小。因此 11.5是巨柏幼苗较为适宜的生长温度,而相对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详解】(1)巨柏幼苗在 1.5下时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是由于低温条件下部分气孔关闭,气孔导度小,及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较低。(2)1.5时的净光合速率比 2.5时的净光合速率低,而两者气孔导度相差甚小,说明酶活性对 1.5时的净光合速率限制作用更明显。(3)不能由实验结果判断 3.5和 21.5时巨柏幼苗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生产量大小的关系,因为有机物实际生产量包括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生产量和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量,而实验结果只知净光合速率可表示光合作用有机物净生产量,而不知呼吸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及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无法对比。【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探究实验、得出结论。10、DNA 连接酶 基因表达载体(或者重组质粒)CaCl2溶液(或者 Ca2+)感受态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逆转录酶 Ti 质粒的 T-DNA 重组表达载体同时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只有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外植体才能在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出愈伤组织 抗原-抗体杂交 用CMV分别感染转基因番茄与未转基因的番茄,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分析两组番茄的抗性 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获得的转基因亲本为杂合子 【解析】1、分析题图: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农杆菌转化法);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中是脱分化过程、是再分化过程图中 A 是目的基因、B 是基因表达载体(由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等部分构成)、C 是愈伤组织。2、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 PCR 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 DNA 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 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 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用 DNA 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B 是基因表达载体,由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等部分构成。(2)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时,常用 CaCl2(Ca2+)处理微生物细胞(农杆菌),使之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 分子的感受态细胞,利于重组质粒进入微生物细胞(农杆菌)。(3)图中过程为脱分化,需要用到的激素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1)以 RNA 为模板合成 DNA 的过程称为逆转录,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2)农杆菌转化法的原理是:农杆菌中的 Ti 质粒上的 T-DNA 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 DNA上。因此获得 cDNA 后,需先通过一定方法将其插入到农杆菌 Ti 质粒的 T-DNA 片段中,然后将番茄子叶切段与该农杆菌共同培养,以实现对番茄细胞的转化。(3)重组表达载体同时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青霉素抗性基因,只有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外植体才能在含有卡那霉素和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出愈伤组织,据此可知生出愈伤组织的外植体都已成功导入了 cDNA。(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产生相应的蛋白质,需要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5)若要验证转基因番茄具有较好的抗 CMV 能力,可用 CMV 分别感染转基因番茄与未转基因的番茄,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分析两组番茄的抗性。转基因番茄自交,子代中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数量之比接近 3: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获得的转基因亲本为杂合子。【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1、不溶于水 与产物分离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 最适温度和 pH 包埋 在氧气、糖源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糖类分解成醋酸 醋酸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或为好氧菌),即使短暂中断通氧,也会引起醋酸菌的死亡 不需要 【解析】1.固定化酶是指用物理学或化学的方法将酶与固相载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仍具有酶活性的酶复合物。在催化反应中,它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反应完成后,容易与水溶性反应物和产物分离,可被反复使用。2.果胶酶:(1)作用: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是果汁变得澄清;(2)组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总称,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详解】(1)载体若溶于水,固定化酶也就随之进入底物溶液,固定化酶技术失败。所以应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2)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3)只有在最适温度和 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才能准确找到催化获得-定体积的果汁所需要的最适用量,否则,用量都会偏高。所以需要在最适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看看获得一定量的果汁究竟需要多少果胶酶合适。(4)固定化细胞多采用包埋法,且常选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在氧气、糖源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糖类分解成醋酸,所以利用上述装置可制作苹果醋。醋酸菌为需氧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或为好氧菌),即使短暂中断通氧,也会引起醋酸菌的死亡,所以当关闭开关后,发酵很快停止。(5)如果使用前灭菌处理,酶和细胞都会变性失活,所以使用前不需要灭菌。【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果醋的制作,固定化细胞,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醋制作的原理和条件,理解固定化技术的优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作答。